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发布时间:2019-02-15 04:32:35 影响了:

  在生物教学中,要想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如能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人学习,并充分发挥他们积极主动的精神,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 通过诱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来引起学生兴趣
  
  怎样使学生爱上生物课呢?怎样来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生物的情绪呢?首先教师要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根据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其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如讲到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笔者拿了好几瓶不同颜色的葡萄酒,让学生观察了它们的颜色,并且让一部分学生品尝其味道,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同时学生很想去探索果酒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跟葡萄有关吗,果酒是怎么做的等一连串的问题,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果酒制作的教学中去!
  
  2 通过组织饶有趣味的生物游戏,寓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来增强学生兴趣
  
  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教师把游戏引进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开展饶有趣味的游戏,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如在讲到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让学生玩起了手拉手丢沙包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的双手分别表示氨基和羧基,并用身体来代替整个的氨基酸,在玩游戏中去理解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脱水数目以及形成的肽键数目的关系。并且使学生能轻松记住氨基酸公式,同时也在游戏中理解了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在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抽象的知识,在快乐中将知识掌握。
  
  3 通过带领学生开展“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生物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兴趣
  
  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的机会,结合生物教学,带领学生开展“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实践活动,如采集标本,参观自然博物馆、动物园、苗圃、生态公园、科研劳动基地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传递知识信息,开阔视野,培养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进一步发展探求生物奥妙的兴趣。如在讲到生物的多样性时笔者带学生去虞姬生态园,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到生物多种多样,还可以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4 通过开发学生的生物创造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来升华学生兴趣
  
  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单凭兴趣还是不够的。教师有责任帮助每位点孩子立志学好必要的自然科生物科学知识。由于这样提倡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动手创造,让学生们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升华学生们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起了一定作用。当然,对学生的创造不能要求过高。只要不是一味重复别人的,而是具有个人独创性的想象、制作、结论、回答,甚至疑问,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都可看作是学生的创造,都应给以鼓励和肯定。例如,在制作细胞模型时,有的学生竟然说用啤酒瓶来演示叶绿体,当时,笔者不但没有生气,而先进行了表扬,因为他知道叶绿体是绿色的,同时又提出了让他思考关于叶绿体形态的问题,在潜意识中,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同时也保留了他的自尊,并且让他理解记忆了叶绿体的相关的知识。
  当然,学生的见解并非每次都是正确的,偏差和错误是常常出现的,这时候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要鼓励进一步思考,继续创造,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如在用高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大多学生都将光线调得很亮,结果不能很好地观察到细胞核的形态。教师解释应该将视野适当调暗的时候,好多学生不能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在海边看远方的船只,随着光线的增强,会出现什么情况。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光线太强看不清楚,甚至是看不到船只。教师因势利导地说道,如果细胞质就如大海,而细胞核就如船只,那在显微镜下到底该怎么调呢?这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观察为什么要将视野调暗一些。这样学生学得很自信,同时也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也当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有了信心,有了信心就有了行动,有了行动,离成功还远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一点精力去研究学生的兴趣,从而更有效的为生物教学服务,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更捷径的道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