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本草纲目》中的植物名称训诂及其影响] 本草纲目秘方偏方大全
 

[《本草纲目》中的植物名称训诂及其影响] 本草纲目秘方偏方大全

发布时间:2019-02-16 04:18:45 影响了:

  摘要:依据《本草纲目》这一巨著,主要从植物名称训诂、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描述及其生长环境等角度阐述李时珍对民族植物学的贡献。   关键词: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名称训诂,民族植物学
  中图分类号:N04;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2-0051-04
  
  《本草纲目》是一部医药学方面的杰出著作,全书约190万字,共12卷,分16部60类,所释药名凡1892例,其中由李时珍增加的约有374种,插图共160幅,附药方1096则,它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系统地总结了之前药物学的经验,是中医药学宝库里的珍贵遗产,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草纲目》不仅是药物学方面的著作,它在我国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物候学,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卓越的贡献。下面就其在植物名称训诂和民族植物学方面的贡献做初步的探讨。
  
  一 植物名称训诂
  
  训诂是词义解释之学,即用现代语言对古代生活语言注释。植物名称的训诂也非常重要,在中国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由于古代典籍中对植物形态习性的描述比较粗糙,且未标注学名,加之各地方言称呼不一,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皆有,影响了古典植物学文化的传承与利用。现分述于下。在《本草纲目》巨著中,李时珍在每种药物正名之下列有“释名”一目,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澄清了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并引经据典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在拯救、继承与弘扬古代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在《本草纲目》中,各种动物、植物,首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次为集解、释疑、正误,再次为气味、主治和附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有当、切合实际。在释名中将动物、植物古今不同的称谓,分为“正名”和“别名”,以最早著录的或常用的为“正名”,其余的都列为“别名”,并分别注明其来源。即把“别名”归于“正名”之下。下面试举例说明李时珍的这一突出贡献。
  1.芍药(paeoniaceae)芍药科。《本草纲目》将其纳入草部第十四卷芳草类。正名“芍药”,注释日:“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罗愿尔雅翼言,制食之毒,莫良于勺,故得药名,亦通。”这段话不仅解释了“芍药”名称的由来,还洋溢着李时珍及古人对芍药的美的赞叹,不枉“花相”之美称。归于其下的别名有:“将离”出自《纲目》,引证日:“韩诗文传云:芍药,离草也。董子云:芍药一名将离,故将别赠之。”“梨食”“白术”“余容”等出自《别录》。另外《图经》中把芍药分为“金芍药”和“木芍药”,即现在的“白芍”和“赤芍”。其中“木芍药”与“牡丹”同名,但含义不同,时珍日:“……俗呼之千叶者为小牡丹,赤者为芍药,与牡丹同名也。”
  2.牡丹(p,sruffudcosa andr)芍药科。花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中的第二位。《本草纲目》将其归入草部第十四卷芳草类,正名“牡丹”,注释日:“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同样解释了“牡丹”名称的由来,同时描述了它的繁殖特征――根上生苗。列于其下的别名有:“鼠姑”“鹿韭”出自《本经》;“百两金”出自《唐本》;“木芍药”出自《纲目》,时珍日:“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感似木也。”对“牡丹”又名“木芍药”进行了说明,再一次区分了《图经》和《纲目》中的两种“木芍药”。另外,牡丹古今素有“花王”之美誉,时珍日:“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花王,芍药为花相。”
  3.(D,morifolium(Ramat)Tivel)菊科,菊属。《本草纲目》将其归入草部第十五卷,隰草类,以“菊”为正名,时珍日:“……菊本作鞠,从鞠;鞠,穷也。”《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鞠。”说明了在一年的华事中,菊花是最后一个季节。附别名:“节华”出自《本经》,时珍日:“节华之名,亦取其应节候也。”还有“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等,时珍日:“抱朴子云:仙方所谓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跟茎花实之名异也。”原来这么多别名是针对其不同种的根茎的特点而命名的,从而也间接说明了菊花品种繁多,仅我国就分布有30余种。
  4.忍冬(L.japonlca Thunb,)忍冬科,忍冬属。《本草纲目》将其归入草部十八卷蔓草类。正名“忍冬”,时珍日:“弘景日:‘处处有之,藤生,凌冬不雕,故名忍冬。”附别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藤”“左缠藤”“金钗股”等均出自《纲目》。时珍日:“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故有金银,鸳鸯以下诸名。金钗股,贵其功也。”通过对其花茎的生动描述来解释别名的由来,并将别名进行归纳。另还有别名“通灵草”“蜜桶草”出自《土宿》,时珍日:“土宿真君云:蜜桶草,阴草也。取汁能伏硫制汞,故有通灵之称。”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仅列举以上四例以窥见一斑。正是因为有了李时珍的精心查阅,一一对证,把前人文献中出现的同一植物不同名称归纳统一,才免去了后人查阅时的识别障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中国植物名称。这些不失为李时珍对我国民族植物学做出的一大贡献,而他对植物的分类采用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又是《本草纲目》的一大特色。
  
  二 植物名称训诂的方式
  
  训诂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为一物定名时,虽然有偶然性,但是完全没有根据、没有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在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方法有三种,即形训(据形求义)、声训(据声求义)、义训(据文定义)。形状、声音、意义是探寻植物命名的重要线索,解释词义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人手。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名中,不仅对一些药名从字形和声音的角度做了分析。而且汇集历代本草著作有关释名的内容,说明命名植物的缘由,揭示出古人从药物的形态、气味、色泽、特性、功用、产地等角度命名,是为了辨识和运用的方便。可以了解古人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进而研究古人的思维方法及规律。
  殷蘖时珍日:殷,隐也。生于石上,隐然如木之蘖也。(声训)
  茼“苘”、“顷”音同。(声训)
  箬箬若竹而弱,故名。(声训)
  蒺藜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屈人止行,皆因其伤人也。(声训)
  水藻:藻乃水草之有文者,洁净如澡浴,故谓之藻。(形训)
  黄耆时珍日: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形训)
  香蕈时珍日:蕈从覃,覃、延也。蕈味隽永,有覃延之意。(义训)
  茺蔚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义训)
  甘松香时珍日:产于山西松州,其味甘,故名。(产地,味)
  大风子 时珍日:能治大风疾,故名。(功 用)
  胡萝卜 时珍日: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产地)
  狼毒时珍日:观其名,知其毒也。(性)
  三对植物分类的贡献
  人类对植物的研究和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在欧洲,早在公元300年前,古希腊的本草学家和植物学家如提奥弗拉斯(Theophrastus)等便开始根据植物的经济用途或生长习性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在我国古代也不乏这方面的学者和著作,《本草纲目》就是著名代表作之一。
  在分类方法上,《本草纲目》对以往分类方法有所继承,又有所突破。采取了“以纲统目”“析族区类”的综合分类法,这在分类学上是唯一的。《本草纲目》就整体来看,是以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就具体每种药物来说,是以正名为纲,释名为目;以大名为纲,以释名为目。结果是纲中有目,目中有纲,纲目交错,构成一部“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的体系。既继承了《神农草本经》以来的分类传统,把三品书名注各药之下,以便浏览;金、石、草、木、虫、禽、兽等分类大体依旧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如先列水部、火部,其次列土部,再次列金石,说明重视影响生存的无机生态因素,体现“有生于无”的进化思想。
  其中,在植物部分,李时珍把收集到的千余种植物分成草、谷、菜、果和木等五部,和山草、芳草类等三十类,体现“从微至巨”的原则,并注意生态特征;同时又按生态环境,实用价值,生殖方式,等级综合再分类。在记述“类”下的植物时,往往将相同科属的植物相连排列。例如,在“山草类”中,他将属于桔梗科的沙参,荠尼和桔梗排在一起;在“芳草类”中,将属于伞形科的柴胡、前胡、防风、独活等植物排在一起;在“毒草类”中,他又将属于大戟科的大戟、泽漆、甘遂、续随子等排在一起。能将同科属的植物连排,显然是基于他对植物形态,尤其是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描述,这与西方的植物分类学有相通之处。
  
  四 对植物形态描述及生态学方面的贡献
  
  如上所述,形态描述是植物分类学的基础,更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而《本草纲目》对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长过程、地理分布、栽培情况、实用价值均做了详实考证。这不能不说李时珍对我国民族植物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以下举例说明。
  1.荞麦时珍日:“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最畏霜。苗高一二尺,赤茎绿叶,如乌桕树叶。开小白花,繁出粲粲然,结实累累如羊蹄。实有三棱,老则乌黑色。”这一段描写把荞麦的特性如生育期短,畏霜以及植物各部特点茎赤、叶绿、花白、子黑都讲清楚了。又如苦养麦,时珍曰:“苦养出南方,春前后种之,茎青,多枝,叶似荞麦而尖,开花带绿色,结荚亦似荞麦,滴去黄汁乃可作为糕饵食之。”在西南各地栽种甚多。李氏这一段荞麦和苦荞麦的形态区别描述,很像现代的分类检索,且对于如何加工以去掉苦味,乃可食用,也说得清楚明白。
  2.黄耆时珍曰:“黄耆叶似槐叶而微尖小,又似蒺藜叶而微阔大,青白色。开黄指花,大如槐花。结小尖角,长寸许。根长二三尺,以紧实如箭鲜者为良。嫩苗亦可炸淘茹食。其子收之,十月下种,如种菜法亦可。”这段话详细地描述了黄耆叶、花的形状、大小、颜色、根长以及果实,并比较了优良根的特征。对种子的收播时间、方法也都交代了。
  3.当归时珍日:“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头大尾粗色白坚枯者,为鲲头归,止宜人发散药尔。韩言川产者力刚而善攻,秦产者力柔而善补,是矣。”这段话主要是将不同产地的当归进行了比较,指出优良品种,表明了生长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从民族植物学角度来看,《本草纲目》收录的植物药就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总计1095种,占药物种数总和58%,囊括了植物界的所有门类:低等的藻菌植物、地衣植物和高等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为我国民族植物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啻为近古以前世界上最完美的植物学教科书和辨识植物的引导书,与近代植物学的传承息息相关。李时珍对各种植物的考察是出于对其药性的研究,而这恰恰是民族植物学的内容,也就是说他为我国民族植物学做出了不凡的努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