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天人和谐生态自然观的内涵【解析生态自然观下的天人关系】
 

天人和谐生态自然观的内涵【解析生态自然观下的天人关系】

发布时间:2019-02-26 04:08:45 影响了:

  摘 要天人关系的关键是人类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自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人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表现为人类生存环境意识的觉醒和对生活质量、目标的反省。为了生存问题,人类必须理性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生态自然观的重要性,树立现代生态思想,这对组织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恶化、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自然观;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92-01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三次浪潮”以来到本世纪初,科学技术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使我们充分享受到了这些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使用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潜在威胁。这使我们不得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关系作为生态思维的最新拓展形式,在某些方面或领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我们都知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充分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也充分膨胀了占有欲,“人定胜天”、“人类中心主义”之类的思想络绎不绝,这些不和谐的天人观使人类面临着由于科技自身原因以及人为原因所带来的各种威胁,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
  1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溯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哲学发展得非常迅速,天人关系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我们的祖先那里就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古人对“天”的理解非常广泛,它不仅可能是自然界、君主,也可能表达的是某种真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人们将对天人合一的关注逐渐集中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来,天代表自然界,人就代表人类。但天人关系的概念本身无论怎样变化,它所研究的问题本质都是不变的,即人如何去适应某种无法抗衡的力量,并能够利用这种力量为自己谋利。
  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时代的哲学,对人的理解有其独特的贡献。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荀了强调人的自然性,他认为“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 明于天性,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中国古代一直以来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起源于西周时代,“周宣王时尹吉甫《蒸民》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豁德’,诗中含有人民善良德性来自天赋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在对自然进行资源索取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自然界自身的承载能力,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只看眼前利益,那么最终危害的将会是人类自身。此后,这一思想不断地被历代哲学家所继承和发展,到了明代,哲学家张载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重要命题,他在《正蒙・诚明》中说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可以说,“天人合一”从古到今都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2生态自然观下的天人关系
  人类对于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波折而漫长的过程,充满许多哲理性的思考。从最初的愚昧、对自然的畏惧,到逐渐在实践中自信心的增长、征服自然、变成自然的主人、成了自然的统治者、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人类也因此引起了自然对人的报复,这些迫使人类无奈地认识到,人类依然非常脆弱,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 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平等的思想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权问题,要求平等的人权运动更是不断出现。目前,在许多国家、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人权的平等,人们把这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人们将平等的观念都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了,而没有放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去。自然虽然是一个可被利用的系统,但它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是个自组织系统,如果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活动打破了自然自身的规律,就会引起自然界的反常,像现在我们所关注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不恰当地利用自然的结果。人要依靠自然才能生活,“人属于生态系统这个客观事实,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伙伴关系而非主仆关系。”
  2.2生态自然观坚持整体性的思想
  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代自组织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就十分值得借鉴。现代自组织生态自然观延用了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我们描述了世界进化的自然图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混乱转向有序的机理和条件,认为如果系统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以及和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的交换,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形成能产生有序结构的新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故称“耗散结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地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能量的基础之上。我们以前没有想到人类生存的根基何在。自然界索取了资源(负熵)之后,经过人类的加工处理与使用之后,变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垃圾(熵),也就是污染废弃物,必须重新排向自然界,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人类社会的有序状态。只有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二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人类社会才能正常运转,而从另一方面讲,自然界也必须在被人类使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自然利用其自身固有的规律约束着人类的行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3怎样实现生态自然观所提倡的天人合一
  1)人类应站在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对生活质量和目标有全新的认识和追求。我们的世界经历了“第三次浪潮”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对生活质量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人类享受的环境舒适程度的提高。注重生态建设,这是生态自然观演化至今给人类提出的时代要求。
  2)我们在倡导生态自然观的时候应该把它和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曾经提出一个自然论断,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反映为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确是非常具有预见性的,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联系起来是具有切实可行性的。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三者之间呈现这样一种关系:人――劳动――自然,人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劳动是人与自然发生联系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关系。从另一方面来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始终以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变换为基础,通过经济系统的社会物质变换来实现,通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来实现。因此,这就在本质上决定了作为上述物质变换与循环裂缝的灾害现象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属性。”生态自然观提倡更加科学地看待自然与人类的社会经济的关系,在它们之间能够找到一个双赢的平衡点,理性地衡量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倩.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1.
  [2]钟海连.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特色[J],翰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3.
  [3]郝利琼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探析.
  作者简介
  陈曦(1985-),女,江苏连云港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周晶玲(1983-),女,江苏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思想史。
  吴迪(1983-),江苏连云港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