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青年突击队旗帜 [在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上]
 

青年突击队旗帜 [在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上]

发布时间:2019-04-07 04:26:40 影响了:

  1991年夏天,中国经历了数十年未遇的洪涝灾害。  1991年秋冬,这块土地上出现了空前的治水大军。  这年10月的最后一天,安徽团省委电请团中央转呈中央领导,为战斗在治淮第一线的团员青年题写“治淮青年突击队”队旗。阅罢来电,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想的更多,他希望中央领导的题字能鼓舞全国亿万青年劳动大军的热情。于是,他展纸以团中央书记处名义向中央有关领导写了报告。
  总书记理解青年的心。11月15日,江泽民挥毫泼墨写下“青年突击队”五个大字。团中央立即将这一喜讯并落实总书记题字的有关部署电告安徽团省委。11月27日,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在治淮工地向几千名青年突击队队员授旗,秋风嘶鸣,红旗猎猎,千军欢腾。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向全国传送了这一画面。电视机前,面对这一画面,年轻人或许溢于言表的是时代骄子的豪情;中年人、老年人掠过心头的则是积淀已久的回忆,因为“青年突击队”这面旗帜在他们心中、在中国大地上飘扬至今已有38个春秋了……
  146%的奇迹
  谁也不会忘记,1949年,从战乱中走向新生的中国,带着满目疮痍。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带领全国人民拉开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帷幕。
  1954年1月,首都北京。人民政府计划在新中国十年大庆前在京城矗起十大建筑,其中的第一座建筑——北京苏联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的工程施工进入了最紧张阶段——给32米跨度拱顶大梁支模。工区团委接受苏联专家多普切夫的建议,在工区党政支持下,于1月13日成立了中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在众人的注目下,他们以181个工日完成了原计划需478个工日的拱顶大梁支模任务,提高工效146%。
  146%,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请记住吧,这个早在1964年病逝的中国第一支突击队队长的名字和中国的已故党的领导人胡耀邦的大名仅差一字——叫胡耀林;请记住吧,在需要为祖国分担的时刻,共青团员挺起了青年的肩膀,用汗水和智慧在“青年突击队”的队旗上继续书写着前辈留给我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因一位苏联“老大哥”建议而诞生的“青年突击队”,很快在中国的土地上生了根,并舒枝展叶。到1954年12月,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出现了650支青年突击队,有万余名团员和青年聚集在这面大旗下。
  “双子星座”
  李瑞环,这位工人出身的现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当他在1989年由天津搬入中南海办公时,不仅为中国人所注目,也为世界所瞩目。张百发,这个一辈子几乎总在同建筑业打交道的中国北京的高级官员,因出色地领导完成了亚运大工程而声名大振。其实,早在50年代,他俩已经是中国青年突击队中两颗耀眼灼目的“双子星座”。
  现今58岁的张百发回忆起青年突击队的往事时说:“想起首都在我们的手中越变越美,连做梦都乐醒了。”那时,张百发带着一伙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年轻人唱着“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心”跳到臭屎坑里挖土,定额每人每天两立方,他们竟挖7立方;他们工效高,消耗少,几年来为国家节约钢筋几十吨。当然,张百发也忘不了曾受过的一次批评。那天,当国家城市建设部部长万里拿起他的笔记本时,他涨红了脸说:“我没上过学,是大老粗。”万里同志严肃地说:“党员可不能以大老粗自居,要学文化,学科学。大老粗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于是,张百发利用各种机会学知识,学技术,他带领突击队员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完成了100多项技术革新。于是,远近工地上都喊着“赶百发,超百发”,掀起了一场劳动竞赛热潮。
  当时,和张百发同属北京市三建公司的李瑞环则是个木工。关于他的传奇故事诞生于50年代北京那十大建筑中最宏伟的建筑人民大会堂建筑工地。那时建筑业木工尚未摆脱传统工艺“放大样”,还流传着“不放样除非鲁班”。“放大样”确实是件很复杂又烦琐的工作。譬如:要做一个屋架,就得先找一块和屋架同样大小的平地,放下地架,铺好木板,画线求出各部分尺寸和角度,作为下料的依据。还不得有半点差错,否则上料时就对不上茬。但年轻的李瑞环颇有些不服这个“传统工艺”,他想简化它。上业余中技班时,李瑞环学了“商高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定理”后,突然开窍,发现不用铺地放大样,运用公式在纸上即可计算出屋架的斜面及全部斜撑的尺寸及斜度。在铺人大会堂宴会厅人字形地板时,几位老师傅还是用老办法“放大样”,折腾了一天又半宿,也没划好。而李瑞环在地上划着几何图形,琢磨一会儿,就算清了。结果,李瑞环木工突击队仅用8天,就完成了原计划45天完成的任务。
  李瑞环成功了,被作为主要生活原型搬进了电影故事片《青年鲁班》。不过,鲁班是神话中创造的木匠始祖,而李瑞环则是青年突击队引以为荣的一员。“双子星座”如今光芒依然,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在现今中国政坛上的显赫地位、卓著政绩,也是因为他们向人们显示了:青年突击队不仅会建楼,而且能育人;不仅靠热情打冲锋,而且凭智慧攀高峰。
  有这样一首歌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一位青年演员因为一首歌唱红了自己也唱遍了全国,伴着“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的轻快、昂扬的旋律,青年突击队的队旗重又在祖国的蓝天下舒展飘扬。
  经历了10年动乱浩劫的中国人,又面临着一场比1949年新中国诞生之初的那场革旧图新更伟大、甚至更艰巨的建设和创造,中国需要追夺昨天失去的10年,需要追赶明天伟大的目标——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当时的中国最高决策层把此命名为“新的长征”。
  1979年,共青团中央为此向全国青年发出了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的号召。在迅速崛起的青年突击队中,脱颖而出的是北京市六建公司隋世忠青年抹灰突击队。这伙平均年龄仅22岁的青年突击队队员,看着偌大的国家财政赤字,恨不得用手中的抹子抹掉这些刺眼的数字,他们创出平均月效率160%和质量全优的好成绩,获得团中央授予的“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当然,青年突击队的再展英姿,毕竟不是旧日的简单回归。遍吹中国大地的改革春风也给青年突击队注入新的活力。青年突击队打破过去以班组或工种划分的劳动组合形式,进行多工种、多班组合并,创造了“青年承包队”的新形式。中建一局三公司余效德青年突击队,在承包国务院办公楼主体工程中,仅用40天完成了3个月的任务。由于承包的需要,青年突击队不仅要面对高强度劳动,还要面对高质量技术要求和全新的经营管理,因此也就由过去的劳动突击型而发展成技术攻关型、经营管理型。
  随时代的步伐,青年突击队在前进。青年突击队大旗上闪烁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有了更具体的时代内容,这就是:哪里有“急、难、新、险、重”的任务,哪里就有青年突击队。
  ——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给建设中的亚运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11届亚运会能否如期举行,全世界拭目以待。中国别无选择,亚运工程总指挥张百发掷地有声立下军令状:不能如期拿下亚运工程,我从京广大厦顶上往下跳。当此关键时刻,张百发甩出手中王牌一他的青年突击队弟兄们顶上来了。他们没令全国人民失望,终于让张百发和中外宾客如期、安然地坐在11届亚运会开幕式的主席台上。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长达1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无数支青年突击队迎着困难诞生。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门”的2号船闸“人”字门,每扇高34米、重600吨,施工要求垂直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由33名青年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在3位老师傅的带领下,成功地完成了两扇门的焊接任务,误差不到2毫米。
  ——中国的改革开放要求工业基地上海“重振雄风”。宝钢五冶公司筑炉青年突击队在热态焦炉施工中,冒着摄氏200多度的高温,身穿石棉服钻进隧平烟道施工,却不取分文奖金。这使日本同行难以理解,因为在日本,仅此一回贡献,可享受奖金等终身。
  ……
  无须浓笔饱墨,无须重彩描绘。“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在每一面飘扬的突击队队旗下,你都会听到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在飘扬的突击队队旗上,看到这一代青年的理想、风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