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两化融合”的新高地--智能制造_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
 

“两化融合”的新高地--智能制造_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

发布时间:2019-06-04 14:52:46 影响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信息化的先进成果和理念融合到工业化中,充分发挥其“提质增效”这一倍增器的作用,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战场,未来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经济新常态,产业新动能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两化融合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引擎”,这是对两化融合重要性的定论。但是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更是日新月异,因此跟几年前相比,两化融合的环境和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发展条件和动力发生深刻变革。

首先,全球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围绕抢占制造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两化融合发展迎来新空间。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为代表,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对高端制造业进行再调整再布局,以打造国家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再放眼国内, 产业结构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需求迫切,对两化融合发展提出新需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成本上升、投资出口放缓等挑战,“十三五”时期亟须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改善产品品种结构,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于此同时,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成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的重要力量,给两化融合发展带来新支撑。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合,工业云、工业互联网、智能设备逐步成为制造业发展新基础,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新趋势,融合创新、系统创新、迭代创新、大众创新等正在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可见,我国两化融合工作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通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推进两化融合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谋划、提早布局,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融合路径,把握发展方向,实现重点突破。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即使其他行业有巨大的发展,对中国这样一个制造大国来讲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来看,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业已成为我国两化融合工作的最主要抓手和突破口。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所指出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认真重视和抢抓的机遇,这也是所说的制高点问题。还有一个切入点的问题,或者说主攻方向,那就是智能制造。在之前两化融合的基础上把智能制造抓在手里,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将智能制造作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可以有效带动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服务化发展,并促进产品和技术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空间布局和制造业内部结构等四个方面的优化升级,能够逐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持续平稳发展,是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并有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后台支撑、前段裂变

2017年以来,公司组织梳理一批以提升劳动效率、改善作业环境、提升岗位安全本质化为目标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项目。通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以机械化换人为手段,以提升劳动效率、提升安全本质化水平为目标,以产线、机组智能制造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抓手,着力提升公司智能化制造水平,助力公司转型升级。

具体推进的领域包括应用图像识别、远程监控、光机电一体等技术,开展原料场取料机、皮带机、焦炉四大车、高炉炉前作业自动化、炼钢保护渣加渣自动化、少人化、无人化应用;在诸如取样测温、自动标号、自动贴标、包装等场所,探索机器人替换危险、重负荷重复性劳动岗位。应用可视化交互技术,准确识别设备状态,形成从单台设备到产线群的设备状态综合监测诊断能力,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预测维修,减少设备故障损失。基于预测控制、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等技术,在关键工艺参数在线连续检测基础上,建立综合模型,采用自适应智能控制机制,实现设备状态和制造过程在作业计划层面的联动,实现制造过程关键变量的过程智能控制等。

智能制造更多的是在管理和生产环节通过企业信息系统与运营系统的融合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从而打破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是企业的内部行为,侧重后端支撑。但是,要想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大目标,仅仅依靠“后端”的智能制造肯定不够的。企业在“前端”面对消费者和市场竞争时,还需要辅以新的理念和新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在提倡推广智能制造的同时大力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生产模式、业务模式等方面全面融合,也就是互联网+制造。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推进分享经济成长,从而形成叠加效应和聚合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助推“中国制造2025”。

未来在这一块,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需要工作要做。新的形势,新的需求,新的挑战,两化融合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协同推动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制造”,后端和前端同时发力,才可以更快更有效更健康地重塑竞争新优势。只有不忘初心、驰而不息,公司才能真正做到依托区域优势,推进转型升级,聚焦中高端棒线材,普转优,优转特,成为华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成为高端棒线材制造基地!

一、基本情况

行业协会商会是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至2016年底,我市登记行业协会98个,各类商会181个,异地商会16个,县区行业商会53个,涉及房地产、商贸、建筑、制造、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双重监管责任,为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各行业协会商会已经成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是踊跃参与投资发展。市服装商会联合8家会员企业在渭滨姜谭工业园建立了商会服装基地,福建商会投资8亿元建设陈仓物流园区盛德商贸城,山东商会投资1.2亿元建成新大唐钢材物流园等。二是主动开展招商引资。各行业协会借助信息、商务和人脉资源,主动开展“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温州商会先后引进巨一集团、申博陶瓷、中特陶瓷等温州籍企业在我市投资10多亿元;**、广东商会促成广州雷诺贝尔铝业公司在眉县投资2.5亿元建设农业产业园。2016年全市招商季活动中,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引进项目17个,资金达60多亿元。三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行业服务。在精准扶贫、公益慈善方面,各行业协会商会先后为灾区和贫困群众捐资1000多万元,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捐款捐物近500万元。在企业服务方面,我市钛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为企业提供行业政策、法律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服务企业职能。

二、存在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社会认可。目前,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委托或授权方式转移部分职能给行业协会的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尚未将其管理从一般社会组织管理中分离开,行业协会发展主观随意性大,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挫伤了行业协会商会的积极性,制约了各项职能的发挥。

2、扶持指导不够,健康发展受限。在政策层面上,缺乏针对性较强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指导意见,监管和业务主管部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制约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一些困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对涉及民生、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扶持力度不大,生存和发展空间受限。

3、自身建设薄弱,管理运行不畅。目前,各行业协会商会主要由私营企业、小企业组成,覆盖面小,很难代表整个行业的利益,协会商会的综合协调等作用发挥不够。同时,内部治理不够规范,兼职情况严重、运行机制不畅,筹集经费困难,无固定办公场所等,影响了行业协会组织日常工作开展。

三、对策建议

行业协会商会在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其规范发展是优化经济社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措施,引领行业协会组织围绕改革开放稳定大局,在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一)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一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厘清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权限,认真落实放管服政策,以委托或授权方式转移部分职能给行业协会商会,鼓励其参与行业政策、规划和标准制定以及诚信体系建设等公共事务。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导和激活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将政府为民服务的职责转化为开启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和自我管理的动力。三是设立专项基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在承接政府转变职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公益慈善等方面成绩突出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奖励,弥补经费不足。四是落实扶持政策,建议从政策扶持、土地审批、环境优化等方面支持商会大厦尽早开工建设,解决行业协会商会办公场所问题。

(二)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良性运转。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议我市每半年举办一次行业协会商会联席会,由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异地客商代表组成,听取各行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构建党委、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良性互动工作机制,促进信息资源交流,有效解决困难问题,增强行业协会商会服务政府的功能。二是建立列席会议制度。扩大行业协会商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行业协会商会列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会议制度,重要经济决策出台前征求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既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也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更多了解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效能建设。

(三)完善治理结构,增强自身活力。一是试行委派监视制度,强化治理指导。在重要的行业协会商会试行委派监事制度,委派监事履行监督和指导职责,督促行业协会商会落实《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办法》,指导解决理事会功能弱化、组织机构运转不协调、权力监管缺乏等问题。二是出台具体指导意见,规范运行机制。制定适合我市行业协会商会的监管办法,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确保行业协会商会规范运行。三是优化内部人才结构,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政府可招聘一批社会管理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劳务派遣形式解决协会专职工作人员不足问题;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分批次对法人、秘书长、专职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自身运管能力;探索建立包括专职人员、志愿者和退休专家等人员在内的协会人才库,通过人才资源共享,解决行业协会商会人才缺乏问题。四是加强各类行业引导,激发持续发展活力。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民政、工商联等部门要加强日常指导,运用整合行业资源,提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水平;帮助行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营管理;加强行业自律约束,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收集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和信息,为行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地市质检机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质检技术机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质检技术机构逐渐显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28000余家,从业人员86万余人,各类仪器设备近400万台套,实验室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近1600亿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亿余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11500家,占行业总规模的40.58%,企业性质的占56.1%。目前,市地一级质检机构均为政府依法设置的事业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当前面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取消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合理规划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期质检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地市一级质检机构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经历了一系类的改革机遇和市场营销磨练后,围绕各地产业特征,打造了一批国家中心、省中心,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规模小、能力低、包袱重等问题,与整体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职责定位不清,体制不顺、政策不活。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多数质检机构划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上仍然延续着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管理体制,以收定支。在此体制下,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没有保障,造成 “保吃饭”成为当前大部分市级质检机构的首要任务。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性质限制,造成营销机制不灵活,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规模小、检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多年来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主要围绕食品质量安全,致力于食品检验能力建设,其它专业的能力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2014年食品检测职能划转,占据地市质检机构业务量的50%以上,给质检机构带来了生存冲击。各市地质检机构立足本地,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严重,难以规模发展。

(三)政策依赖性强,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除济南、青岛外,大部分地市质检机构业务主要是履行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职责, 2014年下半年由定检工作转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模式,取消定检收费,这使大部分质检机构失去了工作“总抓手”。各地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在财政上基本上都是在“质监局大盘子”里自己调配解决。

(四)市场营销意识差,竞争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地市质检机构主要依托“监督”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机构组织体系受行政影响而不是以市场服务对象来划分,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地市质检机构的营业收入与国内综合性检测机构相比差距大,市场占有率低。

(五)技术力量薄弱,企业依赖性低。当前,部分地市人员编制不足,个别市地编制不足10人,受编制的影响,技术机构正式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合同制聘用人员流转速度较快,造成人员培养难,很多专业出现人才断层。特别是为节约人力成本,重在强调“多能”,很难做到“一专”。同时,受“创收任务”压力的影响,技术机构长期从事重复的符合性检测,加之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在研发验证、标准服务、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要求,造成客户对市级质检机构的依赖性低。

二、地市质检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理顺体制。按照《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5】86号文),明确改革整合质检检验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指出:“公益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重大国计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提供其他不宜由市场机制提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就目前政府依法设置检验检测机构而言,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技术机构具有“三公”性质,即政府的公共实验室、服务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非赢利的公益性机构。地市一级质检机构是综合性检测机构,其综合能力、检测手段、人员素质等优于其他单一检测能力的机构或区县检测检验机构,特别是近年来圆满完成产品安全事件、重大活动等安全检测工作也说明了作为市级质检系统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政府更具公信力,更适于定位为公益类检验检测机构。全省县级质检机构整合后定为公益二类,那么地市级质检技术机构理应定为公益二类。

目前,我省地市质检机构均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财政体制方面有财政拨款类和财政辅助类,但各地市一直延续垂直管理期间的财政政策,以收定支,经费没有保障。鉴于食药、农业、海洋与渔业等政府实验室均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质检机构亟需理顺财政体制,适于定位为公益一类或为财政拨款类公益二类,以此减轻创收任务压力,从而使质检机构服务于政府更具公信力。

(二)转企改制时机尚不成熟。

一是从市级质检机构经济收入和检测能力来看,实施经营类改制条件尚不成熟。与国内一些部委、行业内的大的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年经济效益较低,检验业务规模较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县级检测机构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利用政府职能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且能维持人员工资和设备能力的持续增长。转企改制后如无政府职能和政府支持,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二是受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即使检验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仍保留公益性实验室,检验检测业务来源还不能与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较。如:政府计划检测业务来源等。

三是转企改制有一定阻力。质检机构现有从事检验检测的人员有事业编、企业编、合同编、临时用工等多种形式。在目前顶层设计未明确到位,即转企改制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资产划拨、人员安置和税收政策等均未明确,国家局中编办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缺失,各省只是在探讨摸索阶段。匆匆将目前我省的市级机构转企改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反而会影响各市机构的运行及业务发展。

四是政府监管需要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市场资源,探讨运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但部分社会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价格,恶意竞争,结果是检验质量的偷工减料,检验的公正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三)横向整合,逐步推进,做大做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机构作为支撑,而鉴于目前市级质检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模式,整体改制转企的时机尚不成熟,在质检技术机构面临各种发展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可在质检系统内部先实行质检、计量内部整合,从而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从而做大做强。进而按照国务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条件先成熟的先行整合,暂不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菏泽市模式,推进同城同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实现本市之内的横向联合。

(四)培育和增强质检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级质检机构必须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是技术领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不断提升检验检测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当地企业的公共实验室,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益,成为当地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为培育山东财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多元化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是新形势下各检验机构努力追求的业务模式。四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