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04 15:06:22 影响了:

第一篇: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多强。理财已成为人们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高消费群体。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一股“月光族”“负翁”现象旋风已刮进大学校园。色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编织着一个个大学生的人生梦想。但生活毕竟不只是儿戏,要吃、要喝、要穿,如何实现费用的收支平衡,避免寅吃卯粮?有多少同学能制定计划,合理消费?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一种理财理念的动态。

二、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以天津农学院东校区的在校学生为对象,与2014年11月2号到11月9号进行了不记名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5份,回馈率90%,其中有效问卷40份,占回收问卷89%。本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三、资料统计和结果整理

据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请关注好 范 文 网:wWw.HaOWord.CoM)中男生占32%,女生占68%;大二占67%,大三、大四占33%。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占27%;500-800元的占65%:800元以上的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

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2、吃饭仍占最大比例

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大多数同学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也占很大比例,而且大二学生校外就餐花费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据分析这可能与大二学生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不久,新朋友请客、聚餐、上网聊天、周末外出游玩,频繁课外活动也让新生们无所适从,再加上校内名目繁多的社团组织、颇具吸引力的辅修、选修课,新生们的钱包当然不负重荷。消费与大三、大四学生相比稍欠理性有关。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100-400元之间。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而大四学生在毕业前的散伙饭更是让学校周边的饭庄真是火上加火,大家轮流请客.钱自然而然超支。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结余。64%的同学刚好够花,还有24%的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

4、消费偏高、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从汇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点: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二、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很多学生每月消费超支。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

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

大多数调查的大学生都有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等。

四、调查分析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

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

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二)社会问题

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容易在途中迷失方向。

(三)自身原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乏。

五、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做好整体规划

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对计划外支出,如外出、购书等。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

(二)养成储蓄习惯

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三个月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

(三)树立勤俭意识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除了4年间的学费2万元、基本生活费(吃饭、学习资料钱按500元/月计)约2万元,建议额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学生通过打工挣得。

(四)学会精打细算

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

(五)学会记账和预算

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六) 勤工俭学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感想

从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消费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学生的消费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坚决杜绝.都还不清楚.总体上说大学生的消费还处于一个成长健全的时期。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前的演练,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所以,多数人只要有树立一定的理财意识、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经历一定的理财实践,等到今后走出校园,与普通人相比,一定会表现出高人一筹的财商来。

附录

大学生理财调研问卷

同学:

您好!本人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理财状况的调查分析,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本校学生的理财状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对自己的消费结构及财务规划有一个深刻全面的了解,认识个人理财的重要性,然后加以改进让消费观念科学合理,进而增强个人理财的意识。对您的帮助与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请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上画”√”或在括号内填写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二b.大三c.大四

3.您的主要收入来源()

a.父母b.兼职c.奖学金d.其他

4.您每月可支配收入是()

a.300以下b.300--500c. 500--800d.800以上

5.您的可支配资金主要用来()

a.伙食b.恋爱c.服装、饰品、化妆品等d.学习费用 e.娱乐、交际f.交通、通讯g.其他

6.您每月生活费是否有结余()

a.是b.否

7.如果有结余怎么样处理()

a.存在银行b.改善物质生活c.购买书籍d.娱乐e.其他

8.您手中持有多少张银行卡()

a.一张b.两张c.三张d.三张以上

9.您常用银行卡消费吗()

a.经常用b.偶尔用c.从不用

10.您有记账的习惯吗()

a.有b.没有c.大概知道钱的去向

11.您会如何解决资金紧张紧缺问题()

a.没办法死撑到下个月b.向同学借钱周转c.让家长汇钱d.临时做些兼职赚钱

12.您经常向同学借钱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13.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打工赚点钱养活自己()

a.是b.否

14.您觉得大学生应如何处理自己的财务()

a.不作处理,花多少是多少b.做好合理的规划适当消费c. 不清楚

15.您认为个人财务管理能力对自己在适应未来工作中有何作用()

a.无所谓b.作用不大c.作用很大d.必要技能

非常感谢您积极参与了此次调查。谢谢!

第二篇: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一、 调查方法和内容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二、调查数据分析

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调查报告《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三、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第三篇: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调查报告

大学生理财情况调查报告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生理财情况

作者:李晶敏院系:职业学院投管系专业:投资与理财年级:二年级学号:103617138指导教师:邓强教师职称:讲师

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多强。理财已成为人们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大学生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强烈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高消费群体。我对财经学院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在理财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理财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十分巨大,虽然通过个人理财有腰缠万贯的毕竟是少数,但是通过理财从而实现财富积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而且理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要就业、买房、结婚、生子以及一系列事情等着我们处理、规划,没有科学、合理的理财,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二、调查时间

2014年5月中旬

三、调查对象

内蒙古财经大学

四、调查目的

通过实践调查,对大学生的理财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消费理财观念和意识,发现有关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五、调查方法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财经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投管系,会计系,金保系,计算机系。本次发放问卷150 份,收回 132 份,问卷有效率 88%。调查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 能力等几个方面。 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六、调查数据分析

据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52人,女生占 98 人;大一、大二占120人, 大

三、占30 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 400 元以下的没有;400-600 元的 34 人,占 26%;600-800 元的 44 人,占 33%:800-1000元的 24人,占18%:1000元以后的30人,占23%。

在调查数据中显示“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 100 元以上的仅有 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 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

回答“没有”。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 63%,有 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七、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 (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 及各种考证)为主。除此,通讯费和 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手机、笔记本电脑、mp3 一样都不能少。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 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二)伙食费占最大比例

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大多数同学 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也占很大比例,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 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 参加 6-15 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 600-1000 元之间。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 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三)大学生“月光族”

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64%的同学刚好够花,还有 24%的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或预支下月费用。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10%。

(四)消费偏高、理财观念淡薄

财商不高 消费偏高、理财观念淡薄、 从汇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点: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二、大学生理财 意识淡薄,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很多学生每月消费超支。没有坚持记 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八、原因分析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 理财能力弱, 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 主要原因如下:

(一)家庭原因

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 子女的增多, 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 “补 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 能力的培养,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刚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 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一)社会问题

社会上拜金主义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 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 80、90 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 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 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 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 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二)钱要花在刀刃上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不必考虑家庭也不必顾虑未来,很多人都是左手进右手出。这其实是不可取的,要知道由俭入奢易!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须的地方,而且花钱时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九、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做好理财规划

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 额的 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该计划外支出。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

(二)养成储蓄习惯

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半年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 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

(三)树立勤俭意识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

(四)学会精打细算

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网上购物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 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五)学会记账和预算

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六) 勤工俭学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总之,大学生的理财实践,将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态度。理财高手,往往都是心思缜密,懂得筹划的人。相反,那些理财不当,花钱如流水的,则往往缺少宏观的计划。所以,大学生要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应该先从学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钱开始 。

十、小结

本次调查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理财习惯是一个大学生必须养成和保持的,而且我们现在还都是消费者,对金钱无节制的挥霍不仅是大学生素质低下的表现,更是高等教育的失败。这次调查报告的目的之一就是反映出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大学生能够深切反思自己的消费方式,并能从他人的习惯中得到借鉴

参考文献

1.个人投资理财abc 柯静时代金融2014年第11期

3.个人投资理财之道 薛韬国际市场2014年第11期4个人理财与保险投资 张勤朴上海保险1998年第08期

第四篇:2014年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2014年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多强,2014年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理财已成为人们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高消费群体。对大学生消费出现的诸多问题。理财这堂必修课迫在眉睫地摆在了大学生面前。本文通过对成都几大高校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在理财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一、调查方法和内容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二、调查数据分析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三、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2、吃饭仍占最大比例调查显示,除了学费、住宿费外,大多数同学64%的钱消费在饮食方面.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也占很大比例,而且大一、大二学生校外就餐花费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据分析这可能与大一、大二学生独自面对大学生活不久,新朋友请客、聚餐、上网聊天、周末外出游玩,频繁课外活动也让新生们无所适从,再加上校内名目繁多的社团组织、颇具吸引力的辅修、选修课,新生们的钱包当然不负重荷。消费与大三、大四学生相比稍欠理性有关。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年需要100-400元之间。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而大四学生在毕业前的散伙饭更是让学校周边的饭庄真是火上加火,大家轮流请客.钱自然而然超支,调查报告《2014年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3、大学生"月光族"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64%的同学刚好够花,还有24%的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4、消费偏高、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从汇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点: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二、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很多学生每月消费超支。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大多数调查的大学生都有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等。四、原因分析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原因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二)学校问题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三)社会问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四)自身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乏。五、对大学生理财的建议(一)做好整体规划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该计划外支出,如外出、购书等。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二)养成储蓄习惯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三个月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另外,还可以开一个带有自动理财功能的"综合理财账户",这样,家长寄去的钱可以自动转为定期存款,而支取的时候,银行电脑系统会自动计算,支取损失最小的存款。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三)树立勤俭意识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除了4年间的学费2万元、基本生活费(吃饭、学习资料钱按500元/月计)约2万元,建议额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学生通过打工挣得。(四)学会精打细算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五)学会记账和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六)勤工俭学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束语从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消费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学生的消费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坚决杜绝.都还不清楚.总体上说大学生的消费还处于一个成长健全的时期。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前的演练,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所以,多数人只要有树立一定的理财意识、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经历一定的理财实践,等到今后走出校园,与普通人相比,一定会表现出高人一筹的财商来。

第五篇:最新关于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

一、 调查方法和内容

针对大学生理财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各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本次发放问卷80份,收回68份,问卷有效率85%。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主要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自己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问卷内容从不同角度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二、调查数据分析

具统计本次接受调查同学中男生占32人,女生占36人;而其中文科类占34人,理科类占11人;艺术类占4人,工科类占19人;大一、大二占45人,大三、大四占23人。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没有;300-500元的18人,占27%;500-800元的44人,占65%:800元以上的6人,占8%。消费在300-500元的同学伙食费占不到1/2,在交际费和衣饰费等方面支出较多,生活相对宽松。500元以上的学生伙食比例降低,用于其他方面费用较多,部分有享乐主义观。在学习用品、书籍方面消费占100元以上的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钱记账的习惯吗”时,仅有28.5%的大学生回答“有”,64.8%的大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庭供给,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有18.2%的学生是家教、兼职或勤工俭学及贷款和奖(助)学金。

某高校网站bbs上发表“一百两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三千是大户。”这的确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写照。

三、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以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却出现“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各种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消费成为日常消费大头。除此,通讯费和网络支出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费。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一些男生为了爱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即使三天不吃饭,也得给买花送女友”已经成为一种信条,用时下流行的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为“恋爱大过天”。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费也玩张扬个性。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还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第一篇: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

笔者于xx年 12月对jy大学的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在对jy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 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 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 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

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 上,通过对jy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 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 jy大学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爱,简单而又简约!我 们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需要上的!我们身边的爱是轻轻的来,而又轻轻的走!没有线,没有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简约!”又有对现实

残酷的 无奈,如“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无情刀,永不 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挥刀剑,断盟约,相识注定成大错。”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 如流沙”,“爱是什么?相爱,不就是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还有我现在想的是现在相爱,以后会怎么样呢?会结婚嘛?所以我很犹豫,我很彷徨”。因此,当代 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 情”。

二、大学生的爱情观既让人充满向往,又很脆弱

大学生朝气蓬勃,有理想,有上进心,而对永恒的话题──爱情,既向往,又缺乏理智。在 调查中占41。5%的女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时的好奇,经历了十二年寒窗之苦、高考的艰辛、无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拼搏,进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压抑久的心终于 得到了释放,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已经改变了高中的那种只有读书为高考的观念已不复存在了,思想放松了,再由于处于青春骚动期的大学生终于找到了释放情感 的方式--谈恋爱。由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趋成熟及对人生认识的完善,自然对爱情有了现实的变化。在调查中,占13%的男生认为大学恋爱的一个目地是 为了生理的需要,占20%的男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学生则反对同居,认为同居是对道德的一种败坏;而约9%的文科类的女生认 为同居无所谓,感情已达某种程度的时候,那也无可非议,只要双方合适就可以,这可能与其所接受的知识、认识及感性思想的浓厚等有关。约占60%的学生则认 为爱情应该专一,忠于彼此,这成了主导思想,看来当代的大学生还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思想道德观趋于良性化发展。一部分的女生认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会 考虑换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爱情,体现了对爱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谈恋爱只是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缺乏成熟的分析。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 生爱情信任度的下降。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可信度不高,但不会完全、坚决地反对恋爱,因为对消费者的大学生而言,婚姻是遥远的事情,还谈不上责 任与义务,大学时代谈恋爱也无可厚非;对爱情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在被调查的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占60%的人主张恋爱应结合社会 现实,家庭实际,经济能力等,少了鲁莽和随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三、大学生的爱情观又是不协调的

调查中表明:占30%的学生认为找男(女)朋友必须有“为共同理想奋斗的决心”,其中艺术类的学生占了10%,而占60%的理科类男生认为女朋友必须是纯 洁坚贞的,占20%的文科类的女生希望找个“在无聊时可以谈谈心的伴侣”……这些结果显示:男、女学生对爱情伴侣的取向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文、理科又有明 显的差别。追究原因,可能是各自的文化知识层面、接受教育程度、道德观念、对现实的了解认识和对未来的计划等不同有关。

第二篇: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大学生爱情观,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对此,我针对我的大学同学,做了简单的一些调查。

在对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抽样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希望邂逅美好浪漫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我爱你!,这辈子只爱你一个”又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如“没有现实基础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如流沙”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 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但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和忧愁,又促成这一成长阶段的不完整。

二、大学生的爱情观既让人充满向往,又很脆弱

大学生朝气蓬勃,有理想,有上进心,而对永恒的话题──爱情,既向往,又缺乏理智。在调查中占41.5%的女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时的好奇,经历了十二年寒窗之苦、高考的艰辛进入了象牙塔,压抑久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已经改变了高中的那种只有读书为高考的观念,思想放松了,再由于处于青春骚动期的大学生终于找到了释放情感的方式--谈恋爱。由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趋成熟及对人生认识的完善,自然对爱情有了现实的变化。在调查中,占13%的男生认为大学恋爱的一个目地是为了生理的需要,占20%的男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学生则反对同居,认为同居是对道德的一种败坏;而约9%的文科类的女生认为同居无所谓,感情已达某种程度的时候,那也无可非议,只要双方合适就可以,这可能与其所接受的知识、认识及感性思想的浓厚等有关。约占60%的学生则认为爱情应该专一,忠于彼此,这成了主导思想,看来当代的大学生还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思想道德观趋于良性化发展。一部分的女生认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会考虑换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爱情,体现了对爱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谈恋爱只是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缺乏成熟的分析。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爱情信任度的下降。他们彼此逃避责任与义务,仅享受一时。对爱情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在被调查的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占60%的人主张恋爱应结合社会现实,家庭实际,经济能力等,少了鲁莽和随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三、大学生的爱情观又是不协调的

在调查中表明:占30%的学生认为找男(女)朋友必须有“为共同理想奋斗的决心”,其中艺术类的学生占了10%,而占60%的理科类男生认为女朋友必须是纯洁坚贞的,占20%的文科类的女生希望找个“在无聊时可以谈谈心的伴侣”。这些结果显示:男、女学生对爱情伴侣的取向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文、理科又有明显的差别。追究原因,可能是各自的文化知识层面、接受教育程度、道德观念、对现实的了解认识和对未来的计划等不同有关。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认为当代大学生有美好的爱情观念,但又产生一些不良现象。导致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一是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不用为生计担忧,这为人们的爱情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

和提供更多的资本;二是外来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最主要的还是部分大学生游手好闲、思想放松、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进取精神,再加上一些老生的消极宣传,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一种"晚追不如早追,不早追连丑的都不剩"的错误意识。

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我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端正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不良之风的措施。

(一) 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教育

1、端正恋爱态度

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强调婚姻的封建义务,无视人有爱的权利,包办婚姻“三从四德”等,那是对人性的奴役,必须予以否定。但是,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不承担爱的责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泥潭,这种只图享受、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理应受到指责。爱人是没有错的,但人作为人,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之爱其所爱,除开感情因素,也应当讲究理性,应当符合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无理性的爱是盲目的,很危险的,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2、摆正爱情的位置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人生的主宰应当是事业,只有伟大的事业对人生才具有决定意义。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作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还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变“儿女情长”为胸怀大志,用理想的感召力焕发学习的激情,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学习上,从而真正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爱情服从学业,爱情促进学习。

3、加强恋爱道德教育

针对当代大学生传统伦理观念逐渐淡化的特点,进行恋爱道德观教育。

(二) 结合正确的标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择偶

如果大学生真的要谈恋爱,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保持慎重。在选择"对象"方面,不应过于片面,关键在于对方是否具有上进心和善良心、是否跟自己志同道合和起到相互促进之作用。在追求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应该相信"随缘"和"顺其自然"之说,只要双方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相互从对方得到帮助、依托和快乐,所谓的"爱情"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三) 大学生应注意交往的艺术,有做人的原则

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和理解。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变整个自己,应该本着"独立自主,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原则,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顾及对方的感受,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不让其感到尴尬。

在交往过程中,不要花太多的财力、时间和精力到对方身上。作为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因此恋爱应该是为学习服务的而不应是为之而严重影响学习的。恋爱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和快乐的,所以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对方对自己冷落而全盘否定自己。在失落之时,多考虑自己的闪光点和回忆与感情无关的美好往事,以此来进行自我安慰和解脱。

最后:只要能正确认识爱情对我们大学生活的影响,恋爱将会给我们带来甜蜜和美好,反之,则会耽误我们的一生。

社会学院历史师范 092班

段燕超09161216

第三篇: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

笔者于xx年12月对jy大学的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在对jy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通过对jy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jy大学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爱,简单而又简约!我们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需要上的!我们身边的爱是轻轻的来,而又轻轻的走!没有线,没有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简约!”又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如“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挥刀剑,断盟约,相识注定成大错。”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如流沙”,“爱是什么?相爱,不就是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还有我现在想的是现在相爱,以后会怎么样呢?会结婚嘛?所以我很犹豫,我很彷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

二、大学生的爱情观既让人充满向往,又很脆弱

大学生朝气蓬勃,有理想,有上进心,而对永恒的话题──爱情,既向往,又缺乏理智。在调查中占41.5%的女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时的好奇,经历了十二年寒窗之苦、高考的艰辛、无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拼搏,进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压抑久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已经改变了高中的那种只有读书为高考的观念已不复存在了,思想放松了,再由于处于青春骚动期的大学生终于找到了释放情感的方式--谈恋爱。由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趋成熟及对人生认识的完善,自然对爱情有了现实的变化。在调查中,占13%的男生认为大学恋爱的一个目地是为了生理的需要,占20%的男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学生则反对同居,认为同居是对道德的一种败坏;而约9%的文科类的女生认为同居无所谓,感情已达某种程度的时候,那也无可非议,只要双方合适就可以,这可能与其所接受的知识、认识及感性思想的浓厚等有关。约占60%的学生则认为爱情应该专一,忠于彼此,这成了主导思想,看来当代的大学生还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思想道德观趋于良性化发展。一部分的女生认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会考虑换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爱情,体现了对爱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谈恋爱只是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缺乏成熟的分析。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爱情信任度的下降。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可信度不高,但不会完全、坚决地反对恋爱,因为对消费者的大学生而言,婚姻是遥远的事情,还谈不上责任与义务,大学时代谈恋爱也无可厚非;对爱情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在被调查的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占60%的人主张恋爱应结合社会现实,家庭实际,经济能力等,少了鲁莽和随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三、大学生的爱情观又是不协调的

在调查中表明:占30%的学生认为找男(女)朋友必须有“为共同理想奋斗的决心”,其中艺术类的学生占了10%,而占60%的理科类男生认为女朋友必须是纯洁坚贞的,占20%的文科类的女生希望找个“在无聊时可以谈谈心的伴侣”……这些结果显示:男、女学生对爱情伴侣的取向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文、理科又有明显的差别。追究原因,可能是各自的文化知识层面、接受教育程度、道德观念、对现实的了解认识和对未来的计划等不同有关。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有美好的爱情观念,但又产(请勿抄袭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生一些不良现象。导致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一是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必再为温饱问题而疲于奔命,这为人们的爱情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提供更多的资本;二是外来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最主要的还是部分大学生游手好闲、思想放松、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进取精神,再加上一些老生的消极宣传,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一种"晚追不如早追,不早追连丑的都不剩"的错误意识。

四、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端正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不良之风的措施。

(一) 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教育

1、端正恋爱态度

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强调婚姻的封建义务,无视人有爱的权利,具体表现为包办婚姻“三从四德”等,那是对人性的奴役,必须予以否定。但是,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不承担爱的责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泥潭,这种只图享受、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理应受到指责。一位教育家曾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惜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淫好色之徒,是堕落者。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她缔造幸福。”这种爱的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爱,而不能用道理去爱。”爱,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当然也只能用感情去爱,这并没有错,但人作为人,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之爱其所爱,除开感情因素,也应当讲究理性,应当符合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无理性的爱是盲目的,很危险的,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2、摆正爱情的位置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人生的主宰应当是事业,只有伟大的事业对人生才具有决定意义。流传至今的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作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要克服大学生客观上的爱情至上,光懂上述道理还不够,还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变“儿女情长”为胸怀大志,用理想的感召力焕发学习的激情,把兴奋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学习上,从而真正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爱情服从学业,爱情促进学习。

3、加强恋爱道德教育

针对当代大学生传统伦理观念逐渐淡化的特点,进行恋爱道德观教育。

(二) 结合正确的标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择偶

如果大学生真的要谈恋爱,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保持慎重。在选择"对象"方面,不应过于片面,身材不应成为决定因素,关键在于对方是否具有上进心和善良心、是否跟自己志同道合和起到相互促进之作用。在追求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应该相信"随缘"和"顺其自然"之说,因为爱情是可以追求但绝不能强求的,只要双方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相互从对方得到帮助、依托和快乐,所谓的"爱情"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三) 大学生应注意交往的艺术,有做人的原则

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和理解。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变整个自己,应该本着"独立自主,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原则,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顾及对方的感受,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不让其感到尴尬。

在交往过程中,不要花太多的财力、时间和精力到对方身上。作为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因此恋爱应该是为学习服务的而不应是为之而严重影响学习的。恋爱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和快乐的,所以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对方对自己冷落而全盘否定自己。在失落之时,多考虑自己的闪光点和回忆与感情无关的美好往事,以此来进行自我安慰和解脱。笔者坚决反对"一脚踏两船"和"感情多元化",但是一旦对方去意已定,请相信"天涯处处有芳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学习,刻苦研究。"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美的东西就在不远的彼岸向你招手。

第四篇: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笔者于xx年12月对jy大学的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在对jy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综上,通过对jy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jy大学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爱,简单而又简约!我们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需要上的!我们身边的爱是轻轻的来,而又轻轻的走!没有线,没有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简约!”又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如“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挥刀剑,断盟约,相识注定成大错。”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如流沙”,“爱是什么?相爱,不就是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还有我现在想的是现在相爱,以后会怎么样呢?会结婚嘛?所以我很犹豫,我很彷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

二、大学生的爱情观既让人充满向往,又很脆弱

三、大学生的爱情观又是不协调的

好范文网范文网()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五篇: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 班级:410112学号:41011206姓名:马圣军

?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 一、调查主题

大学,没有社会的角色角逐,没有名誉利益的争夺,没有老板的压力,同事的竞争。在这个相对理想无虑的环境下,大学恋爱现在已不再新鲜。花季的少男少女们在学习生活当中,涉足爱情,体味恋爱的甜蜜。或共同进步互相勉励,或彼此陪伴消除寂寞,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本次的报告就是来明确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对爱情观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案

调查思路: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搜集资料,了解大多大学生的爱情观。第二步,制作网上调查问卷,发送给不同年级的班长,请班长转发给班上同学。请同学填写后发送到邮箱。第三步,统计调查问卷。第四步,案例分析,写出全程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主流的爱情观,明确爱情对于青年人们的作用。

调查时间:2014/12/20 --2014/12/30

这次调查问卷共制500份,回收495份,其中有效卷共计470份,包括男210份,女 260份。调查对象均为在校专科生。其中大一133份,大二175份,大三100份,大四62份。

三、数字和分析

所谓的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的愿望。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 调查分析,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

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通过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四、问题分析

(一)寂寞打发时间

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

发了爱情。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重压式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

(二)虚荣心作用

少数的同学则认为虚荣心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谈恋爱、有朋友,或被异性追求是有本领、

有能耐,反之则是无能、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如一个寝室的的大部分人多已经谈恋爱了,那剩下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即使不怎么想找,也会随便找一个来满足自己。或看到他人的甜蜜想到自己的孤单,就会萌生恋爱的想法。

(三)完整大学生活

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在大学中不谈恋爱便是对不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大学有三大事:谈恋爱、上网、逃课,认为没有经历过这些事的大学生根本不是真正的大学生。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了,到了该恋爱的时候了,他“恋爱”看作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对恋爱有一种使命感。

(四)消遣的工具,重在体验

有的随缘者认为如果能遇到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谈,可以爱。但是不会把

“恋爱”看成一种任务,一种消遣的工具。并且在相处时,要掌握一个“度”,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控制力,使自己不沉迷于其中,因为在大学里,还有一个比恋爱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同时他们认为,“恋爱”是注重过程的,是享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无所谓结局;认为有缘的爱情是一种神秘的,甜美的经历。我也比较赞成这种观点

(五)反对恋爱

而只有个别的同学反对大学谈恋爱。他们认为在校园里恋爱,将来能生活在一起的概率很小,那样又何必浪费感情呢。而且恋爱是一种精神、物质双投入的工程,它既浪费时间、金钱,又磨损人的精力,且个人自由时空也会大大的缩小。认为谈了恋爱就多了一份牵挂,少了一份自由自在。况且在工作时,生活稳定了,好的人选也很多,那时再寻找也不迟。这些同学则把爱情看成一种累赘,一种浮华的物质。

五、意见和建议

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端正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不良之风的措施。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

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

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

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六、总结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由于身边少了家长亲人的束缚,课余时间的增多,渴望自由,渴望证明自己成熟,渴望真爱的存在,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恋爱观。

第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4年7月20日到8月9日,我在辽宁省营口市平安钟表眼镜店进行了为期21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21天里,我先后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使我的假期生活过得十分充实而有意义。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利用工作的机会对于2014年的暑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关于高校学生近视眼情况的调查报告》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与确认,结了一份更加精确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感言:

通过21天在社区的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无法掌握到的知识,并却总结出了一份比较系统完整的调查报告,使我的暑假生活收获很多能够终身受用的东西。

附件:关于高校学生近视眼情况的调查报告

高校学生近视眼情况调查问卷(部分)

关于高校学生近视眼情况的调查报告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辽宁省营口市

调查对象:患有近视眼的高校学生

样本数量:100人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报告内容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人才较量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内容,而知识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自然是知识海洋里的佼佼者,但同时为了考取大学,许多人日夜埋头苦读,其结果是使自己的双眼患上近视。近视眼在当今的高校学生中并不少见,那么,究竟何为近视眼?高校学生对近视眼的相关情况又了解多少?针对上述问题,我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调查并做出如下总结。

一 什么是近视眼

近视眼从患者的直观感受来说就是看不清楚远处的物象。从医学角度分析,近视眼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屈光不正是指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面和后面或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模糊不清,它包括近视眼、远视眼、散光和屈光参差。近视眼就是指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的情况。按照近视的程度,近视可以分为三类:(1)轻度近视:3.00度(俗称300度)(2)中度近视:3.00~6.00度(3)重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6.00度以上。从调查问卷来看,高校学生的近视程度主要集中在中度近视,占样本数量的47%,而轻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分别为32%和21%。

二 近视眼的发病率及其原因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近视发病率已高达30%以上,其中青少年已经超过70%。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23.6%,中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58.9%,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89.8%,并呈现出文化程度越高,近视比率越高的现象。从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患近视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占样本人数的65%,而大学阶段和中学以前分别占18%和13%,先天患有近视眼的人数仅为

4%。

高校学生患近视眼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

遗传的发生与种族有关。黄种人的近视率高于其他种族,而中国和日本近视眼的患病率列为世界之首。统计学数据表明,近视眼的遗传因素约占40%。若父母有近视,子女便会有近视发病的可能,但同时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2) 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视物,是形成近视眼的重要后天原因。青少年学业繁重,求知欲望强烈,经常长时间埋头于用脑用眼,并且青少年眼睛的调节能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有高度的适应性,看近不容易疲劳,所以往往会不自觉的养成不良的用眼习惯。如读写距离近;读写姿势不正确;在走路或乘车等运动状态下看书;光照不足处看书等。此外,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明显减少,有限的课余时间则多与游戏机、电视、电脑为伴。据统计,连续看电视4~5个小时,视力可下降30%左右。

(3) 体质与营养

营养不良、体内缺乏钙和铬等微量元素可使眼球壁弹性减弱,眼轴容易被拉长而发生近视。体质虚弱者及患了急慢性传染病,也会诱发眼轴变长。

以上是近视眼发病的三个主要原因,而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有92%的人是由于长时间用眼过渡而造成近视眼,而其他原因仅占8%。

三 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

(一) 近视眼的预防

为了预防近视眼,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读书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连续看书写字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看电视的距离要在两米以上;眼睛与电脑屏幕的距离要在70cm左右;学习环境要合理采光照明;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等。

(二) 近视眼的治疗

1 配戴凹透镜

对于已经患有近视眼的人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及时配戴凹透镜片矫正视力。其原理是:平行光线被凹透镜分散后,聚焦点后移,正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调查问卷来看,93%的近视患者都配戴眼镜,而那些不戴眼镜的人,有的认为眼镜戴久了,眼球会凸起,变成金鱼眼。其实,戴镜后的视力下降不是眼镜造成的,恰恰是因为不正确的配戴眼镜和没有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而导致的。在对戴眼镜的人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仅有54%的人是一直配戴眼镜的,其他的人多为读书写字时才戴眼镜。其实,时戴时不戴眼镜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样会使眼镜处于不稳定的调节状态,也会引起度数的加深。对于1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专家认为均应一直配戴合适的眼镜来调整视力。

2 配戴隐形眼镜

近些年来,隐形眼镜越来越受到近视患者的青睐。由于隐形眼镜的无框性且贴于眼角膜,它的“隐形”性是许多人选择它的原因之一。据调查显示:在配戴眼镜的高校学生中,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7%。

在配戴隐形眼镜的高校学生中,仅有30%的人对隐形眼镜的知识有所了解。隐形眼镜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配戴的,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小学生、感冒患者、眼病患者、中老年人和孕妇不适合配戴隐形眼镜。

(2) 隐形眼镜不可以长时间配戴,要与普通眼镜交替配戴。隐形眼镜长时间配戴 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只有与普通眼镜交替配戴才能使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从而保护眼睛。

(3) 不要戴隐形眼镜玩电脑。在计算机辐射下,隐形眼镜会渐渐的分离变质,使原先材料的分子产生变异,这些分子分解后的小分子,有的会透过淋巴循环到水晶体和水晶体的修复组织结合,造成新的聚合物,从而带来不良后果。 3 眼部激光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出现一种眼部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对其术后效果则很少有人了解。

眼部激光手术的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我国现今流行的是lasik。lasik属于创伤性治疗,就是在角膜上做切削手术,每削去1毫米厚度相当于戴300度眼镜,其实质就是将眼

睛做在角膜上。

对于激光手术治疗的可信性,从调查情况来看:80%的人持不太肯定的态度,而仅有20%的人肯定其安全、有效。专家指出:激光并不能对眼底既有病变带来帮助,1200度以上的矫正,其预测性、安全性和术后稳定性明显不足,而对于中低度近视的治疗效果良好。但提出注意的是,激光手术常会伴有副作用,如屈光矫正不足、角膜浑浊、晕光、过早出现老花等现象,现在这种手术在英国已被禁止。因此,在选择利用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时要格外慎重。

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针对高校学生近视眼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共有调查样本100人。点调查高校学生关心的近视眼治疗问题,其中包括眼镜的配戴、隐形眼镜及激光治疗近视眼的相关介绍。通过调查了解到一些同学对近视眼知识的缺乏并作出相关解释,从而达到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保护眼睛的目的。

高校学生近视眼情况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我是一名高校在校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对于高校生的近视眼情况进行调查,如果您方便的话,请您帮忙填上这份调查问卷,对于您给出的答案,我们将会为您保密,并会对您的结果进行分析,给您提出最好的眼睛保护建议。谢谢!

1. 您对近视眼是否了解?

a 了解(27%)b 不了解(39%)

2. 您的近视度在什么范围?

a 100度以下(19%)b 100~300度(13%)

c 300~400度(34%)d 400度以上(34%)

3. 您是何时患有近视眼的?

a 出生(7%)b 中学以前(19%)

c 中学阶段(53%)d 大学阶段(21%)

4. 您患上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先天(3%)b 长时间用眼过度(92%)

5. 您是否配戴眼镜?

a 配戴(93%)b 不配戴(7%)

6. 您配戴的眼镜是否合适?

a 合适(69%)b 不合适(31%)

7. 您是否配戴过隐形眼镜?

a 是(10%)b 否(90%)

8. 您对隐形眼镜是否了解?

a 了解(13%)b 不了解(70%)

9. 您是否考虑过通过眼部手术来调节视力?

a 是(32%)b 否(68%)

10. 您对当今的激光准分子治疗近视眼持什么态度?

a 相信(30%)b 不相信(26%)

c 知道一点(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WwW.HAOWord.cOM)(34%)c 其他(5%) c 知道一点(17%) c 不太清楚(44%)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网吧的调查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1210

姓名:

《关于农村网吧的调查报告》

参加者:

主题:对于农村网吧的问题,原因,建议

时间:2014年2月20号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引言

网吧在城市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消息相对闭塞的农村,网吧却是一种新生事物。随着网吧在农村的落地生根,它也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农村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眼球。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农村网吧的出现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的一面:使农村人有机会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获取跟他们生活或者是生产密切相关的信息等;同样它也存在弊的一面,本文将主要探讨农村网吧带来的诸多原问题,原因及对策。

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当前违法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绝大多数黑网吧被依法取缔。违法网吧出现了新的动向,呈现出从公开转入隐蔽,从地上转入地下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从沿街店面向居民楼院转移,继续在城市潜伏下来,但呈萎缩趋向;另一方面,就是从城区向郊区、向城乡接合部转移,向农村乡镇甚至村庄转移。

农村网吧目前还处于粗放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特点主要体现为:小型、简易、分散、隐蔽。规模很小,一般只有几台或十几台电脑;有的农村网吧仍然以拨号上网为主,电脑也是城市网吧淘汰下来的二手货,条件十分简陋;一般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比较富裕、信息比较灵通、交通比较便利的农村乡镇乃至村庄,而且大多采取家庭化、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农村网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黑网吧多,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多,安全隐患多,重复城市网吧发展的老路。

农村网吧缺少管理成为了整治工作的新难点。文化部将重点打击农村黑网吧,尽快遏制违法农村网吧迅猛蔓延的势头,将农村网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网吧向农村扩散后,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容易激发农村孩子的兴趣,而当兴趣浓郁度超过正常人的界限时,就形成了心理学上的“心理聚焦”现象,继而产生“心理毒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隔断网吧痴迷者的心理依赖,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他建议,学校、家长应在孩子对网吧的兴趣未形成完全“聚焦”时就及时引导,采取转移其兴趣的办法,多组织他们参加文体活动,最终解除“心理毒瘾”。

农村网吧发展迅速,虽对丰富农民业余生活、了解信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网吧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相对于城区网吧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键康成长影响相当严重,亟待引起足够重视,切实予以解决。

二、农村网吧存在的问题及特征

(一)、环境卫生较差,安全堪忧

农村网吧大多属于个体经营,业主从节约投资成本的角度出发,普遍是盖几间简陋的房子,或租赁几间偏僻的房屋,有的则是在自建房中,购回几台电脑,便对外开张营业,硬件设施差,安装不规范。农村网吧基本上只有一个通道,门窗紧关,不通风不采光,加上允许吸烟,空气污浊不堪。少数素质不高的人随地吐痰,脱鞋翘脚,网吧里充溢的各种气味,令人窒息。有的电脑键盘和电脑桌长时间都未清洗,黑污斑斑,灰黑难辨。有的农村网吧只设一个出口,窗户紧闭,无任何灭火、防火设备,一旦出现火灾或其他危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些社会闲散人员经常进入,常因一些琐碎之事或言语不合便大打出手,造成极坏的影响。

(二)、无证违规经营普遍,隐蔽性较强

由于农村地域广大、居住分散、范围大、隐蔽性较强,加之管理不严,给经营者带来极大方便,使农村网吧经营存在着许多违规违法行为,其主要表现:一是无证经营。农村网吧只要购回计算机,拉通互联网,便开始对外营业。二是经营非网络游戏。一些网吧业主为利益驱动,违法经营,随意链接黄色站点,传播不健康网络信息;网络凈化形同虚设。网上信息良莠不齐,有的网吧设有网络凈化器,但多是形同虚设。一些人肆意浏览黄色、暴力等非法网站,网吧老板为赚取钱财,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保证网吧合法经营,为网民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笔者建议公安、工商、文化、电信等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网吧进行检查、整顿,使其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调查的农村网吧90%以上都经营非网络游戏,这些非网络游戏绝大多数充满惊险、刺激的内容,有的经营者还设置了许多充满色情、暴力、迷信、凶杀等有害内容的游戏以诱惑人。三是隐蔽性较强。有的农村网吧,为躲避执法部门的检查,一般不设牌匾,不贴任何标志,隐藏在村民家中。有的农村网吧有人来便营业,无人来便关门。有的在深更半夜之中,紧锁大门开始营业,执法人员很难发现。

(三)、未成年人大量涌入。

好多中小学生课余就泡在网吧里,且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对学习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较大影响和损害。而且还让家长们提心吊胆,忧心忡忡。xx年3月31日上午9时33分,**市沙坪坝回龙坝镇中学两名初一男生因连续通宵上网后疲惫不堪,坐在铁轨上熟睡时,被疾驰而过的火车轧死。与他们同在一起的另一男生被火车惊醒侥幸逃命。这名侥幸逃脱的男生是回龙坝镇中学初一(5)班的学生,14岁。据他回忆,两名被火车轧死的男生与他同龄,一名男生从星期一起连续三个通宵在网吧上网,另一名男生也在网吧连续“泡”了两个通宵。这段时间,他们都在玩电脑游戏。农村网吧的经营状况绝大部分靠青少年而支撑,极大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因进网吧发生的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一是迷恋网吧,铤而走险。二是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三是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健康。

三、原因分析

农村网吧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上漏洞较多,造成盲点。

一是审批制度不健全,主管网吧的文化部门与信号输送单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审批程序,造成网吧“先上车,再卖票”。二是网吧管理机构鞭长莫及。农村网吧隐蔽性较强,网吧业主根本不到审批单位办理手续,我行我素。三是农村网吧地处偏僻,分散性较强,乡镇对网吧的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的状况,区县(市)主管网吧部门力量薄弱,经费缺乏,无力顾及偏远的农村地区。

(二)、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颁布已久,但在农村很少有人知道该条例的具体内容,再加上多数群众思想认识不足,导致查处网吧的行动得不到农民的支持,给农村网吧的治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三)、农村网吧经营户唯利是图,违规操作。

农村网吧经营户法制观念薄弱,为收回投资,获取利润,将网吧管理的规定置之脑后,既不张贴“未成年人禁入”标示,又不严格执行网吧进入登记制度,反而对未成年人进入大加欢迎,提供吃饭、住宿等“优质服务”。有的专门传播色情、暴力等方面的有毒信息,引诱未成年人经常光顾。

四、对策建议

农村网吧的现状已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家长已表示强烈不满,为此,治理农村网吧刻不容缓。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

要根据农村特点,发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进行宣传,将《条例》张贴到各班级。各新闻媒体及各乡(镇)、村广播站,要定期进行宣传。要让广大农民熟悉《条例》,监管网吧守法经营,积极举报违法行为。要在农村网吧的入口显著位置张贴举报电话。学校要将举报电话和《条例》印发到家长手中。

(二)、加大对农村网吧的管理力度。

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将农村网吧管理纳入到乡镇文化站的重要工作中来,并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联系起来。要建立社会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党员、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的作用,可在村一级聘请网吧监督员,分片对网吧进行监督,逐步形成社会监督网络。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文化、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源头上有效地管理农村网吧。与此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新技术和相关软件的推广应用,屏蔽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科学确定上网者的真实身份,有效防范有害信息的传播。要严格执行网吧营业时间的规定,信号输出方在每天的零点至8点期间,应停止对网吧的信号接入,彻底解决超时经营问题。

(三)、要加大疏导力度。全省网吧行业规范化、连锁化改革,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将其连锁店延伸到农村。各乡镇联校要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建设校园网,给农村青少年提供在网上学习的条件。

(四)、要切实加强文化稽查部门的力度。

要不断充实文化稽查部门的力量,区县(市)要专门设立农村稽查队,开辟举报电话。要加强文化稽查部门的业务培训,强化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不断改进其办公条件、交通工具,保证其办公经费,做到有效、及时查处各种违规行为。

“不能让网络害了农村,也不能让网络忘了农村。”文化部市场司张新建副司长表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联网从城市向农村推广,为农村网吧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农民文化娱乐生活贫乏和对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生活的向往对农村网吧提出了强烈的市场需求。文化部将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加强县级特别是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责,加大对农村网吧的管理巡查力度;借鉴义务监督员、举报奖励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城市网吧管理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农村网吧的群防群治的管理机制;鼓励连锁网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改造和提高现有的农村网吧。不能让农村与网络隔绝,同时,也不能让农村网吧的安全隐患与管理疏漏造成负面影响。目前,适宜在农村建立公益性网吧,将其与文化站建设结合起来,不适合在自然村开办私人网吧。各相关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把农村网吧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信息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时,强化属地管理,将网吧管理与当地精神文明考评相结合。 参考文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新华网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br>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结论与建议:

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

岗位前的演练场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第四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小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 概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潼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四: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

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淡薄,追逐个人名利、动辄跳槽厌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厌教的表现不仅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立,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厌学之风的

重要诱因之一。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转到区直学校就读,家庭条件较差的便索性让孩子辍学。

四、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笔者建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策四:针对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死灰复燃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一盘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五、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受益匪浅。在此,真诚感谢学院团委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的机会,真诚感谢家乡父老给予的配合支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书声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恩师谆谆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学,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第五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系别: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

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

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

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

裨益。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

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

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

找发展的机会。

三、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

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

生50名,其中太原理工大学20名,太原科技大学10名,山西农大10名,太原师范学院5

名,山西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四、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五、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

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

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六、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

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

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

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

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

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

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

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

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

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

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

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

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

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

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

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

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

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

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

规划的各占12%。

七、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

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

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

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

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

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

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

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

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

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

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

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

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

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

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

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

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

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

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

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

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

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八、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

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

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

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

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

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

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

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

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

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

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

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

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

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

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

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

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处理

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如

政治活动、社会改革实践、阶级斗争等。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

结合。大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一件十

分有意义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二是志愿者服务,将专业

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三是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

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社会实践形式,以小见大,以细微之

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长效机制。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

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和很多行业去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回校后进行认真的讨

论总结,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

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

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们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

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

从学习中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

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

与知识。 不同的时间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

将让我们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

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

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

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我们仿佛在一段时间

里就蜕变成了个大人,懂得生活的疾苦,懂得爸妈的不易,懂得学习的重要,懂得实践的益

处! 通过实践还可以让我们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

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们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

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

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们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

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们在各自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们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

的进步。同时在这些社会实践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

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

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