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明代院体画家孙隆没骨画风探究] 画家孙隆
 

[明代院体画家孙隆没骨画风探究] 画家孙隆

发布时间:2019-06-24 03:53:20 影响了:

  摘 要:明代院体画家孙隆在传统没骨法的基础上,师法自然,强调笔墨的书写性,注重自然意趣,开创了没骨写意花鸟画的时代新面貌。其艺术实践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对明代宫廷画家以及后世文人花鸟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花鸟画史上有其灿烂的艺术贡献。
  关键词:院体画;没骨画;写意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74-01
  “院体画”是在封建王朝宫廷画院中发展的一种绘画体系。该体系为了适应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和治理天下的政教功用而确立。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在院体画中都有发展,而“院体花鸟画”在院体画中一枝独秀,“帝室皇居,必蕴非常之宝”,在题材选择上从黄筌父子所表现的奇石名花,瑞鸟珍禽,至宋徽宗将“可致之祥”的“诸福之物”,命画家绘成“至累千册”的《宣和睿览册》,形成了注重富贵祥瑞的宫廷花鸟画题材体系。院体花鸟画在历史的发展上有过几种艺术表现手法,而没骨画法就是重要的一种。
  “没骨”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梦溪笔谈》卷十七)。后徐崇嗣结合家传与黄家画法创立了“没骨法”。没骨法隐去线条,直接以色彩表现,不受轮廓线的约束,使得画面物象造型生动自然,并且有着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没骨画既有工笔画的工整艳丽,又具写意法的自然意趣。明代“御前画史”孙隆继承传统没骨法,并且以色彩直接生动挥写,突出写意性,既有院体画的写实又有文人画的逸格,形成了墨色交融的没骨花鸟画新面貌,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丰富了花鸟画传统技法。
  一、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诞生都与当时的多种社会因素相关。帝王意志与审美趣味会左右院体画的方向。明代经过洪武、永乐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到宣宗时整个社会已经整体安定,经济发展,一片繁荣景象。史称“成平之主”的宣德皇帝朱瞻基爱好艺术,雅尚诗词。本身也是丹青高手,尤擅花鸟画。“万机之暇,游心物理”,“翎毛花卉,无不曲臻其妙”。《明画录》卷中有载:“宣朝留神词翰,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并佳。天纵异能,随意所至,皆非人力能及。”在画法上,宣宗也取法多家,既有边景昭的工细,也有孙隆的没骨,又兼容元人笔墨。帝王的雅好与支持使得明代早期花鸟画得到迅速的发展。其在位期间在绘画上投入大量精力,并且广泛招揽画家,一时间宫廷中高手如云,成为推动院体画发展的关键人物。
  孙隆绘画的特色与明宣宗朱瞻基有着深入联系。“御前画史”孙隆在宣德年间(1426-1435)入宫廷,曾为翰林待诏,有印章“金门侍御”。明代宫廷有“御前画史”称谓者,唯孙隆一人。现藏吉林博物馆的《花鸟写生图》,有董振秀跋语:“宣宗章皇帝时洒宸翰,御管亲挥,公尝与之俱”。孙隆常常伴侍宣德皇帝作画,宣德皇帝爱好诗文,常有妙句。孙隆要根据皇帝的诗意用画来表现,所以粗笔没骨法是很适合的表现手法,并得宣德皇帝喜爱,其绘画风格也对宣德皇帝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入古出新
  相传院体没骨画法为宋徐崇嗣所创,但徐崇嗣由于无确切作品而无法直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至崇嗣始用布彩逼真”的记载 。在绘画技法上,孙隆传承徐崇嗣、赵昌的没骨画法,“写禽鱼草虫得徐熙野逸之趣”,“画翎毛草虫,全以采色渲染,得徐崇嗣、赵昌没骨图法”。另外还受梁楷、法常、张中等水墨写意画的影响,直接以色彩点染物象,以色代墨,更注重点写的随意性和墨色的丰富变化。体现出光与色的瞬间变换,将写生意趣运用生动挥洒的技法表现出新的境界,对没骨法有了新的发展创造。
  孙隆在用墨上虽受法常、张中影响,但又区别于法常、张中的水墨表现,常把墨用颜色替换。同时又极强调墨在画面上的作用,形成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色墨交融的写意没骨法。在画面控制上,有独到之处。尤其在点线面的组合上注重节奏变化和韵律转换,突出物象的整体概括,且层次丰富,看似用笔酣畅淋漓,实则为精准的控制。虽是没骨法,有时也墨色勾线,用笔自由挥洒,不囿于没骨法的限制,具文人写意之风。所作花卉禽鸟用“点染之功,运腕之妙”,辅以草书用笔直接以色彩点染而成,墨色变化微妙。中国绘画和书法历来有“书画同源之说”,文人画家用书法笔法参入绘画之中,产生新的审美观念。孙隆进行了大胆实践,一改院体画的细腻工整之风,在没骨画风格上别开生面,开明代院体花鸟画粗笔表现的先河。
  《芙蓉游鹅图》为孙隆没骨画的典型代表。白鹅画法工整,用淡墨勾勒外形、羽毛,又用淡墨染出身体花斑。头、脚处略施颜色,形态生动传神。芙蓉花画法极其写意,用草书笔法点染,笔断意连。太湖石以没骨法画出,意趣横生。太湖石孙隆将胶加入墨中,墨色干透后自然产生水渍轮廓线,使得石头画法轻松自然,也让墨色更华滋,更有透明,能够体现出淋漓酣畅的感觉。笔法上有勾、有染、有点,既有院体画的典雅,又有文人画的格调,成功将没骨与写意融为一体。《花鸟草虫册》为孙隆另一代表作。物象造型生动,墨色浓淡干湿、色彩冷暖变化处理的十分微妙。草虫姿态生动,在画法上一变古人精谨勾勒的工细,而是用没骨法写意而就,更显灵动疏放,生机盎然。背景植物的画法吸收草书笔法,将书法的挥洒与没骨法结合,逸笔草草,挥洒自如,既奔放迅疾又都在控制之中。整体画面格调清新,形神兼备,体现出朴实的自然之美。
  三、野逸之趣
  院体画家的审美趣味是服务统治阶级的,尤其是“黄家富贵”的工整华丽的表现手法得到皇室的青睐,题材上“多写禁御所有珍禽瑞鸟,奇花怪石”,“翎毛骨气尚丰满,而天水分色”,其画风在很长一段时期也主导了院体画的方向。孙隆在绘画题材上很少表现宫中的富贵祥瑞之物,而是取法徐熙的野逸之路,“多状江湖所有杂花野竹,水鸟渊鱼”,其笔下所表现大多是山原旷野中的禽鸟花草、残荷枯苇,充满朴实的田园意趣和生活气息。
  《花鸟草虫图》卷为孙隆代表作,后有顾礽提跋:“造化忽而生孙痴,魂入草虫鬼琢愚,疏澹精匀总奇绝,能动至尊勤玩持,溉笔挥染成此卷,离离戏态何善变……”。评价甚高。此卷中所表现的蔬果、青蛙、老鼠、草虫等生命形态鲜活,用笔放纵又不失法度,寥寥数笔,神完气足,突出作者的个性旨趣。《写生册》中一花一草、一疏一果都极尽其态,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将自然形态提炼,与挥洒的笔墨高度结合,可谓“形神逼真”,“随手点染,即有生态”,风神迥现,尽显恬淡的田园之趣和自然生机。足见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孙隆此画风有别于传统的院体画家而别具一格,使得明代宫廷画风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四、影响后世
  孙隆独特的没骨画将了院体画与文人画的融合,突破了宋以来的院体画风格,影响很大。作为御前画史,他常伴宣德皇帝作画,最直接影响的人就是宣德皇帝。宣德的很多作品风格画法都与孙隆画法极其类似。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苦瓜鼠图》,在瓜叶、藤蔓和田鼠的用笔上与孙隆《花鸟草虫图》卷中的表现手法极似。另外宣德所作《荷花鹡鸰》图,有很强的文人画格调,在用笔、点染等方面与孙隆《写生册》中手法类似。另外继承孙隆画法者为弘治时期的郭诩。郭诩画花卉禽鸟用笔空灵疏放,自然潇洒,其《杂画册》中的《青蛙草蝶图》、《菊石图》、《蛱蝶鸡冠图》很显然在题材上和墨色运用上,有孙隆没骨写意之风范。稍晚的林良作为明代院体画的杰出代表,在画风上也有孙隆没骨写意法影子。林良笔下多写残荷枯苇、野草杂卉等野逸题材,画法上以草书之笔入画,既工又写,显然有孙隆画法之遗风。
  明代中后期,沈周、陈淳、徐渭等人鼎足画坛,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受过孙隆艺术风格的影响。清代恽寿平、任伯年等人也都延续了孙隆的诸多技法。
  在花鸟画史上,孙隆将院体与写意的结合,丰富了没骨画技法,做出了开拓性的实践,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同时代和后来的艺术家树立了榜样,在明以后的绘画史上是一位不可遗忘的大师。
  参考文献:
  [1]孔六庆.继往开来——明代院体花鸟画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姜今.中国花鸟画发展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