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公文写作语言规范及其运用探析|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
 

公文写作语言规范及其运用探析|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

发布时间:2019-06-29 04:08:41 影响了:

  摘 要:语言是公文写作最基本的要素,积极探索和强化公文写作的语言规范,讲究和重视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是各级各类文秘工作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胜任履行领导参谋和助手职责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一系列较为典型的例证,从理论和实践意义出发,分三大部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析。
  关键词:公文写作;语言规范;语言运用
  
  语言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公文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来传达贯彻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发布法规、部署工作、总结经验、沟通公务活动情况和处理日常事务的一种活动。语言在公文写作中不仅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与其他文种相比,还有更特殊、更严格的要求。所谓“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更充分总结了公文语言在公文写作中的至关重要性。
  公文一字一词的份量,在古今历史上有无数的事实可以证明。例如: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掀起了借洋债修铁路的热潮,清政府曾向德国借款修胶济铁路,有这样一个条款:“沿铁路线左右三十里内煤铁等矿,德国有权开采”。清政府拟稿者的原意是左右加起来共三十里,德国人却钻了文字的空子,坚持左右各三十里,为此,清政府白白丢失了一倍土地的矿产开采权;清朝的翰林官徐骏,在向雍正皇帝的奏书中,误把“陛”字写成“狴”(一种野兽),雍正认为这是“有辱皇上”,立即诏令将徐骏革职。之后,又因其他文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引发案件,将徐骏处以极刑;2011年5月,为感谢北京警方迅速破获故宫展品失窃案,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了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锦旗上的“撼”字,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评热议:“撼”在这里是“动摇”或“击败”的意思,与“捍卫”的“捍”不仅不能通用,而且意思相反,“撼”字有错,正确用字应为“捍”。网友们纷纷指出:早在1925年,故宫就成立了博物院,成为保护、研究历史文物的重要部门,被普遍认为是文化人扎堆、深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但如今连一面小小锦旗十个字中还错了一个关键字,是既“丢物又丢人”。从以上的实例我们可以得知,公文写作中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此,积极探索和强化公文写作语言规范,讲究和重视公文写作语言运用,很有必要。
  一、公文语言要符合公文的语体特征
  所谓语体,是指公文写作中所体现的语言风格和语言运用体式。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公务的书面文书,它以实用为目的,在思维方式、社会功能、信息特点、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修辞特色等方面,有别于文艺语体,不能像文艺作品那样渲染夸张,也不能缩小淡化,更不容许任何意义上的想象、虚构;公文各级语言单位的构成及组合,不仅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一般逻辑规则,而且应合乎公务活动所提出的特殊要求,体现具有公文语体特征的规范化语言。
  1.要根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选用词语
  上级对下级作决定、提要求、发通知等,语言要准确无误,语气也要体现严肃性,更要注意平和透彻,深入浅出,使人心悦诚服;下级对上级反映情况、请示和汇报工作,提出工作意见或建议,既要讲究礼貌和尊重,又要注意言简意赅,态度谦和;平行单位、平级机关之间通报情况、协商问题,语气要诚恳、礼貌,多用商榷性语句。
  2.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
  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词义严谨周密,正确使用它可使读者正确理解公文,能认真执行而不出偏差。如:在公文用语中,使用“商榷”、“面洽”、“诞辰”、“不日”、“业经”或“拟”等书面语言,而不使用“商量”、“生日”、“不几天”、“早已经过”或“打算”等口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1993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六条“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不要”多用于口语,放在法规性文件中,不合语体要求,因此2001年修订的新《办法》第二十一条将“不要”改为“不得”,书面语的使用,使公文更具严肃性、庄重性。
  3.恰当运用公文语体专用语
  公文的拟写,不仅有规范的格式,而且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公文语体色彩、为人们所广泛使用、并得到社会认同约定俗成的公文专用语。例如,开头语用“为了”(阐发目的)、“根据”(为了有所凭借)、“鉴于”(根据情况来判断)、兹(“现在”的意思)等;征询语用“当否”、“可否”等,结尾用“为荷”、“为盼”、“特此函复”、“特此函达”等;还有公文写作中的许多礼仪专用语,如各种行文通用的“谨悉”、“谨启”、“迳报”、“收悉”等;上行文中常用的专用语,如“呈送”、“承蒙”、“报请”、“见教”、“钧裁”等;平级机关公文往来使用的专用语,如“函请”、“函邀”等等。正确恰当地运用这些专用语,有助于语言的简洁和严谨。
  4.慎用形容词和描写类的修辞手法
  大家知道,文章有五种基本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但在现代应用文写作中,后两种是基本不用的。如果不慎用形容词和描写类的修辞手法,就可能出现负面效应。如某地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外地工作,他父亲在家乡为扑灭山火壮烈牺牲了。在追悼会上的讲话中,他描述了得知父亲噩耗时的心情:“电话里听到父亲为扑灭山火壮烈牺牲的消息,顿时,我的心海荡起悲哀的浪潮,两眼犹如双泉,盈满晶莹的泪水,最后我的两行泪水像断线的珍珠纷纷落下”。台上发言人表现出痛苦的神情,可是,台下的听众却忍俊不禁发出了笑声。这就是追求华美的辞藻,滥用形容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导致的不良后果。悼词以及追悼会上的发言,都属日常应用文,应讲究语言质朴,文字质朴无华,形容词和比喻、描写类修辞手法的运用,必须惜墨如金,谨慎下笔。
  5.讲究语序(词序)
  公文语言的结构单位存在层次性,词语、句子层层递进,每一级语言单位都有一个内部成分的顺序问题。词序(语序)是词语组合成短语或者句子时的内部顺序,是一种语法手段,它具有内在的功能价值,在不同语境中,同一词语结构往往有不同的变体,这些变体有时与语义有关,即词序不同,语意也不相同。因此,公文写作对于语句词序必须讲究。如清代湘军将领李元度与太平军作战,几乎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他自己在向慈禧太后的奏折中写道:“屡战屡败”,流露出回居故里,颐养天年的想法。作为湖南老乡的曾国藩,看到这个奏折之后,马上在奏折上大笔一挥,改为“屡败屡战”,要求李元度重抄一次再上奏。上奏之后,太平军一贯的手下败将,一下子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不屈不挠的英雄,得到慈禧太后的奖赏和重用。上述奏书中原文中的“屡战屡败”指作战不力,连连失败,而“屡败屡战”指虽然遭受失败却仍不失英气,意思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又如“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吃紧”点明了战局动乱,“紧吃”讽刺了国民党官僚乘机搜刮民脂民膏,醉生梦死的生活。通过变换语序,揭露了国民党官僚在国难当头之时腐败堕落的丑恶罪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