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比较探究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英语阅读课3p教学模式
 

比较探究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英语阅读课3p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7-04 04:08:04 影响了:

  内容摘要:“比较探究”阅读是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使这个板块的教学有效甚至高效,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以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比较探究阅读 教学模式 有效性
  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作的纲要性描述。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比较探究”阅读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如何才能使这个板块的教学有效甚至高效,这既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以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有效进行“比较探究”课的模式,在这里与同仁共同探讨。
  “比较探究”课的基本模式是:激发兴趣—熟读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总结提升。
  一.激发兴趣。就是指上课前,教师利用新课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消除学习“比较探究”课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不要有畏难情绪,教师应告诉学生“比较探究”课和其他课文一样,只要熟读文本,掌握了方法以后,同样会有捷径可走。
  二.熟读课文。学习“比较探究”课时,先利用1课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熟悉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先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内容解决生字、词;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设计的问题及课后练习,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体裁、题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利用1课时的时间进行后面各环节的学习。先让学生明确进行比较阅读的形式和内容。在进行比较阅读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较阅读,如课内比较阅读,课外比较阅读,不同体裁、同一作家、不同作家的文章进行比较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比较阅读,教师先要准备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的、具体的、能体现教学目标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比较阅读学习。
  四.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阶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将自己通过学习获得的相关信息,拿到小组中交流。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不断补充,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进行探究。
  五.交流讨论。将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由学习小组长读给全体学生听,并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小组同学再结合其他学生的意见,补充、完善本小组讨论、探究的结果。
  六.总结提升。探究性学习后的总结、延伸尤为重要,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肯定是比较散乱的,因此最后要进行总结。在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小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所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对探究结果的解释,教师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继续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探究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后续知识,完成“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再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比较探究课阅读教学一般需要2-3课时,教师可限定每个环节的时间。也许刚开始进行比较探究课教学时,学生不能适应,教师可适当放宽学生熟读课文、进行比较探究阅读及讨论的时间,等学生适应了这种方法之后,就可以少用时间了。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教学。当然,这种模式的教学,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这仅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展开的一种尝试,望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本文为:甘肃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批号BY〔2011〕G189]
  张耀东,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