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差一点”将失去什么】失去才懂
 

【“差一点”将失去什么】失去才懂

发布时间:2019-07-08 03:57:48 影响了:

  20多年前,我在大学毕业实习时,师从当时的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艾丰。记得在报社的夜班室看稿子时,艾丰常对一些“差一点”的问题表示遗憾:某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文字锤炼上“差一点”、某个标题和提要的制作“差一点”、某个版式的设计上“差一点”……我理解他说的差一点,大概就是说有些应细致的地方不细、应有深度的地方不深、应该抢眼的地方不起眼。艾丰当时表现的遗珠之痛,至今眼前犹在。
  在各类出版物的编辑链条中,表现“差一点”的现象何其多矣。主题内容出现问题暂且不论,有时就因“差一点”的问题而影响刊物的品味和质量。比如,常见的标题、提示语、内容提要等文字粗糙,对内容概括不精准;字词句的表达上总有失当或谬误,版式设计缺乏美学意识而陈旧乃至丑陋;文图内容关联不紧密等等。读者完全可以因之而置疑文中立论的严谨和准确。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专项抽查过十多种质量不合格的辞书。有些辞书的差错率高达万分之十五。辞书是高踞图书金字塔顶的知识化身,有着特殊的属性和地位,辞书尚且如此,其他书籍恐等而下之了。
  清代学者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因字、词错误,既使是一字之误,造成谬误流传、贻害读者的例证不在少数。
  编辑工作中的“差一点”导致出版物质量下滑,原因至少有二:就文化背景而言,是作为文化人的编著者文化素质下滑,知识水平有所缺憾;就业务管理者而言,则是责任意识和读者意识的缺位。
  数字媒体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节奏之快使人无暇精细打磨。“微”字大行其道,有益的是开发了人们的碎片时间,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但也出现了让人心绪浮躁、思考难以深入的弊端。以资讯为主的传递常忽视文字的精美和品像,忽略思想的深刻和隽永。但长远而论,留给历史的从来都不会是简约而速成的资讯。既要利用好信息共享的富矿,打造每个公民都可以免费拥有的“麦克风”,又使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失传承和延续,使深刻和快捷、长远和即时互相融合,各得其所,这应该是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和社会常态。
  我们常说把工作做深做细、讲求执行力、以海恩法则和墨非定律为警示等,其实都有个克服“差一点”的意思。几年前,曾有一本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那里说的所谓细节,都属工作中的“差一点”。如果把工作比做一个座标,在工作进程的纵向轴上,疏忽了某个环节,就会影响后续的下一步工作。在横向坐标上,缺少了左右平行的综合协调,也会因之失当失衡。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后,常慨叹落实难,其实落实就是整个工作项序上的最后一点,也是关键点,如果差了这一点,有时就可能功亏一馈,“差一点”的结果是“失之千里”。
  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意在讽刺国人中办事不认真的习性。文中写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一位姓差,名不多的人。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上。就是这位差不多先生,在把十字写成千字,惹得老板生气时,他自我解嘲:“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差不多!”他赶火车时误了两分钟,火车开走了。他有病请医生时,竟请来位兽医,但都认为“差不多”。在这里,差不多就是差一点的同义词。
  差不多不仅影响着文化层面,有其生活范畴中的意义,还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比如一项政策出台,前期酝酿论证,似曾严密,但实施后却不因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而调整。一些改革举措,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不求深入和深刻,乃至贻误历史机遇。不久前成立的三沙市,据说在十多年前,海南省就曾两次打报告欲促成此事,高层领导也曾应允并批复,但就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拖延数年。为高官者尚且如此,“差一点”此事就相差久矣。
  我们的社会中诸多“差一点”,最终将失去什么?记得艾丰在当年领衔全国质量万里行时曾写过一篇述评。文中说,由于众多产品的“差一点”,最终将失去质量和品牌,失去效益和效率。现在想来,这真是名家之危言,是放之各个业界皆准之通理。其实差一点最终会失去我们自己。提高自身的职业操守,健全自身的意志和能力,克服差一点的习惯意识,是责任和义务、是道德和情操、是品味和格调使然。
  
  (作者为暸望周刊社副总编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