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语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美育之我见]
 

语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美育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9-07-13 04:02:55 影响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以其突出的人文性特征,理所当然地成为学生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我们要不断地开阔美学视野、丰富美学知识,真正把握美的思想、原理和方法,把美的精神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融化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中去。
  一、语文之美育,美在感受
  要发现美,就得有相应的美的感受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审美感受是指在审美感知过程中,由于感性对象的刺激,使主体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奋心理状态。审美活动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审美感受贯穿于审美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不断地加强审美感受能力修养,才能更好地培养美感能力。教学活动中,师生要有意识地在心理准备上培养一种积极的审美态度,只有真正具有积极的审美态度,美的大门才次第为你敞开。美是生动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理论,它要求我们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进而领悟、把握。例如:朱自清的《春》一文,向我们描述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春花,“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的春风,还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形象思维让我们把那春花、春风、春雨浮现于头脑中,再现了一幅清新宜人富有活力的春景。另外,要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还要培养我们对美的事物的情绪体验。“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离不开情。
  二、语文之美育。美在鉴赏
  美学的鉴赏是指对美的属性的鉴别、评价及赏析。它首先表现在识别事物的美和丑,鉴别美的程度和类别。另外,还表现在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的“观”“品”“悟”,从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开始,经过丰富美的形象,进而达到对美的对象的品味、体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要培养美的鉴赏能力,首先要在审美想象及理解上丰富审美经验及综合素质,在鉴赏美的过程中通过想象,理解、丰富对象美的形象。另外,还应有一定的审美趣味和科学的审美标准。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这些作品不但讴歌美、表现美、创造美,其本身也是美的结晶,这些作品生动而又鲜明地表现出作者自身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我们在阅读理解这些作者时,一方面,要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美的特质,如:和谐之美与崇高之美,玲珑之美与雄浑之美,朴素之美与典雅之美,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提高审美趣味,不仅对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有帮助,也有益于我们触类旁通地理解其他形式的美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要能用“求真”“向善”的科学标准去把握对象之美,美的形象总是能激起我们对“真”的探求和对“善”的向往,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通过志愿军战士“壮烈搏斗”“火中救小孩”“就雪吃炒面”三件事,反映出战士们的坚韧意志与纯洁高尚的思想品质。又如:《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赞美了人的高尚纯洁、洁身自好的真君子品格。若能如此鉴赏美,我们也就能真正把握住美的灵魂。
  三、语文之美育。美在表达
  使用语言表达美同样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师生表达当中能把握学生特点,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具富有启发性。在运用中表现出语言的丰富、严谨、和谐、灵活、幽默。那些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而又哲理蕴藉、耐人寻味的语言不单能传达出美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美好理想和高尚情操,陶冶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同时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表达是根植于对象的美的,不同的美要求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朱自清的《春》这样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好一幅生机盎然、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师若能准确把握春的美意蕴,用亲切、喜悦、轻柔的语言进行教学启发,它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如饮春雨、如浸花香的美的意境之中。而教师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时,若能用有声有色、有起有伏、有顿有挫、有张有弛、饱含感情的语言来表现诗歌,抒发诗歌蕴含的感情,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么展现在学生眼前身的应是在阳光映照之下的一泻千里、飞流喷涌、龙鸣虎哮的瀑布,要体会瀑布雄奇之美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语文之美育,美在创造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种美的创造。“审美创造是人的审美意识的对象化、物化的过程……真正的审美创造总是依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去进行的,是审美理想的实现过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受到了美的教育,具有了美的意识。我们只有把美的思想融入育人活动中,塑造完美的对象——受教育者,才是真正的创造美,我们只有把美的方式融入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探索之中,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及理念才是美的教学、美的创造。语文教学,需要我们创设一个美的课堂氛围,美的学习情境。《语文教学情境论》的作者韦志成在该书中说,创设一个美的情境,“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扪其形,从而神游其间,嘻笑怒骂,酣畅淋漓,象喜亦喜,象忧亦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教《茶花赋》最后一部分时,在学生面前出示了一幅鲜艳的《童子面茶花》图,紧接着辅一问:“为什么说是童子面茶花?”在鲜艳的茶花图前,学生情绪充分地调动起来:“因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因为社会主义祖国如孩子般地朝气蓬勃的茶花。”……这样,教学在看似不精心的布置中完成了,美的情境的创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从实质来说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促使师生个体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塑造和完善。美育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追求,无止境的探寻,只有用心用情,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美的化身、美的使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