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康拉德_黑暗之心_近十年的研究述评_陶窕英:康拉德黑暗之心
 

康拉德_黑暗之心_近十年的研究述评_陶窕英:康拉德黑暗之心

发布时间:2019-07-31 09:29:52 影响了:

青年文学家・外国文学

康拉德《黑暗之心》近十年的研究述评

陶窕英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校研究生) 广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之心》面世已有120余年。通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对比研究三个方面归纳和总结此作近十年的的前人研究发现:1. 受各自不同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读者及研究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的立场,对作品主题有莫衷一是的解读;2. 小说的艺术特色方面,许多研究忽视了技巧服务于主题的关系;3. 作品的比较研究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关键词:《黑暗之心》;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6-056-02约瑟夫·康拉德( Joseph Conrad 1857-1924) 1857年生于波兰,曾航行世界各地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生活经验,1889年开始小说创作,有“海洋小说大师”之称,著有《吉姆爷》(1900年)、《神秘参与者》(1912年)等,《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1901)是他最负盛誉的小说,把殖民主义者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小说以马洛为叙述者,以回忆者的身份出现在故事里,他的叙述穿梭于过去与现在、自己和克尔兹及听众之间,讲述了一个叫克尔兹的白人——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的理想主义者, 后来却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经过。

一、关于《黑暗之心》的思想内容

《黑暗之心》的思想内容颇为丰富而深刻,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探讨。其中关于种族歧视、殖民主义和人性与道德的探讨最突出,如:

自Chinua Achebe(1978)称康拉德为“一个血腥的种族主义者”的言论一发表,文学界争论一片。历经30余年,Noorbaskhsh Hooti(2011)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释了文中极度缺乏黑人话语的原因,他指出现代媒体对边缘种族的歧视及其话语权的压制,论证了《黑暗之心》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史。自此,界内总体上认可了《黑暗之心》在批判种族主义上的积极成分。

曾霞(2000)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认为康拉德以批判种族主义的善意初衷,带来扭曲非洲黑人的坏结果,体现了个人的局限性,是初衷与结果的背离。而李京平等人(2006)则认为《黑暗之心》描绘了欧洲殖民主义统治者道德上的堕落,是一部反对殖民主义的佳作,是初衷与结果的统一。

《黑暗之心》是反对种族主义还是宣扬种族主义,难以达成绝对统一的定论,究其原因,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读者所持有的意识形态和代表的阶级利益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读者的判断。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Daniel Brudney(2003)探讨了马洛的道德,认为马洛是性别歧视主义者,在他看来女人不是“one of us (我们中的人) ”。而Michael Lackey(2005)则认为马洛反对欧洲文明的道德,它被欧洲政治力量所利用,使犯罪甚至种族屠杀变得合法化。

关于探讨人性的解读,赵卿(2011)从心理分析角度论述了康拉德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弗洛伊德“心灵结构三重论”。马洛体现了自我的胜利,而克尔兹则体现了本我的胜利。赵卿的研究紧扣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自我和本我理论,阐释了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此外,Jeffrey Mathes McCarthy(2009)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黑暗之心》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的关系,讨论了“象牙”的生态和象征意义、生态的崩溃、人性的演变和身份认同,并

用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克尔兹与马洛等人的关系,以及克尔兹的恐怖与马洛的谎言,最后断言此作是一部关于文化边缘把人与地方分离,人类随着对自然的重新认识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的环境小说。

二、关于《黑暗之心》的艺术特色(一)人物形象

首先,主要人物的探讨。Sung Ryol Kim(2001)探讨了马洛对于死亡的见证,深刻分析了马洛面对克尔兹及黑人舵手和克尔兹死亡时的心理活动。李蓉(2007)探讨了克尔兹虽有凶残杀戮非洲土著的一面外,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欧洲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虚伪和道德价值的沦丧,加上非洲原始的诱惑,克尔兹的堕落具有必然性。

其次,次要人物的探讨。主要是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角度讨论。如,Gapielle McIntire(2002)认为《黑暗之心》中的女性人物在马洛的叙述中虽然只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但她们象征着欧洲与非洲的差异和距离,代表着不同性别、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可比性。李伟(2007)从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解读此部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五位女性:马洛的姑妈、公司的两位妇女、库尔兹的未婚妻和库尔兹的黑人情妇,揭示了康拉德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塑造女性形象的。

(二)情节结构和艺术鉴赏角度

传奇文学的基本情节和叙事框架是设置追寻目标,展开追寻冒险,最后实现追寻愿望,叙事内容是骑士佳人的爱情故事和英雄传说。李蓉(2012)认为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借助传统追寻母题和传奇文学体裁,对传奇文学的叙事框架进行了浅层改写,进而对传统追寻母题在意义上进行了深层解构。

小说中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使作品极具可读性。姚兰和王颖(2003)探讨了《黑暗之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朱利平(2005)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心”的象征意义:地理政治、伦理道德、心理分析、和社会美学的角度,揭示了作品对于现代的启示意义。

马画(2007)融合了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功能文体学和小说文体学的理论,对《黑暗之心》的文本文体从隐喻、权势关系和思想风格进行分析,揭示了它的文本意义。马画的研究很好地综合了文本的文体特征与作品主题的突出之间的联系。

何洪澜(2007)从叙事美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康拉德的叙事技巧:双层的叙事框架、巧妙的视角转换和延迟解码的叙事技巧。何洪澜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他指出叙事的研究应该与作品的主题结合起来,而不仅仅停留在技巧的分析上。而一些研究却忽视了这一点。

三、关于《黑暗之心》的比较研究

(一)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对比研究Haili Ann Vinson(2011)运用历史语境的方法比较了H.G. 威尔斯和康拉德之间的友谊关系及其作品《时间机器》与《黑暗之心》,认为两部作品有着显著的相似性,主题都是关于时空的旅程、人性的分裂以及同类相食现象。且威尔斯及其作品《时间机器》对康拉德及《黑暗之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陈涛(2005)通过运用当代西方叙述学理论探讨了《黑暗之心》与《青春》(Youth,1898)在叙事手法上的异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叙事结构和功能的转变,认为两部小说虽然有着相似的叙事框架,但由于叙事结构和功能的转换,两部小说分属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最后指出存在文本差异的原因。陈涛的研究着重鉴定两部作品分属不同文本的原因,但却没有分析这种

青年文学家・外国文学

两种不同的文本所产生的不同效应。

(二)文学作品与改编电影的对比研究1979年,著名导演科波拉根据《黑暗之心》改编成电影《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获得成功。张璟慧(2008)探讨了《黑暗之心》的小说艺术与电影艺术间的基本问题,指出小说-电影改编中,可改编、不可重现的问题,并通过对比其他以描写越南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改编手法,认为科波拉对《黑暗之心》的改编手法是异于常规却合乎艺术理想规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升华,即“提取原作之魂,于原作的艺术空间外别构一番灵奇”。

文学作品与其改编电影的研究,以《黑暗之心》与《现代启示录》为例,可以探讨电影改编成功的手法有哪些,其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电影改编有什么样的启示。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黑暗之心》无疑是一部主题深刻多样,艺术特色鲜明的经典之作。研究角度之广,争议之多,使它历经一百多年仍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青睐。虽然研究成果颇丰,但仍有可以补充的地方。如:

关于《黑暗之心》写作艺术特色的分析,许多研究容易脱离主题谈技巧。主题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精髓所在,任何艺术技巧都应该而且只能用来表现主题。所以,艺术技巧的分析也应离不开与主题相结合。另外,《黑暗之心》与其他作品或艺术形式的对比研究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研究《黑暗之心》的文献综述,并不只是为了发现其中的不足,挖掘新的研究方向,许多研究角度和思路同样可以借鉴到其他文学作品的研究当中。反之,其他文学作品的某些研究角度和思路也可用来解读《黑暗之心》。以上研究希望能给文学研究者带来帮助。参考文献:

[1] Chinua Achebe. An Image of Africa: Racism in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J]. Indiana Universit Press, 1978

[2] Daniel Brudney. Marlow’s Morality [J].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2003

[3] Gapielle McIntire. The Women Do Not Travel: Gender, Difference, and Incommensurability in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J]. Modern Fiction Studies, 2002

[4] Haili Ann Vinson. The Time Machine and Heart of Darkness: H. G. Wells, Joseph Conrad, and the fi n de siècle [J]. Graduate School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2011

[5]Jonah Raskin. Imperialism: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2011

[6] Jeffrey Mathes McCarthy. “A Choice of Nightmare”: The Ecology of Heart of Darkness [J]. Modern Fiction Studies, 2009.

[7] Michael Lackey. The Moral Conditions for Genocide in Joseph Conrad ’s Heart of Darkness [J]. College Literature, 2005

[8] Noorbaskhsh Hooti. Joseph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A Postcolonial Study [J].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2011

[9]Sung Ryol Kim. Witness to Death: Marlow in the Heart of Darkness [J]. Conradiana, 2001

[10]何洪澜,《黑暗之心》的叙事技巧解析 [D].河北师范大学,2007

[11]李京平,蒋学清,胡志先,《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及殖民主义象征 [J].北京交通大学大学,2006

[12]李蓉,论《黑暗的心》的追寻母题及其变异[J].山花,2012

[13]李伟,解读《黑暗之心》中约瑟夫·康拉德笔下的女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7

[14]马画,康拉德《黑暗之心》的文体分析 [D].中国石油大学,2007

[15]张璟慧,可改编与不可重现及主题意蕴的保留―藉《黑暗之心》的改编试论小说艺术与电影艺术间的若干基本问题[J].中州学刊,2008

[16]姚兰,王颖,试论《黑暗之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J]. 外国文学研究,2003

[17]赵卿,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解读《黑暗的心》[J].海外英语,2011

[18]朱利平,《黑暗之心》中“心”的象征意义 [D]. 华中师范大学,2005

(上接第55页)

日记,忏悔,宫廷演说词也进入小说体裁。小说以特定生活片段为基础(incomplete events),常常超越体裁限制,显示出极强的可塑性。

3、人物观不同

史诗悲剧等体裁的人物多为英雄,人物形象是固化的,命运是确定的,他们缺少主体意识和动机,是作者的玩偶,环境和命运的棋子,这种人物具有审美的完整性,透明性,但显得脱离现实,不同于人实际生存状况。

小说从民间文化中吸取养分打破了人物的局限性,让人物既令人熟悉,又有笑的因素,笑声打破了审美的隔阂,缩短了审美的距离,人性得到了解放,小说能以更加自由的,人们熟知的方式展现其内在和外在的世界。人物身上的各种要素的张力得到展现,人物性格变得不统一,便有了未能实现的潜能和述求,审美整体性瓦解,人物种种主观性和可能性成了创作者实验和不同表征手段的场所。[5]

巴赫金的诗学理论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它广泛涉及到体裁诗学、社会诗学、历史诗学和文化诗学,而他的诗学理论又与他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他写文学理论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为的是表达他的哲学思想,但这种无奈之举,却文学研究提出了不少新鲜的命题:狂欢化,复调,杂语性等等。文章中关于

小说的杂语性,以及他提出复调理论,使得文本确定意义遭到

解构,这与后解构主义理论是一脉的。[5]

杂语性颠覆了传统文学理论的作者地位,与罗兰。巴尔特的作者观有相似之处,但巴赫金立足于社会历史观,与巴尔特极端的作者观有很大的区别。他的社会历史的方法被视为当今马克思主义文论前奏。整体来讲,巴赫金理论的独创性让他的每一部著作几乎都提出了人文科学中的新问题、新思路、新观点,他的每一部著作都把读者领入一个新的学科,他丰富了20世纪的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历史文化学、美学以及诗学。注释:

[1]巴赫金《史诗与小说》,收于程锡麟主编,内部资料《小说理论读本》,四川大学,第13页。

[2]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3]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5页。

[4]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5页。

[5]塞尔登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57

  • 上一篇:英语学习方法16|
  • 下一篇:歌颂老师的歌_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