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谈中国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浅谈中国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布时间:2019-08-05 09:51:51 影响了:

  作者简介:姚丽,1991.01-),女,汉,辽宁省锦州市,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

  摘 要: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紧迫。只有针对大学生这类人群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公民意识教育制度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民意识;必要性;紧迫性;方法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当代大学生站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前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人才资源,对他们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意义深远。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积极健康,具有一定的民主、平等、法律等现代意识,但其公民意识还比较薄弱。时至今日,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已经不能仅仅是一种口号,而应该化为具体的实践。 --!>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的现状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逐步加强。但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正处于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公民意识教育亟须加强。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

  1.教育内容偏传统观念,轻现代意识。目前的《思修》课教材在自立意识、维权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廉洁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方面的内容还略显单薄,而且依然是高高在上式的理论说教,如“当代大学生应当怎样做”等,而没有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要这样做”,更没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教育。这样的教学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及实效性,无法使理论入耳、人脑、人心,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2. 3. --!> 教育评价重考试成绩,轻现实表现。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它应该融入其他科目的学习之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效果的稳定性、持久性。但是我们发现,在对《思修》学习的考核中,大多数学校仅仅以一张试卷来评判学生的思想品德,大大忽视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学生平时不需要下太多功夫,只需考前恶补一下,基本都能过关。这样的考评方式使公民意识教育徒有其表,丧失灵魂,《思修》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日益下降,实际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必要性

  公民意识教育于个人、于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能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重公民权利,轻公民义务,法制意识不强。有的大学生甚至见利忘义、不讲信用、奉行极端个人主义。笔者以为,公民意识的养成在于后天的教育培养,要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概念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灵魂里,使其具备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及其延伸的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等理念。其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能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构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进,公民社会的兴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社会的构建已经比较成熟,而在我国,却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构建现代公民社会,关键是要培养具有现代

  意识的公民。教育家胡适指出:“没有现代化的公民,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能够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国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尤其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紧迫性

  1.家庭公民意识教育的淡化,需要学校教育来增强。家庭教育是公民教育的第一步。目前,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范畴内,在对孩子的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教育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盲点。按照社会分工理论,学校教育是为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而设立的,这种教育模式有专业化、系统化的特性。在家庭对公民意识培育不够重视的情况下,更需要学校教育来弥补不足。

  2. 3. --!>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呼唤公民意识教育的改革。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意识淡薄。学校当中也存在“公地悲剧”,即公共的东西大家都来用,但没有人会在乎使用的结果。如“占座”行为、“宿舍偷电行为”等。二是责任意识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个人责任意识缺失;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即对社会秩序的不尊重。三是公德意识稀缺。近年来,大学生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频繁见诸报端,不得不令人深思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何在。大学校园迫切需要通过大刀阔斧的公民意识教育改革来改变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现状。

  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辞海》对公民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由此可知,公民主要是法律意义和政治意义上的概念。公民教育中的“公民”更多的并不是这种法律性的内涵,而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内涵,即主要是指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社会成员。 关于公民意识的基本含义,中国宪法学会研究会秘书长徐秀玉曾指出:公民意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二是权利义务观念,三是平等观念,四是法治观念,五是人民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因此,公民意识的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当具备公民意识,在爱国、自主、平等、遵纪守法的基础上,行使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履行自己应尽的各项义务。所以,公民意识教育是指以现代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而实施的各项教育活动的集合体,其核心是要使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对大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我们应该运用多种途径。 --!>   第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不太现实,因此,可行的方案是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大学德育中,把公民教育课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两课”教学中应该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思想道德课和法律基础课,包含了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的基础课程。当然,大学公民意识教育还应该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第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相对于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而言,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三下乡”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服务、学生干部的竞争和选举、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它更能增强人的亲身体验,对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理解更加深刻,可以达到知行统一。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民主意识和爱国精神。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存在重理论传授、轻行为养成的现象,我们有必要把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逐渐走进社会,熟悉生活,逐步培养起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第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发展。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校生活习惯,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大社会即公民社会的生活。 第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则、学习研究风气、教师榜样、教育者的态度、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各种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再如通过设立校史陈列馆等弘扬民族精神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使大学生接受无形的公民意识教育。 --!>

  五、结语

  公民意识教育本身包含了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等,在开展教育时,应牢记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现代传媒有多发达,都离不开面对面的教育,不能忽视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和融合,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广大国民普遍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人格,才能建立成熟的有自治能力的公民社会。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思想活跃、理论功底扎实、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他们应该成为公民社会的奠基人与引领者。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已经迫在眉睫。(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郑杭生

  [2]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王甲成,张淼,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分院,河北石家

  [3] 大掌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宾然,周静 [4]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周静

  [5] 略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吴锡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