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方法 公共雕塑作为媒介对现代旅游文化的传播
 

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方法 公共雕塑作为媒介对现代旅游文化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8-12-25 03:52:41 影响了:

  内容摘要:雕塑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融合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雕塑,大多数人仍把他树之高阁于艺术的殿堂里。尽管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但更多的把他看做是作为主体的装饰物,而忽略雕塑的自身功能价值,文章从媒介和传播学的视角分析雕塑自身语言特点在对旅游文化传播上所表现出的优势,进一步阐明雕塑在现代旅游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雕塑:媒介:旅游文化;传播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主体为中心,旅游客体为对象,采用不同形式的媒介宣传,使主体更好的了解客体,客体通过媒介更好的宣传自身,达到文化的本质需求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使旅游主体更好的享受旅游文化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从自然风光游览到对旅游文化的不断提升,任何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而旅游的本质则是文化。
  对旅游文化的树立不仅仅体现在对现有客体的保护与潜力的挖掘,同时也表现在客体对主体的渗透,主体对客体的不断创造,使旅游文化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愉悦,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同样也使旅游主体在参与文化传播过程中成为创造者与实践者。
  希腊神话中,纳尔科索斯误将自己的水中倒影当成另一个人。他在水中的延伸使他麻木,直到他成了自己延伸(即复写)的伺服机制(servomecha nism)。回声女神试图用他的片言只语的回声来赢得他的爱情,竟终不可得。他全然麻木了。他适应了自己延伸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人们对自己在任何环境下的延伸都会产生迷恋。同样,人们在不断挖掘创造旅游文化的同时,主体的形象总是映射在客体之中,客体的传播又总是迎合着主体的意愿,在不断的循环之中发展。公共雕塑作为旅游文化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下的文化符号,同样被我们所迷恋。这同样也验证了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人的延伸。
  从古登堡印刷到上个世纪的广播电视,再到电脑,手机这些信息载体终端,这都是人们对自身的不断延伸与发展,媒介作为信息的承载工具,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适应了人们对这一工具的需要,而不是信息自身的重要性,对同一信息采取不同的媒介对其传播,更看重的是信息的传播效果,公共雕塑作为媒介,对旅游文化的传播也表现了自身特有的传播效果与传播优势。
  首先,在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中指出“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雕塑理所应当被划入到冷媒介的范畴。创作者运用自己的形式语言来表现雕塑所承载的信息,在信息的组合与转化过程中必须掌握内容语言到形式语言的抽象概括;从旅游主体来说又是形式语言到内容语言的内在升华。雕塑创作者既是对雕塑形式的提炼又是对旅游文化内容实质的概括,是两种语言的编码者,两种语言之间又是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使得编码者在创作之初对信息有着高度的参与性。文化的既定性与雕塑形式语言的多样性,使得雕塑所呈现的视觉语言变得抽象,简练,富于变化。要求旅游主体联系旅游客体完成对雕塑语言的构建分析。这是一个视觉语言内化的过程,即文化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正是雕塑作为媒介传播有别于其他媒介的特殊之处。
  其次,雕塑作为媒介在传播形式上又区别于其它媒介传播。这在于它的形式语言具有互动性。埘同一文化的编码传播,报纸,广播,电视,或是互联网会采取语言文字或是配以影音实现信息的准确传播。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具有准确性,对文化的传播采用语言文字编码是概念上的或是现象上的描述,无法提炼直观的文化内涵出来,这样的语言是生涩的,对文化的传播也是片面的。在传播过程中,语言的相互传递也给传播失真带来了可能性。而雕塑的视觉语言是高度概括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外化表现,这就需要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中所凝练的信息进行完形与扩充。旅游主体具有了对旅游客体一定了解之后,雕塑对旅游主体来说是信息的补充和升华;当旅游客体不被旅游主体所认知时,雕塑对旅游主体是引导和启示。而对语言的扩充过程是文化不断深化与认知的过程。
  雕塑的公共性决定了它要建立在一个公共关系之上,而这种公共关系不仅包括了公共环境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了同公共文化思想的关系。。雕塑作为旅游文化宣传的媒介,其视觉语言具有公共可识别性,这样的视觉语言是世俗化而便于人们理解的。雕塑采用人们所熟知的视觉语言来构架作品,作品所处的空间和所依附的旅游客体文化在旅游主体的作用下,旅游客体对雕塑语言的自然解读被主体所熟知认可。雕塑有其固定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表达形式是构架在雕塑形式之上的视觉形式。雕塑对文化的概括以实体的形式再现旅游主体眼前,这使得文化有了具体的载体。比传统的文字语言或是影音语言的表述变得更为直接和形象化,旅游主体在对语言文字的转化过程中需要过滤掉描述性的语言而抽取必要的语言对表述的文化进行提炼,而雕塑所表现出视觉的形象语言与旅游主体在文化审美意象上的统一,使得雕塑语言表现出了高度的概括和准确。
  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也不光是考虑“内容”,而且还考虑媒介及其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这也正是雕塑作为媒介这种形式语言对文化内容传播所要依附的旅游客体文化的提炼。
  雕塑作为媒介对旅游文化的宣传,它所承载的信息来自现实的旅游客体,并依附于旅游客体存在,雕塑媒介丰富了旅游客体是对旅游客体的补充和文化的提升,同时,雕塑做为宣传的媒介,在语言的采用上,更具有观赏性,可读性和趣味性。观赏性表现在对雕塑审美意象的欣赏,享受雕塑对文化这种精神的复写。可读性则表现在雕塑对于不同的地域旅游文化加以区别的对待,在视觉语言上的不同表达。对视觉语言的识读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而传统的文字影音传播更多的是单一的传播形式,说与听,发送与接收,对文化的传播效果远远没有雕塑传播来得更为明显。
  雕塑的公共性和语言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使之成为旅游文化宣传中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介,同时在整个旅游文化宣传的过程中又有着与传统媒介不可分隔的属性。雕塑以静态的视觉语言对旅游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同的诠释。
  首先雕塑在创作之初,是对文化信息的概括与提炼,确定什么信息可以传播或是什么样的信息传播能表达旅游文化所要表达的价值所在,为雕塑成为媒介进行第一步的信息加工和转化。其次,当雕塑呈现在旅游主体的视眼中,其公共的形象又是凝聚了当地文化特色的符号为人们所熟记。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经常代表了某一区域的显性特征,传达了区域文化信息。雕塑以他特殊的形象,给观者以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超越了对于雕塑同在的建筑或环境的记忆,成为认识和识别某一地区和实际功能的代言人。雕塑成为整个区域文化中的“意见领袖”成为当地文化传播表现的文化聚合体。
  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看,环境不单是纯粹的物质存在,环境中有了人,人的精神就会在环境中得以体现和折射,即便是保持最原始状态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的移情作用,环境或多或少地被人性化, 具有人类精神。。这也正是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所提出的“拟态环境(Dseudo―enVironment)”一词来指称媒介所构建的媒介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性事件或信息进行加工和选择、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雕塑媒介对文化进行加工整理溶入到旅游客体之中,是人为的对文化的提炼。雕塑所营造出来的媒介环境同样也是“拟态”的,是对整个旅游文化环境的设计。
  雕塑作为媒介融入旅游客体时与旅游主体进行互动,对旅游主体起着文化的引导作用,我们对这种引导称之为媒介的“议程设置”。议程安排的中心假设就是:“受到某种议程影响的受众成员会按照该媒介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重要性的看法。”雕塑媒介所要调整的是对文化思想在传播领域中整体文化形象提升,在文化传播上不仅注重对旅游文化的提取,同时也看重雕塑作为媒介在客体中所呈现出的文化对旅游主体的影响。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在相互的交流过程中通过雕塑媒介所营造的旅游客体环境来更好的认知旅游客体所展现的旅游文化。雕塑正是在拟态环境下,依附于旅游客体,在旅游主体到来之前,对整个旅游文化进行议程的编排。确定雕塑这一媒介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确立旅游文化的主导意识,而这一强大的意识作用于事先设定好的文化环境中,以其独有的语言形式,树立文化“意见领袖”形象,在拟态环境中形成既定的文化舆论导向,是旅游主体对雕塑媒介传播文化意识的认同。
  雕塑作为媒介是旅游客体中人为主观意识构建下的客观实体,以旅游主体的视角解读地域文化,使之物化,雕塑的意义在于建立了旅游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共识,从而使不同地域的旅游主体在文化思想上达成共鸣,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无形对话,使文化得以顺利传播。其次,雕塑对文化的传播,表现了对旅游主客体的责任,雕塑作为媒介而不能溶于旅游客体文化之中,它必定也无法实现传播的意义,对于旅游主体他将成为客体传播中的“噪音”而自身存在的意义也荡然无存。文化与雕塑媒介的相互依存在于旅游文化对客体和主体的无形渗透。雕塑的形与文化的意相得益彰,表现出了极大的融合性,这样的媒介才能更好的服务旅游文化。最后,雕塑自身的表述内容,构成了自己依附于文化的独立事件,极大的吸引了旅游主体的好奇心,使文化传播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主动学习与接收的过程。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在创造过程中必然要加入所在地域的人文因素,将自然环境融入到人文环境中去。而人文环境又进一步的提升了自然环境的可读性。这也是旅游主体在旅游中所要寻求的一种文化的感染力。雕塑成为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的一座桥梁,对文化的宣传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文化渗透的过程。这样的文化来得更加形象直观,更容易被主体所认知。
  雕塑的本质是形式与文化的展现。每种形式的出现都离不开客体文化与主体意识的相互作用。我们把雕塑视觉语言看做是旅游文化的一个载体,我们所接受到的文化信息不仅仅是对文化的描述和特写,雕塑自身所具备的形式美融合在旅游客体的意境美中,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做为旅游的两大主体,所概括出来的是旅游的客观物质和主观文化精神的相统一。客观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是人们的感觉存在。文化精神是隐藏在物质实体背后,由旅游客体折射和反映的精神内容。主体对客体进行文化的提取同时客体被主体所改造,是文化交流的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这也使得雕塑作为媒介在旅游文化传播中显示出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溶入旅游客体之中的主体行为被主体再次印证和挖掘,我们所欣赏的是人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是思想情感上的延伸,媒介即人的延伸。这样的文化在思想上有着共同的逻辑构架,加以外化于视觉感官上得呈现,文化变的显而易见便于传播。
  雕塑将旅游文化物化于旅游客体中,是对旅游客体认识的再现和旅游主体情感表现的统一。旅游客体表现出某种预定指向的文化思想,雕塑作为这一承接物是旅游文化传播中无可替代的传播媒介。它实现了旅游客体对文化的诉求,也实现了旅游主体审视自我对文化的发展与创造。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