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我演杨修_杨修谁演的
 

我演杨修_杨修谁演的

发布时间:2018-12-26 04:55:40 影响了:

   我是一个秦腔演员,13岁时开始学戏,工须生行当,至今已从艺40余年,经历了不少成败得失。如何才能在秦腔舞台上完成角色的创造――这一秦腔演员的最高任务,虽然是我从艺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但却迟迟没有在我脑海中得到过清晰的认识。直至近年来,才渐渐有所开悟。这还要从五年前我参加排演秦腔《曹操与杨修》说起。
  当时,我所在的兰州戏曲剧院领导根据本院演员的基本条件和优势,决定将20年前叫响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优秀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移植成秦腔。并由中国剧协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尚长荣担任艺术顾问,湖北京剧院的著名导演欧阳明担任导演,甘肃省著名编剧范克峻和严森林担纲剧本移植,本团王笃老师担任作曲,剧中人物曹操由“西北花脸王”张兰秦饰演,杨修则由我出任。
  面对这次难得的艺术实践机会,我倾尽全力投入排练演出,最终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得到了广大专家、观众的认可和赞扬。更为可喜的是通过这五年来的排演,我较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秦腔中的角色创造究竟指的是什么。
  就我所演的秦腔版《曹操与杨修》来说吧,对于杨修这一历史人物我开始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古代知识分子,是曹操的属下。但是,要想演好这一人物,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否则就谈不上塑造人物。以前,我们当演员的大多喜欢让老师言传身授,但在理解角色、理解人物上不太爱下工夫,抄写台词也只是记录自己的,而不管对方人物的言谈举动,因此在角色的创造上缺少自己对饰演人物牢靠的认知基础。通过这次的排演,我觉得要演好杨修,就不仅要读透杨修的一切,还要读懂读透曹操其人,否则就难把杨修塑造成功。《曹操与杨修》中的曹、杨两个人物角色,和以往戏中的人物大异其趣,说曹、杨是“两个智者的悲剧”好像还不太准确,但说是“两个刺猬的拥抱”倒挺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曹、杨的悲剧冲突。二人都是智者,但曹操不同于杨修,也不同于以往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京剧版的《曹操与杨修》是以曹操作为权势型人格的代表、杨修作为智能型人格的代表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作为全剧的矛盾中心,深层次地反思了统治者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冲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这就和以往的曹操戏不同,而且在实践中具有许多包括人物表演在内的艺术探索与创新。想明白这一点后,我找来了许多相关书籍和影视碟片反复认真阅读、观摩,在排练的过程中还不断地请教编剧、导演、同行,以加深自己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该剧整体与局部的反复琢磨和对“人”对“剧”的全面认识,我对杨修这一人物形象的秦腔化再创造有了质的飞跃。
  理解了剧中角色的行为动机和性格意志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心中的这一个人物通过戏曲化的手段转化到舞台上。每个秦腔演员面对要饰演的角色都有一套自己的表演经,而我面对杨修这一角色,既不追求“一腔定太平”的单纯用激昂有力的声腔征服观众的效果,也不想以常见的“绝招”来强化、夸张杨修的外部情态动作取胜。我尽量把握和表现杨修这一聪明绝顶的文人与曹操权势性格的冲撞所掀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情感波澜,以此打动台下的观众。我在全剧表演中始终注重的是,要善于表现杨修的心灵世界,塑造人物的情感要有浓度切忌清淡,表现人物的动态要有分寸切忌漂浮,刻画人物的意愿要有深度切忌浅薄。这出戏是以曹操的“三杀”构成全剧的主要矛盾冲突的,在“恍惚”之中刺死功成复命的孔文岱,此为“一杀”;借口“夜梦杀人成疾”迫使妻子自刎,此为“二杀”;“三杀”就是以扰乱军心之罪名将杨修推上断头台。这“三杀”看似曹操主导,但步步迫使杨修层层披露自己的行为动机与情感态势。以前我演韩琪、伍员、闻太师、汉献帝成形的套路和演技基本上无法套用,这就要求我要从“手、眼、身、法、步”到“唱、念、做、舞”均要按杨修的表演需要重新整合,杨修情感的浓度、动作的分寸和意愿的深刻,正是在这“三杀”中表现出来,并达到一种这一角色有序的情绪组合,这才能立出杨修之“象”,尽达杨修之“意”。
  导演选中我饰演杨修,不只是因为我的外形瘦削扮相较为清秀,也不只是我耍小髯口、提袍甩袖动作比较漂亮潇洒,更重要的是我的唱腔吐字清晰、发音有厚度、韵味绵长,具有引发观众情绪的感染力。这正是我从艺40年来积累下来的表演专长,是我的优势,正好在塑造杨修上派上了用场,特别是在“三杀”的冲突过程中发挥了秦腔唱段的作用。如第三场在曹操府后花园里的这段唱,花音慢板“青天外白云闲风清日朗,洛阳红绕回廊阵阵飘香。处乱世遇明主欣喜过望,酬知己哪顾得昼夜奔忙”就是靠唱腔的绵长魅力揭示杨修为国为民深明大义等待孔贤弟功成返回而甘愿日夜操劳的内心世界。第六场在与曹操之女的情感冲突中,一大段散带板加苦音二六的唱腔“只道是同床异梦强聚首,万不料,把我的安危挂心头”,不单是用我擅长沧桑感的秦腔苦音板式唱出杨修对善良女性的同情和自责,还用这段唱腔的几多变化披露出眼前人物命运潜在的危难,也流露出一抹杨修内心隐藏的人生悲剧的苍凉与不测之感。而秦腔道白准确、自如的运用,也是创造“这一个”杨修形象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最后一场戏,杨修走向刑场,与曹操拾级而上,依然与权势人物说着心里话进行最后的性格较量:“丞相杀孔文岱时,已经有意杀我,此乃一也。你假称梦中杀人,被我点破,你又有诛我之心,此乃二也。踏雪巡营,你为我牵马坠镫,乃是三也。”这一大段与曹操的最后对话,平静的谈吐气韵中不乏生命的雷鸣电闪,坦然的声腔语速中透露着戏曲的阴阳之道,加之二人由笑变为痛哭失声,杨修乃至曹操的良苦用心真可谓天地可鉴!至此,角色人物有血有肉有了情感的总爆发,从而凸现于舞台之上。观众看到,杨修智慧超群却又恃才自傲、聪明而又不肯藏拙的双重性格同样造成了他“身死因才误”的命运悲剧。
  我用心、用情、用技巧去演杨修,但在秦腔人物创造上我给自己的表演只打了七分。记得前辈们说过这样的话:“三形,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大致意思是说,把角色演得像了,只能得三分;相亮住、动作准、台词道白都从容了,得六分;用了心动了情,能得八分;从容洒脱、收放自如即无意,达到这种没有表演的表演境界,才能得到满分。这恐怕就是用秦腔演角色、创造人物的自然之道和最高境界吧。我这样去做了,但是还须继续努力下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