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化学启蒙教学的观点与思路|观点分析类答题思路
 

化学启蒙教学的观点与思路|观点分析类答题思路

发布时间:2019-04-18 04:27:27 影响了:

  摘要:文章通过对教科书知识编排的分析,提出了化学启蒙阶段的教学观点与思路:以知识为载体,加强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整体设计,使知识、方法、能力得以系统化的训练与提高,使学生从“教会”到“学会”,最终实现“会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特殊的启蒙教育会使知识具有更强的扩展性和辐射性。
  关键词:化学;启蒙教学;思维;整体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9-002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011
  化学是初三才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任何一门新的学科肯定有许多自己的概念、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初中化学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它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然而,许多学校为了赶进度,留下更多的时间来复习,于是每年制定初中化学教学计划时,都在挤压前面的教学课时,这样会直接影响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入门,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一、正确地分析初中化学教科书的知识编排
  人教版教科书在绪言中就指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这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纲领,指出了化学学习的方向,指明了化学学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教科书的知识编排体系
  自然界中有3千多万种物质,不可能逐一研究学习,我们化学采取的策略是分类学习的方法,学习每一类物质中的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物质,然后推知这一类物质中其它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因此,初中教科书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物质,从最熟悉的O2到H2O,再到C;从非金属到金属;从单质到化合物;从无机物到有机物来安排各类物质的学习。
  从学习O2、H2O、H2的性质、变化到学习物质的组成、结构;从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知识到分析金刚石与石墨、CO与CO2为什么有不同的性质,不断寻找物质的变化规律。
  教科书遵循着从生活到化学知识;从知识的掌握再服务于社会;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如从生活中的蜡烛燃烧到能源的利用;从空气、水的污染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从化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到化学与社会;从简单的单质、氧化物的学习到酸碱盐的综合运用等等。
  以上这些无不包含着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演绎的过程,整个化学的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的归纳、总结、迁移,再归纳、再总结、再迁移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站在教科书之上整体设计化学教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什么、怎样学主要还要依靠教师的指导。教师要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将零散、繁杂的化学内容串连成一个整体,使我们化学教学连成一条线。教师要善于从两个似乎毫无相关的化学知识、现象中发现它们的联系,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要在平时苦练内功。
  教师视野要从初中乃至高中甚至整个化学阶段学习的高度来审视教科书,加工、调整、选编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好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订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迷信教参中的目标,因为你的教学思想、学生与之不一定相同。
  要在化学教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化学的学习与数学、物理一样,也是环环相扣,是有规律可循,不是死记硬背就可学好的一门学科。
  二、启蒙阶段为化学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
  启蒙阶段的时间界定为开学初到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内容界定为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关注哪些主要内容的学习呢?
  1.建立学习化学的思想
  人的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等,但一门新的学科肯定有自己的基本的认知方式,这里就理解为化学思想吧。认知方式亦称为认知风格,是个体的特征及在信息组织和表征过程中的偏好和习惯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取的、受到偏爱的和习惯化了的态度和风格,是学习者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加工和组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初中化学建立的基本的思想有:物质观、分类观、实验观、质量守恒观、微观结构组成决定宏观性质、物质间反应的量变与质变、物质之间相互联系观、本质观、绿色化学观、实验的安全观等。
  2.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化学学习的方法与其它学科一样,也有预习、听课、复习、练习等几个方面,但也有不同之处。下面就初中化学常见的四块知识的学习方法给予说明:
  (1)化学概念、规律(包含原理、理论)的学习。概念、规律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分析、比较、概括而形成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的学习方法,了解其形成的背景、目的,抓住概念的关键词,学会概念的应用与巩固。这也就是新课程中提及的“过程与方法”。
  (2)化学实验的学习。实验是用来说明某一概念、规律或澄清某一事实而设计的。虽有些实验(如蜡烛燃烧)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做过,但没有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的现象,从而达到实验的目的。还要进一步分析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的原理,逐步学习和利用原理设计新的实验,做到举一反三,学会迁移。从模仿到理解,再到熟练掌握,最后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
  (3)计算的学习。初中三个计算有其相似性:化学式的计算中元素之间的组合是按比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物质间的反应按比例,溶液的计算中溶质与溶剂组合按比例,因此,可以通过比例的方法使之得到统一。只要学好了化学式的计算就能轻松地应对其它的两个计算,教学中应尽可能将化学计算与数学联系起来,数学是化学学习的工具,而不能将化学计算从数学中独立开来另立门户。
  (4)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要使零散知识编成块,注意知识之间的横向迁移,就在初中的化学中也有许多知识和方法的重复,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教会到会学,最终实现自学。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将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与方法相对分离出来,让方法相对独立地展现出来。在知识确实掌握以后,重点明示所使用的方法和完整的思考过程(迁移的确定模式),形成一些基本的学习模式,并在后面知识的学习或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练习运用,从而使方法得到熟悉、巩固和优化。启蒙阶段要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一些学习模式,如下图。
  三、启蒙阶段主要训练内容
  1.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载体,启蒙阶段的化学学习,要帮助学生整理好笔记,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形成系统化、网络化。充分利用学生刚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加强练习与巩固,使知识得以巩固与熟悉,“熟能生巧”是古人留下的经典。
  启蒙阶段的化学教学,要特别关注第一个分化点——化学用语的教学。设法做到难点的前伸与后延,要求不可一步到位,要分解目标,分步骤、分层次逐步实施;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整体推进,特别是多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宁可多花时间“磨”,也不能丢下这部分学生,否则他们将会失去继续学习化学的信心。这是我们加快后面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是整体提高的关键。
  2.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将会终生受益。教师不可能传授所有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还要靠自己去探索。一开始要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做到“看书要动笔,不动笔不看书”的好习惯,使预习笔记与课堂笔记对比,多次磨合,逐步提高。
  3.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因为物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各物质之间内在联系及规律的发现是靠我们的思维。思维可使化学现象得以高度的概括化,使生活、化学、社会得以联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切入点,通过思维的加工,导出化学概念、规律或结论。教师可在习题中创设新情境使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与提高。知识是学生思维的产物,而不是简单记忆能力的外显。
  综上所述,启蒙阶段的化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知识,是基本的化学方法和思想的形成,是学习模式的建立。学生思维的训练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是继续学习化学的催化剂。
  化学的学习就像滚雪球一样,启蒙阶段学习的知识与认知结构是核心,思想、方法、思维是工具,兴趣与能力是动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