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新华时评 这篇“新华时评”写得不错
 

新华时评 这篇“新华时评”写得不错

发布时间:2019-06-23 04:19:51 影响了:

  今年我们办公室订了两份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我每天必定仔细阅读学习。在该报今年3月20日的第3版看到一篇“新华时评”,标题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雷锋》,我觉得很不错。它一下抓住了“学雷锋”的牛鼻子,或日要害:“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以身作则,才能鼓舞和培育广大群众学雷锋的积极性。”学雷锋已经学了半个世纪,看来还要继续学下去,但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原来在街上扶素不相识的老奶奶过马路毫无危险,现在看见老奶奶跌倒在地去不去扶却要踌躇再三害怕惹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学雷锋,显然就应该有新思路,把“领导”推到学雷锋的最前沿,要他们“带头示范、以身作则”,不像过去那样只是在大会上声嘶力竭地“部署”,或理直气壮地“指出”,而是要他们先做个榜样出来,群众再跟进。这等于把各级领导先变成大大小小的“活雷锋”,广大群众“远学雷锋、近学领导”,于是有了生动的榜样,群众就会争先恐后地去学,效果肯定好得不得了。这篇时评唯一的欠缺是没有指出,如果某些领导只想“部署”不愿当“活雷锋”,又拿他怎么办。
  因为,有些领导可能会对此不服气,咱是领导,专业分工就是“部署”,就是善于“指出”或“强调指出”,相当于打仗时候在后方指挥的军长师长,哪有军长师长在士兵前头冲锋的?除非是自己的部队打光了,敌人冲进了自己的司令部。但学雷锋不同于打仗,学雷锋没有前后方没有上下级,每一个人都要学,尤其是提倡别人学的“领导”们,自己就应该先学出个“榜样”给大家看看。假如领导不带头,却又硬要别人学,这是很难搞得好的。所以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指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意是你自己都不愿意的,就不要强求别人了),实在是有先见之明。这篇“新华时评”的中心思想,实际上也包含了孔夫子这八个字的意思在内。要晓得现在各级领导大多数都是很好的,是像雷锋那样“风清气正”的,既不搞“买卖”(买官卖官),也不钩心斗角,全心全意在为人民服务。只是确有“个别领导干部”连一般的“遵纪守法”都做不到,用一句川话形容是“爬都没学会就去学飞”,一边行贿受贿、贪赃枉法,一边又高叫“学雷锋”,做点儿上街擦栏杆、抹窗户的表面动作,“己所不欲,偏施于人”,与孔夫子的“指出”大唱反调。群众看在眼里,冷在心头,“学雷锋”在那些地方就变成了一部闹剧,成了空话假话,成了“新华时评”敲打的对象。
  怎样才能鉴别哪些地方的领导是真正在“学雷锋”?我“调研”了一下,发现很多群众对领导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并不奢求那些领导都具有雷锋那样高水平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须知这八个字说说容易,却是比普通公民高了几个等级的要求,一般是很难做到的。“毫不利己”,一点儿、半点儿都不“利己”,简直就是“圣人”了!群众其实只要求领导们规规矩矩“遵纪守法”,在“合法”的情况下有点“利己”,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有时候领导遇到“好事情”,遇到上级按正常程序提拔他们的时候,群众认为也用不着故意扭扭捏捏,该填表还是填表,只要不搞“买”和“跑”。他们的子女亲属参加工作,只要符合条件,公平竞争,不开后门,也可以安排,不必故意让给别人,等等。对于领导而言,做到这些就等于“学雷锋”了。他们只要真正做到,群众自然会热烈响应他们“学雷锋”的号召,哪怕天天站在街头扶老奶奶过马路也心甘情愿。现在有人老是埋怨群众对学雷锋不积极,“世风日下”,毛病出在哪里?很可能就在这里,是“个别领导”伤了群众的心,“己所不欲,偏施于人”,群众心里头反感。这道理简单得很呀!
  【何影/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