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浅析QC小组活动的激励】QC小组活动记录
 

【浅析QC小组活动的激励】QC小组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9-07-02 03:51:53 影响了:

  [摘 要] QC小组作为企业全体职工参与推进企业质量改进的有效形式,在中国众多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却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本文以QC小组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认为缺乏激励机制是QC小组效能不佳的主要原因,并就此提出了几种针对QC小组活动的激励措施,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QC小组; 活动; 问题; 激励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48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81- 02
  1 引 言
  QC(Quality Control)自1962年由日本品质管理权威石川鑫博士创始以来,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种质量管理方式作为全面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小组活动解决技术和质量问题,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了生产和经营的发展。不仅如此,围绕着“质量改进”这一中心效益,QC小组还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许多“附加效益”:培养和锻炼了职工队伍素质,造就了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的人才;使职工实行自主管理,联结了企业与职工的命运,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QC小组在解决自身问题和提高企业综合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是其为现代先进企业青睐的重要原因。
  然而,通过观察近年来QC小组在中国各企业的实施效果,我们发现,QC小组的运行不甚理想,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QC小组活动具有较强的形式主义色彩。一方面体现在选题上,选题轻率马虎,不严格做好选题的调查讨论,背离QC小组“小、实、活、新”的基本原则,常常选择容易使问题得到解决的选题,或者先解决该问题再作该选题;另一方面体现在PDCA循环程序的开展上,活动计划是PDCA的程序,活动实际执行却不完全按照PDCA程序,对形式的重视超过对实际工作的重视,使得QC小组的实际效果不大。
  (2) 部分QC小组在成员构成上有单一化的趋向。就QC小组的本质而言,是期通过“群众性”的“头脑风暴”的发挥,而起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有深度有广度地解决问题的作用。但实践中的QC小组成员构成却往往没有形成以生产一线工人、营销人员、管理人员为一体的小组结构;或者即使形成了这样的结构,在实际活动开展中,也总是将小组任务落在某几个成员身上,QC小组本身的“群众性”、“民主性”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 职工参加QC小组积极性不高,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QC小组活动,部分职工和领导往往都是避之不及,没有参加QC活动的兴趣和意向;即使参加了QC小组活动的成员,也常常相互推诿工作,在活动中应付了事,认为QC活动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3种原因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形式主义色彩使员工对QC小组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怀疑,从而失去了兴趣;员工对QC小组兴趣低下也是引起QC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和构成人员单一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上述3种原因归结起来都是由于QC小组活动的推进不当导致激励不足引起的,为从根本上改变目前QC小组活动效果不理想的状况,有必要对企业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2 摒弃QC小组活动的形式主义
  为了避免QC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就应当完善QC小组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目的的有效性,以激励员工的参与兴趣。
  从PDCA循环程序出发,在P(计划阶段),应对课题进行严格仔细的审查,防止选题的相似性,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保证选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在D(执行阶段),企业应该为QC小组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场所、工具和经费,使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分工负责,协作推进,遇到措施和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调整;在C(检查阶段),评审成员要严格依照制定好的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地对结果进行效益评估,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挫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在A(总结阶段),要将QC小组成果向各级各部门发表以采取照片呈现、实物对比等灵活方式,让群众切实感受QC小组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职工的QC参与意识。
  3 培养企业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QC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只有增强企业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才能为QC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职工质量意识的培养,使其认识到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企业发展的质量的重要性,才能激励其参与到QC小组活动的各个阶段。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改善:
  (1) 企业领导要公开倡导质量观念,向职工宣传以质量取胜的案例;支持QC小组活动,对QC成功案例实施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使职工认识到领导对质量的重视和QC小组活动带来的切实的利益。
  (2) 通过设立质量管理公告栏和定期的质量管理培训活动,使员工从舆论上重视质量,从理论上提高对质量管理内涵的认识;使职工了解开展QC活动的科学程序,并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QC氛围。只有员工的质量意识和QC意识增强,才能在实际的QC活动中保障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QC小组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保障职工的权益,以此才能激发员工的QC活动潜力。
  (1) 在PDCA循环程序中,应该让参与活动的职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仅凭领导意见做指导的方式。在活动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应该使各个职工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任务和角色,给予其一定的压力,避免将任务落到少数职工身上,使各职工协调统一,共同参与完成课题任务。
  (2) 将QC活动所产生的成功与职工绩效挂钩。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将QC小组活动的良好参与作为晋职晋级的条件,使职工在QC小组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精神和物质的认可,调动职工关心质量管理,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更有利于职工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性的提高。
  5 结 语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而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员工。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激励员工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的积极性,才能使QC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其质量管理、企业文化氛围的培养和企业职工凝聚力增强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从企业的具体问题出发,结合自身情况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QC活动小组。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质量协会. QC小组基础教材[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 邢文英. QC小组活动指南[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