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蔡京:左右逢源是门大学问_左右逢源
 

蔡京:左右逢源是门大学问_左右逢源

发布时间:2019-07-11 03:50:05 影响了:

  蔡京的书法看上去姿媚豪健,笔势痛快沉着,用当时评论者的话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很有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意思。左右逢源其实是门大学问,蔡京在书法上将左右逢源之道钻研到极致,便可以跻身于北宋四大家之中,领一时风骚;在仕途上将左右逢源之道钻研到极致,便可以四度为相,成为北宋官场不倒翁。
  看家本领
  熙宁三年(1070),24岁的蔡京以甲科第九名的成绩成为一名进士,随后被派往钱塘任县尉,这是他仕途的起点。
  蔡京走入仕途之际,王安石已经开始变法了。作为小小的钱塘县尉,蔡京当时面临两个选择:或拥护变法,或反对变法。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能力则在其次。再说一个小小的钱塘县尉,即便拥护变法,又能有多大作为呢?但蔡京的左右逢源之道就在于,他能够东拉西扯,尽可能地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以便有所作为。
  第一个被他用上的人就是他的胞弟蔡卞。蔡卞此时混得比他好,已经是中书舍人兼侍讲了。这个和蔡京中了同榜进士的年轻人,其考试成绩的名次还不如哥哥靠前。蔡京被分配到钱塘去做县尉时,蔡卞则被派往江阴去做主簿,两人在仕途上的起点差不多。但接下来,蔡卞之所以很快飞黄腾达,是靠了他岳父王安石。蔡卞和王安石的女儿成了亲,又趁机为变法鼓与呼,很快就从主簿的位置升到中书舍人兼侍讲。蔡京发现了这一层可以利用的关系之后,很快效仿其弟,以改革派自居,在钱塘遂成人物。随即蔡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职务开始起变化了,先是升为舒州推官,然后直接上调中央任起居郎,再后出使辽国。短暂镀金回来后,便跟蔡卞一样做了一名中书舍人,所谓天子近臣了。
  这还没完,蔡京的仕途还在看涨。元丰七年(1084),蔡京权知开封府,做了帝国首都的一把手,这是含金量颇高的实职。
  只是很快,蔡京就发现风向变了——神宗死了,还不到10岁的哲宗继位,神宗之母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手握大权,守旧派领袖司马光上台,尽反王安石时期的政策。这时,蔡京又面临两个类似的选择:或坚持变法,或反对变法。这一次他选择的是后者。而机会也在悄悄降临——元祐元年(1086)二月,司马光下令全国各地自接到命令后的五天内将免役法全部改为差役法。这是考验帝国官员政治立场的时刻,而司马光所规定的五天期限也实在是太紧了些,很多官员为此牢骚满腹。蔡京是怎么做的呢?他雷厉风行,在第一时间将开封地区各县的免役法全都改成差役法,为全国官员做出了表率。司马光为此表扬他说:“假如各级地方官都像你一样,有什么不能执行的呢?”蔡京的左右逢源之道似乎可以挽狂澜于既倒,在司马光时代,他的仕途看上去依然光明。
  只是很多正直的人看不下去了,他们不断上书,向中央反映蔡京的人品问题,称这里头既存在贪赃枉法的情况,也存在做人无底线的问题,所谓有损士大夫的清誉。而蔡京在任开封知府期间,庇护其属下官员段继隆公开卖官鬻爵一事,又成为他仕途上的一个污点。面对舆情汹汹,太皇太后无奈,只得任命蔡京为真定府知府,兼真定府路安抚使,即成德军知军。从首都知府转任地方知府,这相当于降职了。此外,他还被附加了经济处罚。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蔡京过得相当郁闷。因为即便是成德军知军,他也没做多久——中央又让他去瀛州做知州了。瀛州是一个散州,瀛州知州的地位相当于知县。从天子近臣沦为七品芝麻官,蔡京的仕途之路可谓坎坷。那么,如何东山再起呢?蔡京的看家本领依然是信奉左右逢源之道。他散淡地挥毫泼墨,穿古旧服装,做守旧派,遥遥地向身在朝廷的旧党司马光致意。在瀛州,如果有人向他提及变法旧事,蔡京是要拂袖而去的。一个被贬之人依旧紧跟潮流,蔡京赌的就是明天会更好。
  仕途风波恶
  世事如棋局局新,对蔡京来说,每一次政局的变动,既是风险,其实也是机会。元祐八年九月,蔡京发现政局又有变动了。这一月太皇太后高氏死了,18岁的哲宗赵煦亲掌朝政。次年,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做出了一个含义丰富的举动,把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门下侍郎苏辙贬知汝州。这一年,哲宗改元绍圣元年,意思是要追随神宗之政,重举变法大旗。蔡京明白,此刻他又可以有所作为了。
  果然,一纸诏令下来,蔡京回京了。弟弟蔡卞此时做右丞相,也希望哥哥回来帮衬一下自己。蔡京是给一点阳光就灿烂,他回到开封,首选的公关对象是章惇。章惇时任第一丞相,想恢复役法,置司讲议,却不知如何是好。蔡京出主意说:“您只需照搬熙宁成法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讲议它呢?”章惇恍然大悟。
  这是蔡京在绍圣初年的首次出招,接下来蔡京死心塌地地为章惇提供全方位服务,就像当年为司马光提供的那些服务一样。右正言孙谔攻击章惇照搬熙宁成法,章惇不知如何是好时,蔡京马上弹劾他“身为右正言,不为朝廷分忧,竟敢诋毁先圣之法,真乃大逆不道”。于是,孙谔被定性为元祐党人,被驱逐出朝廷了。类似事件接连发生之后,左右逢源的蔡京在此刻已然成为章惇的心腹,官阶至正三品,再一次成了天子近臣。
  成为天子近臣后,蔡京还想离权力核心近些,他看上了副丞相的位置。当时蔡卞已经是右丞相了,时任知枢密院士的曾布出于权力平衡的需要,上疏反对蔡京高升。曾布是章惇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哲宗相当看重的高官。他上疏反对,哲宗还是颇为踌躇的,再加上当时有童谣“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被台、谏两院大臣反复引用,成为借机弹劾蔡京的理由。所以,博弈平衡的结果便是蔡京天子近臣的地位没有动摇,却也没能再往上走一步。
  仕途总是风波恶,元符三年(1100)发生的政局变动使蔡京再一次跌入人生的谷底。这一年正月,25岁的哲宗病逝,无嗣。从神宗时代走来,政策一夕三变,接下来选谁做接班人,关系到他们的仕途荣辱。在这关键时刻,久经考验的宰相章惇却在帝王接班人问题上犯了重大的政治错误。向太后提出了她自己心目中的人选——端王赵佶。向太后引神宗语录说:“端王有福寿,又仁孝,应当立端王。”章惇说了一句足以改变其命运的话:“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章惇的出局变得毫无悬念,作为其死党级追随者,蔡京也受到了牵连。蔡京的对策则是迁延不到任,试图找到事情可以转圜的时机。作为一个仕途浮沉者,蔡京从地方到中央又从中央到地方,辗转迁延已是寻常事。这些年皇帝走马灯似的换,危机、生机常在一线间。蔡京或许以为,章惇祸从口出那是章惇的事,自己毕竟无大错,只要人在京城,假以时日的话,应当可以转危为安的。但这一次蔡京错了,由于御史等联名弹劾他“抗旨不遵”,语涉对新天子的皇权尊重与否的大问题,徽宗勃然大怒,将蔡京一撤到底,令他出居杭州,提举洞宵宫。洞霄宫是杭州的一处离宫,蔡京被置于此处闲挂起来,无职无权无品,似乎永无翻身之日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