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四川苍溪县地质灾害的地理分布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四川苍溪县地质灾害的地理分布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9-07-17 04:04:07 影响了:

  摘要:苍溪县地质灾害的类型有3种:滑坡、危岩(崩塌)、潜在不稳定斜坡。2008年汶川大震前,苍溪县地质灾害点有138处,分布于36个乡镇。汶川大震后的2011年,苍溪县地质灾害点有283处,其中,滑坡200处、崩塌65处、潜在不稳定斜坡18处,分布于39个乡镇;地质灾害平均密度约12处/100km2。苍溪县283处地质灾害点,稳定的有10处、基本稳定的227处,不稳定的46处。2010年,全县受273处潜在地质灾害点威胁的户数、人数分别有4 124户、27 008人;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 100万元,潜在经济损失67 328万元。苍溪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县域内低山区的陵江镇、漓江镇、元坝镇、五龙镇、三川镇、龙山镇、文昌镇。
  关键词:地质灾害;区域背景;地灾分布;防灾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87-03
  一 、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一) 气候
  苍溪县大致位于东经105°49""51"-105°46""10",北纬31°46""02"-31°49""01",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突出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也称做雨热同期),冬季温暖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总体上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6.9℃,7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39.3℃,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上;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1月平均气温6℃,最低气温-4.6℃。
  (二)水文
  苍溪县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为嘉陵江、东河,嘉陵江水资源丰沛,为苍溪县提供了丰富的水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夏季和秋季常出现洪涝灾害;冬春降水相对较少,冬旱和春旱现象时常发生。就全年来说苍溪县的多年平均降水可达1 000mm以上,属降水丰富区。
  (三)土壤、植被
  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其土壤酸碱度为5.8—8.2,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是该县所处地形相对崎岖,土壤的保肥能力相对较差;苍溪县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为侏罗系灰紫色长石砂岩、钙质石英砂岩与棕紫色泥岩,成土母质以物理风化为主。土壤的实际肥力不高,致使森林植被种类不丰富。主要为柏木、马尾松、桤木、青杠等树种,且多为中幼林,植被总体发育较差。
  (四)地形地貌
  苍溪县属低山地貌单元,县内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海拔一般在800m左右,相对高差为200~600m。最高点为北部九龙山主峰,高程1377.5m。最低点为嘉陵江的出口八庙乡涧溪口,海拔353m,高差1024.2m。根据地貌形态可将该县地貌分为中山、低山、深丘、河谷平坝4种地貌类型[1]。其中以低山分布最为广泛。
  (五) 地层、岩性
  苍溪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蓬莱镇组(J3p)、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白龙组(K1b)、七曲寺组(K1q)和第四系残坡积物、崩坡积物(Q4dl+el),冲积物(Q4dl+al)。其中以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分布最广,占该县域面积的82.6%。
  第四系冲积物(Q4dl+al)主要由粉质黏土夹卵石组成,主要分布在嘉陵江、东河等河谷两岸,分布面积不大;第四系残坡积物、崩坡积物(Q4dl+el)主要分布在山前坡麓地带的斜坡平台及谷底。以粉质黏土、粘土、碎石土为主,结构较松散,碎石含量一般小于25%,碎石岩性成分以砂岩泥岩为主;出露的地层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白龙组(K1b)、七曲寺组(K1q),属于碎屑沉积岩,岩性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其互层,岩性比较单一[1]。
  二、 汶川大震后,苍溪地质灾害陡增
  分析苍溪县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实际调查数据,目前苍溪县境内主要存在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危岩崩塌、不稳定斜坡(表1)。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前,苍溪县地质灾害点为138处[2]。5·12汶川8级大震后,2008—2011年滑坡发生的次数总体上是逐年增加的(表1)。崩塌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年都略有些增长(2010年除外),潜在不稳定斜坡成波状变化。苍溪县发生滑坡占到地质灾害总数的近70%,崩塌占地质灾害总数的25%。可见,对苍溪县威胁最大的地质灾害是滑坡。
  2010年,苍溪县受273处地质灾害点潜在威胁的农户总计4 124户,总受灾人数27 008人(表2),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67 328万元。2008年8月以来,苍溪县完成地灾异地搬迁90处、801户,使得2 762人受益,共拨付地灾补助金1 762.2万元[3]。十二五期间,苍溪县投入治理地质灾害的资金将达27 000万元。
  表2 2010年苍溪县因滑坡造成的受灾农户情况
  三、 2010年苍溪县地灾的地理分布
  苍溪县的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地层泥岩、砂岩较易风化破碎,加之植被发育较差、土质较疏松,故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全县39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表3)。其中,滑坡主要发生在陵江镇、唤马镇、漓江镇、东溪镇、三川镇、元坝镇、文昌镇、浙水乡等乡镇,尤其是陵江镇受灾频率最高;崩塌主要分布在龙山镇、黄猫乡、漓江镇、陵江镇、文昌镇,尤以龙山镇发生崩塌次数最多(图1)。地灾主要威胁的是农民的房屋,其次是学校,对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
  
  
  
  
  
  
  图1 苍溪县2010年主要地质灾害地理分布
  四、地灾成因分析
  (一) 降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苍溪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且集中度很高,多为暴雨(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形式。暴雨的出现使得地面径流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雨水对地面的侵蚀作用加强。部分雨水渗透到松散堆积层或岩石裂隙中,降低土粒间的黏结力,增加润滑作用,促使土粒滑动。汛期时持续的暴雨引发的苍溪县境内发生的滑坡总数占全年的90%以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