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探索 高校 传播通识课程
 

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探索 高校 传播通识课程

发布时间:2019-07-18 03:52:28 影响了:

  [摘要]文章指出我国通识教育中存在的师生意识问题,提出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帮助师生改变认识误区。文章重点从通识课程开设形式与考核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指出开展通识教育有开设选修课程、开办名家讲坛、开设音像课堂、开设小班讨论课程、开设网络课程、建立独立学院等多种形式,同时总结了当前通识教育课程的几种考核形式,包括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形式、以作业为主的形式、以论文为主的形式等。
  [关键词]通识教育 问题分析 开设形式 考核方式
  [作者简介]李莹(1980- ),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计;杨凤梅(1964- ),女,山东阳谷人,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教学部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媒介素养、信息化教育应用;李岩(1981- ),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聊城 25205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18-03
  一、引言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将其译为“普通教育” “一般教育”等。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进行联系,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很多高校将通识教育作为深化教学改革、进行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摆脱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必要对我国高校目前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当前通识课程的开设进行实践探索,以获取高校通识课程开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通识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任何课程的开设都应以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本质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任何课程开设的高效性也无不以学生自身的积极认同为前提。然而,当前我国高校通识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正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师生认同问题。
  (一)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21世纪是师生信息对称的世纪,学生作为信息的受传者,其地位由原来的被动地位逐渐上升到主动地位,他们有条件主动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信息也是如此。调查显示,学生希望通识教育课程能满足自身各个方面的需要,突出实用性。学生存在这一想法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在现阶段,大学生求职压力普遍较大,较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持很强的功利态度,他们的关注点更显得实际,很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认为投入通识教育确实不如投入实际课程或者考个资格证来得实在,认为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去做那些能够最直接地给自己增添筹码的事情。如果将投入和成本精心计算,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好像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实上,“使学生抛却一些功利主义的想法,踏实做事”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关于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广泛的知识,这本身就有助于克服目前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有助于学生以跨学科的视角认识世界,使他们有机会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工作思路,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久学习所必需的方法,以适应未来社会岗位和职业转变的要求。
  (二)教师参与度不高
  我国高校现有教师大多是在专业高度分化的教育体制之下培养出来的,其本身往往缺乏通识教育意识、实践经验和综合素养。很多高校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专门就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及方式组织专家进行宣传和研讨,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凡被批准立项建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学校将给予优厚的经费支持。尽管如此,通识教育课程也没能得到所有教师的理解和认同,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些教师简单地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通才教育,而没有理解到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面向大众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公民意识的熏陶。笔者就曾听到一位具有领导职位的副教授抱怨说“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学好专业课就不错了,根本不具备通识的能力”。由此看来,促进教师意识的改变是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单纯的说教不能改变教师的认识,欲改变教师意识问题,必须排除抑制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一切因素,切实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地位。同时,学校必须从通识课程的改革入手,建立适合本校师生的通识课程体系,让师生真正感受到通识课程的开设为他们带来的收获。
  三、提高通识课程有效性的探索
  要提高通识课程有效性,必须从改变师生认识、提高师生积极性入手。而要提高师生积极性,学校应从课程改革入手,帮助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理解通识教育对于学生走进社会、理解人生的重要作用。对教师来说,在完成自身理念的转变之后,需要配合学校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通识课程开设的实践。为了探寻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从开设形式与考核方式两个方面对当前我国高校通识课程的开设进行探索。
  (一)关于开设形式的探索
  国内很多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形式进行了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课程选择,其中有些方式还颇具特色,深受学生欢迎。可借鉴的开设形式有:
  1.开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形式。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山东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分为公共通识教育选修课与学科通识教育选修课两大类。公共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适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特点是科普性较强,选修条件限制性较少。而学科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专业性较强,具有选修条件限制。各学院对新开课程教师的资格、教材及讲稿进行高标准的初审,然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通过材料审定、答辩等方式对初审合格的教师进行评审,由此可见,学校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山东大学相似,武汉大学开设五十多门通识教育选修课,也将其纳入学生学分考核。武汉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五大类,每个领域各提供十门左右的课程,共五十门左右,包括数学精神与方法、博弈论、创业学、美学概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