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从译者主体性看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翻译】 欧·亨利著名短篇小说
 

【从译者主体性看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翻译】 欧·亨利著名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2019-07-19 03:59:11 影响了:

  摘要:20世纪70年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作者中心论转向译者主体性,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角色。本文从源语文本的选择、解读和表达三个方面阐述了张经浩所译欧·亨利短篇故事集《圣贤的礼物》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而论证了发挥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欧·亨利 张经浩 《圣贤的礼物》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传统的原语中心论翻译观认为翻译就是模仿,忽视了译者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者角色。译者地位长期被边缘化,这一点从其众多的称谓语和别名中便可见一斑:“仆人”、“桥梁”、“中介”、“摆渡人”、“隐形人”等等。自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作者中心论转向译者主体性,否定了传统翻译观中译者“一仆二主(作者和读者)”的地位,开始关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角色。译者经历了由隐身到理论层面上主体地位初步彰显和确立的漫长过程。
  二 译者主体性
  西方学者埃斯卡皮在《文学社会学》一书中最先提出关注赋予原作新面貌的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并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随后罗宾逊在《译者的转变》一文中首次把译者与作者放在平等的地位,提倡把译者的主观感受和个人体验作为翻译研究的出发点。国内学者也纷纷为译者正名,早期如杨武能从阐释学视角分析了译者的功能和地位,认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袁莉在《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一文中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一文中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处于中心地位。近几十年来,译者主体地位经历了一个由蒙蔽到彰显的过程,理论也日趋完善。本文将以张经浩选译的欧·亨利短篇小说译文集《圣贤的礼物》为例,探讨其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再现原文风采。
  译者主体性指的是在翻译活动所涉及的作者、译者和读者三方面因素中,译者居于主体地位,其主体性是相对于翻译客体作者和读者突显出来的。译者主体性是译者能动性与受动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一方面,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由于时代社会、民族文化等历史客观因素和语言水平、个人修养、思维习惯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表现出能动性和创造性。译者主体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其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译者主体具有受动性,受到源语文本和目标语读者期待视野的限制,译者不能一味张扬个性、无限制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在既忠实于源语文本又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前提下发挥主观创造性。译者主体性表现在:译者对源语文本的选择和理解、以及对目标文本的表达再创造方面。
  三 张经浩的译者主体性
  张经浩认为译者良好的语言功底与创造精神决定翻译的成败。要创造出成功的文学翻译,需要译者发挥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其能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译文的好坏以及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主体性发挥得好,将为目标语读者扫清文化障碍,从而赢得更多读者。我们将以张经浩译文集《圣贤的礼物》为例,来看看张经浩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的。
  1 源语文本的选择
  源语文本的选择需要译者考虑原作者的语言风格以及目标语读者的视野期待,是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一大表现。张经浩先生选择翻译欧·亨利的小说并非随性而为,而是再三斟酌,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结果。众所周知,欧·亨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伟大作家,享有“美国现代小说之父”的美誉。他一生创作短篇小说三百多篇,语言幽默简洁、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多关注生活中普通“小人物”的命运。他同情笔下的弱者;揭露骗子的罪恶勾当;赞美西部人的善良、淳朴和义气;也偶尔在滑稽剧中描写大富翁。他善于运用巧妙的构思和幽默夸张的艺术手法,达到供读者消遣的目的。小说故事的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令人啼笑皆非、发人深省。
  张经浩先生有目的地选择二十篇欧·亨利小说,并编译成《圣贤的礼物》一书,是有其原因的:(1)他与原作者有着由社会底层奋斗到上层的相似经历,这使得他们熟悉并关注普通大众的欢乐疾苦;(2)他与欧·亨利都是幽默风趣之人,有着类似的创作风格;(3)他们都是有着深厚文化功底的语言大师,张先生能够与原作者欧·亨利心灵相通,准确把握原作内容和娱乐大众、反映社会现实的创作目的。张先生考虑到中国读者的视野期待和审美要求,选择的这二十篇小说都是国内外当代文学类重要工具书介绍的有代表性的、符合中国读者口味的作品,他希望通过小说翻译来介绍异域文化,传达原作者对小说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善良人性的赞美,以达到娱乐大众、丰富本土文化、拓宽国人视野、促进文化融合的目的。
  2 源语文本的理解
  朱益平认为:“理解决不是理解与对象的绝对吻合,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而是创造性的劳动,体现出人的精神存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译者理解源语文本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作者视域逐渐融合的过程。译者阅读源语文本时无法摆脱目标语文化规范的制约,如历史文化背景、固有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局限性,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另一方面,译者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源语文化规范的挑战,需要不断发挥主体性,跨越文化障碍,其理解具有历史性。因此,理解的相对性和历史性使得译者的视域无法与作者视域完全重合,译者只能尽可能接近文本真实内涵,这就要求了译者理解文本时要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
  欧·亨利的《爱神与财神》中有这么一句话:“They whirled up…then down the white-starred lane that leads from the soft meadows of sunset to the rocky hills of morning.”其字面意思是:“马车飞快驶过繁华区进入一条由‘黄昏的寂静平原通往清晨的洛基山脉’的小道。”从目标语文化规范和背景来看,源语文本中这句话是令人费解的。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让译者有了广阔的理解空间,为此张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源语文本语境,发现这条位于纽约繁华区的小道与平原、洛基山没有丝毫联系。他大胆想象:黄昏时地势平坦的寂静平原使人心胸开阔、心静平和;而巍峨挺拔、山路崎岖的洛基山让人屏息凝神、紧张压抑。马车疾驶愈发接近目的地时,罗克沃尔少爷为来不及向即将远行不归的意中人表白而内心由平静淡定变为紧张不安。张先生在理解过程中发挥译者主体性,赋予了文本新的意义,将此句译为:“车旋风般……然后跑进一条街灯璀璨的小道,车越跑人的心里越不是滋味。”虽形异但神似,可谓创造性翻译。在理解源语文本时,译者只有发挥主体性才能克服中西文化差异、逐步接近文本内涵。译者只有发挥主体性熟悉源语文化背景,才会理解《警察与赞美诗》中的“With a voice like butter cakes and an eye like the cherry in a Manhattan cocktail”。因为声音和奶油蛋糕相似处就是甜美,人愤怒时圆 着的眼睛像极了曼哈顿鸡尾酒会里红彤彤的樱桃。张先生把这句译为“声气柔和,眼里的火星却直往外冒”,让中国读者一目了然,精辟而又传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