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材料作文“低头”导写与例文】 8篇材料作文题目及例文
 

【材料作文“低头”导写与例文】 8篇材料作文题目及例文

发布时间:2019-07-21 03:56:10 影响了:

  【题目】  暴风雨过后,碗口粗的大树会折断,不免让人叹息不已。但纤细的竹子却完好无损,为什么呢?因为纤细的竹子懂得在风雨前“低头”,风来则竹弯。生活中有时不就是需要这种精神吗?
  那么,竹子“低头”的生存哲学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请围绕“低头”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挖掘出最切合题意的立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⒈学会判断材料内容对立意的作用。一般来说,材料对立意的作用有三种:一是限制作用,二是提示作用(主要是写作思路的提示),三是以上两种作用兼而有之。这道题学生很容易惯性地对“低头”二字展开无限联想,继而写到“低头是谦虚,低头是敢于认错,低头是投降”之类的立意,这也是没有看到材料内容对立意的限制作用。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审题的方法,将原题与以下两道题目进行对比。
  【对比题目一】金秋是一个丰收的时节。每到这时,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到处都是金黄金黄的稻穗。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越是谷粒饱满的沉甸甸的麦穗,越会低头垂向土地,谷粒没那么饱满的麦穗却高高昂首。
  那么,麦穗中这种“低头”的生存哲学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请围绕“低头”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对比题目二】低头,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却饱含着诸多深意。低头,可以指缴械投降,可以指谦虚待人,可以指直面过错,也可以指反省自身……
  那么,“低头”二字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围绕“低头”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将三道题目对比观察就会发现这三句很关键的语句——“竹子‘低头’的生存哲学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麦穗中这种‘低头’的生存哲学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低头’二字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呢?”可见,作文中的思考必须是源自于“竹子低头”“麦穗低头”“低头”,那么,本题与【对比题目一】中的材料对立意是限制作用,如【对比题目二】只能写“感恩或谦虚”,而【对比题目二】中的材料对立意是提示作用,写作立意比较宽泛,甚至对“低头”亦褒贬均可,但本题在立意时就不能形成思维的无限发散,而只能立足于材料,从材料中挖掘出观点。
  ⒉学会判断材料中蕴含的情感倾向。本题中有两句很重要的话——“碗口粗的大树会折断,不免让人叹息不已。”“生活中有时不就是需要这种精神吗?”显而易见,这两句话已经提示我们命题者对大树的“不低头”作否定,而对竹子的“低头”持肯定态度,所以我们在立意时就要对“低头”持褒而不能贬。例如“批判竹子的低头妥协,赞扬大树的刚直不屈”在本题写作中就是错误的立意了。
  ⒊学会由果溯因。暴风雨来临,碗口粗的大树被腰斩而纤细的竹子却能存活,为什么呢?从材料中看主要在于是否选择了低头。暴风雨其实象征着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某种强势力量或陷入的某种困境险境逆境,但在这样的情况面前,大树没有低头,它选择了以直碰直、以硬碰硬,而竹子在无法对抗的这种强势面前却选择了暂时妥协退让,避开锋芒、赢得生存机会以图日后的发展。所以,大树和竹子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懂得以退为进、能屈能伸、忍辱负重,这正是本题最切合材料的立意所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蔺相如忍受廉颇挑衅最后促成将相和、苏秦锥刺股终成纵横名家、刘邦忍辱负重鸿门宴向项羽谢罪、司马迁隐忍苟活等均是竹子低头精神的体现。当然大树和竹子的对比其实也证明了“柔性力量的伟大”,在高中课本中学到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颖考叔谏庄公、比干剖心、屈原直谏”其实都从正面或反面体现了柔性的魅力。
  因此“以退为进”“能屈能伸”“忍辱负重”“柔性力量大”都是切合本题材料的立意。
  【范文点评】
  强者之道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二(8)班 黎晓欣
  问寰宇上下,万类生灵,强者谓谁。
  那怪力吞舟的鲸鲵,指天立地的巨杉自然在列。而我要说,那纤细的竹子,亦是强者。他的强,不在于粗横的筋骨体态,而在于能屈能伸的生存哲学。而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探究与借鉴的强者之道。
  古人有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劲风横扫,不乏诸如灌丛、乔木等顶头对抗者。对于前者,简直是螳臂当车。可即使是根须很深的后者,经劲风洗礼,就算没有被拦腰摧断,亦难免动摇根基,折枝落叶。皆因他们都直面强风锋头,以强对强,以硬碰硬,又怎能不有所损伤?竹子则是在暴风中谦谦低头,避敌锋芒,劲风过后才重新挺直腰杆,折损便被降到了最低。终究笑到最后才是真,竹能在劲风肆虐下存活便是成功,暂时低头又何妨?他的低头并不是屈服,而是谋略。这以守为进的谋略,成就了它迂回式的胜利。
  这般道理放之四海皆准,而在我们人类的生存中尤甚。面对对手,更或是比自己更强的敌人,逞一时之勇从不是强者之选,暂时蛰伏,伺机而动才是明智之举。例子俯拾皆是:古有勾践卧薪尝胆,今有邓小平三起三落。
  然而,“屈”也要“屈”之有度,适时而“屈”。
  度,即是暂退一步养精蓄锐期间,气节应尤在,目标应尤在。且看竹子虽弯,可根仍直指地下;海中的石鱼,伪装成岩石趴在一旁,但它从不会因长久的静息而忘记自己捕食猎物这一目的,当时机成熟,它会迅猛一探,将猎物收入囊中。如若过了此度,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石头,当成了对手的陪衬,未战便以拜倒足下,那可谓弄巧成拙了。
  时,即是要以审时度势为前提,不能盲目退居二线。当形势严峻,犯至原则底线,就算是实力略逊一筹,仍是该当场乍起,决一胜负。例如九一八事件:日本进犯国土,蒋介石仍用十封电报函件令张学良的东北军队采取“不抵抗政策”,说“未清楚日本意图”、“等待国际的和平支援”。这种时候的低头是毁灭性的——中国几乎一夜失去了东北三省,直接面临着亡种灭族式的灾难。跟这种摇尾乞怜的服软相比,如树木被劲风拦腰摧断般在斗争中牺牲,还更有风骨可言。
  另外,能“屈”之后,还须能“伸”。
  低头只是假象,我们的目的是探入未知的瓮中取得成功的宝珠。然而人毕竟不如那用作太空设备的记忆金属,几番折叠都能舒展成原来的样子。低头太久,不坚定者便随遇而安,暴露出骨子里的奴性,甘居于人下,忘记了那伸手一探的荣光。所以说屈伸之间亦是一场最终的筛选,唯志比天高且又脚踏实地的参赛者,才配得上域上行走,覆手云雨。
  老师点评:本文由竹子的“低头”直指“能屈能伸的精神”,立意非常准确。思维非常严谨,由自然界中的“低头”到人类社会中的“低头”,过渡流畅自如。接着谈到屈之有“度”、屈之有“时”、屈后还不能忘记要“伸”,这些点的触及体现了作者思考的力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典型简洁的论据适时点染与严谨的思路相得益彰。另外,本文语言比较老练,在剖析中也流露出很强的爱憎情感,写作感染力很强,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写作功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