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1最新学习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2021最新学习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发布时间:2021-08-31 13:07:45 影响了:

  李桓英在麻风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世所公认;她以百年人生诠释医者仁心,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2021最新学习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汇总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学习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1
 
  近日,媒体报道了李恒英的事迹。李恒英放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聘任,几经周折回到祖国工作,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治愈了国内万余例麻风病患者。直到现在,98岁高龄的李桓英仍奋战在麻风病课题研究的一线。为了国家的抗麻风事业,她放弃了国外定居与家人相伴的机会,在云南艰苦环境中工作多年,甚至多次遭遇车祸、骨折。回顾自己的选择时,李桓英却说:“下乡我从来不叫苦,翻车我也不叫苦,生活是自己找的,但是(我)也从中得到了满足。”李恒英的一生是幸福的,我们组工干部们也是如此。都知道组工干部的辛苦,选择了组织工作,就是选择了寂寞清苦和夜以继日,但是也选择了另一种幸福。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答案各异。我们不妨细细品味李恒英式的幸福,或许会有一番新的收获。
 
  组工干部,就是要在“钉钉子”中创造李恒英式幸福。李恒英一次次翻山越岭走进麻风村,将毕生精力投入到防治麻风病的事业之中,多次车祸伤了筋骨,却没有挫伤她的工作干劲,她在别人不敢问津的领域独辟蹊径,锲而不舍地开展新研究,最终帮助中国走出了麻风病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我们组工干部,就是要学习李恒英的这种钉钉子精神。木匠钉钉子看似简单,可实际操作中,眼中分寸的掌控、手上力度的把握、心里韧劲的坚持,都需要夜以继日的努力。我们组工干部,要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应想方设法迎难而上,一锤一锤接着敲,一点一点接着学,一件一件接着做,在钻研的过程中感受自我的成长,在“钉钉子”的过程创造幸福。
 
  组工干部,就是要在“啃硬骨头”中守护李恒英式幸福。98岁高龄的李恒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工作到100岁:“不愿意这两年白活着,我愿意尽我所能。白坐在家里看小说、看电视,也是浪费。不如用你有生之年,做点更有意义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树立奋斗意识,就是要求我们组工干部要做到敢为人先,敢于拼搏,敢于啃“硬骨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锐气作风,始终保持积极作为、勇往无前的拼搏干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忍不拔,迎难而上,顺应新时代大势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用汗水写担当,用奋斗换幸福。组工干部,就是要在“学雷锋”中体悟李恒英式幸福。李恒英说,“要把我最好的年代,奉献给祖国。”98岁的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回到她曾经战斗过的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破解的麻风病发病机制。可以说,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抗麻风事业,为人民服务是她最大的幸福,这不由让我们想到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当代雷锋郭明义对于自己的幸福观有过这样的表述:“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越做越有劲!”我们组工干部学雷锋不仅仅是学他做好事,更要把握好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体悟这种幸福。对我们组工干部来说,无私奉献不是一种强迫而是一份自觉,不是一次作秀而是一生践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追求。所以工作即便劳累,但奉献的果实却是醇美甘甜的,幸福感的获得就在这里,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在这里。
 
  学习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2
 
  矢志不移“追光”,铸实“百岁光阴”不负“百年荣光”。在承受****和精神双重折磨的麻风病人眼里,李桓英是他们心中追寻的“光”。在经历新旧社会强烈对比的李桓英眼里,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她心中追寻的“光”。麻风病就像旧社会一样黑暗“把人变成鬼”,李桓英就像新中国一样光明“把鬼变****”。与党同龄,95岁入党,毕生献身于人民卫生健康事业,李桓英走了一条“钱学森式”的回国路和报国路。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百年很长,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最美奋斗者”、“3个100杰出人物”、时代楷模,……一个个荣誉为百岁光阴编好章节。百年也很短,“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时代楷模……一个个英雄为百年大党集聚无上荣光。
 
  心底无私“发光”,心怀“国之大者”成就“医之大者”。国之所需,医之所向。“谈麻色变”的年代,李桓英面对面接触麻风病人,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使我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而且年复发率仅为 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心得体会范文新中国成立以来,消灭天花、血吸虫、消除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都饱含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付出。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本轮疫情中,江苏举全省之力支援南京、扬州疫情处置,已调派9184人次支援南京、3425人支援扬州核酸采样和检测。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的壮举一次次挽救生命,成就“医之大者”。
 
  学习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3
 
  近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则新闻;98岁的“上班族”,要努力工作到100岁。李恒英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在毕业后拒绝了国外的高薪工作,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国家,回国后,一直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她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国家,在麻风病防治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95岁入党,她曾说:“我回国不后悔,一辈子做麻风病不后悔,但不入党会后悔。”现在她已经98岁,每天她都会到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上班,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努力工作到100岁。她要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李恒英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人学习,我们都要争当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求我们拥有远大的理想。理想是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理想是小船,载着我们到达胜利的彼岸,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拥有远大的理想,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和前途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推动中国梦的更好实现。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求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奋斗是我们一直需要要坚持的,新时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顽强拼搏,勇于开拓,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求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对国家保持忠诚的信仰,牢固树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信念,坚定对中国梦实现的伟大信心,坚定理想信念,对自己保持坚定的信心,遇到困难努力克服并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这一代青年重任在肩,我们都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中国梦的实现付出不懈的努力。
 
  学习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4
 
  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李桓英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8月17日刚刚度过百岁生日。李桓英在麻风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世所公认;她以百年人生诠释医者仁心,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再高高不过信仰,再大大不过国家。李桓英百年人生,始终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融为一体。她在95岁高龄入党,对党组织,李桓英说:我很荣幸自己是党的同龄人,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病救治事业奋斗终身;对于国家和人民,李桓英说: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百废待举,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回来。从医80多年来,我做得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能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只要我还有精力、有力量,我愿意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
 
  奋斗终身,奉献终生。李桓英百年人生,始终初心不改。从当年告别已迁居美国的父母,只身一人毅然回国;从辞去世界卫生组织聘任的专家职务,到在一穷二白的祖国开展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见到麻风病患者,到终其一生从事麻风病防治和研究;从在为国内群众提供高效治疗中积累经验,到为世界麻风病防治提供成熟可靠的中国方案,李桓英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她所热爱的事业中,虽耄耋之年亦步履铿锵,任精力有限仍一往无前。
 
  “要想搞事业,就别怕付出。若要计较,就什么也干不成。”面对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不治之症”麻风病,李桓英迎难而上,她用自己做试验,喝麻风病人家的水,吃麻风病人家的饭,握麻风病人的手……麻风病患者说:“麻风病把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们从鬼变回了人”。为了战胜麻风病,李桓英踏遍云贵川7个地州、59个县的几乎每一个村寨,两次翻车、两次翻船、两边的锁骨和肋骨摔断,都没有打翻她的信念、阻断她的脚步。以无私大爱,以赤胆忠心,树起医者仁心的精神坐标。
 
  图片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李桓英归来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李桓英百岁时,中国已经建成全面小康,正昂首阔步地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前无古人的壮举中,有包括李桓英在内一批批杰出科学家的无私奉献,今天新时代则为每个人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更大舞台。个人梦想与伟大的中国梦息息相关,实现自身价值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同根同源。身处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每个人都应向时代楷模李桓英学习,与国家同步、与信仰同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创造新的传奇。
 
  学习李恒英事迹心得体会5
 
  新中国成立72年来,无数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砥砺前行。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战线上,那些人践行着医者的初心。
 
  李桓英就是见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的亲历者之一。她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2019年时,已经98岁高龄的她仍然是一名“上班族”。每天,她都会到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上班。
 
  “我是中国人,我得回家。”
 
  1921年,李桓英出生在北京,她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9岁就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和性病专家。
 
  在世卫组织七年任期结束后,李桓英拒绝了续聘申请,瞒着已经移民美国的父母和4个弟弟妹妹,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在1958年回到祖国。
 
  每一位海归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回国?
 
  李桓英对此的回答是: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我不忘本,我应该回,回家正当其时。我要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
 
  “我要跟麻风病患者拥抱,这样做是为了让病人对我有信心。”
 
  回国后,李桓英深入到传染病这一领域。1978年,她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从那时开始,让大家闻风丧胆的麻风病伴随她余下的工作生涯。
 
  在过去,无论是在欧洲还是旧时的中国,麻风病患者往往被视为魔鬼,不仅很少被救治,还会被赶到一个封闭的地方自生自灭,有些病人甚至被活活烧死或者直接活埋。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有52万同胞饱受着麻风病的折磨。
 
  在众人“谈麻色变”的时期,李桓英始终在为消除麻风病做着努力。她为病人争取到世卫组织的免费药物,她深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风寨,还会和病人握手和拥抱。她说过,这样做就是要让病人对她有信心,相信医生能够治好这个病。
 
  李桓英深入到麻风寨时,还发生过意外,当时她的肋骨裂了七根,汽车滚下山来,她从汽车里飞了出去。事后,她还打趣说:“发生车祸时还好脸没烂。”
 
  在李桓英和防麻工作人员的耐心说服和指导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全部由版纳卫生局颁发了“治愈证”。李桓英用不争的事实证明,麻风病短程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达到百分之百。
 
  从1985年起,李桓英就开始给云贵川三省的省、州、县麻防人员办学习班。每个班40人,迄今上万人次接受过她的培训。
 
  1994年,在中国试验成功的短程联合化疗疗法开始向全世界推广。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这个方法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2007年,中国向世界宣布,在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后,中国终于终结了麻风病时代。
 
  因为在麻风病防治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李桓英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等荣誉。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回国不后悔,一辈子跟麻风病打交道也不后悔,但不入党会后悔。”
 
  2016年12月27日,北京友谊医院举行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入党宣誓仪式,95岁的李桓英与数十名友谊医院的新党员一同宣誓入党,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李桓英在一年后成为正式党员。她对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辛有清说:“我回国不后悔,一辈子跟麻风病打交道也不后悔,但不入党会后悔。”
 
  李桓英一生未曾结婚,虽然已经98岁,但她一直坚持一个人居住。为照顾她,她的身边只安排了一名助手,负责协调李桓英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另外还有一名夜间陪护人员,负责李桓英的夜间起居。李桓英曾说,自己对生活的要求不多,很能将就。下乡时她也从不叫苦,因为总是能从中得到满足。
 
  如今,老人年纪大了,去西南的时间较以往少了,但那里的凤尾竹牵挂她,那里的麻风病人更是忘不了她,高龄的李桓英依然矢志麻防工作。
 
  98岁的李桓英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再去一次她曾经战斗过的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破译的麻风病发病机制。但随着年龄增长,医院不敢再做这样的安排,只能安排当地的防疫工作者来北京向她汇报情况。
 
  目前,我国现存麻风病人不到3000人,“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是李桓英的理想。为此,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努力工作到100岁。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见证者,李桓英不仅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更加传承了中华大地的民族之魂,坚持为祖国做事,造福人民。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