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最新读辛亥革命感悟历史范文
 

最新读辛亥革命感悟历史范文

发布时间:2021-10-11 15:55:56 影响了:
  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权。那关于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感悟历史思考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职场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读辛亥革命感悟历史范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读辛亥革命感悟历史1
  
  一百多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国开启。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材料。
  
  1921年,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一种新型的民主共和制度建立起来了,尽管这一制度对于当时来说是脆弱的,粗糙的,但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其历史意义在于: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推翻了中国社会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树立了走向共和的理念,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中国开始有了言论自由,出现了新闻报刊,也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加速了仰列强马首是瞻腐朽政权的垮台,同时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创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着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但是,辛亥革命却以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每一角落盘根错节。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其主要症结就是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的这些民族资产阶级严重脱离基层劳苦大众而又怕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没有勇气革命到底。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关键是要清醒认识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要时刻牢记:让“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永世传承。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是因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还因为辛亥革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首义精神。传承首义精神,就是传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表现出的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使命感,不仅成为辛亥革命的动力与目标,而且造就了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
  
  我们应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辛亥革命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争取人民民主的精神。今天,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积极履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组织优势和成员联系面广的优势,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扩大成员的政治参与,积极反映人民群众意愿,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读辛亥革命感悟历史2
  
  《辛亥革命》讲述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为拯救中国、推翻封建腐朽的清王朝,于1911年发动武装起义的前前后后,刻画了一组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辛亥革命》汇集了成龙、李冰冰、赵文瑄、姜武、孙淳、胡歌、房祖名、余少群、陈冲、宁静、梅婷等70多位华人明星参演。赵文煊扮演的孙中山、成龙扮演的黄兴、李冰冰扮演的徐宗汉、胡歌扮演的林觉民、宁静扮演的秋瑾等等,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形象饱满,让人印象深刻。影片由秋瑾就义讲起,将血染黄花岗、保路运动、海外募款、武昌起义、南北和谈、创建共和等历史事件用近两小时的篇幅呈现,以海外孙中山募捐、国内黄兴领导起义为双线,一张一弛,再辅以惨烈真实的战争场面,浪漫凄美的战地恋情使得剧情极为紧凑。
  
  武昌起义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熊秉坤、金兆龙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统领黎元洪在张振武等革命党人的劝说下,半推半就当上了湖北都督。武昌起义一击成功,很大程度上因为湖北新军大部赴川镇压保路运动,而各省竞相独立,清廷土崩瓦解,又是因为四国银行拒绝向清政府贷款,遂使政府运转难以为继。与其说铁路问题是压垮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如说是财政赤字引发了晚清以来的民族问题和政治危机,同时这也是中国两千年专制主义所带来的恶果。
  
  这部电影整体的基调比较悲壮,有大量的死亡镜头,尸体遍野,让人看得十分感触,深刻意识到革命的来之不易。影片中孙中山独身一人与四国银行奋战,在聚餐中拿出手术刀分割牛肉的情节很独特,令人回味,赞叹其胆魄及智慧。电影较为轻松搞笑的就是清王朝的那些“大爷”们,一群搞笑版的蛀虫。很有趣的情节,就是刺杀孙中山的刺客被抓后,在审讯时黄兴说“不用再审了,他与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可以两句话来概括《辛亥革命》,一是“革命加恋爱”,一是“枪战加演讲”。影片在战争场面的分镜头上做得很好,看得很紧张,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觉。战争场面表现出了极佳的视觉冲击力,其惨烈程度起到了渲染情绪的作用。影片基本上按照打仗、讲话、开会的顺序进行循环。战争场面在整部影片的篇幅中占去2/5,野战、水战、巷战不一而足。硝烟弥漫的战场、血肉模糊的士兵、枪林弹雨中的冲锋……场面极为逼真。一段枪战之后,就有一段孙中山的演说。电影似乎在说,辛亥革命就是一面枪炮,一面政治交易。战争是政治交易的砝码,而政治交易是权力的博弈。
  
  总的来说,《辛亥革命》的台词不好,不像是说给观众听的,是说给剧中人听的。它抽离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背景,用叠在旧中国照片上的鲜红的小字草草交代近代中国的屈辱。电影用一段刻意浪漫化处理的秋瑾就义的场景,以及潜台词过于直白的对白,对观众进行情感的代入。除了秋瑾,影片对参与广州起义的年轻革命人的刻画也让人动容。前一刻,他们是在地板上席地而睡、在海滩边嬉闹戏水的年轻生命,后一刻,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杀拼命、鲜血横流。
  
  在历史场景的还原上,《辛亥革命》费了一番心血,处处可见导演的用心。像英国公使与老戏骨魏宗万扮演的庆亲王奕劻在宅邸门前展开关于汽车方向盘对话的那场戏,无论是劳斯莱斯的老爷车,还是小鼻烟壶,都很考究。但是更大亮点,是庆亲王身后的宅子,尽管只是背景而且失焦,但是观众还是可以清晰看到那是一所新宅子的痕迹。那么,这处新宅子的处理背后,导演的意图,恐怕不言自明了,远远地为后来袁世凯讨军饷、要各位亲王拿出私产以救国难埋下了伏笔。
  
  读辛亥革命感悟历史3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的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倡导和谐的时代里,尽管我们做不到这些崇高的事业,但我们可以保留一些道德地线,去做没有伤害的事情。新闻中一幕幕骇人听闻的消息使我开始反思,难道是时代的进步导致了有些人道德的缺失吗?还是专制制度的推翻,导致了人们过多的自由呢?我想说的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时候,我们的确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但是我们要对这个自由拿捏有度。
  
  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孩子,不再喜欢捧着一本厚厚的书,不再关注一些时事,他们会看电视,但不看新闻,他们会上网,但只沉迷于游戏与聊天中,偶尔跳出的新闻会使他们不耐烦。从而,辛亥革命也只成为了一个再历史书中出现过的名词。渐渐地,辛亥革命,被人们遗忘在了角落。当2011年,辛亥革命迎来它的一百周年时,大幅的报道,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说出有关辛亥革命的具体事件。说实在的,我也是这众人中的一份子,实在有些惭愧。只是在接到这个课题的时候,做了大量的阅读,我才开始有所了解。我觉得是时候做些事情让人们铭记这个历史了。
  
  即便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他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毫无疑问,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年轻人去阅读历史,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多的举办一些关于历史的征文赛,让更多的人通过写文章,查资料,去走近一段历史,诉说自己的认知。也可以组织播放一些相关影片或者上演一出出动人的舞台剧来加深人们对历史的了解。每个社区也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图片展,潜移默化的感染群众。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100年前,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立足今天,却有这么多的人因一时想不开,轻易地抛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更有甚者,因学费问题,用水果刀将自己的母亲刺成重伤。如果他们有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这些人的满腔热情以及那股坚韧劲,他们还会做出这些傻事吗?
  
  历史,伴随时间过去,成为一段永远不可重现的过去,但它对今日的意义却在举手投足间显露,我们有必要去唤醒这段历史,重拾我们的过去,丰富我们的知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过去,千万不要让过去真正成为过去。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