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江浦古道,才子路与硝烟事 江浦
 

江浦古道,才子路与硝烟事 江浦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7:00 影响了:

  仙霞山脉横亘在浙西闽北,延绵一百多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其西接武夷,东连浙东天台山、大盘山,将福建北部围了个严严实实,也是钱塘江水系和闽江水系的分水岭。这样的地理特点,使穿越仙霞山脉的道路成为福建与中原往来的最便捷通道:一千多年前的旅人若从京师出发去往闽地,只要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船行到杭州,从杭州换船逆钱塘江而上到达江山,之后,徒步走过大约120公里的仙霞岭山路,便可到浦城码头,又可以乘船,顺闽江水系一路漂到福州。考虑到古代福建“盛产“状元、进士,倘以一种浪漫的眼光视之,这颇可以被称作一条状元之路、才子之路、“青云平步之路。而在孜孜逐利的商人眼中,这却是一条可以沟通其东方、西方两个世界的财富的道路。
  安史之乱后,西藏吐蕃控制河西走廊,陆上丝绸之路陷入萧条。而西方世界彼时已经对东方的丝绸、瓷器“上瘾”,巨大的利润空间刺激着商人寻找另一条沟通之路,那便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路造就了马可波罗笔下目迷五色的世界大都市泉州,也间接造就了仙霞古道的巅峰繁华。既然货物要从福建出海,那便首先要从全国各地入闽。入闽之路,便是财富的第一道门槛。仙霞古道,这条黄巢的起义军筚路蓝缕、绝处逢生的险僻之道,彼时,已是商贾如鲫,繁华如一场大梦。
  
  ・观前村・纸船铁艄公
  南浦溪自仙霞岭南麓将军山上源起,流过浦城,在下游与临江溪汇合,形成了一段宽阔的水面。观前村便坐落在这两溪交汇之处。
  中午的阳光柔和地透过薄云,我踏进这个宁静安详的小村,脚下卵石路,连接起河边一条古老街市。观前村沿河而建,靠河一面是颇有韵味的吊脚楼,吊脚楼临街一面是店铺,临江一面则住人。上午10店,本是集市繁忙时候,这里往来的却人并不多。连绵的春雨使河水浑浊,码头依旧,却只是供村人洗菜了。老人三三两两地坐在河边亭中,闲聊,瞌睡。
  旧时观前村是浦城最重要的水运码头:“为商贾仕宦北上中原、南下福州的必经之路,也是物产集散的重要码头。每日往来舟船甚多,兼之此地风光秀丽,过客均在此停舟系泊。沿溪的酒肆歌楼、客舍货栈密布,街市繁荣。”南浦溪水路艰险,过去从福州撑船逆流而上需7天才能到观前,而从观前放舟,顺风顺水也要2天半到福州。浦城到建瓯150公里的航道,水流湍急,险滩、暗礁星罗棋布。宋曾巩的《道山亭记》中记:“其溪行则水皆自高而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上下不见首尾,水行其间隙……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当时在浦城有“纸船铁艄公”之说。每当水手、艄公平安归来,沿街的酒肆歌楼便会热闹起来。历经九死一生的他们这时腰包最鼓,难免在河边酒肆买醉,尽享一段艰辛后的狂欢。
  曾呼啸而过水手、挑夫已随时代远去,他们喜怒哀乐的人生故事也早已随着南浦溪的流水消逝不见,能在史书上留下身影的永远是少数,谢翱就是这么一位。这个变卖家产、集乡兵800人追随文天祥抗元的义士,是观前村的骄傲,自明以来,便受村民祭祀,至今,村南两溪交汇地旁的翱祠,还静静伫立,坐看光阴。
  
  ・江山街・浦城担挑来的故乡
  背靠南浦溪,600米长的江山街沿河舒展。老街很静,依稀可辨其旧时样貌:两边店面,夹杂一些小巷通往河边码头,方便搬运货物。江山街上多数居民祖籍浙江江山,他们的祖先,大多是在仙霞古道上负重行走的挑夫。
  那时,堆积在浙江清湖码头的货物要翻山越岭到达福建,靠的就是挑夫和他们肩上那根扁担。仙霞古道上活跃着一支数量庞大的江山挑夫团,这个行当被称为“挑浦城担”。挑夫们的担子一般在150斤左右,多的能到250斤,从清湖镇到浦城,需走四天三夜,慢慢的,江山挑夫便在浦城上安营扎寨,造出一条“江山街”:街上的江山人守着只和家乡人通婚的规矩,而江山方言也替代了浦城口音。
  不妨想像一下他们当年在古道上挥洒汗水的模样:清一色的精壮汉子,头戴斗笠,小腿上紧打绑腿,脚蹬草鞋,肩披一条二尺宽、五尺长的青布,既可擦汗、洗脸,又可做围巾、护肩,休息时还可替代草席。
  他们使用的,是一条经过官方注册的扁担。长长的硬木制成的扁担,两头微翘,包铁皮,挂在两头的箩筐上盖着箩盖,扁担的一头还挂着装干粮的蒲包、装水竹筒壶和旱烟袋。每个挑夫都有一根特制的担撑。这担撑上部扁平,往下略细,根部裹厚铁箍,底部有尖铁棒。挑夫们几十人一队,行走在古道上,为节省力气,他们一般不说话,信息传递全靠“领队”的担撑:一步一移,则铁棒随脚步一步一响,便知到陡坡了;铁棒节奏轻快地滑行,便知前面路况良好,可加速前进;迎面有其他队伍交会,或准备休息,担撑都会用特殊节奏的信号来通知大家。清脆的金属敲击声时时在山谷中响起,堪比马帮铃声。
  如今江山街残留的老屋已不多,保存较好的只有三四家。曾经宏伟的三山会馆现在变成出租屋,只有残存的一个花厅遗址和从污浊篷布中露出的精美木雕,还在诉说当年辉煌。
  
  ・渔梁驿・游人应断肠
  205国道出浦城,穿仙霞岭,走向和江浦古道一致,可以这么说,它基本上是一条覆盖在古道之上的道路。从浦城驱车22公里,在205国道渔梁路口边可以看到一块牌子:中原入闽第一驿。再往前20公里,过枫岭便是浙江界。仙霞岭自南而北,百里内细分六岭五关,第一道岭即为渔梁岭,渔梁村的前身是古道上入闽的第一个驿站,渔梁驿。
  从江山的廿八都至此,大约山路80里,在过去差不多是一天脚程,许多从浙江入闽的商旅都在此打尖休息,慢慢的,便形成集镇。一条老街纵贯渔梁,村后两座青山环绕,村前广阔的冲积平原上是大片油菜田。渔梁村里那条几百米长的旧街,青石板早已浇上了水泥,只两旁店面还有几分旧样,不过大都门板紧闭。与驿站有关的遗迹,只有模样依稀可辨的驿馆和伙房了。
  村人注视着我这个背大包挎相机的外乡人,好奇而专注的目光让我有些尴尬――历史上的渔梁商旅辐辏,他们的先人,如何会对一个外人多加注目?
  许多大人物都走过这里啊!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54岁,赴任常平茶盐公事的途中,夜宿渔梁驿。时,严冬冷雨,他在小驿馆中长夜难眠,围炉取暖,回首半生宦途�嶝,无尽感慨,吟成一诗,意境苍凉:“忆从南部客成都,身健官闲一事无;分骑霜天伐狐兔,张灯雪夜掷凫卢;百忧忽堕新衰境。一笑难寻旧酒徒;投宿渔梁溪绕屋,五更听雨拥篝炉。”明代徐霞客几度入闽,都有投宿渔梁,还有蔡襄、刘克庄、黄公度、蒋之奇、翁白、林则徐、袁枚、赵翼、陈万策、张际亮……这些人路过渔梁,大都留下诗作,并且,如放翁一样,往往都一副严重的感伤范儿。
  渔梁村有一座妈祖庙,这让我十分惊奇。在一位农人的指点下,我顺后山一条小径找到了这座不起眼的小庙。我在各地见到的妈祖庙,大都临水而居,为什么在渔梁驿,保水路平安的妈祖庙却修在离河还有点距离的小山坳里?后来才知,古时妈祖庙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今天村中小学的位置附近。这就对了,从渔梁下行就入南浦溪水路,南浦溪险滩、暗礁密布,时有船翻人亡,行船商旅入溪前定要在渔梁村中妈祖庙一拜,求个平安。想来当时这庙香火必定极旺。
  一位老人告诉我,渔梁岭上通往枫岭的一段古道,已被205国道所截断。因被废弃,现已被荒草湮没。我打消了走渔梁岭的念头,在国道边拦了一辆中巴车,前往下一站枫岭关。
  从廿八都到枫岭关这段路,沿枫溪两岸原本全是枫树林。可惜后来开拓公路,枫树被砍伐殆尽,否则在秋天,这里会是怎样一番美丽。我面前的古道,早已像一面摔碎的镜子,左一残段,右一残段。连那当年的关口,小关墙也平常得如江南常见的小桥洞,这可是中国十大名关之一的枫岭关啊。
  枫岭关旁,一尊等人高的铜像默默伫立,凝望西方。他是走过江浦古驿道的无数个过客之一,日本高僧空海法师。空海以学问僧身份来唐,然而船队从长崎出发后遇台风,海上漂泊十几天,在福建霞浦赤岸登陆。霞浦地方官不知他们是偷渡还是海盗,“封船追入,令居湿沙之上。”直到朝廷来信,才知空海一行身份,惊惶于之前的“恶待”,以国宾之礼护送他们到福州,之后,再走江浦古道往长安。空海返回日本后,开创了佛教真言系。枫岭关旁的空海阁及空海法师像便是日本真言宗弟子为纪念而捐资修建。
  爬上关墙,向福建方向俯视,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清人汪麟德《枫岭关碑记》载:“远望如窦,近视若闺,虽一丸可塞,而险要绝伦。”枫岭关关门1米多宽、3米多高,跨过这处小小关口,便是福建地界。再往前,205国道与江浦古道,新旧两条路又重新汇聚在一起了。
  
  ・廿八都・浔里街上四大家
  205国道在仙霞山的狭窄山谷中穿过,从公路上望去,一片崇山峻岭中的开阔谷地上,潺潺枫溪旁,一座小镇,青砖黑瓦、殿阁庙宇,器宇不凡。这便是廿八都了。
  廿八都是江浦古道上第一个货物中转站。挑夫、生意人,到了廿八都都会歇息一晚,此地遂成为三省边境最繁华的商埠。各地移民纷至沓来,带来各自方言、习俗以及建筑、文化,形成了廿八都独具风格的混搭风格。现在,镇上三千六百多口人,姓氏有一百四十多个,方言十几种,而老建筑,你可以看见徽式、浙式、赣式、闽式甚至西洋建筑的种种痕迹。
  浔里街上,我找到杨家大院,杨家曾是廿八都名噪一时的四大家族之一,如今这里头开了个家庭旅馆。屋主老杨,其先祖自清代便定居于此,到他,是第九代。杨家的发迹始自老杨的爷爷杨瑞球。杨瑞球当年拥有大片竹山,经营纸厂,生意做到苏杭。想必是江南一带的建筑、园林,曾深深震动过大商人杨瑞球,修建杨家大院时,他亲自设计,揉进了不少江南富庶地的建筑元素。
  浔里街不止一个杨家,金、杨、姜、曹四大家族的大屋沿街排开,占据了整条几百米长的老街。高大厚实的外墙、鳞次栉比的马头墙随处可见,天空往往只露出窄窄一缝。有的人家在大门里再加一道高墙,入正门后还要拐道弯,似乎是试图把纷扰的世界隔在家族之外,很难讲,这是否暗示着一种不够开放的心态。
  顺着老街,往万安桥,再过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枫溪桥,就到古镇的另一条古街枫溪街。这是旧时的商业街,店面林立,街尾就是连接廿八都和古驿道的水安桥。水安桥取 “岁安”之意,桥亭的护栏、窗阁皆镂空雕花,桥上建七间木结构廊亭,不像浙西常见的廊桥,倒更像西南少数民族的风雨桥。桥一头连接的古驿道已被205国道厚厚的水泥路面覆盖,只有清澈的枫溪水依旧从桥下过,千年不变。
  
  ・仙霞关・战与不战间的荣辱
  由驿站发展来的保安乡,如今的名声来自戴笠,这里是这位臭名昭著的特务头子的故乡。穿保安乡纵贯仙霞岭的这段古驿道,因保存完好、风景优美而被开发成旅游区。在这里,古道正式离开平原,向仙霞山脉深处蜿蜒而去。
  这段古道,在宋代(1172年)被铺上石块,“筑石路3600级,长约10公里”,在当时算规格很高了,称“七尺官道”。从山脚到第一道关墙的几百米石道,最宽处可以并行六人,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
  仙霞关是天造地设的雄关,峰回路转,步步皆险,除了前面的关门,其他方向都是绝壁千层。这惟一的通道上,仙霞关前后设置了四道关门,前两道对浙江关闭,后两道对福建关闭,确保进可攻、退可守,万无一失。从山脚步行十五分钟,是第一道关门,筑在一个狭窄山谷中,高6米、厚5米的关墙将两边山体联在一起,关前一块青石碑,上书:“东南锁钥”。
  1646年,清军以狂风暴雨之势攻福建,仙霞关是前线,守军人心惶惶。南明隆武帝派郑成功镇守仙霞关,郑整顿军纪,据险而守,以逸待劳。然其父郑芝龙觉隆武大势已去,无心抵抗,断绝了守军的粮草供应,又诱骗郑成功回漳泉省母,尽撤水陆防兵,仙霞关关门洞开,江浦驿道200里无一人防守,清军长驱直入,轻松攻占浦城。郑芝龙因此事与儿子决裂降清,可惜,他连自己梦寐以求的闽粤总督官印都没见到,就被挟持至京,15年后被磔刑处死。
  仙霞关不可谓不险,却并没有挡住蒙古、满清的南下牧马。1924年孙传芳长驱入浙、1927年北伐军北上,这里也都没有发生过激烈战事。直到1942年,浙赣会战中,日军沿浙赣铁路线推进,占温州、义乌、丽水、衢州,国民党第三战区主力转移到仙霞关与汪二渡一线,四十九军两个师由仙霞关入福建,布5道防线阻敌。日军两个师六七千人以火炮与毒气瓦斯进攻,然历10日、伤亡千人,仍难攻下,不得不悻悻而返。巍巍仙霞关终于实现了它镇守东南的使命,一雪前耻。
  
  ・清湖镇・花船再不见
  清湖古镇距喧嚣的江山县城不到5公里,却宁静如另一个世界。街道与老屋,都保存完好,老屋的雕梁与花窗间,仍透露着当年的富足,然而人迹,却稀寥到寂寞。
  走过“清溪锁钥”的小门楼,巷子尽头,老码头宽厚锃亮的大青石板伸到河水里。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华东著名的水陆中转码头。旧时,须江流入清湖,在这里和数条支流交汇,清湖码头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可通行十吨的木帆船。而它的下游是杭州,在那里这条小溪变成了一条大江,钱塘江。从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棉花、粮食、药材从杭州逆流而上,福建的布匹、茶叶、瓷器翻过仙霞山脉,在这里顺流而下,货物在这里汇集、流动,水面千帆竞扬,船上的桅杆“像箸笼里插的箸一般”。
  顺治年间,清湖镇“万商云集,百货星罗”,沿岸有造船厂14家,码头17个,南岸有盐码头、百货码头、山货码头、瓷器码头,北岸是竹木码头。船帮分绍兴帮、徽州帮、江西帮、福建帮、江山帮。从康熙十三年(1674),新上任的衢州知府王弘仁的对上级诉苦的文书中可见清湖码头的忙碌:“看得浙(江)省驿站,惟衢(州)郡为首冲。衢属驿站,惟江山为最苦。盖陆行者至江山而登舟,舟行者至江山而登陆。遇平常‘勘合’(官行凭证)‘火牌’(兵行凭证),夫船稍次者,犹可支持。若遇内差大人、藩下世子、暨投诚兵弁家口,出入浙闽,用夫动以数千,用船动以数百,实有万苦难支者。此江山县知县万里侯所谓:一县而当八县之差,一邑而代七邑之过。”
  那时,清湖上还漂着一种宽敞如舫、布置精洁的木船,身长数十尺,四周垂挂竹湘帘,内设雅座,另置罗幔寝帐的卧室。每船配两名女子,熟习丝弦、大小曲。这些被称做 “九姓江山船”的花舫,为陈、钱、林、叶、许、何、李、袁、孙九姓专营,外姓不可染指。相传这九姓为陈友谅的旧部,被朱元璋打败后,贬为贱民,永世不得上岸,渐渐发展出了这一特色产业,永世摇荡在水面,慰藉寂寞旅人。
  太平天国后,江山船的数目少了许多,到民国,政府查禁而绝迹。船娘们放下丝竹改习“芦鸟”(一种货船),跑起货运生意。清湖码头在三四十年代江山修通公路和铁路后还勉强维持了一段繁荣,直到清溪越流越浅、越流越窄,须江大桥建成后,连摆渡船也没有了生存下去的理由,清湖码头终于放下负重,彻底平静下来。
  
  TIPS
  ❶从福州北上福银高速,到南平后转205国道一路向北直到蒲城。平原地区的古道已被现在的205国道覆盖,而在山区中仍有保存完好的路段。沿205国道,可以到达古道上重要景点。其中,从保安乡到龙井村的仙霞关古道,从浮盖山山脚出发的枫岭关古道,都很适合两三个小时强度的徒步。古道徒步强度中等,需要注意的是鞋子一定要合脚防滑,备一件雨衣或冲锋衣,以防山区气候多变。沿途古镇有清湖、保安乡、廿八都、观前可寻访,重点推荐:江山的江朗山、保安乡的戴笠故居、廿八都的老建筑、浮盖山风景区、观前村的老码头与吊脚楼。
  ❷沿路只要不是黄金周,住宿一般没什么问题。保安乡和廿八都旅游业已比较成熟,各档次的旅馆都有。强烈建议住在廿八都老房子改成的家庭旅馆里,是个好体验,价格从五十到三十不等。
  ❸山区饮食口味偏重,以咸辣为主。廿八都的铜锣糕、熏豆腐,蒲城的豆腐丸、辣鸭头、风吹鱼干都是让人食指大动的特色小吃。如果季节对头,在保安乡和廿八都的路边小菜馆里还可以吃到许多你从没听说过的野菜野味。廿八都的笋干、豆腐干,浦城的桂花蜜、红菇,则都是好吃不贵的土特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