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刍议“读议讲练”教学模式与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刍议“读议讲练”教学模式与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2:35 影响了:

  摘要:“读议讲练”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模式以学生为重点,教师只是在指导学生读,启发学生议,组织学生练,帮助他们解决疑难,师生共同总结知识规律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文中首先对此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进行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读议讲练 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
  
  “读议讲练”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为核心,开创学生独立学习的新局面。本模式以学生为重点,教师只是在指导学生读,启发学生议,组织学生练,帮助他们解决疑难,师生共同总结知识规律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笔者认为“读议讲练”模式是对“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一份试卷复练”教学模式的扬弃,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好方法。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立足全面性。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均有所提高。第二,落实主体性。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使两者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三,体现可持续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最后达到由“学会”变为“会学”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的内涵
  读:就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观察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见困难就帮,不专心就讲,有心得就表扬。通过读,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学习材料。同时通过学生的悟性,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向情感领域探求知识的欲望。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自学方法,而且还锻炼了自学能力。
  议:就是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主动探讨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议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允许他们存在不同看法。教师更要用爱心激励基础差的学生,引导他们大胆探索、主动质疑、乐意质疑,使他们的认识结构不断完善和发展。议,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进行群体教育的好方法,同时对活跃课堂气氛、发展情感也有积极作用。
  讲:就是讲解、释疑,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和学生都可讲。学生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既可以反映出学生不解和误解之处,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综述能力,对学生思维、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好处。教师讲,要精讲,既要讲清重点、难点,又要讲得透彻、精辟;既要帮助学生解疑纠错,扫除认识上的障碍,又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探索方法、培养能力。
  练:就是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巩固知识和发展智能的途径。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应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形成性练习,如口答练习、笔答练习、实验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消化和活用所学知识的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审题能力、思辨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通过练可以反馈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练,对教师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吸收学生中的创见、做到教学相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读议讲练”模式的运用
  在运用“读议讲练”模式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科特点灵活运用。我的做法是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选准教法,使“读议讲练”在不同课型上侧重点各不相同。
  例如,讲“溶解度”时,我侧重于“读议练”。用下面的实验创设情境:(1)将较多的蔗糖(味甜)和极少量的小儿速效感冒灵(味苦)放入盛有同量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品尝。(2)将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盛有不同量的水和植物油中,让学生观察高锰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从而使学生进入角色,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力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接着出示阅读提纲:(1)什么是溶解性?(2)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3)为了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人为规定的条件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溶液处于何种状态?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初步建立和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我还出示了一定量的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对溶解概念中的四个要点加以理解,同时为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做好铺垫。
  如讲“化合价”时,我的主要精力放在精讲精练上。讲要讲在点子上,即讲清“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而这种性质又是其自身的电子层结构决定的”和“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练要练在关键处,不练就不能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总之,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真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这种模式的熏陶下,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得到了升华,思维受到了启迪,方法得到了培养,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获得的知识、方法、能力等,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渴求知识欲望的驱动下,教师带领着他们,从未知世界中探索得来的。
  (责编 张晶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