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信息化战争论文2000字 战争严冬里的五环人物
 

信息化战争论文2000字 战争严冬里的五环人物

发布时间:2019-02-10 03:40:58 影响了:

  编者按:奥运会是一场和平的体育盛会,体育健儿在公正、公平的赛场上展现自己的运动特长并向极限发起冲击。然而,当战争的严冬来临时,一些曾经或未来的奥运明星健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保卫祖国的战士亦或法西斯的炮灰。本文将介绍一些奥运明星在战争中的故事。
  
  库索辛斯基――从万米冠军到抵抗英雄
  
  1907年1月15日,雅努茨・库索辛斯基出生在波兰华沙郊区小镇的一个贫民家庭,因从小家境贫寒,生活沉重的压力使他每天要一边读书一边到离家较远的地方打小工,以换取微薄的工钱帮助家里维持生计。因时间紧张,他不得不在学校和打工地之间往返奔跑,天长日久,也使他锻炼出一副强健的身体和长跑本领。上中学时,他的中长跑天赋受到了学校体育教师的青睐,对他进行了专业的辅导训练,在天赋加勤奋的相互作用下,他的运动成绩进步很快,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跻身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行列,曾先后10次获得波兰中长跑项目的冠军,23次刷新波兰国家纪录。
  1932年7月,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25岁的库索辛斯基代表波兰参加了男子10000米长跑项目的比赛。当时,他所面临的强劲对手是世界长跑运动强国芬兰的参赛选手沃尔马里伊索・霍洛和劳里・维尔塔宁,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芬兰选手身上,认为金牌的争夺仍会象往常一样非芬兰运动员莫属。许多人所争论的仅是哪位芬兰选手会赢得冠军,其成绩会不会打破新的世界纪录。然而比赛枪声一响,身材矮小的库索辛斯基就如同离弦的箭,一马当先冲到了最前面,观看台上立刻爆发出一片欢腾,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位波兰选手选手能否拼到底最后夺冠深表怀疑。
  
  果然在6000米以后,库索辛斯基的脚越跑越感到不适,到后来竟疼痛难忍,原来,他因家境贫困,为比赛准备的廉价跑鞋竟然夹脚,钻心的疼痛伴随着他的每一步奔跑,使他的速度受到了严重影响,紧随其后的两位芬兰选手趁机超到了他的前面。但库索辛斯基忍着疼痛以顽强的毅力紧随其后,形成了三人你追我赶激烈较量的场面。到了最后一圈,忘记一切的库索辛斯基咬紧牙关,用惊人的爆发力发疯似的拼命向终点冲跑,将一个芬兰选手甩在了后面。在最后冲刺的紧要关头,他又以顽强一搏成功突破了另一位芬兰选手的战术阻挡,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以超前秒的优势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为波兰赢得了历史上第一块男子运动的奥运金牌。比赛结束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库索辛斯基双脚的血肉竟然跟鞋袜粘在了一起。他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扬。从这届奥运会开始,专门为各国运动员按名次设置了相应高低的授奖台,并为获胜者升国旗、奏国歌。库索辛斯基为波兰首次赢得了这样的荣誉,成为波兰人的骄傲。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对波兰不宣而战,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
  由于波兰仓促应战,德军很快就逼近通往华沙的掩护地带,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库索辛斯基脱下跑鞋穿上了军装,以对法西斯强盗的满腔仇恨加入到抵抗侵略者的战斗之中,先后参加了西布格河、维斯瓦河和桑河防御战等惨烈的战役战斗,他曾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以自己的长跑特长穿梭于各个战线传递命令,遭到空中敌机的“追杀”不久他又从步兵连调到新组建的机枪连,很快成为优秀射手并担任班长由于他作战英勇,在华沙保卫战打响后不久即被提升为排长。
  9月17日,库索辛斯基所在部队被德军包围,连队伤亡过半,连长也身负重伤,库索辛斯基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将连长背到了后方医院,随后又义无反顾地返回战场,战斗到9月21日,整个华沙完全陷入重围之中,但全体华沙军民拒绝了敌人的投降通牒,在武器弹药和食品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仍然继续坚持战斗,库索辛斯基自己也在激烈的战斗中连中两弹,被当地民兵送到战地医院抢救。虽然华沙军民已顽强抵抗德寇达20天之久,使德军第8集团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英法盟军的援兵却迟迟不见踪影。到了9月27日,孤立无援的华沙终于在悲壮的抵抗中陷落了。
  华沙陷落后的第二天,库索辛斯基在医护人员的救护下终于从多日昏迷中醒来,他悲愤交加,发誓要为祖国重新获得独立自由而战斗到底,伤口初愈后,库索辛斯基立刻加入了地下抵抗组织 为联络各地的抵抗组织,他们在华沙建立了一个名叫“雄鸡”的旅店作为抵抗组织的秘密据点,为各地的抵抗组织传输情报,转送人员和军火。然而,此时的华沙到处充斥着法西斯的白色恐怖,日子久了,“雄鸡”旅店因来往的抵抗组织成员过多,引起了盖世太保的怀疑。
  1940年3月26日,盖世太保发起了代号“非凡和平行动”的大搜查,大批荷枪实弹的党卫军和盖世太保突然包围了“雄鸡”旅店,库索辛斯基为掩护同志奋力持枪抵抗,在打倒几个敌人后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盖世太保在得知他的奥运冠军身份后惊喜若狂,采用各种软化手段,妄图从他嘴里获得地下抵抗组织的情况,并诱使他转变立场“为德国服务”。但盖世太保们打错了算盘,威胁利诱不断遭到库索辛斯基的严词拒绝。
  在盖世太保审讯室里,法西斯又用各种严刑逼他招供,但酷刑却丝毫不能使库索辛斯基在敌人而前低下高贵的头颅。三个月后,黔驴技穷的盖世太保决定处死库索辛斯基。6月21日,这位奥运会冠军、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英勇战士,带着遍身伤痕毫无惧色地走向了华沙郊外的刑场,随着行刑队的枪响,与他同时赴难的战友倒在了血泊中。此时此刻,仍不死心的盖世太保要他作最后的“考虑”,只要他“愿意合作”,马上就放他一条生路、面对法西斯匪徒的枪口,库索辛斯基没有任何软弱屈服的表示,严词拒绝了盖世太保的“挽救”,最后举起拷着手铐的双手,在奋力高呼“打倒罪恶的法西斯!波兰万岁!”声中英勇就义。
  战后,经过残酷战争洗礼的波兰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奥运会冠军和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他们以库索辛斯基的名字命名了华沙的一座文化公园和座体育场,并从195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库索辛斯基国际田径赛”,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奥运英雄库索辛斯基作为一个为祖国献身的英勇战士,将永远记载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辉史册上。
  
  帕德多克――血酒蓝天的奥运短跑骄子
  
  在1920年8月16日的第七届奥运会上,扣人心弦的男子100米决赛即将进行,随着“砰”的一声发令枪响,各短跑精英们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田径队的查尔斯-帕德多克这位体型略为“肥胖”的选手,由于起跑失误落在了后面,但他成功运用加速技巧迅猛超赶,在离终点还有几米的地方,他突然上体前倾、挺胸抬头,两臂像拨开一道屏障,身体如同猎豹似地跃向终点线,以10秒8的成绩获得金牌,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   帕德多克1900年8月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小酷爱体育运动,尤其擅长短跑,其技术特点是步频快、步幅大、加速动作好。由于他体型有些“肥胖”,被队友“尊称”为“肥鹅”,帕德多克总是毫不客气向开涮的队友予以反击,因为他凭着高超的加速和冲刺技巧,成绩屡屡超过队友,成为美国田径队的佼佼者。在8月16日奥运比赛的当天,帕德多克与他的冲刺成为各报刊竞相报道的头条新闻。他独创性的冲刺动作被世界田径专家誉为“豹跃式”冲刺,对后来的世界短跑运动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被许多人采用并流行了几十年。两天之后,帕德多克又在200米决赛和4×100米接力赛中先后夺得了4枚奖牌。在第七届奥运会以后的多次国际大赛中,帕德多克几乎是每场必胜,并多次打破数项世界纪录。虽然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和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他的成绩严重受挫,曾颇有个性地挂靴退出了赛场,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通过重整旗鼓强化训练,终于在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连夺100码(1码=0.9144米)、200米两枚金牌。
  二战全面爆发后,美国最终加入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行列,开始在国内积极整军备战,昔日的奥运健将帕德多克告别了田径场,传奇般地成为驾机飞上蓝天的空中勇士。他凭借自己出色的素质和天赋,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军人。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随着初期的胜利,日本狂叫要东取夏威夷,西进印度洋与德军会师。为实现这一战略企图,日本决定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
  在阿留申群岛防御战期间,帕德多克驾机与日军在阿拉斯加上空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搏杀。然而,由于日军“零”式战斗机的各种性能均优于当时的盟军战机,帕德多克和战友们所驾驶的F-4F“野猫”战斗机在交战中并未占到便宜,损失较大,
  就在美国军方为飞机性能大伤脑筋之时,日本海军的一架“零”式战机由于发生故障在阿库坦岛迫降,飞行员福冈在迫降中因折断脖子而死亡,但飞机却完整地留给了美国人。喜出望外的美国空军用3个月时间“解读”了“零”式战机的秘密,并很快总结出了对付“零”式战机的右滚翻战术,使“零”式战机的优势逐渐丧失。一天,帕德多克驾机在阿留申群岛上空与一架“零”式相遇,经过一套连续的空中动作后,帕德多克发现自己已被“零”式紧紧咬住,情况十分危急。于是他马上停止了习惯性的向左滚翻动作,改为急速右滚翻下滑动作进行转弯规避(而“零”式战机做此动作时别十分困难和危险)。此一招果然立竿见影,一下子就摆脱了追击,而倒霉的“零”式却因向右滚翻时突然空中停车,一头扎进了大海。
  6月初,日军在中途岛之战中遭到惨败,无奈地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让”给了“山姆大叔”。不久,美国研发生产出了性能优良的新型战机,帕德多克很快就驾驶这种绰号“泼妇”的新战机投入战斗,将多架“零”式送给了“海龙王”。与此同时,帕德多克还利用“泼妇”战机良好的俯冲性能,多次率领部下突袭敌岛阵地,打得“武士道勇士”们成了终日不出山洞的“地老鼠”,频频创下了骄人的战绩。到1943年7月,43岁的帕德多克已成为美军一位有很强实战经验的飞行大队长,率队参加了美军收复阿图岛和基思卡岛的战斗。经过猛烈的空中打击,美军以极小的代价收复了这两个具有战略价值的岛屿。7月21日,为配合美军地面部队向敌占岛发动新的进攻,帕德多克独自驾机前往敌军阵地上空进行侦察,不料在阿拉斯加上空与多架敌机遭遇,双方立即展开激战。帕德多克在击落击伤各一架敌机后遭到数架敌机的围攻,飞机不幸中弹起火爆炸,这位奥运明星血洒长空。战后,美国为了纪念这位奥运英雄的勇敢献身精神,将一艘新型军舰以他的名字命名。
  
  福斯克――曾是雪橇冠军的国际主义战士
  
  在反法西斯空战中牺牲的另一位美国奥运健将和长空英雄是比利・福斯克,他是1928年第二届冬奥会五人有舵雪橇冠军队和1932年第三届冬奥会四人有舵雪橇冠军队的主力队员,他在这两届奥运会上娴熟潇洒的雪橇技巧和表现,使其很快成为全美雪橇运动最受欢迎的明星,在随后欧美各国举办的雪橇比赛中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也使他结识了不少欧洲的朋友。
  二战爆发后,德军以其空中优势对英伦三岛发动了不列颠战役,远在美国的福斯克决定加入英国空军。由于当时美国政府还在奉行“中立主义”政策,福斯克只得独自前往英国参战。此时的英国空军在激烈的城市防空作战中损失很大,仅2周内就损失飞机300多架,100多名飞行员英勇牺牲。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当时的英国皇家空军只接受英联邦国家的人员,对英联邦以外国家的人一律“婉言谢绝”,让千里迢迢而来福斯克吃了个“闭门羹”。但这没有难倒福斯克,凭着他与欧洲朋友的人缘,没几天竟“神通广大”地搞到了一张加拿大的假身份证件,很快通过了审查,于1940年7月经过速成培训正式成为皇家空军601中队的成员,并很快投入到了抗击德国飞机入侵轰炸的战斗之中。
  纳粹德国占领西欧大陆之后,为尽快实现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决定继续发动大规模的空中攻势,彻底摧毁英国的防御体系和抵抗意志。1940年8月15日,德军出动轰炸机520架次,歼击机I 270架次,向英国主要目标全面出击福斯克所在飞行中队立刻与德军机群展开激战。
  在这次世界空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整天空战中,德机尽管占据数量优势,但空战能力却不及英军。福斯克和他的“飓风”战斗机群从德机编队上方向下俯冲,将德机密集的编队打乱,将一串串仇恨的炮弹射向德机。这次空战,英军以损失34架飞机的代价,取得击落德机76架的胜利。
  8月16日,福斯克和他的空中英雄们又一次成功地将800多架德机拒之伦敦之外,经过激烈的空中较量,以损失26架战机的代价取得了击落德机180架的胜利。然而,这次空战却成了福斯克的最后一战,他的“飓风”战斗机在攻击德军轰炸机群时,被两架德军战斗机死死咬住、随后在格斗中被敌机航炮击中起火。福斯克最后虽然以顽强的毅力把冒着浓烟的受伤飞机开回到机场降落,但却因伤势严重不幸于第二天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巴顿――从铁人五项走出来的四星将军
  
  1944年6月,随着二战规模最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实施,一位当年曾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获得现代五项比赛第5名的盟军著名战将再次踏上了欧洲的土地,他就是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
  时空倒回到32年前的1912年,奥运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在这届奥运会上,由射击、游泳、击剑、马术和越野跑组成的现代五项,经组委会主席瑞典维克多・古斯塔夫・巴尔克将军 的大力倡导首次成为奥运项目。这是一个检验军人和勇敢者军事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比赛项目,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军人的青睐。当时年仅26岁的美国陆军中尉巴顿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自费前往瑞典参赛。巴顿自青少年时期就酷爱体育锻炼,强健的体魄使其在后来的战争岁月里可以一连几昼夜不合眼,仍旧精力充沛地指挥部队连续作战:他对富有挑战性比赛项目更是情有独钟,每当有这样的体育比赛,他都想方设法观看或参加,并在竞赛中力争取得好成绩。这届奥运比赛,当时世界各国有43名选手报名参加,巴顿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展示军人素质和技能的绝好良机。比赛结果,瑞典选手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一举包揽了前四名的奖牌,而巴顿却凭借在游泳、击剑、马术、越野比赛中的优势,取得其它各国参赛选手中第5名的最好成绩。
  在本届射击比赛中,巴顿因数发子弹被判脱靶只得了第20名。赛后巴顿自感相当不公平,因为裁判认定这位仁兄的靶纸上弹孔有问题,因而将他有问题的弹孔不予计分,巴顿为此大喊“冤枉”:“两颗子弹穿过了同一个枪眼完全是有可能的!”这也使得他与原本可以夺得的金牌失之交臂。尽管如此,巴顿能够取得第5名这样的成绩也实属不易了:在完成300米游泳后,他已完全没有力气自己上岸,最后是被人用船钩从池子里捞上来;而当他跑完4 000米越野赛全程时,竟精疲力竭地一头栽倒在终点上,让全体观众着实为他拧了一把冷汗。虽然只得了第5名,但巴顿却是参赛选手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个,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巴顿在奥运赛场上的顽强表现,打动了当时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潘兴将军。这位美国陆军建设的奠基人和著名战将认为,一个标准的陆军军官首先应该是一个标准的斗士,而巴顿中尉在奥运会现代五项比赛场的出色表现,正是具备他所要求的品质。于是,巴顿很快被他招至门下,成为美国一战远征军总司令的上尉副官,后来又成为二战中的风云人物。可以说这届奥运会成就了巴顿。巴顿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也说:“参加第5届奥运会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荣誉,当时游完300米上岸后,我休克了。醒来后,我告诫自己一定要拼下最后一项4 000米越野赛。……后来我不但跑完全程,还得了奥运会这个项目的第5名,这才是我一生的骄傲、我一生的荣誉。”
  
  巴伐洛夫――从战斗英雄到捧跤冠军
  
  
  在百年奥运会的历史上,像前苏联巴伐洛夫一样取得显赫战功的冠军可谓屈指可数。他不仅是战争中冲锋陷阵、令敌人望而生畏的夺冠勇士和最后驾驭战车冲向法西斯老巢的卫国英雄,而且是战后勇攀奥运高峰、一举夺得古典式摔跤项目重量级冠军宝座的体坛精英。血风腥雨的战火砺炼,让他的肌肉更加强健、意志更加坚强、成就更加辉煌。
  巴伐洛夫1926年5月出生在莫斯科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家庭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他为缓解一家人生活的压力,很早就出来半工半读,一把24磅的大铁锤成了他参加社会建设的主要工具,为此,乡亲们曾亲热地称他为“大铁锤”。在苏联十月革命后的经济建设中,他因工作学习出色,多次受到当地共青团组织的表扬,也使他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锻炼出一副健壮的身体。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发动侵苏战争。巴伐洛夫在战争爆发后曾多次要求参军,但均因年龄太小未被批准、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他冒着敌机的疯狂轰炸,积极参加到抢救伤员和抢修防御工事的民防大军之中。到17岁那年,巴伐洛夫经过再三要求终于被批准参军,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他很快就随部队投入到了对法西斯的大反攻作战中。
  1943年8~12月,苏军组织了聂伯河会战,巴伐洛夫和战友们用反坦克枪和燃烧瓶先后击毁了数辆敌军坦克,接着又与突入阵地的纳粹党卫军展开了肉搏战。在几度易手的阵地上,有着1.84米身高优势、擅长摔跤的巴伐洛夫将凶恶反扑的法西斯匪徒个个摔在烂泥里,用冲锋枪和铁锤把他们送回了“老家”,成为让敌人望而生畏的“战神”战役结束后,他以出色的战绩跻身于2438名战功卓著英雄行列。不久,他又被上级派往坦克学校学习装甲兵技术。培训一结业,他便随新换装的强大装甲兵团参加了对法西斯的最后决战。在柏林巷战中,巴伐洛夫以准确的抵近射击,击毁了德军一个个街垒和坦克固定发射点,打得负隅顽抗的敌军抱头鼠窜,成功掩护了步兵战友把胜利的红旗插到了纳粹老巢的国会大厦楼顶。
  战争结束后,25岁的巴伐洛夫带着胜利的军功章复员回到了家乡,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和摔跤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次假日里,他与朋友路过莫斯科体育馆,看见摔跤运动员们正在做体能训练,他对朋友说自己的体能成绩与运动员相比并不差,朋友不信,他便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走进馆内就把100千克重的杠铃抓起来推举了好几下。这一举动博得了所有在场运动员的喝彩,也引起了一位教练员的注意。经过与巴伐洛夫的交谈,教练员马上表示愿意收这位曾经开着坦克冲进柏林的战斗英雄为徒,参加摔跤训练。作为业余摔跤手的巴伐洛夫刚开始成绩并不佳,但他以军人特有的毅力坚持训练,细心观察每个队员的摔跤动作,认真体会要领,反复进行练习,连节假日也从不中断训练。他还自费买票到处观看摔跤比赛,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使自己的摔跤技术很快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年之后,他就在全国性比赛中夺得了第三名。随着一次次比赛的成功,巴伐洛夫的技艺日臻完善,成为当时同级别的领军人物。在1956年11月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上,他以当年“战神”的特有气概力挫群雄,一举登上了古典式摔跤项目重量级冠军的宝座。人们称誉这位具有强烈军人气概的昔日卫国英雄是“开着坦克的摔跤霸主”。他在新的战线上又为祖国建立了新的功勋。
  
  朱卡林――走出集中营的体操健将
  
  前苏联另一位从战争走过来的奥运明星是著名体操运动员维克托・朱卡林,这位在纳粹死亡集中营的前苏军战俘,劫后余生后经过顽强拼搏,成功地在战后两届奥运会上获得11枚奖牌,为前苏联奠定了世界体操霸主的地位,把他从战士到战俘再到奥运冠军的生命奇迹,写在了奥运会的史册上。
  朱卡林1921年11月出生于乌克兰日丹诺夫的一个山城,从小热爱体操运动,上小学时就曾在家中小院里架起一副单杠练习体操动作。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基辅体育学校开始正统的体操训练,仅仅刚过四年,他便成为一名全苏走红的体操健将。正当朱卡林在体坛刚刚展露才华时,德国法西斯的入侵把他的希冀及梦想全部击碎。为了抗击侵略,20岁的朱卡林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毅然穿上军装走上了最前线,成为一名炮兵战士。
  苏联在战争初期频频失利。1941年9月,基辅战役严重失利,担任防御任务的苏军西南方面军被敌分割包围,部队 损失惨重。朱卡林所在部队也在一次次激烈的突围作战中伤亡大半,火炮全部被敌人摧毁,只得随步兵拼死冲杀,力图突出重围。不幸的是在最后一次突围战斗中,一发炮弹在朱卡林身边爆炸,巨大的气浪使他顿时失去了知觉,当他挣扎地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时,很快就被党卫军抓获,成为札达鲍斯捷尔集中营1049号阶下囚。
  在近四年的集中营生活中,朱卡林被折磨得骨瘦如柴,到了死亡的边缘。1944年,苏军由远而近的隆隆炮声不时传到了集中营里,眼看离结束铁窗生涯的那一天不远了。然而,凶残的法西斯在逃跑时也没“忘记”札达鲍斯捷尔集中营的战俘们。刽子手经过密谋策划,在逃跑的前一天将全部战俘驱赶到一艘驳船上,在船上安装了炸药,准备开往公海水域予以“最后解决”。然而当地的苏共游击队预先得知了这一罪恶阴谋,在船工的秘密帮助下,出其不意截获驳船,解救了所有的战俘。朱卡林又戏剧般地获得新生,重新拿起武器参加战斗。
  卫国战争胜利后,24岁的朱卡林回到了故乡,再次投入到他所热爱的体操运动之中。开始,他骨瘦如柴的羸弱身体几乎无力攀上双杠,但残酷战争的考验和集中营非人的特殊经历,使朱卡林以非凡顽强的意志很快恢复了高强度的训练,重新回到了体操赛场。1949年,年已28岁的朱卡林摘取了全苏体操冠军的桂冠,并最终入选了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的苏联代表队。1952年7月,31岁的朱卡林参加了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的体操比赛,一举夺得男子团体、个人全能、鞍马、跳马四枚金牌和吊环、双杠两枚银牌以及单杠第五名,成为这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这位劫后余生、青春已过的奥运冠军的传奇经历,让本届奥运会刮起了一股“朱卡林旋风”,使他成为世人关注的明星。
  时间又过了四年,已经35岁的朱卡林再次出现在墨尔本第16届奥运会赛场上,他赢得3枚金牌和银、铜牌各1枚。其中在最为激烈的个人全能金牌争夺赛中,朱卡林受到年龄比他小16岁、来自日本的体操名将小野乔的强劲挑战,但他以顽强的斗志成功战胜了对手,再次夺得奥运会男子全能金牌朱卡林有一句名言:“一个真正的运动员,首要的是要有顽强的精神。”靠着这个信念,朱卡林作为一名高龄体操运动员,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最佳的竞技状态;靠着这个信念,他夺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的竞争对手小野乔在赛后曾敬佩地说:“朱卡林这个人是不可战胜的!”为了表彰传奇英雄朱卡林的功绩,1958年,苏联政府授予37岁的朱卡林功勋运动员的光荣称号。朱卡林还荣获过列宁勋章,并著有《走向高峰》一书,总结了自己在运动生涯中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登上冠军宝座的经验,在苏联体操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西竹一和河石达吾――从奥运明星到军国主义炮灰
  
  在百年奥运的历史长河中,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和无数次地区冲突,使众多的奥运选手死于战火。而发动战争的罪恶之国不仅给被侵略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摧残了被侵略国家的奥运健将,而且随着战争机器的疯狂运转,也开始邪恶地吞噬本国的奥运精英,使一些奥运健将成为战争炮灰和牺牲品。二战中战死在硫磺岛的两位奥运奖牌获得者,西竹一和河石达吾就是其典型的悲剧人物。
  西竹一1902年7月出生于日本东京一户名门旺族,父亲西德二郎曾担任驻清朝公使,由于在处理义和团事件时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取得了中国茶叶的专卖权,每年获利巨大。由于家境富裕,西竹一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尤其喜欢新鲜事物和摆弄新玩意。1915年4月,西竹一进入日本著名的东京府立第一中学学习。第二年,西竹一突然违背父愿,转学到广岛的日本陆军幼年学校。在那里,西竹一对马术产生了强烈兴趣。1921年4月,西竹一进入陆军士官学校预科学习,毕业后被配备到骑兵第一联队实习。不久,他又进入陆军骑兵学校学习,在学校里,西竹一专心学习骑兵相关知识,苦练马上功夫,使自己的马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1930年,西竹一收到一位在意大利留学名叫今村的朋友来信,告诉西竹 当地有一匹好马,但性格暴躁,无人能够驯服,主人准备把它卖掉。因他得知西竹一正需要一匹好马,故特意写信约其来意大利“相马”。奇怪的是,这匹性格暴躁的马一见到西竹一,就立刻不停地用头蹭他的身体,表示强烈的友好。西竹一喜出望外,立马掏钱买下了这匹烈马。这匹法国出生、身高1.81米的烈马,除了西竹一之外,无人能够驯服它。由于马的额头上有一颗星形痣,西竹一便为它取名叫“天王星”。买下“天王星”之后,西竹一就经常带着它参加众多的欧洲马术比赛,人与马之间的磨合日益和谐。在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上,已是骑兵中尉的西竹一带着“天王星”参加了马术男子个人障碍赛。尽管日本因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的舆论谴责,美国国内的反日情绪高涨,但在赛场的10万多美国观众仍然被西竹一的精彩马术所打动,纷纷高喊“Baron Nishi(西男爵)”,为他加油鼓劲,西竹一最终获得冠军。这也成为西竹一人生最辉煌时刻。4年后西竹又参加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由于在比赛中意外落马,西竹一与奖牌失之交臂,最终仅获得马术障碍赛第6名。
  西竹一性格豪放,拥有丰富的国际阅历,和日本陆军的保守风格格不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他敢于藐视权贵,曾经因骑马飞跃长官的汽车而受到警告。他甚至对天皇至高无上的神权也表现出大不敬,在部队官兵列队向皇宫方向遥拜时,他竟连头都不愿低。按当时日军的规定,陆军官兵都要剃光头,西竹一却始终留着他喜欢的三七分的长发。由于他的名气太大,长官也奈他不得后来在硫磺岛,西竹一竟用岛上十分珍贵的淡水清洗他的装甲战车,受到守岛司令官林忠道中将的责怪。但对“钢铁战马”和赛马同样青睐的西竹一却不以为然,栗林拿这个“另类人物”也没办法,怒斥之后只得不了了之 由于西竹一对上峰一贯的“不敬”,致使他在军中一直受到冷遇,其军衔也被压得很低,直到硫磺岛开战前夕才晋升为中佐(校)
  洛杉矶奥运会后,西竹一由于获得了金牌,才没有被送往中国内地战场和1939年的诺门罕之战当炮灰,而是经历了几次调动,先后被分配到驻齐齐哈尔的骑兵第1联队、北海道的陆军军马补充部、驻牡丹江的战车第26联队任职。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失利,日军对战争炮灰的需求急剧增加,再也顾不得什么奥运冠军了,西竹一最终于1944年7月被调往太平洋战场硫磺岛在开往硫磺岛的途中,运输船受到美军潜艇的袭击,大部分战车都与运输船一起沉到了“大海龙宫”,使西竹一到达硫磺岛后成了一无所有的战车联队长。为了补究损失的战车,西竹一于同年8月又返回东京接收补充新战车。在短暂逗留的日子里,西竹一抽空看望了自己的 爱驹“天王星”。当听到“天王星”喜悦的叫声,西竹一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预感到再次前往硫磺岛是凶多吉少,便剪下了“天王星”的部分鬃毛,仔细包好放在自己的军服口袋里,随身携带留作纪念后来在硫磺岛上,西竹一也是整日穿着马靴,马鞭不离其手。
  1945年2月中旬,硫磺岛之战拉开帷幕,美军集中了2000多架飞机、800余艘舰艇和3个两栖陆战师共22万人发起了猛烈进攻。西竹一指挥的战车第26联队负责抗击美军的登岛进攻战前西竹一通过对硫磺岛地形条件的仔细考察,否定了守岛司令官栗林中将制定的对战车使用的传统战法,把补充到的22辆坦克当作固定发射点使用,并做了精心伪装。结果进攻美军一登陆就遭到“固定炮台”的猛烈轰击,伤亡达2 400多人。美军随即增调火力对西竹一的“固定炮台”进行了强力反击,经过一天多激战,才将西竹一的第26战车联队彻底“注销”了“户口”,战至3月25日夜,美军以死伤2.1万多人的代价完全占领了硫磺岛,日军守岛官兵3万多人除司令官栗林中将率少数残部突围外,其余全部“玉碎”。
  据史料记载,由于西竹一在奥运会上给美国人留下很好印象,在硫磺岛争夺战中,他还曾经下令把为数不多的药品用于救治美军伤兵俘虏,而不是像其他日军指挥官那样用砍头、剜心、竹签活活捅死等残忍手段将俘虏杀害,被美军认为是日军中具有现代人道主义思想的。“另类”。当美军将西竹一残部包围后,特地架起大喇叭进行劝降,但在疯狂的军国主义和武士道氛围中的西竹一根本无法左右自己,只得抱定“玉碎”决心和全体官兵最后战死在硫磺岛上。到3月17日,西竹一音信全无。据有关资料推测,其具体战死日期和原因有三种可能:一是在3月饼日和副官一起用手枪自杀:二是在3月21日拂晓率部突围中被美军机枪扫死:三是在3月22日与残部发起“玉碎冲锋”时战死,时年42岁。按照日军有关规定,西竹一死后自动晋升一级,最终军衔为陆军大佐(校)。
  据战后日本有关报道,西竹死时身上还保留着从“天王星”身上剪下来的鬃毛,而“天王星”在西竹一死后不到一周,也莫名其妙不吃不喝倒地而死,仿佛追随主人去了。2006年底,美国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根据栗林中将的家书集拍摄了电影《硫磺岛来信》,对硫磺岛之战和西竹一的战死情节作了艺术的再现。
  战死在硫磺岛的另一位奥运奖牌获得者是河石达吾,他与西竹一同期参加了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12年后他又十分巧合地与西竹一同时调往硫磺岛。
  与西竹一相比,河石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大的闪光点。他于1911年12月出生在日本广岛县江田岛市一个平民家庭,进入中学后,开始在游泳方面显露出才华。中学毕业后,河石考入了著名的私立庆应大学,并在水泳部表现活跃。上大学三年级时,河石被选入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日本代表队。在奥运会的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中,河石的成绩平了奥运会纪录,与第一名仅相差0.4秒,获得了银牌。而在此之前的奥运选拔赛上,河石的成绩并不突出,仅名列第5名。选拔赛结束后,他觉得自己入选的希望很小,竟毫无信心地在结果发表当日跑到了一家酒吧消遣,直到在酒吧的收音机广播中得知自己被选中后,才匆忙赶往发布会现场接受入选证书。
  从奥运会归来后,日本代表队受到了日本国民的盛大欢迎。河石小学时的班主任在得知河石获得银牌后,为了在第一时间赶到邮局给自己的学生发送贺电,竟骑着自行车在山路上狂奔了8公里。1933年夏,河石返回故乡,接受了江田岛海军学校的邀请,担任该校学生的游泳指导。不久,随着日本在中国战场的不断吃紧,河石被应召入伍,随广岛步兵第11联队开往了中国,提心吊胆度过了4个年头。在不少同伴变成一盒盒骨灰“魂归故里”后,河石总算保住性命退役回到了日本,并晋升为少尉军衔。不久,他结了婚,在神户安置了新家,过上了盼望已久的普通而安宁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1944年6月末,随着日军在各战场步步吃紧,一纸征召命令再次把他送到了“大东亚圣战”前线。深知战场险恶的河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临行前对送行的嫂子说:“这次去恐怕我也没办法活着回来了。我走后,其它的事情就有劳您费心了”。
  同年7月,河石以陆军中尉的身份被编入驻扎在广岛的独立混成第17联队,随后便被调往太平洋战场。河石所在的第3大队被派到硫磺岛,用以增强防守力量,以抵御美军即将发起的大规模进攻。第3大队除大队长藤原少佐外,其余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兵”和三四十岁的预备役“胡子兵”,有的人甚至是被军队征召5次的“五进宫”的“老头兵”。仗打到连老人小孩都要上前线的地步,河石深感日本可谓“气数已尽”。第3大队于7月15日前后在硫磺岛登陆,登陆后,主要负责栗林司令部和硫磺岛北部地区沿岸要地的防卫。当时,日军在硫磺岛北地区的总兵力为陆军3 500人,海军1700人,大队长藤原少佐兼任北地区队长。由于河石在国内有较大名气,又在中国战区的生死线上服役多年,因此藤原少佐没有把他派到一线去领兵作战,而是作为自己的副官留在指挥所里,负责大队日常事务和文件处理及对外联络。
  第3大队登陆后,立即受领了在栗林司令部周围和硫磺岛沿岸要地构筑防御阵地任务,官兵们在炎热的天气和恶劣的施工条件下不分昼夜地抢构工事。干到同年9月,由于痢疾、中暑和高强度施工作业,导致第3大队大批士兵患病住院,到12月末,整个硫磺岛守卫部队的非战斗减员达3 000多人。河石也在此期间得了肠道炎,在野战医院趴床2个多月。1945年初,河石曾经给家人写了封信,但没能被送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人手里。因为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自出生以来,首次度过这样炎热的正月”,结果被宪兵部门审查认为可能泄露军事机密而截留。
  美军进攻硫磺岛后,河石所部与攻入北部机场的美军进行了几个回合的殊死搏杀。日军用高射炮平射击毁了不少美军坦克,迫使美军每天只能前进4米,而日军的伤亡也大幅增加。然而日军没支撑几天弹药就消耗殆尽,在美军不间断的猛攻下死伤惨重,连赶来增援的西竹一战车联队也损失大半。3月10日,第3大队在北部机场的核心阵地被美军割裂合围。经过3天惨烈激战后,河石所在的第3大队全军覆灭,全大队405人中仅有10人幸存下来。而负责进攻北地区的美海军陆战队第5师仅在3月10日的战斗中就阵亡600人,重伤1 600多人。战至3月19日,美军才相继彻底攻占硫磺岛北地区的日军机场和战术要点。
  硫磺岛血战之后,河石达吾也是音信全无,最后被确认战死,时年33岁。河石与同期战死的西竹一及其他日军官兵一样,没有确切的阵亡日期,在战死公报上仅注明为“3月17日,硫磺岛战死”。后来也没有资料可以证实他的具体死期和死因。按照日军的惯例,身为中尉的河石战死后,其军衔自动晋升一级,最终军衔为陆军大尉(上尉)。在二战血雨腥风的年代里,日本这两位奥运会“明星”在军国主义的毒害和驱使下,被投入到一场害人害己的“圣战”中,最终成为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炮灰。
  
  编辑 秦 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