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北方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水稻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水稻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9-02-15 03:46:55 影响了:

  摘要 北方水稻生产用水与城市和工业供水矛盾很大,特别是干旱年和每年的枯水季节矛盾尤为突出。因此,特对北方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北方水稻生产可以通过采用水稻旱育苗、整地泡田、利用桃花水、节水灌溉等环节达到节水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我国北方水稻生产用水有三大特点:一是大部分稻田靠水库供水。二是用水高峰期集中在5~6月枯水期,即稻田泡田插秧阶段,该时期用水量大约为水稻全生育期的1/3。三是水稻的主要产区也是工业集中的地区,而且工业和城市用水也主要靠水库供水。由此不难看出,水稻生产用水与城市和工业供水矛盾很大,特别是干旱年和每年的枯水季节矛盾尤为突出。因此,种植水稻时必须采取相应的节水栽培技术,保证水稻稳产增产。用有限的水资源,确保现有水稻种植面积,并尽可能减少灌溉定额,节省出更多的水资源以确保城市和工业用水已成大势所趋。
  
  1育苗节水技术
  
  育苗移栽是我国采用最广泛的水稻栽培方式,培育壮秧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之一。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和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所迫,水稻的育苗技术不断发展,水育苗逐步被旱育苗所取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干旱,泡田插秧期用水极度紧张,威胁到水稻生产。鉴于水稻旱育苗技术已经成熟,并不断地完善,水利部门果断决策,逐步停止苗期供水,以保证水稻泡插期用水。从此,水稻旱育苗、软盘旱育苗、庭院旱育苗等新技术得到飞速发展。90年代开始又引进和创造推广了高台营养钵旱育苗、钵盘旱育苗、无纺布覆盖旱育苗技术,用种量仅150g/m2左右,用水量300~450m3/hm2,苗龄30~40d,质量健壮,水稻单产高达7 500~10 500kg/hm2。
  
  2整地泡田节水技术
  
  实施“三旱”整地,即旱耙地(或旋耕)、旱起埂、旱整平,整地泡田一条龙作业是水稻耕作节水栽培的重要举措。经过“三旱”整地的田块,土块细碎,田面平整,泡田水层浅,一般泡田水层只需50~60mm, 比常规泡田水耙地减少水层深2/3左右;而且泡田速度快,历时短,只需浸泡3d左右,就可拖平插秧,泡田灌水时间可缩短1/2。
  “三旱”整地便于集中放水、集中泡田、集中插秧,缩短泡田期、缩短插秧时间,既减少了泡插期的水面蒸发和渗漏损失,又相对延长了水稻本田生长时间,为壮苗、早抽穗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水稻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辽宁省“三早”整地面积逾45万公顷,是我省稻田综合节水灌溉重要措施之一。
  
  3充分利用桃花水
  
  北方地区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河道流域内地面冰雪及河床冰层融化,河流产生春汛,俗称桃花水。我省辽、浑、太三大河流一般开河时间为3月底左右,尽管其上游修建了许多水库,但在3~4月春汛径流仍然很大,是水稻育苗及泡田插秧重要的补充水源。利用好这些水源,对缓解春季稻田泡田高峰期用水紧张矛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利用桃花水的主要技术措施:通过坑塘、泡洼及平原水库引蓄起来,也可充蓄引水干渠和排水干沟,做到闲水忙用,以补充稻作期育苗、泡田和插秧用水。
  
  4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
  
  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制度是浅水灌溉与湿润反复交替,管时落干,浅、湿、干灵活调节的间歇水稻栽培灌水模式,是北方一季粳稻几十年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高产灌溉制度模式。该模式依据土壤质地、地下水位高低、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育期不同阶段,又分为强度间歇灌溉与轻度间歇灌溉两种基本模式。
  
  4.1灌溉原则
  为节约宝贵水资源,充分提高水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应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总的原则是:带水插秧、浅水返青,浅湿分蘖、够苗晾田、过旺烤田、中水护胎、干湿抽穗、寸水开花、浅湿灌浆、湿润壮粒、黄熟落干、干田收获,做到浅、湿、干结合,后水不见前水。雨量过大导致水层过深时及时排水,切实做到少灌水,晚断水,重视灌浆养老水,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养叶、以叶增粒”的目的,在以井水灌溉为主的地块,做到勤换水口,避免进水口持续低温产生的贪青晚熟和生长量不足等现象。
  
  4.2各期的水层管理
  (1)前期。移栽后的返青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一旦水分不足,就会使缓苗时间延长,影响分蘖早生快发。因此,除抛秧田外,移栽后立即复水。秧苗返青良好的标志是栽后第2天长出新根,叶色不褪绿,原有叶片不枯萎。返青水层应保持在3~5cm之间,过深就容易淹下部叶片,降低泥温,影响发根和分蘖。盐碱偏重地块可适当加深水层,但也不要超过5cm。
  返青后立即将水层撤浅至3cm以下,这样可以提高水温、泥温,克服早春气温偏低不利于分蘖因素,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数量,并使分蘖节位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照,有利于长根和早分蘖。
  保水性好的稻田,如果分蘖后期长势偏旺,可以适当排水晒田,抑制稻株对水分、养分,特别是氮的吸收,控制无效分蘖。晒田尺度是田面出现裂纹,稻苗根际发出新根。保水性能差、盐碱地及长势不足的稻田不可晒田。
  (2)中期。此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对水反映最敏感时期。这时干旱缺水将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因而必须保持田间水分充足。但水层也不能过深,因为这时期也是水稻拨节期,深水会使稻株下部节间变长,引起后期倒伏。综合这些因素,再考虑节水,中期水层管理要求是浅、湿间歇灌溉。也就是灌1次3cm左右的浅水,等到水层自然落干至田面无水但人入田脚窝略汪水时再灌第2次水,如此反复。
  (3)后期。抽穗开花期间保持3cm以下的浅水层,以增温保湿,促进开花受精,提高结实率。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方法。具体做法是,灌1次浅水,自然落干后,再灌下1次浅水。进入蜡熟期,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也就是灌1次浅水,自然落干时间比灌浆期适当延长,然后再灌下1次浅水。为了防止早衰,后期不宜断水过早。要视土壤情况,在收获前7~10d逐渐落干水层。盐碱地块更不能早撤水。
  
  5参考文献
  [1] 陈春生.水稻旱育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8):7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