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绵阳青年广场 青年广场
 

绵阳青年广场 青年广场

发布时间:2019-04-06 04:38:23 影响了:

  “补牢”  以外的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听多了,脑子里就加了一根弦。耳边常是这样的告诫:“要加强防范意识。”家中被盗,一定是因为没装防盗门;汽车被劫,一定是没装防劫器;钱要放在内衣兜里,夜路是走不得的。由此推下去,我们的罪过是大大的:被抢了,是因为没看出来贼在盯着你;被打伤,是因为你没穿戴整齐的盔甲……于是有点本末倒置的事就自然而然发生了;我们很乐于被关在如牢笼一般的防盗门里,仿佛在与小偷演出《智斗》,贼高一尺,我高一丈嘛。如此这般,坏人的存在虽不能说是天经地义,也该是顺理成章了。我想,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杜绝犯罪还是应以防为辅,以治为主,牢是要补的,但更该做的是打狼。
  沈阳 刘飞
  给城市洗把脸
  近几年来,各地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可是用不了多久,这些“新面孔”在风吹日晒雨淋烟熏之下,都变得气色不佳:居民楼的阳台成了旧物仓库,杂乱的霓虹灯广告牌挂满灰土,所有建筑的颜色都趋于一致—灰蒙蒙的。城市的景观,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市民的精神风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难让人体会到现代都市文明的气息。
  大家动手,让城市“就在我身边露出笑脸”。
  北京 孙立
  另有原因
  原因很简单:她说她的父母极力反对,嫌我家里穷又是工人。我们是在她的哭泣声中分手的。
  一气之下我辞职下海,折腾了两年,总算挣了一些钱,有一天,突然萌生了报复的念头。于是我穿着笔挺,提着许多礼品,按响了她家的门铃。一番客套之后,我开始向她的父母吹嘘自己现在如何体面,如何有钱,最后以刻薄的语气说:“当初二老若同意我们的婚事,也许现在我依然是穷光蛋,今天特地来谢谢你们。”
  我正在暗自得意,二位老人却愕然:“你们谈过恋爱?她怎么从来没说过!”
  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刘永军
  军训
  夜半,紧急集合。忙乱之后开始了急行军,队伍中我睡意犹存,上下眼皮不断地打架,于是干脆抓着前面人的背包,闭起眼睛,边走边睡,突然有人喊:“谁的帽子?”月光下,我睁开眼睛一看,路边果然有一顶帽子,夜间紧急集合,手忙脚乱中丢三落四的事常有,因此,我不加思索跑上前,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抓……
  至今,同学也没弄明白,当时我为什么抓了帽子又丢下了。
  至今,我也没敢告诉他们,那次抓到的是一摊新鲜的牛粪。
  南京政治学院 林风谦
  机关算尽
  大学时女友一直若即若离,我则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表现。期末考英语,机会来了!英语是她的弱项。考试的时候,我坐在她前面,一次次地向她展示答案。在两位监考老师的眼皮底下,我过于夸张的动作终于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立即退出考场,成绩记零分。”“我真不明白,你想让她看什么?”直到我站在教务处主任面前时,仍被一种“英雄救美”的悲壮所感动着。主任的下一句话把我的兴奋打到了爪哇国,“你是A卷,她是B卷,题根本不一样!”
  海南 夏亮
  高抬贵手
  广告公司的先生们:全体成语向各位求情,放我们一马吧!别再给我们进行器官移植了。我们的几个好兄弟现在已是面目全非了,您作洗衣粉的广告,我们就“衣衣不舍”,您作药的广告,我们就“咳不容缓”,运动鞋广告有“步步为赢”,首饰广告有“人人爱戴”,更有美容器的“蒸先孔后”,杀虫剂的“默默无蚊”,还有“天尝地酒”,“一举成明”……说实话,我们都有些搞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了。若回想一下,大约第一次与你们合作是在30年代的上海滩,牙刷的“一毛不拔”成了成功广告的经典之作,想起来现在我们也感到骄傲。可万万没想到,在“实行三包、誉满全球”技穷之后,您又拿我们开刀了。得,不敢再说了,又有一位老兄摩拳擦掌,要让我们“面目全飞”了。
  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大学 李其红
  编读快递
  郑州铁路机械学校 黄小英:老编,你们有些偏心眼儿,好不容易有一个想着可以和平时那帮涂涂写写的死党们一扬风姿的“校园迷彩”栏目,却又因“反映大学生生活”七个字被拒之门外。唉,我们中专生在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夹缝求生存也不容易,为别的世界遗落,我们认命了,《中国青年》也把我们屏弃于门外,好残酷!
  明明“青年广场”就开放着呢,没走对路,却说我们不热情,那么武断,好残酷!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 张晓宇:
  没想到《中国青年》成长得如此之快,在短时间内不仅出色地解决了“老大难”的问题,而且真正地作到了从善如流,每一个栏目都是那样生机勃勃,每一篇作品都充满时代气息。
  谢谢!可毕竟七十几年的刊物了,“成长”一词不妥,“面目一新”怎么样?
  读者朋友,很高兴与你在“青年广场”上相识!
  我是“青年论坛”和“军旅情怀”的栏目主持人彭明榜。
  如果你偶尔在杂志上看到有个叫“旁木”的人喜欢写些小人物的故事和感情,那就是我。
  10年前,我在黔南的一所农村中学教书,也曾是《中国青年》杂志的一名读者,被这本杂志的许多文章感动过。我对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作为本刊现在的编辑,我的心其实和你很近。
  小档案:1964年生于黔南涟江边上一个叫“马脚印”的小山冲,在农村中学和省委党校教过书,以后戴上了博士荆冠,成为《中国青年》杂志社会生活部的编辑、记者。
  作为统稿人,近期推出《中国青年》杂志增刊《血色记忆——中国抗日战争风云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