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脑海深处的农村公共食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
 

[脑海深处的农村公共食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

发布时间:2019-04-15 04:13:40 影响了:

  年近古稀的我,梦中时常浮现出那个特殊年代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在1958年掀起的“***”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全家5口都成了光荣的人民公社社员。秋季,我们生产队开天辟地办起了两个能供百余人吃饭的公共食堂。饭堂里整齐摆放着从各家各户收回来的大桌子、长条凳子、锅碗瓢盆。社员下决心办好食堂,他们说:“食堂一枝花,决心办好它,不怕风吹和雨打,食堂就是我的家。”食堂的外墙上用浓浓的红油漆书写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是桥梁,共产主义是天堂”等大幅标语。
  那时,社员们不但在公共食堂吃饭,甚至连开水都在公共食堂打。食堂刚开张时,我们就像过年一样兴奋,食堂用大锅大灶煮饭做菜,饭菜品种多、质量好、干净卫生,数量充足,伙食相当好。一到吃饭时间,整个食堂内外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人们争先恐后用自备的小木盆、大斗碗随意添饭、添肉、添菜吃。过年时,食堂办起“九大碗”,点起煤气灯,社员们个个吃得嘴角流油、红光满面。吃饱了,有些人还打包带点食品回家。农忙时,炊事员还把饭菜直接送到田边地角,供应劳动者。
  公共食堂最显著的特点是吃饭不要钱,只要是公社社员,无论本社的还是外来人员都可以随来随吃,食堂开流水席。除担负社员的伙食外,公共食堂还具备政治学习、文化交流、娱乐等功用。
  但好景不长,大概到了年底,由于粮食减产,国家的征购任务增加,再加上其他原因,公共食堂的粮食、蔬菜越来越少,难以为继。后来,我每次去食堂打饭,就只能打半盆用玉米面加水熬成的面渣回家供我们四兄妹吃,每人分一小碗。这样的面渣也没吃多久,食堂就开始供应细糠、玉米面、麦麸子加菜叶子煮成的清汤寡水糊糊,且数量很少,我的肚皮经常饿得咕咕叫。
  后来,我有幸上了大学,通过学习,才知道农村公共食堂是人民公社和***的一个重要产物。当时的农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昼攻夜战,大规模修水库、修堰、修路等,要求全体劳动力集中劳动、集中吃饭。人民公社平调了社员的基本生活资料,把当时各家各户的粮食、猪全部交给集体,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为了做到人员管理上的军事化、生产行动上的战斗化,公共食堂就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而自然诞生了。应该说,当时要求开办公共食堂的初衷是正确的,可以解放妇女和劳动力,全力以赴从事生产。如果完全按照初衷来办食堂是可行的,也能办好。
  但是,那时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一是社队经济基础脆弱,自筹能力差。二是群众基础差,群众思想觉悟低,吃饭不定量、不要钱,造成粮食严重浪费。三是制度缺失,管理不善,集中起来的粮食、厨具、牲畜和财产大量流失、损耗。
  1961年6月,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明确规定,生产队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至此,公共食堂走下了历史舞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