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1例重症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溶血尿毒综合症
 

1例重症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溶血尿毒综合症

发布时间:2019-05-13 03:49:06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R7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50-01  【摘要】:溶血尿毒综合征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发病凶险。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治疗护理过程。认为全面、有针对性的观察护理,尤其是协助医生做好血浆置换,帮助患儿度过危险期,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护理、儿童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是以微血管内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衰竭三联征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症候群。根据其发病的前驱症状(腹泻),HUS分为典型HUS(D+HUS)和非典型HUS(D-HUS)。D-HUS较D+HUS临床症状重,易于反复且预后差。如不积极治疗,病死率40%,有80%患者可发生肾功能不全[1]。近年来由于综合疗法特别是早期血液净化的应用,病死率已明显下降。2011年2月,本科室收治1例重症D-HUS患儿,综合疗法联合血浆置换术,患儿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3岁2月。因“尿色改变1天”收住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软,心肺体检无殊,腹部平软,上腹部有压痛,肾区无扣击痛,右下肢皮肤可见散在针尖样出血点,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53*10^9/L,红细胞计数3.27*10^12/L,血红蛋白61g/L,血小板计数4*10^9/L。尿常规:潜血+++,尿蛋白++++,红细胞计数170个/ul,白细胞计数10个/ul。生化五类:总胆红素113.1umol/L,直接胆红素8umol/L,间接胆红素105.1umol/L,谷丙转氨酶25U/L,谷草转氨酶82U/L,肌酐94.1umol/L,尿素14.94mmol/L,乳酸脱氢酶2081U/L。入院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神志不清、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住院期间予血浆置换、人工呼吸机支持、禁食、抗炎、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输血制品及静脉营养治疗。16天后患儿病情稳定出院。出院第6个月电话随访患儿家属,患儿身体状况良好,正常上学,本院门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2 护理
  2.1 溶血危象的观察与输血的护理
  急性溶血时可有严重的腰背和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面色苍白、黄疸,更严重者有周围循环衰竭,由于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细胞坏死、管腔堵塞,最终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本例患儿急性期尿液呈红酒色,未出现严重周围循环衰竭。尽管如此,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重视患儿的主诉。(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T、P、R、BP的变化。(3)留置导尿,密切观察尿量、尿色的变化。(4)及时留取血标本,监测血常规、血气、肝肾功能的变化。处理:(1)4:1注射液500ml+5%碳酸氢钠70ml碱化尿液。(2)输血的护理:严格控制输血速度,4h内缓慢输入,同时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该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测定:总免疫球蛋白E>400IE/ml,提示患儿明显存在过敏状态。该患儿在输红细胞悬液时出现双下肢大片荨麻疹,予地塞米松7mg静推,停止输血后皮疹缓慢消退。以后输血前应用地塞米松,未发生输血反应。有文献报道抗球蛋白试验阴性的患儿可直接输红细胞悬液,而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患儿为了避免带人过多的补体和抗体,加重患儿自身红细胞溶解,则应输洗涤红细胞[2]。
  2.2 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HUS患儿存在代偿性纤溶亢进倾向及血小板减少,易出现全身各部位出血,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酶谱,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观察皮肤黏膜、消化道、颅内等各个系统的出血情况。本例患儿入院时皮肤可见出血点,血小板4*10^9/L,住院期间出现腹痛加剧、呕吐、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洛赛克制酸,施他宁止血,输血小板治疗,出血得到了控制。禁食期间,全胃肠道外营养: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水溶性维生素、电解质、矿物质等全合一静脉营养。患儿入院第4天突然神志不清,谵妄,怀疑颅内出血, 头颅CT检查未提示颅内出血。尽管如此,仍需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肌力、肌张力等。
  2.3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观察护理
  准确记录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少尿期控制液体入量,遵循量出而入原则。本例患儿在ICU治疗期间,尿量在1394-3200ml之间,每日出入量达到平衡。有文献报道:无尿期>7-10天,易发展为慢性肾衰,非无尿组中92.5%肾功能完全恢复,预后显著好于少尿组[3]。每日检查血气,机械通气治疗期间Q8H监测血气,血K + 2.4-3.4mmol/L,血Na+ 132-134mmol/L血Ca2+ 0.82-0.88mmol/L,提示低钾低钠低钙血症,及时静脉补钾补钙补钠治疗,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电解质的紊乱考虑与长时间禁食、引流液丢失、尿量多以及血浆置换术等有关。
  2.4 血浆置换的相关护理
  血浆置换被认为是HUS最优的治疗方法,资料显示HUS有效率为59%~90%[4]。本例患儿在发病第5天、第7天行血浆置换术。
  2.4.1 穿刺针型号的选择、血管通路的建立。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务人员进行血管通路建立。该患儿机械通气时已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镇静镇痛,但ARROW14F单腔针较粗,穿刺时会引起患儿烦躁、扭动,可以适当增加枸橼酸芬太尼的速度和量。良好的镇痛减少了对抗,有利提高穿刺成功率。
  2.4.2 抗凝剂应用。儿童血浆置换首剂肝素用量是0.5-1mg/kg,对于HUS的患儿,血小板消耗及血小板瀑布反应活化,易引起出血,本科室选用0.3-0.5mg/kg,本例患儿用生理盐水5ml+肝素1250U静脉推注。置换过程中用生理盐水50ml+肝素12500U静脉泵1ml/h维持。
  2.4.3 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理。(1)过敏反应:由于短时间内大剂量异体血浆输入,易致过敏反应。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针7mg静脉推注。置换过程中,仔细观察患儿,没有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寒战、高热等过敏症状。(2)低血压的预防:低血压是血浆置换治疗中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12%[5]。D-HUS与D+HUS比较,小动脉病变突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系膜细胞增生均较D+HUS显著,会出现类高血压改变。本例患儿住院期间血压稳定,未出现高血压,血浆置换时,血流速从60ml/min 逐渐升至100ml/min,置换前、置换开始后15分、1h、置换结束后监测血压99-108/68-75mmhg,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发生低血压。(3)枸橼酸钠反应:冰冻血浆中有枸橼酸钠,与患儿体内的钙离子结合而易至低血钙。出现颜面、口周、四肢麻木,严重者喉头水肿,抽搐等低血钙症状。该例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血浆置换结束后复查血气提示低血钙(0.84mmol/L),遵医嘱10%葡萄糖酸钙针20ml稀释后缓慢推注。补钙结束复查血气,血钙升至1.35mmol/L。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