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运用创新思维,优化作文教学_创新思维的例子
 

运用创新思维,优化作文教学_创新思维的例子

发布时间:2019-06-12 04:27:16 影响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而作文教学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健康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生动的个性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在写作活动中就是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材料,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构思巧妙,语言富有个性。在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呢?
  一、观察力的培养——于平凡、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鲜
  观察力是写作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就是认真仔细地审视。作文的素材都来自生活,可是学生在写作中却感觉无材可取,这主要是平时对生活缺乏认真观察所致。
  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学生往往写不出新意来。于是我让学生利用周末仔细地观察,并作了如下的提示:母亲见到你时的表情,听你汇报在学校表现时的言语神态,为你洗衣、做饭、送你出门时的动作;不妨再把母亲以前的照片拿出来与现在比较,体会母亲变化背后的感情……结果这次作文出乎意料的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经过仔细地观察,会发现很多东西被自己忽略了。于是,他们重新体会过的感受写出来就使得文章生动了,因为它不再只是一个骨架,而是有了丰满的血肉,变得鲜活起来。
  二、想象力的培养——于想象中激发独创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样,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写作中的独创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多数学生习惯于把课本和老师讲课的内容作为准则。我们要帮助学生打破这种心理状态,敢于对课文以及老师的话提出疑问。十几岁的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应该把他们的这种潜力挖掘出来。首先,是要给学生提供大胆想象的空间,创设多种想象作文的训练形式。如在看完一幅画或者听完一首乐曲之后,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读完一篇故事后,进行合情合理的续写或者改写;还可以将古诗写成一篇文章,对历史故事进行新编;也可以虚构故事,可以写童话,亦可以写小说;更可以对未来进行奇思妙想……凡此种种都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彰显自己个性的作品。其次,是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予充分的肯定。青少年都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所以,对于他们丰富的想象,甚至于不太合理的想象,都应给予有价值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以满足他们“自我肯定”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创造的积极性。
  三、表达能力的培养——于质朴中见新奇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文章的载体。文章要出新意,所运用的语言也必须个性化。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奇妙的大千世界。所以,老师应在培养学生表达的独特性上下工夫。语言创新可以从遣词的生动新颖、造句的灵活多变、修辞的广泛应用及题材的富有深意等方面下工夫,使作文的语言于平实质朴中见新奇。
  用词准确是对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有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它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人们应苦心探索,非要找出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因为搜索困难随便用一个词来搪塞了事。这告诫人们:写作时一定要对用词加以选择,而在准确的同时,不妨大胆追求奇特性。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被证明,“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安石用一个“绿”字把春天的江南表现得一派生机盎然!所以,词语的灵活搭配也需要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平常的事物写得形象动人。
  造句的灵活多变常常表现为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等多种形式的选择以及语序的不同安排上。“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鲁迅先生正是采用了定语后置、结构短小的句式,才把祥林嫂的悲惨境遇刻画得淋漓尽致!
  修辞的广泛运用可使文章语言富有色彩,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感受,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并产生共鸣。如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排比可以扩大表达的容量,形成磅礴的气势;对偶则可增强文章的诗意美感。此外,好的文章还应善于引用名言、警句,借此增强语言美。
  要使文章有深意,则常常需要对事理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自己点滴的思想作记录,坚持对平时所观、所读写出观后感、读后感,培养独立思考、大胆写作的能力,抓住自己智慧的闪光点。
  今天是素质教育的时代,也是呼唤个性化文章的时代。我们提倡并努力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独立的思考,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克服思想、情感、语言的单一化,创造出富有灵动生命和鲜活色彩的好文章。
  (本栏责编 莫 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