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让“真爱”的清泉淌进学生的心田】 清泉仿佛流进了心田扩句
 

【让“真爱”的清泉淌进学生的心田】 清泉仿佛流进了心田扩句

发布时间:2019-06-14 03:51:35 影响了:

  【摘要】作为班主任,怎样才能让“真爱”的清泉淌进学生的心田呢?答案是很肯定的,那就是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站在学生角度的“爱”才是“真爱”。教师只有将自己对学生的“真爱”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学生才可能与之进行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教育才可能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成功之花。
  【关键词】站在学生角度 真爱 规律 同理心 因材施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树人”的艺术。这就注定了“爱”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师立身行事的动机和出发点。可工作中一桩桩“好恩得不到好报”的实例,常常让我们教师倍感无奈甚至困惑迷茫。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我们常本着为学生好的原则,却无意间站在自己的角度办事,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伤了学生的心甚至让学生的心窗紧闭。要知道“爱”必须以被爱一方的切身感受为唯一评判标准。无论爱者怎样地刻骨铭心,如果被爱者丝毫没有感觉到“爱”的温馨存在,那就不是“真爱”,只能是矫情。
  作为班主任,怎样才能让“真爱”的清泉淌进学生的心田呢?答案是很肯定的,那就是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站在学生角度的“爱”才是“真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里的“相互”一词说得好,教师只有将自己对学生的“真爱”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学生才可能与之进行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教育才可能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成功之花。
  1.遵循规律即是“真爱”
  认识学生成长的规律,教育学生时遵循规律办事即是“真爱”,因为遵循规律就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古代先贤孟子有《攘鸡》一文,给我启示很深。文中说有一偷鸡贼,日偷其邻一鸡,在别人苦口婆心的劝告后,也想痛改前非,但表示一下子不偷鸡很困难,从即日起减少到一个月偷一只,到来年就可以彻底改恶从善不再偷鸡了。这个偷鸡贼常被人们当作一个不诚心改正错误的道德欺骗者来嘲笑和批判,他改正错误的“递减法”也为人所不齿。殊不知这恰恰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做法,是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提高,这就是教育规律!坏习惯也是养成的,一蹴而就地改正谈何容易,允许学生改正不良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真爱”。曾几何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雷人口号在教育界引起轩然大波,但凡教师没有不满腹狐疑的,愤愤不平的“无辜受害者”也不乏其人。去年有幸赴江苏洋思中学考察,方知从前我们大都望文生义曲解其初衷。此“好”原来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专针对进步而言,是指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这自然是不难办到的事情。
  正是因为懂得了上述规律,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才有了那份足够的宽容,才有了那份等待学生成长的耐心,并且也不止一次地运用“递减法”教育学生改正缺点。我班有一聪明男生,一上课就瞌睡,据家长介绍从幼儿园开始就这样,对学习的影响可想而知。他自己也深知危害很大特想改正,但由来已久积重难返,很是缺乏信心。我没有强令他立即彻底改正,而是要他先尽量每天有一节课不打瞌睡,如果哪一天做到了,就在家校联系本上给自己画一个笑脸并向老师报喜。尽管第一周他只有两天报喜,但我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他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就这样,他打瞌睡的频率逐渐减少,改正错误的信心逐渐增强,半学期后就基本上改正了上课打瞌睡的坏习惯。
  2.具备同理心传递“真爱”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这句至理名言告诫教师必须具备同理心——亦称共感、共情,是一种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体察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品质。即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学生的行为。一位心理学家为了能了解婴儿为什么总在人多的场合哭的真正原因,就蹲下来从婴儿的位置来看世界,他发现婴儿没有办法看到别人的脸,只能看到大家的腿。有谁能置身于一片莫名的“汗毛腿森林”而不心生恐惧的呢?何况一个小小的婴儿。这个有趣的试验给了我一些启示:在琐碎而又繁忙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一边渴望着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一边却总在指责着学生不听自己的话。这师生间存在的交流上的困难,难道不是我们总以成人理性冷静而自我的眼光去看待还是孩子的学生造成的吗?
  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是每个学生的心愿。我深深地知道班主任拥有一颗同理心,就能将“真爱”传递到学生的心灵。我也因此分享了学生与我多次促膝谈心的幸福时光,那是一种被信任的成就感。班里有一个帅帅的高个子男生,把我当朋友经常主动找我谈心,他是一个渴望上进但自控力较差,常下决心但缺乏坚持的孩子,家长对他期望过高常提出大大超出他实际水平的成绩目标,让他屡经挫折得不到应有的肯定而倍感压力巨大。我很同情他的境遇并理解他的苦衷,多次与其家长沟通,给他定了符合实际的目标并鼓励他坚持实现,一旦目标实现我就亲自电话请家长及时表扬他。结果他真的一次次地进步了。在一次周记中他这样写到:“您理解我胜过我的父母,您关心我的不仅是成绩,更是我的心情。是您温暖的微笑一次次给予我自信,我的每一次进步都源于对您的感激和信任。老师,感谢您!”
  3.因材施教平等“真爱”
  我们先来看看《西游记》的主角唐僧是如何管理他的三个徒弟的:孙悟空要管紧,所以动用“紧箍咒”;猪八戒大错不犯小错不少,偶尔批评批评;沙僧老实需要经常鼓励一番。唐僧充分发挥了他们各自的优势,因材施教,让他们各尽其才,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成佛的成佛,成仙的成仙。这让我明白:平等的实质不是统一僵硬,而是因材施教。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了打开每个学生的心灵之锁,教师就必须善于找出并运用好“钥匙”,找到适合学生特点,开启学生心灵的教育方法,在因材施教中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平等“真爱”,这也是站在不同学生的角度关爱学生。
  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能让“真爱”的清泉淌进学生的心田,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而且能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从而取得家长对班主任的认可,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例如,我曾在开家长会时,板书了这样一条标语:“为了您的孩子,为了我的学生,咱们一起努力!”赢得了家长的高度信任和绝对支持。
  作为班主任,在“树人”这一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中,无疑担负着不可小视的重要职责,我们必须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采用适合学生心理的方式和方法,以“真爱”的名义,将我们正在从事的无声润物之事业尽最大努力做到圆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