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豆瓣电影2018榜单_微电影:与电影无关
 

豆瓣电影2018榜单_微电影:与电影无关

发布时间:2019-06-12 04:28:25 影响了:

  五月底,赵雨润去成都参加“2012首届中国(成都)微电影节”的启动仪式。这已经是他今年出席的第九个微电影节,此前,他已经拒绝了十多个微电影节的邀请。  即便是出席,赵雨润也是去应付差事的,他见到的永远是那几个出品公司,那几位脸熟的导演,同一拨评委,再加上有钱的赞助商。
  “拍微电影的人不少,但是做微电影节的人更多,”2011年,盛大旗下的“盛大影视”华影盛视涉足微电影行业,首席执行官赵雨润定期就要应付一次“微电影节”的过场,“都是做给赞助商看的,赞助商出钱拍的片子准拿奖。这全是商业行为,和电影没有一点关系。”
  开始,与电影无关
  “微电影”是什么?又是哪一天诞生?
  微电影是什么的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有人把它当电影短片,有人把它当长篇广告。但“微电影”三个字的诞生,却有着确切的日期:2010年12月27日。
  这一天,某汽车品牌拍摄的一部名为《一触即发》90秒广告片面世,片中男主角吴彦祖驾车赢了对手。
  一则广告本平平无奇,但幕后操盘手上海麦肯广告公司给这则广告片又做一个概念营销,麦肯创制了一个新词“微电影”,并用宣传电影的辞令和方式来推广这支广告片。
  这次营销大获全胜,但是后来,人们忘记了创制微电影概念的麦肯和广告商,却记住了这个伟大的发明“微电影”。
  这个发明太好用了,“它就是一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从没拍过广告片的王小帅,也终于忍不住来一微电影的浑水,接了一部汽车品牌投资的微电影《远方》。“什么微电影,就是广告,没有电影两个字,谁会关心它的存在。”
  在微电影这个大箩筐里,借“电影”两个字吸引眼球的实在不少。***要出新专辑,剪了一个名叫《第二梦》的MV合集,称作微电影;宜昌搞城乡旅游推介,请来台湾大导演拍部《相约山楂树》,播出去也叫微电影;电影《大魔术师》发个预告片,起名《扶桑恋人》,又成了微电影。
  现在,只要是关于微电影的采访,王小帅一律回绝,理由是“这东西太无聊,一点意义都没有”。王小帅一点也不避讳“接拍《远方》就是为了赚钱”,聊到二十分钟微电影的没意义,他才说,“这东西能证明我也会为客户着想,不是自恋狂。证明我也会用灯光音响制造哭点这些简单玩意,而不是故意晦涩。可是,这些都不关电影的事儿。”
  “微电影是属于广告领域的。”作为中国最大的微电影出品方华影盛视的首席执行官,赵雨润从决定在公司成立微电影制作部那一刻就已经心中有数。
  从接到盛大游戏投资拍摄的第一部微电影开始,华影盛视曾经每周产出一部微电影。这是链条化的生产方式,有广告商,有完整制作团队,有播出平台,“广告商是前提,没有广告商就没有商业模式。”
  当然,赵雨润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一段5分钟的微电影广告嵌入时间不超过二十秒,主题要符合有小清新风格;要有完整的制作团队,从调色到字幕各工种一共二三十人一个都马虎不得;草根制作,从不找明星、电影导演执导,小导演更愿意接受资方要求……“这叫做专业的娱乐精神,必须满足客户的利益最大化和观众满意度的完美结合”。
  广告主驱动
  按照赵雨润的标准,广告导演专业出身的肖央在毕业第一年就已经交出了炉火纯青具有专业娱乐精神的作品。2006年,肖央凭借广告作品《桑拿篇》获得第一届全球华人非常短片大赛最佳人气奖。
  那时候还没有“微电影”的称呼,肖央的心里却一直构想着“微电影”的事儿,只不过肖央心里的“微电影”是电影短片,与广告无关。
  因为拍广告,肖央结识了经营文化公司的王太利。出生在八十年代初的肖央竟然和六十年代末生人的王太利一拍即合,一个是一心想拍电影,一个是怀揣音乐梦。2007年,两人决定用手里拍广告积攒下来的制作团队拍音乐短片试试。
  《男艺伎回忆录》就是肖央和王太利以“筷子兄弟”身份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当时,根本就没有广告商、赞助商,制作费两个人一人出了一万元,后来用同样的方式他们完成了筷子兄弟的第二部作品《祝福你,亲爱的》。
  两部片子投进去了几万块,一分钱也没有收回来。免费的制作团队也不能一直白用,友情牌总有用尽的时候,而且对于刚刚毕业不久的肖央来说,生存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筷子兄弟的电影之路搁置了,肖央继续去拍广告糊口,王太利则回去经营公司。有一点,当时的肖央就很确信,“比起拍广告片,那会儿做的事儿是真正有意思的,他一定会回来”。2010年,优酷网找到肖央参加《11度青春系列电影》的拍摄。《11度青春系列电影》的投资方是一个汽车厂商,资方希望拍一部以该品牌汽车与金鱼缸为主题的十分钟短片,金鱼缸暗示现代都市对于年轻人青春梦想热情的禁锢。
  肖央现在回想,当优酷拿着十万块钱找他的时候,心情就像捡到宝,“有人投资,当时就是冲着电影去的,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系列电影共11部,分别由11个导演拍摄。作品提交后,有十部出现了那个品牌的汽车,其中两部出现了汽车撞金鱼缸的镜头。只有肖央的那一部,既没有汽车,也没有金鱼缸,且时长超过半小时。肖央把它命名为——《老男孩》。
  为了完成《老男孩》,筷子兄弟自己掏了二十多万元。肖央以为他要“破产”了,又要回去拍广告攒钱。
  肖央没想到,十月份《老男孩》播出掀起了一阵狂潮。两个月后,“微电影”诞生了。
  第一次听到微电影这个词的时候,肖央在拍摄另一部短片《赢家》。没过两天,肖央发现自己之前的作品和正在拍的《赢家》都成了“微电影”,而自己也成了微电影导演。
  这下肖央用不着“破产”了,电影制作公司、视频网站、广告公司都快把肖央的家门踏平了,片约多得筷子兄弟根本应付不过来。
  两重天
  一开始,肖央以为走这样一条路自己真的能成电影导演,他却发现所有来约片的并不想要“老男孩”,他们想要的还是广告。
  肖央不能违背资方的意愿随意改变时长,不能对赞助商的产品置之不理,他甚至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全都是命题作文,你能发挥的就是怎么去夸这个产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