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创作谈_五十而立(创作谈)
 

创作谈_五十而立(创作谈)

发布时间:2019-06-26 04:11:42 影响了:

  我的作品能在《滇池》杂志上刊登,要感谢编辑们的认真。我今年50岁,有点晚了。乐观一点地说,我的小说写作可能是从现在开始。我站在舞台上,表演刚刚开始。结果如何,不得而知。我还没有本钱讲“创作谈”,我只能辞不达意地讲一点感想。
  《西林教案》反映的是中西文明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到现在还没停止,还会长期继续下去。马赖如果来中国时是唐代,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强大的盛唐时期可以容纳他。但是在晚清不行,一个垂死的帝国,它没有气度和胸襟接纳异端。残暴而腐朽的统治阶级,一方面对内禁锢和剥削人民,一方面又抵挡不住异国的坚船利炮,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督教文明和儒家文明,在现实中通过个体行为爆发冲突。当时的历史背景正如小说中写的那样,一部分百姓因受不了官吏的压迫而投在教会的门下,只有传教士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和安慰。传教士的神通在于他可以镇住地方官吏,他们仗着不平等条约的庇护,深入内地,为传教不惜跑到穷乡僻壤,一心想用基督教征服这些没有开化的中国人。封建官绅担心基督教的传播会引起人心大变,打乱传统的统治秩序,因此他们把基督教斥为异端邪教,极力维护封建礼教对人民群众的精神统治。传教士则企图改变中国传统礼俗,反对敬祖、祀天,诋毁深入群众生活的佛教和道教,干涉民间习俗,引起民教冲突。张鸣凤处置马赖,就是一个突出的案例。
  张鸣凤是云州(今云县)县城秀水沟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中科试举人,咸丰五年(1855年)被朝廷挑选为广西西林县知县。按史书上说,早在张鸣凤赴任之前,法国传教士马赖从广州潜入西林,以传教为名,勾结不法之徒**妇女,胡作非为。激起了民愤,但前任知县惧怕洋人不敢处理。张鸣凤到任后得知,大怒。1856年2月,张鸣凤将马赖等人逮捕审讯,将其处死,而且斩后并不上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神甫事件”。
  《微尘》是我虚构的当下官场生活的一个小短篇。官场中一直存在着人身依附。各种任务(包括各种折腾)总是由上级下达给下级,下级下达给群众。所以下级只对上负责,对上负责制要有各种潜规则作为补充。这些潜规则作为法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县乡两级,处级科级干部是社会的精英和领导骨干。但是这一群人中的一小部分,信仰缺失,普遍地漠视精神生活,或者说根本不知道精神生活为何物。他们不读书,更不读文艺书。他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随波逐流,吃喝玩乐嫖赌,权钱交易,包养情妇,这在新闻中大量地报道过。他们用各种手段巴结上级,用江湖的标准把下级搞成哥们和团伙,他们看中的是权和钱。有权就有一切,一切为此而奋斗。
  张力量曾经努力过,但是他落伍了,边缘化了。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哥们的帮助下,儿子茁壮成长,张力量早就想了结的婚外情导致他被杀伤,最后又被谣言包围,名誉受损,但真相却不被人所知。不知后来张力量是在忏悔中获得新生,还是沉沦下去,难以自拔。而他开始了官场生活的儿子,将来会如何成长,我也不得而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