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用传统教育改掉宝宝的坏习惯】
 

【用传统教育改掉宝宝的坏习惯】

发布时间:2019-06-30 04:03:46 影响了: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重视对幼儿进行家庭伦理教育,使幼儿形成尊重长辈、礼貌、谦让等道德品质,为将来融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打下品德修养方面的基础。怎样才能使萍萍这么大的孩子接受传统的观念,明白长幼有序的道理呢?
  
  家长的意识是基础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分工中,家庭主要承担德育教育的任务,学校主要承担智育教育的任务。现如今,孩子智育教育的重要性被高度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关注孩子的智育教育,自然就忽视了品德教育。而品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伦理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孩子的品德教育是父母责无旁贷的教育责任。在父母的意识里,要把品德教育放到和智力开发同等重要的地位。轻视品德教育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有才无德”的例子都在提醒父母——好品德是孩子成才的基础。
  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妈妈,洗脚!”大家一定都对这个孩子给妈妈端洗脚水的公益广告印象深刻,是的,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年轻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就极有可能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他们。
  对于幼儿来说,说教式的言语太抽象,他们也许理解不了,例如父母一边对孩子说“要尊重长辈”,一边又把刚拿回家的月饼首先递给孩子,让他先挑最喜欢的口味……
  在只有两代人的家庭里,父母也许不能时时给孩子做出榜样,但是父母仍然有方法向孩子传达“尊敬长辈”的信息,比如妈妈带孩子在家,爸爸下班回到家时,妈妈可以用孩子的口吻问候:爸爸,你回来了?吃饭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形成一些特殊的习惯,例如喜欢吃的菜放在自己的面前,喜欢吃的东西不给别人等等。
  人伦教育,随时随地
  在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机会接受传统的伦理教育,例如公共汽车上给老者让座,孩子第一次看到时也许并不理解,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作解释:老人行动不方便,年轻人身体好,应该把座位让给老人坐等等。
  看电视的时候,孩子也会接触到家庭伦理教育的题材,父母也应该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表扬好的做法,批评不好的行为。
  给孩子讲一些宣扬家庭伦理的传统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
  对待孩子的成长有耐心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水平还很有限,孩子学会一些行为的时间也许比我们预想中要长,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最终获得进步。例如,对孩子说“和老人玩的时候,注意不要捏鼻子、抓头发、掐脸蛋”,可能这话说了很多次,孩子一玩起来还是会疯得没有界限;孩子有困惑:为什么爷爷奶奶能捏我的脸蛋,我就不能捏他们的脸蛋?对于和长辈玩、和同伴玩之间的不同,孩子需要时间去慢慢理解。
  运用行为塑造的一些技巧
  行为塑造技术是运用行为心理学的原理来改造人的行为的一种技术,在幼儿行为的塑造上,用得最多的就是奖励和惩罚。当孩子做出父母期望中的好行为时,例如,对父母表现出体贴时,父母要立刻对孩子的这个行为进行表扬,比如“你帮妈妈拎东西,真是好孩子!”同样,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也要及时给予批评,比如“你不给爸爸吃鸡肉,是不对的,这些菜是给全家人准备的,不是给你一个人的!”
  Tips:运用行为塑造技术时,要注意有很多细节问题,例如,奖励和惩罚要及时,时间长了孩子就不知道被奖励或被处罚的行为是哪一个了。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要恰当,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的效果也许比一块糖、一个玩具的作用更好。同样,惩罚方式也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要为了孩子一个错误而惩罚他一个下午。
  奖励和惩罚孩子的时候要说出具体是哪个行为被奖励或惩罚,不能太笼统,比如,不要说“你太棒了!”,而应该说“你能帮妈妈剥香蕉皮,真是太棒了!”
  (编后语:中华民族5000年的长幼有序文化,反映的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对孝顺、社会道德规范等的推崇;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家庭伦理教育洗礼,他们就会逐渐明白“常回家看看”的真正含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