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家国情怀 释义:清华女孩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 释义:清华女孩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19-07-31 09:33:22 影响了:

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一个情感是共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脚下的土地。”中华民族同样属于一个伟大的、不可替代的族群。凝聚我们这个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精神资源之一,同样是那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处世之道、人生哲理。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我们有必要放慢脚步,翻翻古诗词,吟诵几句,咀嚼古人留下的思想与智慧,一同感受那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一同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愉悦。

我们知道有一句常用于祝福的爱情用语,叫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实际上这句诗歌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

经·邶风·击鼓》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它的意思是战友们在战场上相互约定“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相互立下誓言,手牵手,同赴战场共生死”!只是由于这句

诗中“手牵手、共生死”的美好意思,后来才转用到祝福爱情。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中原进入大一统的时代,但是边塞之患、卫国之心却一直牵动着志士仁人。汉高祖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后,写下了《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在这首诗当中抒发了期待着猛士守卫疆土的忧思。

《汉书》当中记载了大将霍去病在斩杀10余万匈奴部队后,汉武帝刘彻要给他建造府第,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

东汉《后汉书·马援传》中记载名将马援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

《后汉书·窦宪》中记载了另一位大将窦宪,他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勒功”,就是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后汉书·窦宪》中记载了另一位大将窦宪,他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勒功”,就是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诗中的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其中体现出的保家卫国情怀更是让人为之动容,优秀诗作不胜枚举,有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干云;

有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英迈之气;

有杜甫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的慷慨誓言;有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血战勇气;

也有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决绝之心!

这一切,不仅是诗人,也是中华儿女血性报国家国情怀的高度体现。

强大如唐有士子发出如此卫国誓言,积弱有宋亦有扩疆复国之丹心。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军事家的范仲淹为后人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渔家傲》,他在词中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泪军白。发征夫”

这首词慷慨雄放,诗人把边关将士虽具思乡之情,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之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把有关家、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宋词的历史上说,这首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南宋由于北方故土尽失,涌现了一大批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留下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的悲痛;写下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悲壮;抒发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忧国忧民情怀。

南宋的主战派将领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用“布被秋宵梦觉,眼前

山万里江”

抒发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可贵精神。

我们熟悉的另一位主战派将领岳飞,在《满江红》中更是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

阙!”

这首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 南宋末年,组织抗元义军队伍的文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样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明清两朝来寇渐繁,民族之血性亦见浓稠坚定。明朝大败瓦剌之军,迎回明英宗的于谦,在他的《石灰吟》中写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何等的磊落情怀!

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他的《马上作》一诗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诗人紧张激烈的戎马生涯,更描绘出了一个心怀天下,为了国家的安宁,不惜万里奔波的英雄形象。

到了清朝末年,爱国诗人丘逢甲,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时,他曾领导义军抗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失败后退到大陆,他心怀故土,想起家乡被侵略者占领,家愁国恨交织在一起,留下了“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无限遗憾!

清末邹容出身于富裕家庭,他本来可以继传祖业,然后幸福、快乐地度过他的整个人生。可是他为了让祖国能冲破封建桎梏,摆脱列强控制,建立新秩序,走上富强之路,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他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冲在革命的前沿,牺牲时年仅20岁。难怪毛泽东**称邹容为“革命军中马前卒”。

清朝末年,被誉为“绍兴三杰”的秋瑾、鲁迅和周恩来中的鉴湖女侠秋瑾,在她的《对酒》一诗中写道“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表达了诗人愿意将一腔革命的热血献于祖国,即使是牺牲,这热血洒出去也会如苌弘那样化作碧绿的波涛。全诗充溢着革命的豪情,闪烁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两千多年前,这段论述在《大学》里的文字,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被称“家国情怀”的情感,奠定了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数千年来,无数英雄志士就是在这种情怀的熏陶和指引下,怀抱着保家卫国、济世安民的理想上下求索,慷慨以赴,从容适变。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

家国情怀的文学体现 摘 要:自古以来,有关家国情怀的文学现象在中国不仅如此,同时在国外也有所体现,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责任、难遣的乡愁、对月的寄托三方面描写家国情怀在中外的具体体现,以表现那些远离故土的人对家国的眷恋之情。

关键词:家国情怀;跨文化;文学现象

近年来,跨文化的文学现象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陈思和说:“跨文化的文学现象指不受文化差异限制的文学共通现象,即文化的存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隔绝的,反而时不时地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具有某种相似性和共通性。”它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不同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的交流而形成的结果;二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和规律性。

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责任、难遣的乡愁、对月的寄托三方面来阐述家国情怀在我国和国外的具体表现。

一、女性的情怀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被排除在公共事务之外,被限制在家庭之内。而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却都同时担当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义务。一是在中国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作为“乐府双壁”之一的《木兰诗》。一千多年以来,木兰的形象在众口相传和文艺改编中不断推陈出新,得到扩展和充实。《木兰诗》全诗62句,352个字,向世人生动的展示了一个毅然抉择“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巾帼英雄。通过对花木兰12年的女扮男装,在沙场出生入死的描写,宣扬了中国妇女勇于牺牲个人幸福,承担国家社稷责任的献身精神。二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的《熙德》,描写男女主人公在义务与爱情的冲突中所作出的选择。剧本写出了男女主人公面对履行为父报仇的义务而产生的内心冲突,罗狄克为父复仇,杀了施曼娜的父亲,施曼娜别无兄长,要为父复仇,就必须置自己的恋人罗狄克于死地。关键时刻罗狄克为国立功,击退摩尔人的入侵。最后,施曼娜听从国王的调解,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部作品中女性都是作品的中心人物形象,都处于矛盾冲突的漩涡中。《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最初出现于读者视域的是一个安分于传统女性位置的形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然而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改写了木兰闺阁女儿的身份与经历:“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无兄的严峻现实迫使木兰铤而走险决定代父从军,随后便开始了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军旅生活。作品淡化了诸多矛盾冲突,而把笔墨放在木兰从军生活的描写上,衬托出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的光辉形象。而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推崇理性和意志的力量,强调以理性去引导、规范个人情感,《熙德》的故事框架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及行动正体现了这一思想。义务与情感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化解过程,体现了古典主义文艺思想:只有遵从理性的引导,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君权神圣的国家利益,女性方能获得真正的荣誉和幸福。正因为如此,《熙德》成为古典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

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使“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也成为了中国女性的理想追求。而施曼娜之所以成为古典主义英雄,是因为她满足了古典主义的期望。两部作品都彰显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思想,使得传统的女性美德增添了新的内涵。

二、难遣的乡愁

古往今来,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背井离乡的人比比皆是。于是,乡愁成为文学写作的常见主题。“乡愁”主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询问、李白《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沉思、宋之问《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胆怯以及《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都成了描写乡愁的经典。但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一位作家被称之为“乡愁诗人”,他就是余光中。世人享誉最盛、传唱最广的作品就是《乡愁》。《乡愁》作于1972年,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感。同时,大陆和台湾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流到孤岛上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的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俄国也有一位善于描写乡愁的作家——蒲宁。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四日,在异国漂泊流浪的日子里,无国无家的蒲宁充满着对祖国的怀想与思念,在他出去的第二年(1912年)他曾写下了一首名叫《无题》的诗,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离别祖国之痛苦以及初到异乡的彷徨。余光中《乡愁》的结构跟许多古代诗词很相似,采用不同时空的对照手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