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疫情防控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的几点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4-13 14:02:02 影响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的几点思考

  当前,持续了几个月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快速部署、科学谋划、精准指导,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周密安排、措施得力,得益于14亿英雄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得益于党员干部盯上靠上、担当作为,得益于医务人员坚守阵地、日夜奋战……

  全面系统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的经验教训,找出差距不足,对于巩固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

  疫情防控“战役”中的几点哲学思考

  (一)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一是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这在本次疫情应对过程中被反复证明。2019年12月8日,武汉市通报首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发病,这是新冠病毒在实践中第一次被认识,属于模糊的、初步的认识。1月9日,武汉病毒性肺炎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显示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1月20日,钟南山院士表示:“现在可以说,肯定有人传人现象。”从确认肺炎,到确诊肺炎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再到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但是,目前为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传播途径等关键内容还存在不少认识盲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二是正确认识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承认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是实事求实,但不能用现在的认识来全盘否定、批评过去的认识,这是不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我们也曾经走过弯路。但是在对病毒的传播机制和毒性缺少清晰认识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在“干中学”。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所走的弯路可能是我们必须交的“学费”。

  (二)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原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在对新冠病毒认识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我们的疫情防控实践也在不断变化。在疫情防控领域,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真理在世卫组织专家艾尔沃德对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的评价里有深刻体现,“中国从最初采取的比较整齐划一的方法,慢慢地转变到基于科学的、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方法,更多地考虑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和能力,也考虑到病毒传播的特性,我觉得这种微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医疗救治领域,根据实践基础上的认识的深化,疫情诊治的指导方案也在不断变化,截止3月3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已经更新到第七版,对于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速度来之不易。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又在新的认识基础上指导新的实践,这个真理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过程中被实践反复证明。

  (三)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是坚持重点论,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1月24日,钟南山强调,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早发现、早隔离,这就是重点和关键。对于武汉来讲,关键就是做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前者的关键举措就是“封城”,对于武汉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很不容易。后者关键就是对“四类人员”进行集中隔离,这是武汉疫情防控出现向好转变的重要举措,是重点和关键。对于除武汉外的全国其他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事实证明,哪个地方抓住了重点和关键,哪个地方的疫情防控就成效明显。二是坚持两点论,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如果只抓重点、抓关键,忽略其他方面的工作,也会造成防控工作被动。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要统筹湖北省和其他省份的疫情防控,坚持全国一盘棋。在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好转的时候,中共中央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抓,用疫情防控成效来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回归常态,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助力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做好各项工作,没有“十个指头弹钢琴”的功夫是不行的,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只抓眉毛和胡子”。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真理的本性来说,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才能进行检验。就实践的特点来说,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能充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并加以对照和检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该原理告诉我们,在对事物的本质看不清、看不透的情况下,绝不坐以待毙,要看准时机、果断出击,只有经过了实践检验的真理才具有说服力。面对疫情,我们没有坐以待毙,除加快病毒的科研攻关外,我们多措并举开展疫情防控,哪种效果好,推广哪种方法。对于救治方式,哪种临床效果好,推广哪种治疗方案。正如世卫组织专家所说,“中国的方法是,既然没有药,也没有疫苗,那我们有什么就用什么,根据需要去调整,去适应,去拯救生命。”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五)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原理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要用全面的、辩证的、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危”与“机”、“险”与“夷”往往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比较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机”和“夷”,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全国的医疗体系、医学水平、医务工作者都经过锤炼,能力水平取得较大进步;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信仰和能力也得到淬炼,干事创业的本领得到提高;新冠肺炎疫情为互联网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等等。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1-2月统计数据来看,疫情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中国经济内在向上的发展势头。因此,我们要用全面的、辩证的、长远的眼光看待新冠肺炎疫情,相信经过疫情“淬炼”的中国经济一定能够释放出更加磅礴的力量。

  二

  疫情防控“战役”中的几点典型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根本保障。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左右协调、上下联动。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1月25日—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加强疫情防控等工作。党中央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向湖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有了党中央的举旗定向,各地迅速行动,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迅速展开动员,全国疫情防控迅速行动起来,防控措施迅速升级。实践证明,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取得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践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哪里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充分,哪里的防控举措就落实的好。二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指示。在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党组)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身先士卒,党员干部的身影出现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党旗高高飘扬在第一线。各地也涌现出一大批像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一样的党员干部典型,他们坚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隔离墙”。三是党的领导下的快速工作落实机制。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武汉“封城”、延长春节假期、确保“四类人群”应收尽收、禁止公共活动……样样都是“狠招、实招、硬招”,有效的减少公共场所人员人员聚集和社会人员横向流动。这些举措的落实,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层层压力传递,离不开层层压实责任。自疫情扩散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党中央的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赶赴湖北武汉,全面加强一线防疫工作,对于抓疫情防控、病患救治发挥了重大作用。各级党委政府也相继成立指导组、督导组,下沉基层抓防控举措落实、病患救治等工作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欧阳淞所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就无比坚强,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必须发挥好党的领导的关键核心作用。

  (二)紧紧依靠群众,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基础。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此次抗击疫情“战斗”,再次验证了群众的无穷伟力。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宣传。对于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信息传播相对不畅的农村是难点。疫情防控前期,河南的做法在网上赢得了不少“掌声”。河南省各地借助广大群众开展宣传,大喇叭、张贴横幅、发放宣传单页等成了群众传递防疫、抗疫的好工具。此外,不少地方开通群众有奖举报、发动志愿者等方式开展宣传,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二是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疫情群防群控“战役”。发动群众开展联防联控,宣传、动员全国群众,发动群众对社区(村)人员流动实施管控、劝阻武汉归家人员居家隔离等,借助于广泛发动,群众的重视程度和科学防控意识迅速提高,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力量。武汉不少医院医疗防护资源紧张,群众纷纷捐钱捐物支援疫情“战役。此外,各地设立举报渠道,发动群众对疫情瞒报、聚会集会等信息进行监督举报……群众成为群防群控体系中最坚实的一环。世卫组织专家艾尔沃德说:“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中国之所以取得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集体意愿和强大力量。三是发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大批医务人员结束休假,告别家人奔赴前线,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士。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不顾危险,毅然踏上了去武汉的火车。媒体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消弭恐慌情绪,积极引导舆论,增强社会共识。不少企业,高工资请回工人,开足马力生产市场急需产品,确保市场供应。南方都市报一篇报道认为,“快速确定病原体、实现病毒检测试剂盒研发生产和投入使用,成为疫情防控战役的一大亮点”,科研机构是这个“亮点”中最大的光环。还有无数的没有名字的人,也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4亿中国人民携起手来,共舟共济,共克时艰。

  (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优势最根本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是坚持全国一盘棋的能力。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武汉是本次疫情的重灾区,医务人员、医疗资源、生活必需品纷纷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3日,上海专家组驰援武汉,1月24日,解放军组织450人医疗队、广东多支医疗大军驰援武汉,山东寿光市迅速调集最新鲜蔬菜援助武汉……世卫组织专家艾尔沃德对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巨大努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们看到每个省都有疫情暴发,都有感染病例,但是各个省依然花很多气力去想如何为湖北省、武汉市提供医用物资和医务工作者援助。”二是强大的组织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其应对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织能力。在危急时刻,能够组织精锐力量,迅速行动,这就是能力。1月23日晚,武汉市于蔡甸区筹划建设专门医院,取名火神山医院。短短几天,中建三局组织几千名建设者和几百台套施工机械设备、2000名人员的后备队伍,日夜奋战……短短十天时间,火神山医院建成投入使用,此后雷神山医院建成、小汤山医院复建完成,外国网友纷纷惊呼,“在全世界恐怕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这些基建奇迹的背后,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蕴藏的强大的组织能力。三是快速的社会动员能力。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能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动员范围之广、动员速度之快、动员效果之好令人震撼。1月23日凌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离汉通道暂时关闭。1月23日,广东、湖南、浙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4日,湖北等15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至1月30日,全国所有省(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正如许多国家领导人所说,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决心令人惊叹,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示出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显示了中国制度的优势。

  (四)推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技术保障。在本次全国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到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推动互联网向医疗救治领域延伸。通过“互联网医院”,异地的医疗专家可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与一线的医务人员共同对病患进行会诊。在提高病例诊断、救治效率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一线医护人员调配紧张、超负荷工作等问题。为减少就医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不少地方推行诊疗“上网”,通过建设“互联网诊疗平台”,实现群众在线看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有效缓解一线门诊压力,较低就医时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此外,借助互联网,医疗专家可在线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义务提供远程实时疫情防控指导……互联网在疫情防控、救治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二是推动互联网向疫情防控领域延伸。在社区(村)人员管控上,不少地方探索实行社区(村)人员进出扫码登记,通过互联网分析人员进出时间、频率、出行轨迹等,提供疫情防控分析、预警;在政务服务领域,推动“互联网+政务”应用,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业务;在农业领域,通过搭建“互联网+农业”平台,实现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销售两不误……鲜活的实践丰富了“互联网+”的内涵。

  (五)扩大国际和地区合作,是打赢全球疫情防控“战役”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全球化早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全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不仅是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家,更是坚定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家。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加强同国际社会沟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普遍的理解和赞誉。一是加强信息共享,提振外界对战胜疫情信心。疫情发生后,中国及时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报告有关疫情的详细情况,及时向世界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供各国开展科研攻关。中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翻译成多种语言,快速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中国为全球应对疫情做出的行动。二是推动信息交流和科研合作。“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习近平主席给比尔·盖茨回信中的这句话,为国际社会应对共同的风险挑战指明了方向。中国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为共同应对肺炎疫情,中日双方迅速就KL—6快速病毒检测技术等重点技术项目开展对接与合作。钟南山院士率领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与哈佛大学展开科研合作……各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于提高全球疫情防治效率、加快疫苗研发等提供了助力。三是同舟共济,构建全球疫情防控“共同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的时候,国际社会及时伸出援手,俄罗斯、巴基斯坦、柬埔寨、韩国等许多国家都为中国疫情防控提供了帮助。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更需要国家社会携起手来,共同面对人类的“敌人”。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时刻,中国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大国担当。根据外交部消息,截止3月20日,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非盟提供援助。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中国人民“正在为全人类作贡献”。

  三

  疫情防控“战役”中暴露出的几点不足

  (一)地方应急管理能力不足。一是少数地方政府的应急反应较慢。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群众对少数地方政府面对疫情时的应急反应速度存在质疑,尤其是在疫情研判、信息公开、人员管控等方面。二是应急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资源统筹协调能力不足。疫情发生以来,有的地方政府没有理顺思路,抓不到重点。比如,在统筹医疗资源储备、医务人员管理、物流交通运输、疫情宣传方面做得不足,导致行动很多,效果却不佳;城市化管理不精细,一些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较低,对疫情防控工作不重视,迟迟未采取有效措施对人员进出进行管控,暴露出管理缺位问题;社会组织能力较差,比如,湖北红十字会口罩分配不公平事件,表面上是物资分配不及时、物资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不足、能力差问题。三是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中国政法大学赵宏教授认为,我国疫情信息的披露机制存在因上报程序的冗长所导致的信息披露迟滞。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时,将至少造成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其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使得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比如,企业缺少疫情的信息,产能储备不足,导致违约风险、债务风险、贷款风险增加。春节期间,产能恢复困难,加剧了医疗物资、生活必需品的短缺状况。其二,信息不对称导致疫情防控工作被动。比如,由于疫情信息未及时公布,未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大量人员从武汉流出,增加了后期防控的成本和难度。

  (二)政府服务水平仍需提升。一是部门信息共享不畅。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孤岛问题由来已久,虽然在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是由于部门主义观念根深蒂固等原因,政府部门信息共享不畅问题仍然存在。比如,面对媒体发布的寻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同乘人员信息,不少网民质疑实名制购票背景下,交通运输部门为何不向地方部门提供乘客准确信息。除去实名制用户信息中不一定有住址和通信方式等关键信息缺失外,各部门信息共享不畅也是重要原因。二是部门协作不畅。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都成立了多部门组成的疫情防控联合指挥部,目的是在搭建指挥“平台”,统筹各地区资源使用、政策制定、工作落实,应该由各部门各系统内有懂业务、熟悉情况、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组成。但是,有的地方的疫情防控指挥部由各部门抽调的一般工作人员组成,这些一般工作人员很难在指挥“平台”发挥协调作用,导致指挥部机制发挥效力不足,部门协作仍然不畅通。此外,部门协作不畅通还表现在各部门都下发文件指导抗击疫情,导致“九龙治水”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过关。有的不担当、不作为,导致疫情防控出现不力,湖北红安县有干部不作为导致1名脑瘫患者在家人被隔离期间死亡;有的干部情况摸不清,工作没思路,作风漂浮,比如,被免职的“一问三不知”的湖北省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有的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成为困扰基层干部工作的“绊脚石”。比如,有的地方同一件事情,多个部门自制表格,要求基层填写上报,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做重复性工作……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加强作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仍然存在,稍不留神,就会“跳”出来干扰我们的工作。

  (三)高素质公民社会的培育任重道远。一是理性的公民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始终保持理性,是一个高素质的公民社会的重要标志。自疫情发生以来,谣言就从未停止脚步,从“抽烟杀毒”到“病毒是美国对付中国的生化武器”,从“猫狗会传染病毒”到“中国要被化为疫情”……不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众,成为谣言传播的“帮凶”,谣言得以四处肆虐。未知带来的恐惧也成为公众的理性“毒药”。1月31日,《新华社》报道,研究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各大药店、平台上双黄连口服液迅速被抢购一空,甚至连“兽用(鸡鸭鹅等家禽)”的双黄连口服液也未能“幸免”。疯狂的抢购的背后,折射出市民面对疫情时高度的焦虑,更折射出的是社会仍然缺少理性。二是知识型的公民社会任重道远。缺少对疫情危害性的认识,有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对抱有侥幸心理,缺少对疫情的传染性、致病性的认知,认为疫情“没什么大不了的”,进而出现不听劝阻,继续参与聚会、集聚等行为。有家庭聚集性病例,就是在政府、社区明令禁止家庭聚餐、走亲访友的情况下,仍然组织家庭聚会时发生的,严重影响疫情防控,造成恶劣影响。三是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青少年缺少信息鉴别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场,容易被海量信息迷惑。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青少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境外势力、国内部门缺少良知的自媒体影响,在网络上发出一些激进言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提醒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要善于用更加多样、有趣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3月9日,一堂针对疫情的网络思政课让人眼前一亮,形式新颖,主题鲜明,时效性强,据统计,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这是一种有益的思政教育探索。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