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19-07-29 09:28:56 影响了: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社会认知”是研究人们从社会环境获取信息,并如何形成推理的过程。(30)

收集信息的影响因素——31

1 事先预期

2 信息中的偏见

3 小样本

4 信息取样

负性的信息比正性的信息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负性的信息比正性的信息赋有更多的权重。(33)

错觉关联——35

有两个因素可以导致错觉关联

第一是联系的意义:在先前期望的影响下,人们觉得两个事物之间“应该”是有关联的,所以认定这两个事物就是有关系的。

第二个基础是“配对独特性”,指的是两个事物之间具有某些非一般的特性,所以容易认为它们是有关系的。

框架效应——36

信息描述的方式是影响人们做出判断的重要因素。

这种框架效应在社会认知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考虑一个决策所带来的利益,与考虑一个决策所带来的损失,对于人们进行决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基模”是一种认知结构,它代表着某个特定概念的有组织的知识。一个基模既包括概念的各种属性,也包含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41

基模的优点——43

1 基模有助于信息加工

2 基模有助于回忆

3 基模加快信息处理

4 基模有助于自动推理

5 基模可以添加信息

6 基模有助于解释

7 基模提供预期

8 基模蕴含情感

代表性策略所作的最基本的事情是把信息同基模相匹配,并评估这种匹配真实的可能性有多大。(46)

模拟性策略的用途——48

1 预测未来

2 因过分析

3 情感反应

信息的双重加工的影响因素——54

1 结果依存性

2 辩解责任

3 时间压力

人们应用他们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也就是判断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这一过程叫做个体知觉(60)

主题背景原则——61

人们的注意力会转向那些在直觉域中突出的方面——而非背景或场景设置

显著性对个体知觉产生一系列的后果——62

首先,显著的行为举止会招来更多的注意。

其次,显著性影响对因果关系的知觉,更突出的个体被认为在他所在的社会背景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第三,显著性提高了音响的整体性。

上下文效应——对比和同化——66

对比指一种歪曲效应,它使做出的判断与环境背景相违反。

同化之作出的判断与环境效果相同的一种歪曲效应。

当一个比较前的层面上对个体信息进行加工时,可能出现的是同化;而当对个体行为信息进行更加详尽的系统化的加工时,同化则不大可能出现,如果人们有精确化动机时,也不大可能出现同化。

在简单的知觉中,一个负性特质就是图形,人们可能更多的注意到了负性特征,给予它们更多的权重。(69)

由于在人类认知中,评估是最重要的维度,所以我们关于把他人类别化为好人和坏人,而非两者都是,我们可能继续是其他特质与这两个基础评价相一致,这种对评价一致性的趋向,被称作晕轮效应。(71)

当这些特质之前存在不一致而且相互之间很难调和的时候,人们有时会承认这种不一致的存在,不再试图去整合它们。

一个影响收集信息过程的因素就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的目标。(73)

Kelly 认为我们使用三种类型的信息确定我们探索因果的合理性:连续性,特异性和一致性。

Kelly 探讨了进行因果归因时的第二条重要原则,也就是折扣原则,如果有多种可能原因存在的话,我们不大轻易把结果归因于任一特定原因。(79)

虚假一致,我们倾向于假设其他人会做出与我们一样的反应,把自己的行为看作是典型的。这种夸大自我行为和观点典型性的倾向被称为虚假一致。(82)

接受成功的荣耀、拒绝失败的责任的倾向被称为自利归因偏差。(82)

非言语沟通的可见渠道——88

1 距离

2 动作

3 目光接触

4 面部表情

5 辅助语言

通常,言语沟通渠道,也就是人们传达的关于自己的信息,似乎在形成各种有关他人的推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91)

态度是以情感、行为和认知信息(ABC )为基础,根据某个评价维度对刺激所作的分类。(139)

“情感成分”包含个体态度对象的所有情绪与情感,尤其正面和负面的评价。

“行为成分”主要指个体在对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

“认知成分”则指的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包括了解的事实、掌握的知识以及持有的信念等。

态度的学习理论把人描绘成被动的受体。他们暴露在刺激之下,通过强化、惩罚、模仿而学习;这些学习过程决定了个体的态度。(141)

平衡理论(142)

最早的一致性理论是Heider 在1958年提出的“平衡理论”。这个理论考虑的是在个人所持有的简单认知系统中,情感之间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理论——行为决定态度(144)

失调因素

1 决策性认知失调

2 反态度行为

3 威胁

4 选择

5

6

7

8 不能变更的承诺 可预见的后果 对后果的责任 努力

自我知觉理论(150)

Bem 认为通常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只是从我们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环境来推断自己的态度。

认知反应理论的双重加工观点(154)

边缘线索:与话题有关但是与论点的真正价值并不相关的线索。

Petty 和Cacioppo 区别了说服的中心途径与说服的周边途径。

中心途径特点:仔细的信息处理与对论点的审视和评价。

周边途径:人们比较以来表面的边缘线索而不去仔细思考真正重要的论点。

一个有用的说服情境会从沟通者(或信息来源)、沟通过程以及情境和目标便脸上划分说服对象可能受到的影响。(178)

分心能够减少听这对与自己想法截然不同的信息的防御,所以可以提高信息的说服力。(179)

老师问的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偏见是最具破坏力的社会行为之一。(182)

群体敌视有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子成分: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183)

刻版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具有什么特征所持有的观点

偏见——指圈内群体对圈外群体保有的负性情感。

歧视——指人们对某个群体的成员表现出的不公正行为。

偏见是对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评价,它的主要依据是个人的群体归属。(186)

偏见的习得(189)

1 社会化

2 大众媒体

偏见形成的动机(192)

1 心理动机理论

把偏见当成是个体人格动力过程的产物来分析的理论被称为“心理动力理论”。

另一种心理动力理论把偏见作为一种人格障碍来看待。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权威人格:对权威的过于服从,对传统行为规范的极端遵从,带有自我正直感的敌意。

2 群体间的竞争

典型效应: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圈外群体的典型成员,那么刻板印象尤其容易被运用在他身上。(198)

圈内与圈外(201)

将某人知觉成圈内或者圈外成员有三个重要的后果

首先,人们会认为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跟自己更相像,这一现象被称为“假定相似性效应”。

其次,除了认为圈外群体成员与自己不同外,人们还倾向于把他们看成是在特质、人格甚至亚类别数量上没有差异的人,这一现象被称为“圈外人同质效应”。

再次,我们倾向于把圈内成员当成笔圈外成员复杂得多的个体看待。

美国人的两难困境——种族矛盾心理(205)

一方面,他们相信所有人都应该享有自由和平等

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很多人又持有强烈的种族偏见

认知理论认为是常态的认知加工过程导致了刻板印象和偏见的产生,尤其是讲个人划入圈内还是圈外的认知过程。以类别为基础进行信息加工时自动化的、无意识的过程。——类别标签是决定人对该情感类别性质的重要因素。(217)

三种重要的社会影响类型(221)

从众:指的是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余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

遵从:被定义为我们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事情,尽管有时候可能我们并不情愿这样。

服从权威:在社会情境内,我们会认为其他一些人或者群体具有影响我们行为的合法权威。

从众(222)

黑暗中的预测——Sherif 的研究

“似动效应”:由于情境的模糊性,被试不能够确信他们自己的判断,他们最初推测之间的差距也十分巨大——人们的从众行为受信息的影响。

清晰条件下的从众——Asch 的研究

当人们面临一个非模糊的环境时,群体也能够给成员施加巨大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符合群体标准。

人们为什么从众(225)

人们从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做正确的事,二是为了被喜欢。

1 信息影响:渴望正确——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他人的行为通常能够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

2 规范性影响:渴望被接受和喜欢——从众的第二个原因是获得他人的赞同,并避免其他人的反对。

特殊的遵从技巧(235)

1 得寸进尺手法——先诱使人们同意一个小的要求是增加遵从的方法之一。

2 以退为进手法——首先给出一个大的要求,之后再作出一个小的要求,这会增加人们对于后面校要求的遵从。 3 低球手法——开始,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乡某人提出一些要求,之后将整个的状况都告诉给这个人,这种策略被称为低球手法。

4 “并不只是这些”技术——这种策略的精髓在于以高的价格给产品标价,使得消费者会对价格进行考虑,之后通过一些“附加”的产品或者降低价格来促进销售。

5 引起注意技术——人们有时会在没有对要求进行思考之前就拒绝了该要求。要想要求得到满足,就必须以某种方式打断人们的“拒绝剧本”。

为什么人们如此需要和他人相伴(248)

1 寻求亲和

2 儿童期的依恋:

安全型——当父母不回应婴儿的需要甚至拒绝时,通常发展出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当父母不回应婴儿的需要甚至拒绝时,婴儿最初可能“抗议”缺乏关注,但是最后可能会“疏远”照顾者。 焦虑/矛盾型——主要的照顾着十分焦虑,对婴儿的需要反映不定,他们有的时候在婴儿身边并且回应其需要,有的时候却不在身边,或者对婴儿的态度有些粗暴。

3 社会关系的多种好处

得到的6条利益——依恋,社会融合,价值确定,稳定联盟感,指引,照顾他人的机会

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254)

一个重要的利益形式是社会赞许。

另一条普遍规律从社会交换理论中获得:当我们认为与某些人的交往是有利可图的时候,也就是说收益高于成本的时候,我们就喜欢这些人。

人际吸引的特定因素(255)

接近性,熟悉性,相似性,个人品质

能够增强吸引的个人性格因素包括热情、竞争力和外表魅力。被看到和有吸引力的约会对象或者朋友在一起可能会产生“美丽辐射效应”,也就是他人对我们自己的评价可能会提高。(276)

相互依赖理论假设人们一直在留意某个交往或关系中的回报和成本。具体说来,我们关注的事我们从一种关系中获得的整体结果。(281)

我们还会对关系进行两两比较,有两个尤其重要的比较标准:

第一个标准是比较水平,它反映个人认为它应该获得的结果的质量。我们的比较水平反映了我们在关系上的过去经验。 第二个主要的标准是备择关系的比较水平,他指的事将某个关系与我们目前可得到的其他关系相比较,从而对这个关系作出评估。

结果协调:两个人之间对结果的协调是容易还是困难,取决于他们有多少共同的兴趣和目标。(282)

公平交换的三个原则(283)

平均分配

按需分配

分配公平

交换理论假设自我利益是人类关系最首要、最重要的基础。(285)

自我暴露的理由(286)

宣泄

自我澄清

社会确认

社会控制

关系发展

社会权力指一个人能够有益的影响他人行为、思想或感受的能力。(293)

什么决定了关系中的权力是否平等?现已确认了三个重要的因素:社会规范、相对资源以及最小兴趣原则(295)

满意度指一个人对一段关系质量的主观评价。

根据相互依赖理论,关系满意度还会受到一般的比较水平的影响。

另一种理解关系满意度的方法是,对比幸福夫妇与不幸福夫妇的经历。

与交换理论一致,满意感最强的预测源是回报和成本;已进行的投资和备选不会影响满意感。

承诺受到满意感、投资和其他选择的影响。(299)

满意感与承诺的联系(299)

在多数关系中,满意感与承诺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年轻的恋人从他们正在发展的关系中得到特殊的回报时,他们就会采取措施逐步建立起承诺。他们停止与他人约会,为了在一起而放弃其他的活动。当他们的感情成长为爱情时,他们救护采取公开的行动来证明他们的感情,并且会一起为两个人的未来作打算。举行婚礼,一起买一所房子,生育孩子——这些对关系的投资通常都是以爱情为基础的,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承诺。当夫妇两人遇到冲突和意见不一的艰难时刻,他们的投资可以为改善关系、重新点燃爱情提供动机。

社会助长(促进或者抑制)(311)

为什么他人的存在会激发我们产生动机?

第一种解释认为仅仅是他人在场就会产生唤醒

第二种解释是“评估焦虑”,我们关心别人如何评价我们,并且想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因此他人的存在就会产生动机。

第三种解释认为他人的存在是一种干扰,做简单的任务不需要全部的注意,人们为了补偿干扰而更加专心、更加努力,从而使实际效果更好。但是,在做复杂任务时,因他人存在而分散注意力,则会降低绩效。

头脑风暴(323)

要求成员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想出尽可能多的不同建议。

有几点原则

。不能有批评

。随心所欲的建议是受欢迎的

。要求一定的数量

。寻求整合和改进

领导(339)

在所有群体内都存在一定形式的领导。领导的核心特征是社会影响。

任务领导:关注的是成功完成群体的任务。

关系领导:关注的是群体互动中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

Fred Fiedler研究了领导风格和情境性质如何交互作用决定了领导的有效性——领导效能的权变模型。

这个模型区分了两种领导风格,基本对应于我们先前区分的任务领导和关系领导。

注意判断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异同。(380)

利他指的是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与其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除非觉得自己也许做了一件好事。 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么。

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381)

决策观点

学习观点

进化的观点:认为帮助他人的倾向是我们遗传的一部分,是进化过程中留下来的

决策的步骤(382)

首先注意到有事件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提供帮助。

然后决定他自己个人的责任范围。

第三步,评估给予帮助和不给予帮助的成本和收益。

情景因素:助人行为何时发生。(392)

1 他人的存在

——旁观者效应:人们假设已经有其他人给予帮助了。

——解释:1 责任分散。2 情景解释的模糊性。3 评价忧虑。

2 环境条件:物理环境的特质

3 有效时间的压力:我们可能很忙以至于没有时间帮助他人

受助者:谁最有可能得到帮助(402)

1 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2 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接受帮助的体验(404)

1 归因理论:对自尊的威胁

2 社会交换里路:受人恩惠的成本

3 抗拒理论:自由的丧失

4 获取帮助的新方法:自我帮助群体与计算机

反社会攻击和亲社会攻击(413)

这里的关键是攻击行为是违反了还是支持了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

愤怒的来源(414)

1 袭击

2 挫折

3 报复的期望

4 竞争

5 归因——大多数情况下,攻击或受折必须被知觉有伤害意图时,才会导致愤怒与攻击行为

6 归因和长期性的攻击倾向——攻击倾向在儿童时期一直保持,非常稳定

习得攻击性——机制(419)

1 模仿是决定儿童行为的一个重要机制

2 强化

减少攻击行为(425)

1 惩罚和报复

2 减少挫折和袭击

3 习得性抑制——分散注意力,攻击焦虑(通常人攻击时会感到焦虑),痛苦线索(受害者的痛苦表现让攻击者倾向于减少攻击),酗酒和吸毒(会使个人去抑制)

4 替代性攻击

5 宣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