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三个"情结"(影评)] 拯救大兵瑞恩影评
 

[[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三个"情结"(影评)] 拯救大兵瑞恩影评

发布时间:2019-07-31 09:56:10 影响了:

“一只颤抖的手、一句临终时的遗言、一个用六个士兵拯救的生命......”这三个情结构成了火爆的美国进口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全部主题。 看过影片的人都记得,我们最初对米勒上尉的认识就是从一只颤抖的右手开始的。随着影片的继续,斯皮尔伯格用了四个特写镜头来表现这只手,其用意何在? 因为战争不光是政治的延续,它会给我们所有的人留下不同的记忆,或惊栗,或惨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给我们最多的是伤痛。米勒上尉最初是中学老师,战争的不断升级和扩大改变了他原有的平静生活。戎马倥偬,硝烟弥漫,使他的身体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战争的烙印,这种伤痛本身就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无情。我们至今还依然无法得悉他的手是如何负的伤。但是总是在战争场面就要一触即发之前,导演都有意地让这只手出现我们的眼帘中。在美国人的思维中,从来都是赞美和敬重英雄人物的。这就是为什么“蓝博”、李小龙到今天还依然有人津津乐道的缘故。而影片中颤抖的手会是一种心理恐惧在身体上的反映吗?当然不是。我想这无非是要说明米勒上尉无法抹去的痛苦经历。 然而士兵的使命感和战争的需要驱使着米勒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用一把小手枪在做着实际上是无谓的抵抗的时候,他仍然想起了自己的任务是把最小的瑞恩从战争中拯救出来,能够安全地回到母亲的身边。因此,当生命即将离去,他哽咽着在瑞恩的耳边说道: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一定要活下去。在这里,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瑞恩,听到这句临终的遗言,你会怎么想?是否会因为这句话而更加激起内心对法西斯发动这场战争的仇恨呢?还是一定要活着回到母亲身边?我认为是这两者都是有可能的。但从影片的终极主题分析应该更倾向于后者。 当该片在国内上映时,影视界很多评论都质疑“用六条生命去拯救一条生命”这样的事件不符合逻辑,是美国在宣扬他们的价值观,是虚伪的。我想电影是映射一个国家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最佳载体。很多人的想法同影片中小分队成员一样,就是“为什么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生命,难道我们没有母亲,没有兄弟姐妹?我们不是一样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凭什么他就有这个特权?”问题不是在这里,因为二战中,象瑞恩这样的家庭是数不胜数的,岂独他哉!我想导演的意图一定是:珍惜生命和帮助他人。拯救队员因为帮助瑞恩而知道家庭的温暖和生命的可贵;而瑞恩因为米勒上尉和拯救队而感悟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照顾更多需要拯救和帮助人们。爆发战争对于每个人是不能选择和左右的,但帮助他人是自己可以选择和作决定的。 [!--empirenews.page--] 我这里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三处是让我曾经迷惑、不知所措的情感疙瘩。因为它不同于我们的价值思维和意识形态,从中国传统军事理念上无法解释。这可能就是东、西方的差异吧。 《拯救大兵瑞恩》确是一部非常好的战争片,它摆脱了历来这类影片只注重场面和高层人物运筹帷幄的窠臼,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战争残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对普通士兵们内心人性的挖掘。我们现今生活在阳光雨露下,根本无法想象战争中士兵所遭受的苦痛给他们内心留下的阴影。当然这种伤痛会留在那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记忆中的深处。我们今天虽然幸运地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在影片的强烈音响效果中依然如感同身受一样真实,一样惨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