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专题范文 > 关于2021经济发展优秀范文大全
 

关于2021经济发展优秀范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1-08-12 12:25:28 影响了:

       全国人民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到处充满着青春活力,洋溢着胜利的豪情。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2021经济发展优秀范文大全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经济发展申论范文1
 
“新基建”激发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近日,各部委纷纷出台“新基建”配套激励措施,将有效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新基建”一般包括5G、城际高速铁路、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代表着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在当前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新基建”既是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应对挑战、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新基建”孕育着巨大发展空间。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除此之外,5G网络建设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带动超过3.5万亿元投资。与此同时,国内数据中心(IDC)也将迎来发展提速时代,未来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可期。
 
“新基建”有助于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发展“新基建”,中国将不再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中下端,制度优势将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实现大逆转,不仅领跑数字经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产业,还将促使中国制造业、中国的实体经济在新一轮世界竞赛中处于更强的地位。
 
“新基建”兼具稳增长和创新的双重效应。新产业新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完善,对与未来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也是新经济茁壮成长的必要前提。在传统基建领域,财政资金占相当比重,而且是由央企和国企参与建设,但“新基建”投资和运营模式比较灵活,外资、中小企业都有非常多的参与机会,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活力。
 
基于此,各级政府应大力出台对“新基建”的鼓励措施,努力提高政策精准性。
 
第一,积极将“新基建”列为优先发展领域。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基建”。如,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推进实现县城以上城区5G全覆盖,启动全省5G规模化商用;甘肃省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地级市城区5G全覆盖;重庆市提出,要实施5G融合应用行动计划,2020年新建5G基站3万个;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第二,加大对相关领域研发投资的支持和补贴力度。如,疫情发生以来,全国28个省区市合作建设数字防疫系统,健康码在200多个城市上线,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防疫效率。网上课堂、在家办公,保障了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一网通办”小程序“随申办”等在支付宝、微信日渐普及。
 
第三,努力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新基建”领域国际合作。今年是《外商投资法》颁布一周年,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于发展“新基建”,各级政府应充分保障外商外资、民营企业和央企国企的平等竞争,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以法治为主的市场经济。
 
这次疫情所形成的冲击是外生性冲击、阶段性冲击,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内生活力和韧性,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尽管全球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可能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使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我们有充足的宏观政策工具可用,能够有效对冲疫情影响,通过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我们有能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稳中向好。
 
经济发展申论范文2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逻辑及创新
 
新中国70年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由一个经济小国变为了经济大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正在向经济强国迈进。按照麦迪森的计算,1952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仅为5.2%,2018年达到了90.0309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5%。
 
转型发展是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逻辑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背景的识别、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突破、经济发展理念的更新、经济发展动力体系的重塑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都离不开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互动逻辑的考察。具体表现在:
 
第一,新中国70年经济转型发展的逻辑具有特殊性。中国现代经济发展道路是“共同律动性”与“道路独特性”的统一,“中国现代经济发展道路体现了这一过程中的共同律动性,即与世界结构转换相联系,与世界历史演化大趋势相吻合;同时由于文化、制度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在道路上也呈现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
 
第二,新中国70年经济转型发展的逻辑能够转化为新的转型发展约束条件。新中国70年经济转型发展进程是由多次重大转型叠加的过程,转型发展所具有的矛盾消解能力和制度转换能力表现为发展控制过程对发展实际过程的有效影响,发展控制过程表现为技术进步、制度建设、结构协调等系统化的战略选择,发展实际过程具有连续、复杂等特征,容易受到特殊国情与初始禀赋条件的影响。
 
第三,新中国70年转型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具体表现为以转型为动力、发展战略更新为内容、发展理念为导向的实践过程。一方面经济转型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全面发展是中国长期转型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四,新中国70年转型发展理念更新需要特殊的表达方式。中国转型发展理念的更新是一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互动过程。不同阶段转型发展理念的更新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关键因素在于各类经济主体身份差异下认知矛盾的协调,同时也决定于转型发展过程中创造主体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对于转型发展的诸多内容认知的一致性的发展理念更新需要借助特定的转型方式予以表达。
 
转型发展逻辑的八大维度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大规模多层次的转型发展逻辑有八个维度:
 
第一,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化国家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49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4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6.1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占到84.5%,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5%,重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4.5%。为了加快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为路径推进经济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的转型。经过新中国70年的转型发展,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了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
 
第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实行指令性计划对国民经济实行管理,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价格改革为切入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第三,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是数量规模扩张、高投入、高消耗、高积累、低消费、重工业优先、重速度、轻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重视了科技和教育作用的发挥,开始趋向集约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科技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
 
第四,从单一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的转型。新中国经济结构演变具有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属性,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新中国7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沿着“单一结构——结构多元化——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路径在演进。改革开放之前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实施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战略,导致结构扭曲的单一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结构开始逐渐从单一转向多元化。经济结构多元化就是多样化、多种化、多态化,能满足不同变化的多样化需求。
 
第五,从人与自然的冲突向和谐共生的转型。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经济建设大规模地开展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冲突,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由于这一时期工业化才开始起步,环境问题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且程度较轻,政府并未明确提出环境保护的概念,也没有制订相应的环保政策。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迅速扩张,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深。“十三五”至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第六,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型。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前期,针对国家贫穷落后的现状,我国经济发展采取了“国富优先”的发展目标。“国富优先”的发展以GDP增长为目标,以做大经济总量为思路实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在国家富裕的基础上,开始向民富转变,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型。“民富优先”的发展目标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为发展目的,有利于提高消费总量和化解社会矛盾。在中国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转变中,为了建立新的利益机制,经济增长的目标要从“国富优先”到“民富优先”转型,由经济总量导向向国民收入导向转变。
 
第七,从赶超战略向质量效益战略的转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实行的是数量型增长的赶超战略,这一战略是经济上的后进国追赶先进国并最终要超越先进国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基于比较优势原理,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规模经济的路径形成了传统的数量型增长模式和追赶型发展战略。但是赶超战略下单纯追求“快”的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了经济发展五大新理念,特别是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
 
第八,从封闭发展向开放发展的转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还未建立外交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军事上发动朝鲜战争。由于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和独立意识决定了中国在当时只能主要采取内向型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从封闭发展向开放发展的转型,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为基础,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积极走出去,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能力显著提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中国经济不仅融入到了全球化,而且开始主导全球化,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引擎。
 
转型发展逻辑下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创新
 
新中国70年来,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推动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促进了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形成。这些创新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化国家转型以及通过二元工业化的特殊路径,实现了经济发展路径理论的创新。新中国70年来,由于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双重演进”的特征,形成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城乡二元工业化路径。这种二元工业化路径的特征是:工业化空间分布的二元性、工业化实现路径的二元性、工业化资源配置手段的二元性、工业化产业层次的二元性。二元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使得中国经济由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向了现代工业化国家。
 
第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实现了市场动力与政府动力的结合,促进了经济发展动力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计划,通过计划集中力量办大事,建立了中国工业化基础。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市场动力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作为目标,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结合的独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实现了市场动力与政府动力的结合推进了“中国发展奇迹”的实现。
 
第三,从粗放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转型以及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转变发展方式,再到创新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了“发展型式”的概念,他认为发展型式的选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新中国70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了从粗放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转型,尽管这一转型任务还没有完成,但是成功探索出了通向集约化发展的方向,形成了经济发展动力理论的创新。
 
第四,产业结构呈现出了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再向高级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变化以及协调发展理念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发展结构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关键在于改革推动了经济结构转换,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新时代下经济发展向高水平迈进的过程中面对着新环境和新难题,发展理念需适时向协调转换。协调意味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强调转变当前经济各个方面存在的失衡现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
 
第五,从人与自然的冲突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型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形成兼具生态财富在内的多维度财富观的创新。新中国70年来,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以及绿色发展等理论。这些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演进体现了发展经济学财富理论的创新,形成了兼具物质财富、知识财富、文化财富、生态财富的多维度新国家财富观,从资本产出、自然资本和无形资本三个方面来衡量一国综合财富。
 
第六,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型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贯彻落实,体现了发展目标理论的创新。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确定了“国富优先”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富优先”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需要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转型,“民富优先”考虑的是经济发展能否给人民带来利益,能否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能否使人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七,从追赶战略向质量效益战略的转型以及对高质量发展追求,体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创新。中国和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解决贫穷落后的面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追求速度为核心,实施追赶战略。经过7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已经由发展问题转变为了发展起来以后的质量效益问题,追赶战略的任务已经完成,需要进行发展战略的转型,从追赶战略向质量效益战略转型。
 
第八,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以及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开放发展理论的创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加强国际交往,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闭门造车是万不可取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要主动参与和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审时度势,迎难而上,努力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发展申论范文3
 
科技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习主席曾强调“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诚然科技决定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变化、也决定各国各民族的命运兴衰,理应被重视。但如果人们过渡沉溺于科学技术,甚至“滥用”乃至“误用”,那么不仅会困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操纵人们的心灵与意识,让人类称为无法独立思考的种群。因此,科学发展还应学会克制欲望,追求精神价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科技应承担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责任。“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发展理应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尤其是当前中国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性并不算强,山寨企业屡见不鲜,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处于利益链条末端,经济效益低下。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中国制造业恶性循环,纵容恶意抄袭模仿的风气,而且也会制约自主创新能力,让中国制造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自主研发,深耕供给侧改革,以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让中国摆脱“发展三叠期”的窘境,顺利转型升级。
 
科技应承担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已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亟待注入科学的力量。将科技与政府办公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而且也可以减少政府的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将科技融入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中,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教育等服务水平,也可以缓解人才资源不足的困境,是满足群众的需求的不二之选。因此,政府应该转变发展思路,注重科技研发,将政务工作与新兴科技紧密结合,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科技应承担延续中国精神文化的责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至今也应与时俱进,与科学相结合方能焕发新生。就像中国故宫博物馆,过去成千上万的展品沉睡在故宫深处,不能与群众亲密接触,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完善,通过VR技术将这些中国历史文化鲜活的展现到了群众眼前,既让群众感受到了历史的风貌,同时也达到了文物保护的目的,避免对文物造成伤害。因此不难看出,科学是焕发文化生机的引擎,只有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满足群众对于文化的需要,让文化时代传衍、生生不息。
 
国际局势波诡云谲,周边环境复杂敏感、改革任务艰巨繁重,今天中国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离不开科学理想的有效支撑,我们务必理性使用科学理想承担社会责任,方能更好的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更有力的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经济发展申论范文4
 
新职业折射中国经济“韧性密码”
 
呼吸治疗师、网约配送员、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6个新职业,这也是三部门继去年确定数字化管理师等13个新职业之后发布的第二批新职业。
 
新职业接续而生,其源头动力一是技术的革新,二是需求的升级。从新一批16个新职业来看,莫不如此。例如,正是因为近年来,各类电商迅猛发展,专职外卖、生鲜、药品、代购等网约配送员才随之大量涌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长足发展,则催生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健康检测、康复照护等需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让健康照护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呼吸治疗师等新职业有了用武之地。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新职业的出现,不仅有利于带动创业就业和产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
 
新职业折射中国经济活力。不难看出,新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这些领域蕴含着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中国经济提质升级的新动能所在。近年来,我国着力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现代服务业活力迸发,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这是一批批新职业产生的大背景、大逻辑,而随着中国经济活力的持续释放,新职业仍会应势而生层出不穷。
 
新职业彰显中国经济韧性。回旋空间大、对冲风险能力强,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在最新发布的这些新职业中,有的就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生力军。比如,有大量呼吸治疗师在抗疫前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呼吸治疗,提升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仅用10来天时间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中国速度”的背后,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功不可没。尽管短期内传统的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许多行业受到疫情冲击,但是新职业所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却有效发挥了对冲和替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栉风沐雨仍可从容前行的“硬核担当”。
 
新职业蕴含新生机,新业态带来新希望。尽管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是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变也不会变,新职业所折射的中国经济“韧性密码”就是我们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经济发展申论范文5
 
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这段时间,有几组经济数据颇为亮眼。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工业与消费强劲拉升,表明中国经济活力充沛,可以在基本面“稳”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与“好”。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短期波动并未改变长期趋势,暂时压力不能阻挡深层动力,中国经济在负重中前行、于承压中向好,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看待中国经济,不能被短期指标牵着鼻子走,而应该客观、全面、辩证、积极看待发展形势。
 
所谓“客观”,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被主观情绪或先入之见带偏了。分析经济形势应该基于客观事实、统计数据,而不是主观臆测、片面猜想。事实是什么?事实是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是中国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了增长,是中国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以事实为基本,以数据为依据,以逻辑为推理,就不会听风就是雨,就会多一些客观分析、理性判断。
 
所谓“全面”,就是运用系统思维来看待问题,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我们既要立足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国目前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仍然居于前列。既要看到旧格局,也要看到新变化。今年11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3%,增速快于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9.5个百分点。这说明转型升级正在悄然凝聚势能。具备全局视野,就会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
 
所谓“辩证”,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落入机械、静止的认知陷阱。尤为重要的就是辩证看待风险挑战。要认识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经济一直都是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发展起来的,问题克服了就是窗口,风险化解了就是机遇。同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很多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成长的烦恼”,完全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保持动态均衡。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转型过程中会有阵痛,但只要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就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所谓“积极”,就是保持长期乐观心态,不能因为一时波动而丧失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了民营经济,推动了国企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唯有那些长期看好中国的人,才有可能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财富机会。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社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它的洪流中,研究工作者的分类之手人为地抽出了经济的事实”。经济体作为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不能人为割裂地简单看待。客观、全面、辩证、积极看待中国经济,我们就能得出正确结论、增强必胜信心。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