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主题教育 >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12篇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12篇

发布时间:2020-02-05 13:24:07 影响了:

【篇一】

郑德荣,男,汉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郑德荣同志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用极其简单而纯粹的的一生坚守心中的信仰,用一名共产人对党的无限忠诚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

其为人,他是马克思普遍真理的坚定信仰者。“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郑德荣同志最后的遗言,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郑德荣一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因为信仰、所以研究,郑德荣同志用67年的研究岁月彰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坚守。“我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真理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坚守真理的人更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92年的峥嵘岁月,郑德荣同志用他的一生彰显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卫道者。

其为学,他是一位坚定的“红色理论家”。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郑德荣的理论研究始沿着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发展的方向密切相连。从事学术研究67载,郑德荣同志视学术为生命,始终把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党史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用熊熊燃烧的信仰之火,点燃理论之炬,转化为照耀现实之光。

其为师,他是集学高和德高为一体的教育工作者。60岁时,郑德荣曾立下宏愿,要用10年时间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培养了49名博士生,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

这一连串的数字看似平淡无奇,却展现了郑德荣同志育人、做学问、搞研究的师者风范,也是学识渊博、研究深入的体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郑德荣甘为人梯,穷其毕生所学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俯下身子去做理论研究高峰的阶梯,郑德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彰显了“师之大者、德之楷模”的真谛。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力量。近日,党中央追授郑德荣等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全国上下正在奋力书写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的同时,郑德荣同志像一把火炬,照映和激烈着全国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

【篇二】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郑德荣先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真正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笃定信仰,他是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他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共党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必须立足文献,并要调查考证,才能写出有理有据的论著。郑德荣爱读文献和资料,对学生也有着同样的“硬标准”。他还要求学生有计划、大量地阅读文献,1年阅读必须达到1000万字。在教材上,他主编的《中共党史教程》成了卫星广播教材;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被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为全国文科通用教材,再版5次;
《毛泽东思想概论》印刷13次发行100多万册。

默默耕耘,他是教学一线的辛勤园丁。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把传道、授业、解惑合为一体,并把传道列为首位。传授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之道。他将多年教学和研究的收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自己对党的事业执着追求的心得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他经常对学生说,不仅在业务上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高级人才,而且在政治上应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不管在什么样的政治风浪中,都要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站稳立场,保持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

生命不息,他是奋斗不止的世纪老人。“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郑德荣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生命意义的更多可能。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三郎”,直至生命最后一息。=郑德荣60岁时给自己立下的“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仅仅是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老而好学,耄耋勃发,年岁的增长非但没有让郑德荣的学术科研节奏放缓,反而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新见迭出,成就斐然。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郑德荣信念坚定,追求执着,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人格高尚,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学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一生,这就是一名党员的追求,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光芒!

【篇三】

第一次了解到郑德荣教授,是大学时期学习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在政治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到他是一位优秀的党的理论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当再次听到他的消息,却是这位教授走了。纵观郑德荣教授的一生,更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他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

学习他一生坚守初心的“钉钉子”精神。少年时的郑德荣教授目睹了日寇的残暴,亡国奴的耻辱和痛苦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1948年的他在解放区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接触到共产党的理论,就坚定了他毕生的理想信念。建国后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终身奋斗的事业。不论形势如何变化,郑德荣教授时刻坚守初心,对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定不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学习他一生求真务实的“教书匠”精神。33年来,他培养了49名博士生,培养的学生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社会各界领军人才。一方面,郑德荣教授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
另一方面,他严格要求,让学生从中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教会他们不管在什么样的政治风浪中,都要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站稳立场,保持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

学习他一生探索创新的“开拓者”精神。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在67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望,他的多篇学术论文匡正了传统学术观点,甚至开拓了新领域、提出了新见解。即便是90多岁高龄,他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学术创新作为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以一位“开拓者”和“领路人”的角色不断为党的理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郑德荣教授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仍长存世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以一名党员身份要求自己,从他的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无愧于党、无愧于心、无愧于民,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

【篇四】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而郑德荣教授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将生命誓言履行到最后一息,用一生高擎信仰之炬,照亮了千千万万党员砥砺奋进、接棒前行的人生大道。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我们要勇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要向郑德荣教授一样,“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

,这就是一份责任担当。为了培养学生,他不顾年高体弱,依然定期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演讲中充满激情,声如洪钟。结束时已是汗流浃背,但依然拉着学生的的手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有了信仰,我们才能坚持不懈。

郑德荣教授正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优秀党员,做到了“永久奋斗”。85岁那年,他发表学术论文13篇;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1岁的郑德荣立即申报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2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准备纪念文章……

信仰是一种力量。我们作为党员要以郑德荣为榜样,坚定对党的信仰,做到对党要有浓厚的感情和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五】

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一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笃定和执着。他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二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的追求和创新。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始终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90多岁高龄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学术创新作为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学术空白,以高深的学术造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面旗帜。

三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毕生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的奉献和坚守。他对事业无限忠诚,从教67年来,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忘记初心,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研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

【篇六】

通过学习郑德荣同志事迹,我了解到,郑老是真正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人,他对共产主义事业有着无限忠诚,他从未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没有因为理想太遥远而放弃追求,郑德荣同志始终高举旗帜,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是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典范。

郑德荣同志在学术上探索创新的学术精神,使他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使他成为了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他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同时在治学上严谨,并且学术成果丰硕,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使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把坚定信念融入学术,教书育人融入生活,研究创新融入生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信仰,表达了对党史学科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

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优秀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我们要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向郑德荣同志学习。

【篇七】

5月3日,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毛泽东思想学家,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荣誉(终身)教授,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郑德荣先生因肺癌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一个93岁的老人,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更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守卫者,是国家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的贡献者,是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

学习他守卫真理的担当精神,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他坚定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面对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诉求,他笔耕不辍,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郑德荣的研究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坚持用真理作为前行的坐标,是新时代担当作为的楷模。

学习他不懈于心的敬业精神,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他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乐,一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
二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郑德荣看来,著书撰文和培养青年学生教师,都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他鞠躬尽瘁,忠于职守,是新时代爱岗敬业的标杆。

学习他创新作为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勤奋创新的学者,他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他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为工作、为祖国事业奉献一生,是新时代求真务实,敢于奉献的真实写照。

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郑德荣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对治学育人的严谨,对学术研究的执着,是我们组工干部的旗帜,是一名优秀党员的典范,是新时代青年人的楷模。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呼唤新担当,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紧扣时代脉搏,牢记综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篇八】

近日,一位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的老先生郑德荣教授离开了我们,他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学习郑德荣的先进事迹,见贤思齐,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看着老先生的事迹,郑老的执着坚守让人感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郑老90多岁的高龄依然在自己的研究事业上不停歇。对事业忠诚,对工作执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每天的工作简单又平凡,或许我们无法向郑老那样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但是我们可以向郑老那样,坚定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信念,热爱自己的工作,付出自己的努力。岗位虽平凡,意义却不简单,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以郑老为榜样,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坚定信仰,砥砺前行。

热爱本职,敬业奉献。在网上有这样一张照片,郑德荣老先生在重病期间,躺在病床上,却依然笔耕不辍,和自己的学生讨论学术论文修改意见,这就是郑德荣老先生。他是一位教授,并且一直记得为人师表,应为表率。他把自己一生的所思所想、所研所得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他以“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风教书育人,以身垂范,言传身教,他带过的许多学生在国家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什么叫立足岗位,这就是立足岗位。时刻牢记自己需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习郑德荣老先生这种“做表率,当先锋”的精神,时刻牢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信念笃定,成果丰硕。1948年郑德荣作为一名大学生毅然投奔解放区,从此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教育。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他对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定不移。信仰的力量让27岁的郑德荣成为中共党史的研究者。当年在对中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研究中,他悟出:中国共产党在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一步步走向成熟,最终夺取政权,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毛泽东思想。郑德荣10万字的讲义,后来成为他第一部著作的雏形。之后,便一发不可收。研究,永远立于潮头之上,不吃老本,自我超越,才能开拓新领域、提出新见解。

【篇九】

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郑德荣同志于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这是中共党史学界、思想理论界的重大损失。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工作,信仰坚定、始终如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学习郑德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如一。郑德荣同志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宣传,高举旗帜跟党走。学习郑德荣就即要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要自觉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学习郑德荣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始终如一。郑德荣同志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始终把中共党史学术研究作为毕生追求,取得的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上的空白。学习郑德荣就是要心中始终装着党的事业、始终装着人民,在工作中要敢于动真、敢于碰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动作用,真正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学习郑德荣对入党初心的始终如一。郑德荣同志对事业始终如一,67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教学一线,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名学生,做到桃李满天下。学习郑德荣就是要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矢志奋斗的先进品质,对照先进典型见贤思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鼓舞斗志、激发干劲,做合格共产党员。

【篇十】

信仰了60多年的共产主义,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的“红色理论家”郑德荣教授于2018年5月3日凌晨安详辞世。

他是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郑德荣先生穷其一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他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毛泽东思想,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至今在全国高校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的一生始终追随党的脚步,终生为党工作。

他是一名纯粹的学者。郑德荣先生一生严谨治学,孜孜不倦,永不止步。在生命的在最后几年,你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依然坚守着对党的理论研究于创作,甚至在去世前还在认真准备论文,谆谆教诲学生,他的理论研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靠历史资料和历史事实说话,他用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方式培养出来了49名博士,为我党的理论研究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是一名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郑德荣先生将对党的理论研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理想信念,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原则,90多岁仍坚持过组织生活,正是对党的绝对忠诚铸就了他坚定的党性原则。

因为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执着信仰,郑德荣先生举毕生之力献给党的事业,他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为党奋斗终生的执着追求、潜心探索的创新精神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

【十一】

5月3日,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德荣在长春病逝。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他爱岗敬业、刻苦专研,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病床上修改学术文章,可以说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郑德荣同志对信仰的坚定执着和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一方面,要坚定“一生跟党走”的红心。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笃定和执着,像郑德荣同志那样,既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另一方面,要坚定“一生奉献党”的初心。郑德荣同志对事业无限忠诚,从教67年来,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忘记初心,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鞠躬尽瘁,忠于职守,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我们作为共产党员,要对照先进典型见贤思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鼓舞斗志、激发干劲,立足于本职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干一行爱一行,争做爱岗敬业的新标杆。

【十二】

2018年5月3号,93岁的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德荣同志因病逝世。6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郑德荣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

坚定信仰,毕生拥护马克思主义。郑德荣同志自1953年入党以来,无限忠诚的“党员”角色。晚年的郑德荣,饱尝结肠癌的折磨,90多岁的他,仍然坚持过组织生活,凡是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表率,带头为青年后辈树立起共产党员的榜样。他坚持认为:“参加党支部活动,这是一名党员的基本职责。”弥留之际,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其终生热爱的党的事业,仍是其毕生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真理至尚,毕生探索马克思主义。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郑德荣毅然投奔解放区,从此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教育,也树立了毕生探索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他曾感慨地说:“一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就坚信不疑了。我一定要站在真理这一边!”。他坚持真理至尚,视学术为生命、视学问为终身事业,在67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空白,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望,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理论家”。

默默耕耘,毕生传授马克思主义。60岁,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但郑德荣没有。60岁,对郑德荣来说,是一个新的人生开始。这一年,他从副校长岗位退下来,却又承担起东北师大中共党史博士点,也是全国高校首批中共党史博士点之一的博士生导师这一重担。从那时起,又足足工作了32年,他一共培养了49个博士生,其中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社会各界领军人才。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召开前夕,他多次拔掉氧气管,在病榻上向学生口述反复修改论文并入选理论研讨会。他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事业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