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太原市高一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太原市高一期中考试

发布时间:2018-08-02 03:37:10 影响了:

  语文考试是语文教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之一,具有导向、预测、评介的功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kuò) 给予(ɡěi) 携带(xié) 不屈不挠(náo)

  B.慰藉(jí) 遏制(è) 雾霭(ǎi) 峥嵘岁月(zhēnɡ)

  C.眷侣(juàn) 戕害(qiānɡ) 狭隘(ài) 矫揉造作(jiāo)

  D.贫瘠(jí) 烙印(lào) 按捺(nà) 熠熠生辉(y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震,生存于永恒之中。

  B.无数优秀作品,无不折射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跳动着时代的脉博,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C.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素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

  D.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深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遭遇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整天沉溺于酒精中,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B.文章如果观点模糊,不知所云,纵然话说得很漂亮,也不能达到表达作者思想的目的。

  C.酷好古代文明的王老先生,此次看到这么多的出土文物,不禁望洋兴叹,立刻埋首研究。

  D.全球范围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产生的合力加速了每个国家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概莫能外。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意象是诗的核心,它是诗人借助想象力对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 ▲ ,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

  (2)如果把摄影散文写成照片的解说文字,那就会 ▲ 凝滞而毫无生气,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美感了。

  (3)我 ▲ 一次和他讲过,要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可惜他总是听不进去。

  A.生成 呆笨 不止 B. 生成 呆板 不止

  C.合成 呆板 不只 D. 合成 呆笨 不只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坚信,中国同东盟国家实现互利共赢,必将让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

  B.2015年全球GDP仅增长3.1%,比2004-2007年约5% 以上的增速相距甚远。

  C.中国女排的这块金牌,是她们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而取得的胜利。

  D.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执法,使信息透明,防止开发商“浑水摸鱼”非理性过快上涨。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本书阐述了以玄奘、鉴真、鸠摩罗什等为代表西行求法僧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佛教慈悲、和平、包容的精神播撒到亚洲大陆的各个角落,与当地文化 ▲ ,促进了佛教自身发展,也促进了不同文明的 ▲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推动当代文明 ▲ 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也是佛教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独特优势。

  ①和谐发展 ②互鉴融合 ③碰撞交流

  A.③①②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7.对下列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面对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国际社会对G20杭州峰会表达出高度期待。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全球化逆转态势的科学判断,中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新理念,全面表达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中国观点。中国给世界经济开出的“药方”,是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引领经济全球化迈向新阶段,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的伟大战略抉择。

  国际社会对G20杭州峰会表达出高度期待。

  中国方案助推世界经济发展。

  中国为世界经济开出标本兼治新药方。

  中国提出了发展世界经济的新理念。

  8. 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对偶、拟人)

  B.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比喻、排比)

  C.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比喻、拟人)

  D.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设问、对比)

  9.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三句诗提出了民族盛衰由谁来主宰的追问,体现了词人豪迈的气概、博大的胸怀。

  B.“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这两句表明诗人希望人们如同孩子一般懵懂而纯真,去相信未来的美好。

  C.“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在一起”——这句诗说明了在诗人的爱情观中,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是爱情的必要条件。

  D.“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的“只愿”两字犹言幸福是你们的,“我”情愿独面大海,背对世俗。这表明诗人把幸福的祝福给了别人,自己却难于在尘世找到幸福生活。

  10.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根据其体例,词的上阕为十三句,下阕为十二句。

  B.《致橡树》的作者是舒婷,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D. 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近,如岳飞,字鹏举,“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反,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意思正相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下饮黄泉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 师不必贤于弟子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3.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地位低的人会感到羞耻,地位高的人常会阿谀奉承。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理解断句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

  甲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节选自韩愈《师说》)

  乙文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挈挈:急迫的样子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羞耻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C.人益不事师 事:伺候

  D.又挈挈而东 东:往东去

  15.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圣人之所以为圣

  C. 今之世,不闻有师 D. 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两组对比,论证不同的认识、做法和结果。

  B.甲文对“愚人”的批判用了疑问语气,对“爱其子”者用了感叹语气,可见作者对两者的批判力度不同。

  C.甲文说“师道之不传”已很久了,乙文则列举出具体朝代对其作了有力的印证。

  D.乙文叙述韩愈“不顾流俗”、“抗颜而为师”,说明他是一位“好为人师”者,作者对其行为颇不以为然。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