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文明中国:传播 和谐 发展] 如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文明中国:传播 和谐 发展] 如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28 03:58:25 影响了:

  撰文/王怡红 刘欣 张丹 杨瑞明 季燕京 胡河宁 姜飞 娄晓琪   摄影/郑立山、李�      中国首届文明论坛是《文明》杂志社和新闻传播学会发起的,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次大规模学术接轨、思想碰撞和观点交融;这是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多学科对文明和传播的问题的第一次对话与交流式的探讨。为中国的传播学理论和传媒社会实践下一步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为和谐传播的理念推广选了一个好点,为和谐世界的理想走上了一条好路。
  
  与时俱进的文明传播学术盛会
  
  深冬的北京,大地蕴含着万物的复苏。一次与时俱进的学术盛会,在思想和智慧的交融与对话中,升腾着追寻文明与和谐的中国人文精神。
  2006年12月24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的中国首届“文明论坛(2006)”暨《文明》杂志创刊五周年纪念年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中国传播学会和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共同发起和学术界积极支持参与的一次文明对话学术盛会,汤一介、甘惜分、梅宁华、戴玉庆、司马云杰、陈明、王宁、陈嘉映、古川、曹卫东、西川、赵汀阳、曹顺庆、冯宪光、陈力丹、丁俊杰、李希光、王岳川、程恩富、王一川、金元浦、鲍昆、王宁、胡河宁、时统宇、邵培仁、吴飞、陈卫星、胡正荣、戴元光、毛峰等近二百位来自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新闻学、传播学的各界专家学者提交论文或出席会议,围绕文明与传播、和谐与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对话交流。
  20世纪末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引发了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浪潮。跨入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文化多元�文明对话的历史新阶段。新的时代需要人们重新认识和重新估价人类文明的历史与价值,重新认识和重新估价人类在创造与推进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成与败。
  为顺应中国社会文明发展与和谐进步的要求,展开多学科的多重视角,汇聚不同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籍《文明》杂志创办五周年之际,负载着促进传播研究与传播发展使命的中国传播学会与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携手,联合发起创立“文明论坛”。中国首届文明论坛以“文明中国:传播,和谐,发展”为主题,偏重于文明与传播关系的论域,即传播与文明、传播与文化、传播与和谐、传播与影像的关系,聚焦于当今中国文明的传播态势�和谐的价值意义�发展的趋势走向等。这些关系的视角涉及到中国建构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
  论坛上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不时迸发出思想交锋的火花,引人入胜。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原则和长期任务。在这次文明论坛上,有学者提出,继西方平等、自由、人权的人类理想价值体系之后,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理想的价值体系,为当今社会人类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和思想动力。
  和谐的本质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在经济上即为经济美,是属于与自然美相并列的社会美范畴,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中具有制度公正、运行有序和发展和谐的一种属性。它可以在生产主体活跃、市场竞争有序、个人权责对称、管理系统协调、劳动环境舒适、财富分配公平、生活消费科学等一系列经济事物中显露出来。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作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个核心思想理念,和谐不应该是形而下的和谐、局部的和谐、部分的和谐,而是一种形而上的、全面的、整体的和谐哲学体系。
  和谐世界的期待和建设不能也无法忽视当下文明的处境。比如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加剧的现实,媒介化生存的语境中文明进程复杂化的现实,都导致了人们关注问题的角度的变化,从20世纪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到21世纪开始试图从文化背后的文明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关心彼此文明的进程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因为差异性已经形成了一种互补性空间,
  如此,文明的常态就是互为镜鉴。我们不仅应该积极评价基督教传统的神人关系中由于强调人的主体性而产生的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实效成果。对于儒家的“天人”关系,我们也应该积极评价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主客体关系、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和睦共处、重视生态、“民胞物与”,“天下大同”的和平思想。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镜鉴是互为镜鉴,而不是活在“鉴”中。是在保持文明差异基础上追求一种“异中之和”或者是“和而不同”的文化理想。
  构筑这种“和而不同”的理想,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着独特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由现代科技推动和支持下出现的现代传播构成各种类型的文化存在的基础,没有现代传媒就无法将现代文化传递到公众之中,因此文化传媒在当代中国担负着建构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有学者鲜明地提出,传播实践需要大力弘扬文明理念。对于当前的中国传播实践来说,弘扬文明理念就是要把文明理念深深地植入传播过程之中,就是要把文明理念体现在传播内容之中,切实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现代媒体真正成为文明传播的核心平台。
  如此,中国应当思考怎样在既有的传媒介质和文化平台上去发现再创属于自己的文化内容,并思考如何利用和引导这种视觉文化的规律,把中国文化精神更好地在新时代语境中展示出来,与西方形成新的文化对话。在面对新的文化变迁挑战的同时,中国已经抓住这样一次构建多元文化对话格局的机会。
  与会专家学者并从总体上就以下问题达成某种共识:
  人类的阅读行为已经由文字向视觉化阅读转型;
  知识的生产由精英知识生产向大众传播媒介所主导的大众文化生产转型;
  对待媒介的态度已经从欢呼媒介所给人们带来的重大作用和时代功绩向媒介所带来的危机和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转型;
  人类关注的问题已经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层面的危机、冲突上升到了对文明本身的命运和未来生态的关注;从而,从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转向对文明存续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问题的关注方式和角度已经从具体的问题本身上溯到轴心时代,外推到世界历史,在更加深远和宽广的范围内看待中国内部乃至世界范围的问题(比如大路文明、海洋文明和太空文明的新视角);
  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看待,已经逐渐思考从意识上摆脱殖民主义的阴影,构想一个既符合中国的现实,也为世界的未来考虑的文明发展思路。
  在这些共识相对应,首届文明论坛提出了“文明传播的十大话题”,并发表了“丙戌文明宣言”。
  
  文明传播的十大话题
  
  和谐世界的构建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大国行思,敛以致远。继西方提出平等、自由、人权的人类价值体系后,中国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孔子在《论语》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和而不同就是要在承认不同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和谐。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和谐观,也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谐理论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安邦治国的核心思想体系,它追求天人合一、身心和谐、人人相亲、天下为公的人类终极理想,具有普世价值。
  和谐世界理论是当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贡献,是中国首次以一种全球的视野,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所做的价值思考和人文关怀。和谐世界的理念汲取中国文化之精髓,洞察世界发展之现状,契合人类历史之大势,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当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深刻思想,昭示了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根本要求。
  和谐世界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中国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中国的和谐是建造和谐世界的基础,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尊重差异性、发展互补性、拓展普适性,加强沟通、交流和借鉴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保证。
  
  江河湖海与水资源的污染对中华民族与人类的影响
  
  水是生命之源,养育了万物。世界几大古文明的兴衰史无不叠印着漭漭河流的起起伏伏。从大禹治水到圣经中的创世纪,水被赋予太多的文化含义,让人兴盛于斯毁灭于斯。
  水也是人类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痛。水资源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黄河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如今却是千疮百孔,严重的污染让它们的美丽奄奄一息。江河断流、工业污染改变了中国乃至全人类的生活。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拷问着人类的思维极限。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一切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没有水和水资源就没有人类,但水和水资源在自然物质概念上是不同的,资源不等于水,水资源只占地球系统中水的十万分之三,约47万亿吨,作为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对水资源的定义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量,并适合对某地水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资源。”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匮乏与需求矛盾日趋尖锐,全球水资源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关注和迫切要解决的热点课题。随着水资源的逐渐匮乏,水的经济、社会功能性日趋显著,水在经济社会的地位日趋提高。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缺水国,都把水利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投入巨资,修建各类型的水库、水堤,以及储水、蓄水、引水工程,来确保水的供求。“到21世纪,水可能成为一种罕见之物,一种稀有资源”,呼吁要“避免水资源的匮乏而引发国际冲突”。 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大会秘书长沃利・恩多警告说:“据我的推测,在未来50年中我们会看到导致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剧烈冲突的诱因,将不再是石油,而是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水关系,“人水和谐”无疑为长江的治理开发提供了新的理念。
  
  三农问题变革对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与农民共生共荣息息相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是农耕文明的一幅经典图说,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在历代封建政权的更迭中演化成悠扬的牧歌抑或哀婉的挽歌。如今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三农问题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顽疾:农民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城市歧视问题凸现出文化的贫困和贫困的文化,它们让人沉重,它们让人沉痛。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特别发达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主要是农耕文明史。“三农问题”存在的背景是现代化进程中两种文明的并存和差别。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国家都会出现这一问题。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这是由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决定的。“三农”得以成为一个问题,深刻的根源是现代化进程。在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农村是主要区域,农民是主体成员,因此无所谓“三农问题”。任何一个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都不得不重视农业,以农为本。“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官员。进入现代化进程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农”的地位日益降低和边缘化,从而成为一个影响、乃至决定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政治社会问题。当“三农问题”构成制约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时,对它的关注和寻求解脱之路的现实需求,催促着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学理或学术层面的分析。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与挑战
  
  生命是脆弱的,传染病猛于虎。
  禽流感、艾滋病、非典等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它们让人类躬身自省,去探讨生命的本原与和谐,学会关爱和珍重。传染病的肆虐不仅夺去了大批生命,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从历史上来看,传染病的暴发和蔓延与人类生活环境改变密切相关。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任何一个地方的传染病暴发,都会对整个人类形成威胁。在传染病全球蔓延的严重形势面前,我们也必须拿出“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以全球化的视野和思路,加强合作,共同采取行动,才能取得胜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与知识产权保护
  
  品牌是国家财富的象征。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经营,经营发展靠品牌。品牌发展要有科学、适于实际应用的品牌理论为指导。全球100强品牌前10位,美国独占8个。可见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建立在品牌基础之上的。
  从品牌意识的失落到复苏,如今,中国企业已日益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产权和合法利用外国的产权。有品牌有创新也才能够有发展。
  经济崛起将推动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知识创新工程所取得的知识创新成果要有合理的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应当树立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推进知识创新工程的必然要求。
  
  贫困与两极分化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贫困和两极分化其实是公平与秩序失衡的表现。多元化社会的本质体现是以城市化为主体。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老龄化和弱势群体以及腐败等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
  城市社会老龄化、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基金问题是和谐社会的不谐之音。它侵蚀了人的尊严和生命权
  一般说来,贫困是痛苦的源泉,富裕则是幸福的源泉。因此,所谓普遍幸福主义的经济,实际只能是普遍富裕的经济,而不能是普遍贫困的经济。普遍幸福主义的经济制度,也只能是能使社会公众普遍过上富裕生活的经济制度,而不能是任何使社会公众陷于普遍贫困的经济制度。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普遍幸福主义的经济,必须同时具备效率和平等这样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只有高效率的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因而也才有可能带来公民的普遍幸福。所以,效率不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而且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另一方面,也只有以高效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经济平等,才能使丰厚的社会财富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因而也才能够形成普遍富裕、普遍幸福的经济生活。效率与平等,只有在它们相互结合之中,才会真正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否则,缺乏平等的效率,只能意味着两极分化,因而也就意味着普遍贫困。缺乏效率的平等,也只能意味着同等的贫困,因而也就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普遍的贫困。普遍贫困与普遍幸福,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既不要两极分化的普遍贫困,也不要平均主义的普遍贫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所反复指出的一个社会主义的绝对真理。
  
  信息鸿沟与媒介化生存
  
  科技进步和人类传播技术的革新推动了传播的发展,成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文明传播的重要力量。媒介化生存已成为除了地理、政治、资本之外,深度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语境。
  20世纪末期以来,信息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与应用,已日益显示出其所具有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多地获得参与的机会与发展的能力。然而,当人们急切地向信息社会迈进时,“数字鸿沟”却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一般认为,“数字鸿沟”是指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或数字媒体的普及与应用在一个国家内部或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且,由于经济与知识的障碍,在同一国家或同一社区中,那些能够享用信息技术的人们与不能够获得新技术利益的人们之间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化、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等领域的差距又不断扩大。近10年来,“数字鸿沟”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以填平和缩小“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均衡发展。
  
  人文奥运的实施及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融合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的盛宴。它打破了政治宗教社会和文化的樊篱,传递了人与人之间和平友爱的信息。而人文奥运使奥林匹克的内涵更加丰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人文奥运就是文明奥运。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汇聚一处,融为一体,以尊重代替歧视,以交流代替排斥、以友好竞争代替对抗,以共处代替冲突,奥林匹克运动是多元文化性和普遍价值的完美统一,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现实境界。
  中华民族倡导文化多样性。中国文明的活态文化传统是各民族人民守护着的最后的文化底线,维护着最本源的文化信仰和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系统。可以说在中国辽阔的乡村大地上遗存着中华文明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明活态的基因库,它们是民间常识和社会生活构筑起来的活化石般的文化经典,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延绵下去的人间大道。
  
  核能的使用问题对人类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几千年来人类利用能源经历了草木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原苏联建成,从而开创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新纪元。能源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而核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它利用地球中蕴藏丰富的放射性同位素铀的裂变反应产生的巨大的能量来发电,效率既高又不污染环境。核能的使用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能源危机,能源替代以及朝鲜伊朗的核问题,使核能成为悬在和平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和平使用和发展核能, 对人类来说任重而道远。
  
  恐怖主义等文化极端化冲突对人类和平的消极影响
  
  20世纪以来恐怖主义的猖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顽疾,是人类的隐痛。美国“911”的冲天火焰让和平的晴空在一刹那窒息;俄罗斯别斯兰的枪声让天下的母亲心碎。恐怖主义是和平的劲敌,是人类社会的毒瘤。
  恐怖主义不是简单的善与恶,罪与罚,文化发展的滞后、文化的隔阂给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借口。当多元文化这位“农夫”遭遇了恐怖主义“毒蛇”,人类是否只能束手无策?世界和平的基础不是价�观的趋异而是趋同,人类文化应在对话中整合,而不是分裂。多元文化主义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它使各族裔拥有保留和发展的权利,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自然结果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反恐是人类的共识,需要世界各民族的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解决发展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中实现真正的公正与民主;消除贫困和歧视、恢复秩序和公平。文明的共存和共荣才是人类社会的出路。
  
  丙戌文明宣言
  
  中国首届文明论坛发布了《丙戌文明宣言》,《文明宣言》站在综括20世纪和21世纪初文化、文明发展轨迹的高度,以“文明中国:传播・和谐・发展”为主题词,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学人和传媒当前关注的问题、关注问题的角度、他们的责任以及他们有关文明传播的观点。
  
  丙戌文明宣言
  
  公元二零零六年,农历丙戌年,距戊戌维新一百零八年了。
  从维新到革命,从改革到创新。在维新中蕴育,在改革中奋起,在创新中崛起。我们看到一连串承载了太多意义的事件,一系列延续了108年的梦想,这是一段从播种、风雨到收获未来的文化苦旅,贯穿着一曲中华民族从扼腕、挺胸到昂首的历史壮歌。
  百多年的历史,沉淀了亿万中国人的艰辛探索,也开启着世界文明未来的思考。
  我们看到,人类文化在走过了自我繁衍变迁的自然历程之后,地理大发现以及随后的殖民主义彻底改变了文化的生态,文化和资本的媾和则再一次重组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基因,文化本身以及围绕文化衍生出诸多的问题,反映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以“冲突”为核心词共同构成了16世纪到20世纪,乃至21世纪初的世界文化发展基调。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的蓝色星球。正是这些不同的世界文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成趣,才构筑了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文明世界。
  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世界上每15天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有关研究认为,再过100年,约3000种语言将不复存在。物质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仍、文化冲突加剧……世界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关头,地球文明的未来何去何从?
  面对诸多问题,世界有识之士正在探讨解决之道的时候,眼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文化背后的文明。期冀从作为文化支撑的文明中找到当今诸多问题的渊源,期待从作为文化之精粹的文明中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之道。
  由此,世界的眼光从20世纪关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开始转向21世纪对文明可持续发展演进的问题。
  蓦然回首,人类传播技术的革新作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文明传播的重要力量,已经日益引起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除了地理、政治、资本之外,深度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语境。
  我们发现,大众传媒从其诞生之日起,伴随着工业革命、政治革命、文化变迁,在强大的传播技术的支撑下,已经成长为一支不能忽视也无法忽视的社会力量。它自身的角色实现了从信息提供者到文化启蒙者再到社会话语的操纵者的变迁,它在和诸如地理、政治、资本等社会元素保持密切合作的过程中,也以其自身独特的形式和地位主宰着文化的生产,在制造了媒介化生存和全球化传播的语境之后,乃至介入人类知识的生产,并最终深度影响人类文明演进的程序。
  文明与传播问题也由此将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们发现,由现代科技推动和支持出现的现代传播已经成为各种类型的文化存在的基础,没有现代传媒,现代文化将无法顺利传递到公众之中,因此,在当代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大众传媒担负着重大的任务。“和谐”及其相关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将作为中国在21世纪贡献给世界人民的思想和礼物,通过大众传媒送达四方。
  由此,大众传媒将在不仅宏大、深远,而且让人意想不到的背景、层面和方向上深度改变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和生态,人类文化发展到现在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也都将在文明与传播的总体框架下推动人们思考解决之道和新的方向。
  我们认为,顺应中国社会文明发展要求,发挥多学科、多视角优势,在对话与和谐的思想框架中表述一种新的文明理念,从理论与思想上思考中国对和谐世界的意义和贡献,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相互发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沿着对话与和谐的道路不断向前,这是“文明论坛”的未来使命。
  《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秉承百年人文精神,背负千年中华文明,融会万邦文化精华,“文明论坛”将以其多元和兼容的品格汇集各方有识之士,共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共同为世界文明的不断繁衍生息作出思考、对话与交流。
  
  中国首届文明论坛是新闻传播学会和《文明》杂志社发起的,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次大规模学术接轨、思想碰撞和观点交融;这是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多学科对文明和传播的问题的第一次对话与交流式的探讨。为中国的传播学理论和传媒社会实践下一步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为和谐传播的理念推广选了一个好点,为和谐世界的理想走上一条好路。
  文明走在大路上。这个大路,就是当代中国和谐理念贯穿的大路,就是全球化的时代东西方文明互为镜鉴、比翼齐飞的大路,就是世界文明奔向共存、共荣的大路;就是在开放的文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现代传播科技所铺就的大路。本届论坛上,《文明》杂志五年图片精品展在会场内外同时展出,这些由惠普大幅面打印机输出的近300块精美图片展现了“文明经典影像、民间风俗、异域风情、自然地理、人生百态”等多个方面的作品。惠普作为全球打印成像领域的领导厂商、影像传播时代的倡导者不仅给与了此论坛大力支持,惠普打印成像及市场发展经理黎兵还以《影像传播是后文字时代的传播方式》为题,就影像传播的发展趋势及技术方面的某些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文明走在大路上,和风暖洋洋,人类有希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