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发布时间:2019-02-26 04:21:58 影响了:

  摘要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更是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以其特有的优势承担起了这一目标,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造力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颖而有特定价值的心智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可以通过个体自身及外部的努力使个体的创造力得到成长。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技术为核心的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实践等,使个体的创造力得到成长、发展。
  
  1 目标首位原则
  
  现在全世界一年产生的信息量都超过了过去五千年产生的信息的综合,面对这样的信息时代,学生拥有限量的知识已不能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了。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目前教育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且这一目标比其他目标都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对教育领域提出的又一项重要目标。
  目标首位原则要求教师的一切活动须围绕培养学生创造力这一目标进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要求。目前培养创造力有较好效果,且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协作式教学模式,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等,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来实现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 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台阶
  
  信息素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对于信息素养概念的最早的定义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目前被公认的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一个问题。从信息素养的概念中不难看出,信息素养的特征体现了多种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表达力、动手操作能力。它既可以是学生自己通过传统的学习手段或者他人求助获得信息,也可以是利用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今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信息素养更是实现各种能力培养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信息素养,才能在信息社会中挖掘自己的全部潜能。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的信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掌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产生创新的灵感。否则,创新将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木。
  心理学上有人认为创造力是一个过程,是对问题,对不足,对知识上的缺陷,对基本元素的丢失、不协调、不一致等现象变得敏感,并找出困难,寻求解决途径,做出猜想或构成假设,随后评价并检验前面的猜想或假设,最后将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所以创造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可以看出创造力的培养主要应集中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自学能力、理解力、表达力、信息收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可以发现在信息素养形成的过程中这些能力也就形成了,即培养创造力要站在培养信息素养这一台阶上。
  简而言之培养信息素养就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多媒体、网络等,引导学生获取新信息,包括其他学科的信息,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使创造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3 以技术掌握为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是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基础的,所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目标,如在《数字化图象的简单合成》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学会使用 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和修饰。
  技术可以为实际生活服务,如Photosho可以处理照片,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结合技术与生活密切相关这一特性,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解决问题,寻求多种解决办法,并选择最好的实现办法;技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技术要求学生多动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有了技术,学生就可以把自己的创意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搜集、筛选、组合各种信息,进而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即实现创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大大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及创造力的后续培养。学生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平台实现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所以说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为了更好的实现创意,培养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式的开放性,也就是除了教学大纲中指定的技术之外,也可以把目前比较流行的计算机相关技术介绍给学生,如在《数字化图象的简单合成》教学中,或者教学后,教师可以把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图片处理的小软件如光影魔术手,介绍给学生,也可以再加以比较,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Photoshop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发现创新的重大意义。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必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技能的熟练掌握上,而是当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满足后续知识的学习时,就可以进行新内容的学习了。在后续的学习中,这些知识与技能还会在其他任务中反复使用,日趋完善。在教授技术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很重要,需要把创新的理念融合在适当的引导点上,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并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4 以评价促创新
  
  创造包括两种,一种是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创造,如爱迪生;另一种是相对于自身而言的创造,即相对于自身而言提出了新的观点或者新的解决方法,这种创造包含在现实世界中的方方面面,有大有小。所以教师在判定学生的创造时,应从这些很小的着眼点入手,因为它有着向大的发明创造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创造习惯。
  信息技术课程在考核时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基础知识和技术方面,二是所包含的创造成分,在评价时应以后者为重,即后者所占的比值比较大,然后再综合评价。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学生时刻注意创新的重用意义。结合这种评价方式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多设计任务类的教学,如教师在讲了Photoshop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来完成作品。总之教师应立足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创造精神和创造习惯。
  当然要对学生创造水平的评估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基本的素质――有必要先评估一下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评估一下在课程实施中能否在信息处理技能上、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上、信息交流上、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上具有较高的水平和创新精神。
  
  5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首要目标,把它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通过信息素养的提高来促进创造力的提高,通过技术的掌握和实践环节使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是教师不断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婕关于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5.8:70~72.
  [2] 任儆.信息化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9~10.
  [3] 周志凤,李华伦.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11~12.
  [4] 肖昌圣,杨猛,成良祥.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J].教育信息化,2003.8:30~3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