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院士的胃食管反流病被多次误诊]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院士的胃食管反流病被多次误诊]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发布时间:2019-06-11 10:49:50 影响了:

  汪忠镐是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总医院名誉院长、在国际医学界享有盛誉的血管外科专家、我国血管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先后创建了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等多家临床科研机构。他对各类血管疾病都有深入的研究,曾为“布加综合征”创建了多种术式,并建立了此病全方位的诊疗体系。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像汪院士这样的医学专家在自己患病后,竟然被反复误诊6次之多。
  2004年10月,汪院士出现了轻度的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在去医院进行检查后,他被确诊患有“过敏性鼻炎”。此后,每当遇到气温下降或大风天气,汪院士的病情就会加重,必须戴上口罩、系上围巾,才能避免因咽喉部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而发病。
  在患病后,汪院士曾服用了一段时间的消炎药。在用药后,他咳嗽、流鼻涕的症状有所减轻,但却出现了餐后或睡眠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是,汪院士再次前往医院进行诊治。在为汪院士进行检查后,呼吸科医生认为他患的是“支气管哮喘”,并按照这一诊断为他进行了常规治疗。在进行治疗后,汪院士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但不久后,汪院士又出现了咳嗽、呼吸不畅的症状,而且病情比以前更重了。无奈之下,汪院士又到医院进行了系统的检查,但其病情仍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也和以前相同。
  此后的两个多月,汪院士先后三次因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加重而到医院进行诊治,而每次都被诊断患有支气管哮喘。在此期间,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常因剧烈的咳嗽而无法平卧休息,有时还会发生窒息。有一天,汪院士要前往医院的抢救室进行治疗,在经过一楼的通道时,他突然感到一阵寒风从面前掠过,随即便失去了知觉。苏醒后汪院士才得知,医生曾一度为他开出了“病危通知书”。
  2005年5月底,汪院士前往美国参加国际血管联盟会议。在会议期间,他为了不打扰别人,就用手绢捂住嘴巴,尽量减少咳嗽的次数。休会后,他走到会议厅的角落里,使劲地咳嗽起来。汪院士的这一情况引起了一位美国医生的注意。此后,该会议的主办方邀请专家们参加宴会。汪院士在宴会上进餐时,出现了刺激性咳嗽的症状。那位美国医生恰巧与他邻座,便问起他患病的原因。在得知汪院士被确诊和治疗无效的情况之后,他对汪院士说:“您患的会不会是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中老年人患胃食管反流病的现象非常普遍。我建议您做一下相关的检查。”
  汪院士回国后,立即去消化内科做了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的结果显示,他不仅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而且已经出现了可危及生命的喉痉挛等呼吸道并发症。于是,汪院士决定到美国去,接受国际上最先进的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治疗。但当他向同事和家人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汪院士回忆说:“我的领导、朋友和家人都不支持我去美国求医”。毕竟,汪院士当时已经是快70岁的人了,万一在美国做手术期间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汪院士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尊敬的师长--我国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裘院士一直牵挂着汪院士的病情,曾多次打电话询问其病情的进展和诊断情况。当听了汪院士的想法后,裘法祖院士说:“忠镐,不要急,让我了解一下情况再给你建议。”
  汪院士回忆说:“裘老在国外有很多医学界的朋友,不久他就告诉我:‘你去美国手术吧,可行!’裘老的建议让我坚定了去美国手术的想法。他是唯一支持我去美国手术的人。”
  于是,汪院士飞抵美国,并接受了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这次手术的疗效远远超出汪院士的想像。在术后第二天,他就能下床走路,并停用了所有抗反流的药物及止喘药物,长期困扰他的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也完全消失了。
  那么,汪院士所患的胃食管反流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的值班主任、医学博士刘建军介绍说:人体的消化道从口腔开始,经咽部至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至肛门为止。胃食管反流病就是指因消化道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致使胃酸及十二指肠的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此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3种:①典型症状。此类症状包括烧心、反酸、反食等。②非典型症状。此类症状包括胸痛、腹痛、恶心、早饱等。③食管外症状。此类症状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臭、口水过多、慢性咽炎、声音沙哑、突发性耳聋、咳痰、支气管哮喘等。在我国,不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基本症状就是烧心和反酸。这些症状一般会在餐后1个小时左右出现,并可在躺下、弯腰及腹压增高时加重。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居民中,约有7%~15%的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约为5.77%。但这个数据并不能说明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很可能是我国很多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病情被漏诊和误诊了,导致我国此病发病率的统计数据偏低。刘博士指出,胃食管反流病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当此病患者出现食管外症状,尤其是呼吸道症状时,其病情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结果是一误再误,使其病情不断加重。
  如何救治那些和自己一样遭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的患者,成了汪院士接受手术治疗后一直考虑的问题。在病愈回国后,汪院士在二炮总医院创建了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心,购置了国内首台微量射频治疗仪,并引进了世界领先的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技术和微量射频治疗技术,开始救治国内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汪院士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病情都因被误诊而延误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他遇到的此病患者中,郭女士被误诊的时间最长,达34年。她今年69岁。在刚刚患病时,郭女士的病情被一些医生诊断为“胃病”。于是,郭女士长期服用一些治疗胃病的药,但病情经常复发。有一次,她的病情突然发作,症状非常严重,在进餐时“吃一口吐一口”,喝水也会吐。郭女士形容当时的情况时说:“我的咽喉就像被很多针扎了一样。我不断地咳嗽,真想干脆死了算了……我无法忍受咳嗽引发的头痛,用双手抱头,用两个手掌挤压两侧的太阳穴来减轻疼痛。”郭女士的病情被确诊后,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心的专家为郭女士实施了微量射频治疗手术。术后,她只住了两天院,便病愈回家了。
  和郭女士比起来,宗女士因被误诊而遭受的痛苦也不少。9年前,宗女士因患“顽固性肺部感染”而接受了左肺切除手术。可是,她在术后仍有咳嗽、喘息和不能平卧睡觉等症状。去医院复查时,医生认为她又患上了“支气管炎”。于是,宗女士长期服药治疗此病,连续治疗了9年,其病情却持续加重。汪院士在为她进行检查后,确诊她患的是胃食管反流病。汪院士痛惜地说:“她患胃食管反流病时才27岁,如果当时就能得到确诊,也不必遭受肺叶切除之苦了。”
  面对这些令人同情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汪院士呼吁说,胃食管反流病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咽炎、鼻炎等疾病。此病患者遭受的痛苦很多,而且随时会陷入窒息的危险中。希望人们关注胃食管反流病,了解胃食管反流病,不要让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再遭受误诊的痛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