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踩在木棍子上的东方芭蕾]踩棍子的好处
 

[踩在木棍子上的东方芭蕾]踩棍子的好处

发布时间:2019-06-27 03:56:43 影响了:

  海城高跷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经过300多年的不断演变,已经形成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海城高跷以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表现出黑土地上的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被人们盛誉为“踩在木棍子上的东方芭蕾”。
  海城高跷,又被称为海城高跷秧歌,是海城人民群众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海城乡土风情一大习俗。海城高跷秧歌属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辽宁较大的舞种。海城高跷秧歌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堪称是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广场艺术。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了传统高跷的艺术形式和技巧。他们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将山西柳腔喇叭戏等戏曲搬到了高跷之上,把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搬到高跷上,逐步形成了海城高跷独特的火爆、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
  海城高跷的发展历史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
  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还有传说,在一次古代战争中,一方军队在行军途中遇到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于是一个士兵想出了将两根木棍绑在脚上涉水过河的办法,日后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踩高跷表演。
  起初,高跷表演只局限于在跷上耍刀弄棒,被称为“武跷”。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几代民间艺人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海城高跷在保留了传统高跷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还汲取了其他表演艺术的精华,集歌、舞、戏、杂、武5门艺术表现形式之长,经提炼升华,自成体系,塑造出海城高跷特有的人物造型和脸谱艺术形象。
  别有一番情趣的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是城乡广大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
  辽南海城高跷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扭、逗、浪有机结合,动静有致,腰、腕、膝、肩韵律奇特;道具简便,用法奇妙,以虚代实,虚实结合;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具有独特的东北民间舞蹈审美特征。高跷表演手段丰富,长久以来颇受观众青睐。海城高跷最初的表演方式为两足落地,叫地秧歌,100多年前,海城人变地秧歌为高跷。高跷的高度一般规定在两尺左右,表演者脚踩高跷,边扭边唱,别有一番情趣。
  根据当地人们介绍,海城高跷表演的许多细节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深的寓意,如“过街楼”象征红火、热烈;“龙摆尾”示意层次不绝,连绵不断;“卷白菜心”富有凝结、聚拢之意;“二龙吐须”蕴含对称美与和谐之感;“圆场”富有团团圆圆、美满幸福之说等等,表达了人们追求祥和生活的美好愿望。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海城高跷早在20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1989年,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参加了欧洲著名的克雷姆斯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了50多场,在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近年来,艺术团还相继参加了一些国际民间艺术活动,到奥地利等西欧国家巡回演出,受到了海外朋友的好评,海城高跷被誉为“踩在木棍子上的东方芭蕾”。
  海城高跷秧歌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并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但是由于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海城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宁海城高跷艺术团,是一支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把中国传统的高跷与民间的戏剧、杂技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北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这些演员都是海城市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的结合完全出于对民间高跷艺术的热爱。自海城高跷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艺术团的演出活动更加频繁了。在进行表演的同时,他们不断地对海城高跷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在保持原有舞蹈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高难度的杂技技巧,并融进很多情节,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场爆发力去感染在场的每一个观众,表现北方黑土地上的人民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如今,海城高跷已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舞台,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民间舞蹈风。
  海城高跷秧歌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1988年它在全国广场民间舞蹈大赛中一举夺冠,1997年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盛大演出,其表演独树一帜,显示出东北地区高跷秧歌的特色。
  海城高跷的艺术特色
  海城高跷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初为两足落地,平地秧歌,清咸丰年间变为高跷,后经不断创新,逐步完善。
  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蒯、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妆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雅俗共赏。这些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海城高跷的欢腾、奔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优美、抒情、风趣、诙谐是其特色,二者的统一构成海城高跷秧歌的艺术特征,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在海城高跷秧歌的表演中,气势恢宏的大场和轻快细腻的小场包括了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形式,构成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
  海城高跷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搬到了高跷之上。而在中国北方,有很多传统的民间戏剧。这些传统的民间戏剧大都是些逗人发笑的喜剧、闹剧,他们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生活情节和人物性格。现在的海城高跷,就是根据这些传统的民间戏剧的特点,在高跷上表现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剧情。与传统戏剧不同的是,不论是多角色,还是只有两个人的表演,都是以哑剧的形式出现的,并配以难度较高的杂技动作。逐步形成了其热烈、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被誉为华夏一绝。
  激昂的唢呐声、锣鼓声一响,海城高跷艺术团的演员们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场了。他们脚踩两尺多高的高跷却如履平地,时而翻滚腾跃,时而轻歌曼舞,时而火爆热烈,时而即兴狂野。一袭黑衣的头跷、二跷挥舞着马鞭,快步如行云流水;王婆戏耍烟袋挑逗出一片笑声;文丑头顶竖着小辫,风趣诙谐憨态可掬;上装女旦抖动彩扇;下装文丑高难的跷功令人惊叹。演员们各种组合造型更令人目不暇接,4人组成的“孔雀开屏”如孔雀翩翩起舞,而由6人组成的“飞人”造型更是令人叫绝,中间三名男演员一字排开相互挽臂,两侧各挽一名女演员,同时另一名女演员坐骑在正中间男演员的脖颈上,三名男士踩着急促的鼓点儿开始原地转圈,此时两侧身轻如燕的女演员便顺势“飞”了起来,场面煞是壮观。
  在海城高跷艺术团,有不少角色都是祖传的。海城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海城高跷以场面火爆,表演细腻,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海内外观众。近些年,海城高跷艺术团频繁参加国内举办的民间艺术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与此同时,他们走出国门,参加一些国际民间艺术活动。他们曾经到奥地利等西欧国家巡回演出,受到许多海外朋友的好评。
  辽宁海城高跷,以其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表现出黑土地上的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被人们盛誉为“踩在木棍子上的东方芭蕾”。从田间地头到国际大舞台,正是民间艺人坚持不懈地传承与创新,才赋予了这一古老艺术新的生命力。
  (编辑 王琳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