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让数学作业充满生命的色彩】生命的色彩
 

【让数学作业充满生命的色彩】生命的色彩

发布时间:2019-07-05 04:14:18 影响了: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知学生所求,避免布置机械、重复、乏味、低效的数学作业,优化数学作业的设置,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
  【关键词】数学作业;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07-02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数学作业的布置也应体现这一基本理念,改变过去作业布置是教师的“专利”的模式,使其成为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的一个试验区,从而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知学生所求,避免布置机械、重复、乏味、低效的数学作业,优化数学作业的设置,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
  1 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
  (1)日记式作业:写数学日记则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体验到的与数学有关的东西记下来;还可以总结本周的学习内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交流知识是如何获取的以及学习到新知识的感受;自己预习中如果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在数学周记中提出来和老师交流探讨;或者对自己在本周做错的题型给予分析并指出错误的原因等。让学生在写数学周记中进行自我思考,自我提高,着力于唤醒学生的数学意生命意识。学生能在数学周记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也能在数学周记中吐露自己的心声,发出内心的感慨;还能在数学周记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错误……例如:我班的小倩在数学日记中这样写到,“许多人认为数学很难学,其实数学是很简单的,只在你怎样看,怎样学。往往很多人觉得数学难而讨厌学数学。我认为如果你不害怕数学,大胆地去面对数学,你一定可以克服恐惧,数学成绩会有大大的提高,这也是我学习数学的心得。只要你喜欢上数学,你就会发现数学很有趣。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也可以像我一样去喜欢数学,可以吗?”
  (2)阅读式作业:新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是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以“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除了课堂上充分利用数学新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外,在课后,可布置学生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作业。
  如布置学生阅读一些数学故事,了解一些数学知识,像《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等报刊书籍中的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等;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记录数学学习、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办《数学小报》、写数学小论文等。让学生在作业中激发探索热情,发展思维能力,陶冶性情,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2 从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
  (1)调查式作业:所谓调查式作业,主要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或作业。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完《统计》后,可以让学生到家庭中,去统计家里一月的开支情况和家长的收入情况。又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前,布置学生去调查、收集生活中那些实物是圆形的,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
  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使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2)实践性作业: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感性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比如在教学完《比例尺》后,让学生动手找一张中国地图,找一找自己家乡,然后量出自己家乡距北京的图上距离,算出自己家乡离北京有多远。
  在这样的操作中除了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从被动走向主动——学会自主
  (1)“阶梯”式作业: 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耽误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种诱因中,成就动机则是普通的、有效的一种。为此,精心设计布置“超市型”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如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后,设计一种阶梯式的作业。一级: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3厘米,高是10厘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二级:一个圆锥形的麦堆体积是24立方米,量得它的高是3米,它的底面半径是多少米?三级:把一个底面半径3厘米,长10厘米的圆柱形钢件铸成一个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的圆锥形零件,这个圆锥形零件的高是多少厘米?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题去做,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从而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2)“自创”式作业: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从学生自己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小老师”,自己设计作业,参与作业的评价,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其学习主人翁的精神。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作业的设计,使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