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董如超,一起唱响家乡的歌:关于家乡的歌
 

董如超,一起唱响家乡的歌:关于家乡的歌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1:38 影响了:

  “文艺辅导要反映各个行业和人群的特点,让他们唱属于自己的歌”  “长长的北回归线上,有我那可爱的家乡,在这富饶的土地上。美丽的鸳鸯江在日夜歌唱,日夜歌唱……”  一曲《啊!家乡的鸳鸯江》道不尽董如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位原梧州市群众艺术馆文艺辅导部主任、著名歌唱家,除了用歌声倾诉他对家乡和人民的热爱之外,更是先后创作了《放排歌》《西江水》《上茶楼》等极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歌曲,在广西地区经久传唱。
  董如超不仅是一名歌唱家、作曲家,更是一名群众艺术工作者。在群众艺术馆工作二十年中,他指导成立了红领巾艺术团、群艺合唱团,为上百家基层团体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做过义务辅导,指导的各类节目在省市级文艺活动中广受好评,他本人还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奖。
  由成名已久的独唱演员改行做一名普通的群众艺术工作者,他觉得值得吗?董如超的回答极为肯定:“我觉得这是对的,是好事。对个人而言,通过群众文化,我结识社会上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很多朋友,丰富思想。对社会而言,群众文化工作对社会有积极意义,能给人民的精神生活带去更多欢乐。”
  “业余选手”的文艺之路
  每当回忆起儿时,从事教育的父亲在闲暇时一字一句教自己唱歌的场面,董如超总是会满脸微笑。这是他对音乐的最初记忆。虽然解放前的歌曲种类并不多,他能记得的也不过诸如《可怜的秋香》之类的几首小调,但那婉约的曲调却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冥冥中将他引入了艺术的殿堂。
  1960年,17岁的董如超从家乡贺州钟山县转学到梧州读高中。他惊喜地发现,当地的艺术氛围异常浓厚,梧州市文化馆、歌舞团、广播合唱团会时常组织文艺比赛、节目汇演,这让喜爱文艺的他如鱼得水。
  他还清晰地记得,“中国第一男低音”、著名歌唱家李志曙曾来到梧州举办个人演唱会。第一次与歌唱大师如此接近,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少年董如超在小小的剧场里深深沉醉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如饥似渴地模仿、练习声乐技巧,终于在1961年梧州市文艺汇演中凭借壮族民歌《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获得独唱一等奖,也让急缺新人的梧州歌舞团一眼看上了他。1963年初,董如超高中毕业后作为学员进入梧州市粤剧团,1965年调到市歌舞团,开始了五十余年的文艺工作生涯。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各地方文艺团体肩负着为群众服务演出的任务。当时剧团里人才少,任务重,董如超需要很快适应工作。“每年都有一两百场演出任务,到梧州市各县,甚至广东、广西一些地方表演。我刚参加工作就被逼上台去,小合唱,话剧都要演。”
  “**”后,全国提倡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工农兵,体验生活”,歌舞团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就要参与集体劳动。到梧州市郊区二十个生产队演出时,董如超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累的时候就唱歌解乏;到码头慰问工人演出时,他就做起搬运工,200斤的大米搬上搬下,累都没法说……
  劳累并没有让董如超放弃对音乐的探索和思考,他开始尝试创作。他想起了《乌苏里船歌》,还有童年时经常看见放排工人将木材沿江放下的场面……
  “太阳红似火哟,富江泛金波,我引木排水上走,一程欢笑一路歌……”1972年,他与罗绍征共同创作的《放排歌》在自治区文艺汇演上一唱而红。除了自治区各市的广播电台不断播放以外,广西电影制片厂在拍摄电影《南疆舞台红烂漫》时也把这首歌选入其中。
  董如超将《放排歌》的创作和走红概括为偶然。当时经过几年样板戏、语录歌的频繁传唱,1972年全区文艺汇演上对地方节目选拔中,“地方创作”这个概念再次被提起,《放排歌》正是这样一首充满地方特色的原创歌曲。但而今看来,《放排歌》的走红也是一种必然:歌中描绘了西江、鸳鸯江两岸的壮丽景色以及放排工人劳动场景,董如超在词曲创作中融入了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希望,基调昂扬又极富地方色彩,自然广受当地人民喜爱。
  又会唱又会写,“小字辈”董如超逐渐成为团里的台柱子。1975年他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参加全国独唱独奏选拔赛,歌曲《金桔林里唱新歌》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录发行。载誉归来的董如超不久又回到北京,这次,他是被梧州市歌舞团派来深造的。这段时间里,他不但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学习,还参与表演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
  没经过专业培训,没读过艺术院校,只接受过短期培训,董如超笑谈自己是“业余选手出身”,但经过十几年的磨练和雕琢,他已是“专业人士”。可谁知,他未来的艺术之路从“专业”又偏向了“业余”。
  文艺辅导更有成就感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中国暗蕴改革活力,充满冲击的时刻。两广地区处于中国的南大门,正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及对外交流的前哨,冲击体现得更为明显——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广受欢迎,美声、民族唱法相对受到冷落。
  董如超在外表演时,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1982年到1984年,我们团去广东演出。那时流行歌曲刚从香港传进来,我们团里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唱。在台上一唱流行歌曲,下面观众很喜欢;而我们一唱传统歌曲,台下就冷落不爱听,还有人喊‘下去、下去’……我心里不大好受。”
  是否迎合市场做一些改变?董如超摇头,他坚持做自己的民族音乐。尽管受到冷遇,但董如超并没想放弃专业,但已近不惑之年他不得不为家庭改变了决定。“两个孩子上学没人管,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多年来随剧团四处演出,孩子的成长他已经缺席许久,是时候弥补一下了。
  1984年10月,梧州市群众艺术馆成立。1985年初,董如超离开了为之工作22年的梧州市歌舞团,身份从一名独唱演员变成了文艺辅导员,工作内容由“专业”演出改为“业余”辅导。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全市群众文化活动方案策划,辅助引导各行业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做演员比起来,文化辅导工作有太多事情要做,太忙了。”
  刚成立的群众艺术馆没有排练场,节目排练时就在广场上顶着太阳练,群众的热情丝毫不减。大年初一初二需要学生们到中山纪念堂广场演出,董如超本以为难以组织到人,但从家长到学生都“没话讲”,出乎意料的顺利。尽管场地简陋,工作辛苦,董如超在工作中收获到鼓舞和感动一直驱动着他前行。
  群众活动都是周末或节假日进行,二十年来董如超连完整的节假日都没休过几次。他要组织每年各类节日文化活动,准备全区文艺汇演,还要指导基层文化活动:在工厂里,他教工人唱歌、写歌;在学校里,他指导孩子们乐器演奏、排练合唱;在部队里,他和同事们编排节目、慰问演出……
  他说,工厂有企业文化、学校有校园文化、部队有军营文化,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特点也不一样,文艺指导要反映各个行业和人群的特点,让他们唱属于自己的歌。他为企业专门写出了《啊!梧州印染厂》《新华之光》等歌曲,分别获得 1990年、1993年全国工人歌曲征歌比赛银奖。他指导的红领巾艺术团也在全区少儿歌唱、器乐比赛中屡屡获奖,群众艺术馆也获得全国少儿文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3年即将退休之际,董如超收到了一份“大礼”——由市文化局文联和群众艺术馆举办的“董如超声乐作品演唱会”,这是对他多年投身群众艺术辅导工作的回报,也是他个人艺术工作的圆满总结。“我做群众文艺事业二十年,有多大的成绩谈不上,这个音乐会说明什么?我的努力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我很激动,也很幸福。”
  如今已经退休在家的董入超仍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2009年,他组织辅导民间群众合唱团参加梧州市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了不时组织辅导民间合唱团参与梧州市的各类文艺活动,他还笔耕不辍地创作新歌曲,歌唱梧州的风土人情。临行前,他送给记者一张DVD,里面是他多年来创作的描绘梧州风光的歌曲。“我爱梧州这座城市,我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她,让更多梧州人、广西人唱自己家乡的歌。”
  这时,记者耳畔似乎响起了他的歌声:“啊家乡的鸳鸯江,我的依恋我的向往,无论我走到海角天涯,都在心中把你呼唤把你歌唱……”
  责任编辑 张惠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